第580章 有人歡喜有人悲

bookmark

感謝西風清揚投月票。

周進蓬頭垢面,一臉疲憊走出考場,只覺苦讀十年,都被掏空了,茫然四顧間,旁邊一個旁若無人的聲音道:“這一科,某必中,這道題我是這麼答的……”

那人隨即念起他寫的八股文,舉子們慢慢走了過去,在他身邊聚攏。

周進聽了一會兒,覺得寫得很一般,陣陣喝彩聲入耳,那人又得意洋洋地道:“諸位也覺得某寫得不錯吧?”

那人大概二十七八歲年紀,長相一般,勝在皮膚白哲,吳朝以肌白爲美,因此按時人的審美觀,這人長得還是很不錯的,他站在陽光下,仰望天空四十五度角,十分的驕傲。

有識得這人的舉子大聲道:“高兄做得一手錦繡文章,想來是必中的,且看爲弟的文章寫得如何。”

第一次舉行科舉,學子們心裡沒底,考官們心裡也沒底,大家都摸着石頭過河,什麼樣的文章纔會被錄取,大家心裡都沒底。

周進心裡一陣茫然,看着那姓高的舉子品評別人的文章,更加地沮喪,大概好文章不一定會高中吧?總要中考官的意,才能榜上有名啊。

姓高的舉子名叫高賢,出身世家,家裡原想讓他舉察入仕,他覺得自己滿腹才學,若是拿舉薦信當官,未免臉上無光,像他這樣的世家子弟人人得舉薦,舉薦怎能顯出他的本事?這些年,他一直走馬章臺,就沒幹過一件正經事。

劉詢下詔,廢舉察製爲科舉制,他覺得自己總算有了顯擺才學的機會,這一科,他報名考試,自認爲必中。

高賢素喜誇誇其談,是個趙括之流的人物,他的出身擺在那兒,身邊還是少不了追捧他的各色人等,三人成虎嘛,他的才名也就這麼傳開了。

他又事先放出風聲,不齒於舉薦,不靠家族,要憑真本事考上,並大言不慚地道,這科,必中。

周進看着高談闊論的高賢,一張臉越發蒼白,他家裡貧窮,若是不能考中諸生(秀才),只能下地種田或是去做夥計,家裡實在無錢供他讀書了。

想到不中的機率實在太大,他頭頂像罩了烏雲,腳步也倍加沉重。

此次科舉,是程墨參考明清時代的科舉制度,向劉詢進言實行的,規則在詔書上寫得清清楚楚。程墨穿越了,科舉也不用像原來的發展軌跡,自隋代開始出現,經過千年演化,制度才成熟。

因而,周進早就知道,此科若中,便是諸生了。

三天後的清晨,縣衙前的空地上人山人海,有來看榜單的舉子和親朋好友,也有打算讓家裡的子侄參加下屆院試,過來看熱鬧瞭解行情的士紳。

周進忐忑不安站在人羣中,遠遠地看着高賢被無數人圍在中間,大聲傳授他參加科舉的經驗。他雖然只參加一次,也比很多人先行一步了。

衙門中門大開,兩個差役一人提紅綢,一人拿漿糊,很快把紅榜貼在牆上。

高陽造出來的紙,還只在京城以及京城周邊流行,雖有向州郡擴散之勢,但還沒有普及到吳朝的每一個州郡,這一次張榜,用的是大紅色的綢,紅彤彤的,分外喜慶。以後紙張普及,自然不會用綢,這個倒不用擔心。

一羣人涌了上去,周進身板單薄,不僅擠不上去,反而被越擠越遠,被擠到了街對面,站定後才發現,鞋被踏掉了。

周進着急啊,可是沒辦法,只能抻着脖子朝榜單前望,希望人少點,他能擠過去看看。突然,亂嘈嘈中一個響亮的聲音道:“主考官以一已之私,錄取縣中舉子爲已所用,我等不服。”

周進聽出是高賢的聲音,不覺奇怪,難道他沒有考中嗎?

還真讓周進猜着了,高賢以中舉者自居,揚言院試不算什麼,就是鄉試、會試,於他也如探囊取物,手到擒來,沒想到來來回回看了十幾次榜單,愣是沒看到名字,他立即怒了。他怎麼可能不中?定是考官,也就是郡守作弊啊。

他這麼一嚷嚷,很多人都怔住了。這才第一屆院試,大家都不熟悉套路,不比明清時期,放榜時每每有不中的舉子嚷嚷不公,若被有心人利用,還會釀成科舉舞弊案。

高賢見沒有人響應,大感不滿,指着榜單上一個名字道:“這人一定是考官的人,要不然何以之前從沒聽說這人的名頭?”

他身邊的人順着他的目光看去,都道:“周進是誰?確實沒有聽過。”

議論聲一波接一波傳來,周進隱約聽到自己的名字,一問才知,自己榜上有名,不禁歡喜得快瘋了,道:“在下就是周進。”

真是一舉成名天下知,不,全縣知,人羣自動閃開一條道兒,讓高賢和周進隔街對望。高賢身邊的人一看周進身上洗得發白的粗布衣,都搖了搖頭,有人低聲道:“這人分明出身寒門,哪有可能是郡守的人?”

