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9章 釋放

黃權昂首挺胸,說道:“主公若是擔憂無法守住成都,不如先帶益州武往南遷徙,待關中軍退去以後,再回返不遲。”

劉璋愕然問道:“該退往何處?”

黃權道:“蜀郡以南便是蜀郡屬國,主公率衆退往蜀郡屬國,再譴上將死守蜀郡,關中軍急切之間必定難以盡全功。”

“拖延下去,關中軍又豈有不退兵之理?”

或謂黃權曰:“蜀郡屬國治所漢嘉,漢嘉位於蜀郡屬國東北方向,毗鄰蜀郡,四周更是一馬平川,無險可守。”

“假如陳昭率衆攻破蜀郡,漢嘉又豈能擋住關中大軍?”

黃權大怒,喝道:“未戰先言敗,汝與陳昭勾結乎?”

那人臉色惶恐,急忙說道:“我只是陳述事實,又何談與陳昭有勾結?”

黃權正要繼續逼問,卻聽見了劉璋頗爲擔憂的聲音:“公衡莫要發怒,這也是我心中疑惑之處。”

蜀郡屬國雖然仍舊屬於益州管轄,可是西部與異族接壤,四處都是崇山峻嶺,飛鳥難渡。

其境內更是盤踞了許多異族,勢力錯綜複雜。

最讓劉璋擔心的事情卻正如那人所言,漢嘉毗鄰蜀郡,根本無險可守。

劉璋可不相信,蜀郡能夠抵擋住如狼似虎的關中軍,假如蜀郡被破,漢嘉也就會繼續暴露在關中軍的兵鋒之下。

那個時候再帶人逃亡,衆人必定會心思浮動。

黃權性格極其剛直,先是聽聞吳懿、張鬆投降之事,方纔衆人又極力勸說劉璋投降,心中早就極其憤怒。

這才使他有些失去了平常心,此時聽見劉璋之言,才強行壓住胸中怒火。

黃權深吸了一口氣,說道:“漢嘉雖然乃是蜀郡屬國首府,主公卻沒有必要將治所遷往那裡。”

“其東南方向有一縣城犛牛,位於沫水河畔,北拒邛(qiong)崍i)之險,東連鍵爲、越嶲(i)兩郡。”

“哪怕蜀郡不保,主公亦可派遣上將扼守漢嘉、徙縣、嚴道三座城池,縱然不能擋住關中大軍,亦可拖延時日。”

“主公再堅壁清野,收繳百姓家中糧草焚燬一空,拉關中軍補給線,縱然不依靠其餘諸侯,陳昭也不能維持時間作戰。”

“如此一來,少則三月,多則一年,關中軍必定撤退!”

劉璋聞言心緒激盪,終究還是有些理智,擔憂的問道:“公衡之言雖然有理,可是憑藉這三座城池,真能擋住關中軍一年之久麼?”

蜀郡、廣漢郡接連失守,葭萌關、劍閣這等險關都不能擋住關中軍,已經使得劉璋失去了信心。

他可不相信,憑藉這三座普通縣城,就能擋住關中軍的進攻一年之久。

黃權笑道:“主公明鑑,關中軍一路南下,何止要攻下這三座城池?這些只是蜀郡屬國境內城池罷了。”

“蜀郡屬國以北尚有蜀郡作爲屏障,關中軍想要南下蜀郡屬國,又豈會不攻下沿途縣城?”

“不僅是漢嘉、徙縣、嚴道,主公還可派遣兵馬駐守成都、江原、臨邛(qiong)。”

“縱然每座城池只能僅僅阻擋關中軍十日,加上途中行軍所耽誤的日程,關中軍想要拿下這些城池,也要耗費三月有餘。”

別看關中軍僅僅用了兩個多月,就攻下了蜀郡與廣漢郡,可大多時候都是先敗益州大軍,然而傳檄而定。

若是益州軍據城死守,陳旭領兵一座座城池的攻打,絕對會耗費很時間。

可是劉璋仍舊疑惑的問道:“縱然擋住關中軍三個月,陳昭會領兵撤退麼?”

黃權此時對於劉璋的呆萌,真有些無語凝噎了,輕輕揉了揉眉頭,只得繼續開口解釋。

“沿途六座城池,最少能夠拖延關中軍三月時間,然而更爲險峻的地段,卻還在後面。”

話畢,黃權來到地圖前面,將手指放在了一個位置,上面寫着邛(qiong)崍i)大山四個字。

黃權雙目靈光閃動,再把手指緩緩移向西部,說道:“此地乃是邛崍九折坡,山川地勢極其險峻。”

“昔日益州刺史王陽,護送母親靈樞路過此地,因爲懼怕地勢險峻會出意外,居然託病辭官。”

“後有王尊行至此地,屬下盡皆色變不敢前進,乃大聲吆喝:‘前進吧,王陽爲孝子,王尊爲忠臣’。”

“尊渡過此地爲官二載,懷來徼外,蠻夷歸附其威信。”

