貂蟬被羅老搞成了中國古代四大美人之一。
實際上,有好事者,把演義中和史實裡的三國俏佳人,搞了一個“三國十大美女”,當然,貂蟬是排在第一位的,第二位,是小喬。
蘇軾的《念奴嬌•赤壁懷古》多有名啊!“……遙想公瑾當年,小喬初嫁了,雄姿英發。羽扇綸巾,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故國神遊,多情應笑我,早生華髮。”
我一讀到這首詞,頭部就有飛昇感,我要眯上眼睛,就能看到小喬嫋娜地向我走來,喬啊,小喬啊,小小喬啊……
史書中寫喬家,寫的是“橋”,而非“喬”。秦漢時,匈奴貴族裡有“喬”姓,但,兩漢三國的漢人裡,沒有“喬”姓。
“喬”姓是二百年後出現在中原,是北周宇文皇帝下詔,改“橋”姓爲“喬”姓而來的。從此,中國人的姓氏裡有“喬”,而再無“橋”了。
《三國演義》的作者羅老,也由此改“橋”爲“喬”了。
史學家陳壽在《三國志•吳書•周瑜傳》裡,記述了建安三年(198年),孫策欲取荊州,以周瑜爲中護軍、領江夏太守,合軍西進,佔領了皖城(現安徽潛山),寫道,“時得橋公二女,皆國色也。策自納大橋,瑜納小橋。”
《江表傳》還說,“策從容戲瑜曰:‘橋公二女雖流離,得吾二人作婿,亦足爲歡。’”
這裡的“流離”是“顛沛流離”的意思。
《後漢書•和殤帝紀》:“黎民流離,困於道路。”
《漢書•劉向傳》:“死者恨於下,生者愁於上,怨氣感動陰陽,因之以饑饉,物故流離以十萬數。” 顏師古注:“流離,謂亡其居處也。”
描述的意思是,孫策和周瑜圍攻皖城,形成戰亂,二橋正在家裡爲父守喪。
二橋的父親是誰?不是喬國老嗎?演義裡五十四回,劉備應諸葛亮錦囊妙計前去拜訪,說與呂範做媒,孫夫人成親一事,於是喬國老報於吳國太知曉,兩人一起勸孫權將假戲做真的,不是那老翁嗎?他怎麼死了?他的兩個女兒還在孫策周瑜圍困的皖城,給父親守孝呢?
《三國演義》和三國史實是有出入的。
小說家上來那個勁,不管你史實的那一套:要是說孫、週二人攻下了皖城,得到了兩個正在給父親守孝的兩個小女子,一個納妾一個娶妻,那也太了吧?就得說喬國老還活着,活得好好的,還能爲別人拉縴說媒呢。
其實,二橋的父親是橋瑞(蕤ruí)
橋瑞(蕤ruí)是當時橋氏人物中確定與孫策認識的。
《三國志》:“術大將橋瑞(蕤ruí)張勳皆傾心敬(孫策)焉”。於情於理都能被孫策稱爲“橋公”。
橋瑞(蕤ruí)在197年戰亡。
據《袁術傳》記載,197年6月袁術死後,他的家人以及“部曲男女”(即袁術部下的家眷)都被帶往皖城。
這與六個月後孫氏破皖城得二橋,並稱她們之前“流離” ——父親戰死,逃奔皖城等慘狀的時間與處境是相吻合的。
另外,破皖城後,除了二橋以外,地位高崇的袁術之女袁夫人後來亦成爲孫權妃嬪。既然如此,周瑜、孫策納橋瑞(蕤ruí)二女爲妻也是符合邏輯的。孫,周納二橋,既給了去世的橋瑞(蕤ruí)一個交代,又拉攏袁術殘餘勢力,兩全其美。
實際上,小喬,一直與周瑜南征北戰,恩愛生活了11年。赤壁之戰後,周瑜病死在湖南嶽陽,小喬就在那兒終老。
小喬墓有安徽廬江、安徽南陵、湖南嶽陽三處。
有好旅遊者記下,到了那裡,一併憑弔,是夜,沒準小喬入夢來。
安徽廬江:
在廬江縣城大西門,真武觀西百步。公元210年,周瑜病逝,厚葬於廬江東門橫街朝墓巷,小喬住守廬江,扶養遺孤。公元223年,小喬病卒,享年四十七歲,葬於縣城西郊,舊稱喬夫人墓,俗名瑜婆墩,平地起墳,墓有封無表,漢磚結構,墓前有碑,拜臺、列臺屏石供,墓門向東,明崇禎時毀於兵亂,僅存一座土冢,與城東周瑜墓遙遙相望。
2001年被廬江縣人民政府公佈爲縣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安徽南陵:
在南陵縣境文化館內,中山公園邊上,也有一座小喬墓。據《南陵縣誌》,此墓建於乾隆四十四年(公元1779年)。
起因是當時的知縣高怡夢見小喬,訴說她的墓在香油寺側,遂令典史江鯤在香油寺西苑,重建小喬墓。
шшш¸ ttκā n¸ c ○
周瑜曾經做過春谷(南陵)長,小喬死後葬在南陵,也就有了依據,爲世人所公認。
南陵小喬墓前有一塊巨碑,陽刻“東吳大都督周公瑾配喬夫人之墓”
兩側陰刻着一副對聯。上聯是安徽宿松文人許文權撰:“千年來本貴賤同歸,玉容花貌,飄零幾處?昭君冢、楊妃塋、真娘墓、蘇小墳,更遺此江作名姝,並向天涯留勝蹟。”
下聯是蕪湖儒士陶寶森作:“三國時何夫妻異葬,紙錢酒杯,澆典誰人?筍篁露、芭蕉雨、菡萏(hàndàn)風,梧桐月,只借他寺前野景,常爲地主作清供。”
湖南嶽陽:
在岳陽樓北面。據光緒《巴陵縣誌》引明《一統志》載:“三國吳二喬墓,在府治北。吳孫策攻皖,得喬公二女,自納大喬,而以小喬歸周瑜,後卒葬於此。”
又引《戊申志》載:“墓在今廣豐倉內。或小喬從周瑜鎮巴丘,死葬蔫。大喬不應此。”
《巴陵縣誌》又載:“瑜所鎮巴陵在廬陵郡,非今巴丘。”
又裴松之註解《三國志》稱:“瑜留鎮之巴丘,爲廬陵郡巴丘縣(今江西省境內),瑜病卒之巴陵,爲晉荊州長沙郡巴陵縣(即今岳陽市)。”
孰是孰非,尚待考證。
小喬墓地一帶,傳爲三國周瑜軍府。
墓府爲當時軍府花園。
墓地環境幽靜,花木繁茂,墓頂植女貞二株。
墳前墓碑高約一米,上書“小喬之墓”。
清嘉慶前,墓內修葺情況沒有記載。
《巴陵縣誌)載:“嘉慶二年(公元1797年),知府沈廷瑛重修”。
以後又無記載。
傳聞光緒七年(公元1881年),督學陸保宗重新修建,並在冢上重植女貞二株。
1993年又於墓南側增建小喬墓廬,四周建有圍牆。墓園內照壁。正面刻有宋蘇東坡手跡:“遙想公瑾當年,小喬初嫁了,雄姿英發”。
墓冢爲圓形封土堆,墓周有遊道,並增加石欄護圍。
園內建築,爲磚木結構,覆以青色琉璃,具有江南園林風格。
到那裡,對着墓地放幾張自拍,發送“朋友圈”,附上一句話,“看哥們兒多牛×,和小喬合葬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