寒門沒有人脈,沒有資源,要見有權有勢有名望的人一面,難如登天,除非你在當地闖出偌大的名聲,或有賢名,或有才名,那些有權有勢的人物纔會禮賢下士,見你一面,可出名,於寒門子弟來說,無異於天方夜譚,才名賢名也須運作,運作得有錢。

一切,都離不開一個錢字,看周進的衣着,他們便料定所謂的作弊、內定,全是笑話。

高賢身邊的人悄悄挪開腳步,離高賢遠些。周進周圍的人都笑着朝他道:“恭喜高中。”

按照朝廷頒佈的規則,只要考中諸生,便有功名在身,見了郡守不用下跪,可以每月到縣衙領五石米,米是小事,重要是是臉面,能跟郡守平起平坐,可了不得。這是魚躍龍門啊,豈能不小心巴結着?

有差役往榜單旁一站,把手裡的鑼用力一敲,大聲道:“各諸生明天辰時到縣衙拜見郡守。”

這一聲,把高賢的不平論給掩蓋了,有人大聲應:“諾,我等自當去拜會郡守。”

卻是考中諸生的舉子欣喜若狂地應着。

能繼續讀書參加鄉試了,不用下去種田了,周進歡喜得一顆心快炸開來。

第120章 中秋第127章 話語權第715章 發瘋第875章 閉門第285章 神了第14章 守望相助第575章 神人,哈哈第154章 處理得當第417章 跟隨第200章 不讓第134章 打臉第893章 禍從口出第324章 疑點第732章 有一套第206章 試探第32章 你就編吧第296章 娶爲妻第585章 果然是老狐狸第646章 逃了第406章 金口玉言第848章 中計第65章 趙家女婿第134章 打臉第828章 誰更不講理第368章 生死一刻鐘第61章 怎麼不同第2章 古代版碰瓷第418章 面子大過天第424章 紀馳接手第297章 一環套一環第837章 鄭春的心願第27章 涉險過關第500章 月下第623章 招還是不招第439章 打羣架第100章 用心良苦第154章 處理得當第324章 疑點第22章 兄弟同心第896章 兩條腿走路第881章 計中計第305章 幹還是不幹第347章 擄人第496章 真情流露第669章 看透皇帝的人第601章 意外第165章 打回場子第506章 有如菜市場第254章 悲痛欲絕第71章 格局不同第328章 豬隊友第692章 就這樣走了第509章 恨意第278章 放火第341章 站隊第839章 沈定輸了第625章 繼位人選第57章 打斷第866章 心愛之物第47章 橫着走的羽林衛第253章 駕崩第575章 神人,哈哈第473章 與衆不同第835章 補償第756章 危境第465章 激將法第681章 弘農楊氏第847章 小人物第394章 女強盜第273章 定計第767章 藉口第73章 老羞成怒第18章 結仇第417章 跟隨第347章 擄人第784章 以卵擊石第833章 禍事第139章 人言可畏第399章 不服氣第711章 服軟第677章 賞梅第136章 刺客第204章 擺平第702章 桃林深處第806章 暴露第98章 自薦第432章 奇思妙想第710章 大張旗鼓第623章 招還是不招第242章 紅娘附身(求訂閱)第307章 立威第838章 較真第209章 驚怕第622章 多種選擇第469章 夜長夢多第159章 救命之恩第458章 宮門前一幕第406章 金口玉言第43章 程五在這裡第589章 誰爲帥
第120章 中秋第127章 話語權第715章 發瘋第875章 閉門第285章 神了第14章 守望相助第575章 神人,哈哈第154章 處理得當第417章 跟隨第200章 不讓第134章 打臉第893章 禍從口出第324章 疑點第732章 有一套第206章 試探第32章 你就編吧第296章 娶爲妻第585章 果然是老狐狸第646章 逃了第406章 金口玉言第848章 中計第65章 趙家女婿第134章 打臉第828章 誰更不講理第368章 生死一刻鐘第61章 怎麼不同第2章 古代版碰瓷第418章 面子大過天第424章 紀馳接手第297章 一環套一環第837章 鄭春的心願第27章 涉險過關第500章 月下第623章 招還是不招第439章 打羣架第100章 用心良苦第154章 處理得當第324章 疑點第22章 兄弟同心第896章 兩條腿走路第881章 計中計第305章 幹還是不幹第347章 擄人第496章 真情流露第669章 看透皇帝的人第601章 意外第165章 打回場子第506章 有如菜市場第254章 悲痛欲絕第71章 格局不同第328章 豬隊友第692章 就這樣走了第509章 恨意第278章 放火第341章 站隊第839章 沈定輸了第625章 繼位人選第57章 打斷第866章 心愛之物第47章 橫着走的羽林衛第253章 駕崩第575章 神人,哈哈第473章 與衆不同第835章 補償第756章 危境第465章 激將法第681章 弘農楊氏第847章 小人物第394章 女強盜第273章 定計第767章 藉口第73章 老羞成怒第18章 結仇第417章 跟隨第347章 擄人第784章 以卵擊石第833章 禍事第139章 人言可畏第399章 不服氣第711章 服軟第677章 賞梅第136章 刺客第204章 擺平第702章 桃林深處第806章 暴露第98章 自薦第432章 奇思妙想第710章 大張旗鼓第623章 招還是不招第242章 紅娘附身(求訂閱)第307章 立威第838章 較真第209章 驚怕第622章 多種選擇第469章 夜長夢多第159章 救命之恩第458章 宮門前一幕第406章 金口玉言第43章 程五在這裡第589章 誰爲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