聽到這裡,衆人齊齊變了臉色。

哪怕並非所有人都知道這兩人事蹟,可是經由黃權這麼一說,卻都感受到了邛崍九折坡的險峻。

雖然此地可以擋住關中大軍,然而劉璋若是率衆南下,必定會經過邛崍九折坡。

如此一來,能讓益州刺史王陽望而卻步的邛崍九折坡,他們卻是沒有膽量走上一遭。

這些人身在益州,對於巴蜀險峻地勢更是深有體會,想要通過某些地方,稍有不慎都會萬劫不復。

黃權冷眼看着一些人的臉色,繼續對劉璋說道:“先不說邛崍九折坡險峻無比,就是後面綿延不斷的邛崍大山,關中軍也不能輕易渡過。”

邛崍大山綿延百里,道路九曲連環,山峰高聳入雲,有些山因爲海拔過高,年累月白雪皚皚。

只要益州軍扼守住險要地勢,縱然關中軍再如何兇猛,也休想渡過邛崍大山。

世界上最不可征服的並非人爲城池,而是鬼斧神工的大自然奇觀,至少在這個科技力量落後的時代,許多地方都是人類禁區。

若是加以利用,這些地方就會成爲敵軍的噩夢。

劉璋倒沒有被邛崍九折坡的險峻嚇住,聽說還有一些地段能夠擋住關中軍,就好似溺水之人抓住了最後一根救命稻般,不由大喜過望。

他上前緊緊握住黃權雙手,說道:“憑藉邛崍九折坡以及邛崍大山,真能擋住關中軍一年之久?”

黃權狠狠點了點頭,道:“莫說一年,只要負責防守的將領忠心耿耿,縱然擋住關中軍三年五載也是易如反掌。”

由於張鬆、吳懿臨陣叛變,導致黃權刻意加重了‘忠心耿耿’四個字。

劉璋深深吸了一口氣,努力平復自己激盪的情緒,繼而堅定的說道:“既然如此,那就先將益州治所遷往犛牛!”

沒有人願意捨棄自己家業投降其他人,哪怕劉璋顯得有些闇弱,仍舊是一方諸侯。

若非迫不得已,他也不願意投降陳旭。

這一次,劉璋極其罕見變得果斷了起來,只要有人反對遷徙治所,都被他以雷霆手段掃除。

吳懿與張鬆的投降,已經使得劉璋感覺到了極大的危機。

整個成都全都動了起來,劉璋憑藉自己在益州的仁政,離開成都之時居然還有許多百姓跟隨。

只不過,對於黃權堅壁清野,焚燒百姓糧食、房屋的建議,劉璋最終還是否決了。

一方面是因爲劉璋的確愛惜百信,不忍如此做法。

另一方面,如今正是秋季,糧食播種沒有多時間,距離收割之時尚有許久。

劉璋心中還有些奢望,那就是關中軍會在這幾個月時間裡,儘早退回關中。

……

卻說張任昏迷兩日之後,終於悠悠醒轉,頭上傷口也癒合的很好。

鄧賢見到張任醒來,當即大喜過望,向他訴說着這段時間發生的事情。

張任聽到張鬆、吳懿獻城投降之事,不由鋼牙咬碎,怒氣勃發。可是他終究還是頹然一嘆,坐在牀上發起了呆。

“雖然此次戰敗事出有因,可我終究還是丟了劍閣,有負主公重望啊。”

醒來的張任,除去一開始怒罵之外,反而變得平靜了下來,隨後只見過前來拜訪嚴顏一面,居然將陳旭都拒之門外。

典韋勃然大怒,就要強闖進入屋內,卻被陳旭攔住了。

從那以後,陳旭不但將張任以前的親兵,撥了一些人送還給張任,還每日來他門外拜訪。

縱然次次都不得入門,陳旭仍舊樂此不疲。

直到張肅來信,備言願意獻上整個廣漢郡之時,陳旭終於強行闖進了張任的房屋。

“大將軍的耐心,比我想象中要好許多。”

對於破門而入的陳旭,張任並沒有感到絲毫驚訝,也沒有露出憤恨之色,反而顯得非常淡然。

細細打量了張任一陣,陳旭只是靜靜站在那裡,一句話都沒有說。

如今的張任,氣色已經好了許多。

只是大病初癒再加上時間不出門,導致臉色有些蒼白罷了。

張任也是臉色平靜的看着陳旭,非常有耐心的沒有說話,也沒有像鄧賢那樣義憤填膺。

張任看得清楚,亂世之中就是弱肉強食,陳旭強大攻打益州乃是情理之中。

既然身爲敗軍之將,哪怕他沒有投降的心思,也沒必要大聲嚷嚷表明自己乃是忠臣。

有時候,沉默就是最好的訴說。

看着劍眉星目的張任許久,陳旭忽然開口說道:“劍閣已破,廣漢郡太守張肅獻城投降。”

“將軍既然身體已經康復,也是時候送你回去了。”

張任聞言愕然,不可置信的問道:“什麼?”

陳旭再次說道:“要送你回去。”

話畢,他居然不再多言,轉身就走。

沒過多久,典滿就安排張任離開,並且允許張任帶走一些親兵。

(下個月歷史戰力榜要出來,本來想每天一更存稿,積攢到下個月再一次性爆發,想了一下還是算了。)

第135章 趙家村第159章 圍攻呂布第43章 黃巾退兵第699章 計賺冷苞第826章 夜襲殺天使第303章 志才遺計第103章 人心思定第502章 孰對孰錯第828章 既生旭,何生操第14章 請罪第242章 出塞第773章 破劍閣第500章 新法第389章 殺貴妃第934章 棄城突圍第831章 嚇退龐統第525章 兩封信第438章 潁川陳氏第837章 龐統再設謀第580章 抉擇第389章 殺貴妃第148章 戌夫山上第873章 勝者第797章 入涼州第937章 一退再退第602章 基情四溢第249章 匯合第499章 當街殺人第346章 以陳代漢第776章 罵暈鄧賢第738章 再戰第108章 破敵第230章 郭嘉第976章 曲有誤第90章 中意第91章 包辦婚姻第814章 婚事(下)第582章 挑選第134章 褚燕第146章 大雪將至第822章 齊聚江東第776章 罵暈鄧賢第776章 解惑第264章 水淹第104章 出大事了第400章 殺妻爲食第831章 嚇退龐統第377章 驚變第907章 付之一炬第544章 火攻襲營第300章 賈詡投陳第111章 民心第711章 蒲阪風波第517章 蛛絲馬跡第268章 棺木第218章 陳宮獻策第768章 劍閣城下第827章 田豐獻良策第281章 往事第636章 無奈第974章 周瑜中箭第537章 高氏兄弟第554章 吾誓殺汝第487章 臨江仙第1009章 天下一統第609章 刁難第263章 心憂第903章 碎玉、竹節第971章 逢紀身死第724章 武關之戰第437章 離間第977章 喜得周瑜第446章 考覈第590章 曹孫動向第925章 改名第152章 田豐激將第743章 破釜沉舟第504章 判刑第968章 不好預感第824章 驛館說魯肅第676章 義釋嚴顏第698章 適逢其會第645章 聲討陳旭第577章 楊氏滅族第893章 英雄相見第195章 英雄輩起第50章 東阿對第611章 身份敗露第231章 遭遇第74章 滿腚傷第756章 碾壓第113章 渡河第892章 陷陣營第440章 建安二年第117章 交談第981章 殞命第47章 黃巾再起第604章 喜得麟兒第729章 直撲常山第49章 援兵
第135章 趙家村第159章 圍攻呂布第43章 黃巾退兵第699章 計賺冷苞第826章 夜襲殺天使第303章 志才遺計第103章 人心思定第502章 孰對孰錯第828章 既生旭,何生操第14章 請罪第242章 出塞第773章 破劍閣第500章 新法第389章 殺貴妃第934章 棄城突圍第831章 嚇退龐統第525章 兩封信第438章 潁川陳氏第837章 龐統再設謀第580章 抉擇第389章 殺貴妃第148章 戌夫山上第873章 勝者第797章 入涼州第937章 一退再退第602章 基情四溢第249章 匯合第499章 當街殺人第346章 以陳代漢第776章 罵暈鄧賢第738章 再戰第108章 破敵第230章 郭嘉第976章 曲有誤第90章 中意第91章 包辦婚姻第814章 婚事(下)第582章 挑選第134章 褚燕第146章 大雪將至第822章 齊聚江東第776章 罵暈鄧賢第776章 解惑第264章 水淹第104章 出大事了第400章 殺妻爲食第831章 嚇退龐統第377章 驚變第907章 付之一炬第544章 火攻襲營第300章 賈詡投陳第111章 民心第711章 蒲阪風波第517章 蛛絲馬跡第268章 棺木第218章 陳宮獻策第768章 劍閣城下第827章 田豐獻良策第281章 往事第636章 無奈第974章 周瑜中箭第537章 高氏兄弟第554章 吾誓殺汝第487章 臨江仙第1009章 天下一統第609章 刁難第263章 心憂第903章 碎玉、竹節第971章 逢紀身死第724章 武關之戰第437章 離間第977章 喜得周瑜第446章 考覈第590章 曹孫動向第925章 改名第152章 田豐激將第743章 破釜沉舟第504章 判刑第968章 不好預感第824章 驛館說魯肅第676章 義釋嚴顏第698章 適逢其會第645章 聲討陳旭第577章 楊氏滅族第893章 英雄相見第195章 英雄輩起第50章 東阿對第611章 身份敗露第231章 遭遇第74章 滿腚傷第756章 碾壓第113章 渡河第892章 陷陣營第440章 建安二年第117章 交談第981章 殞命第47章 黃巾再起第604章 喜得麟兒第729章 直撲常山第49章 援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