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一二章 渡河

兗州東郡,頓丘。

夜色漆黑,天上繁星點點,遠遠看去山道間只有偶爾間歇的一點火光。一但到了近處,就會看到一條長龍緩緩移動。到了山道上,纔會發現這是一支上萬人的行軍隊伍。

雖然還未到秋季,但在這午夜,山風狂暴呼嘯,吹得那些兵卒直打哆嗦。山風撞擊山石樹木,摩擦出悽怨恐怖的叫聲,聽得那些兵卒膽顫心驚。

兵卒們藉助着天上繁星的光亮,緊跟着同袍的腳步,漸漸的他們麻木下來,耳中沒有了聲響,眼裡也適應了那黑暗,剩下的只有機械地移動腳步。

黃忠騎在戰馬上,由親兵牽着馬,跟着隊伍緩緩前行。

戰馬不便跑動,幾個傳令兵小跑到黃忠面前,“將軍,前面就是魏郡繁陽地界,周倉將軍那部先鋒跟少將軍搭上了,說少將軍讓您和太史將軍快到前面議事。”

黃忠應和一聲,讓親兵加快步伐,半個時辰後,在山道接官道的開闊處見到了袁尚、郭嘉等人。而周倉、太史慈三人不一會也到齊。

兵卒燃起塗上油脂的簡易火把,袁尚等人就席地而坐。

袁尚急切地問道:“黃將軍,這次可有按我所說,點齊人馬?”

“公子放心,四萬兵馬一個不少。”黃忠比劃道:“並且依公子所說,在休整時留下一半的老兵,其餘都從青州預備兵中補充。”

袁尚鬆了一口氣,現在這青州兵是他的家底,人數雖然有二十萬之衆,但有作戰經驗的老兵可是彌足珍貴。他不會每次都用將他們拼光。等輪換過後,參戰並且存活下來的纔是精銳地青州兵。

袁尚攤開地形圖,說道:“孫乾已經被我派去鄴城,試圖聯絡當地我等的豪傑鄉紳,如有他們相助。不僅可多出幾千兵卒,我軍糧秣供給也不成問題。”

“此次攻打鄴城,我軍最大的優勢就是突襲,所謂出其不意攻其不備,如果行動遲緩,給張燕有了準備,那將變成持久的攻堅戰。”郭嘉說道。

“少將軍,恕我直言。PaoShu8四萬人不是小數,你看着前頭到了魏郡繁陽,可後軍的管亥,跟押運輜重糧秣地呂曠、呂翔還在陰平。”黃忠解釋道:“山道狹窄,爲了隱蔽行蹤我軍又是夜間行軍。恐怕前軍到了鄴城,後軍還落下半天多的路程。”

“此次攻鄴城是偷襲,人不在多。要前面的兵卒加快行軍,後面的就管不上了。韓猛的那幾千人已經開路去了,加上咱們的前軍起碼也有萬餘人。張燕要頂住三路進攻,鄴城不會留下多少人的。”袁尚決定道。鄴城。

黑山軍頭領於毒帶兵在城中徵集物資,黑山軍兵卒佈滿了大街小巷。漸漸地徵集變成搶掠,並迅速蔓延至全城。百姓人家一片哀嚎怨憤,但迫於黑山軍的刀兵,他們除了叫罵幾句外不敢反抗。

高大雄壯地眭固怒氣衝衝地找到正在街市上的於毒。“於毒,你這是啥意思,前頭俺徵收糧食,你老是拿燕帥的話壓俺。這次你倒是幹啥?”

眭固瞥了他一眼,說道:“收到密報,青州軍正朝咱這趕來,我看軍中錢糧輜重用的差不多了,而戰情緊急,就徵收一點而已。你大驚小怪什麼!”

於毒氣不打一處出。怒道:“啥子密報,俺怎麼不知。莫不是你信口胡糾。”

眭固冷笑一聲,揮了揮手。不下兵卒會意,將一個三十上下的青衣男子帶上來。

“這是啥人?”於毒問道。

青衣男子向兩人拱手行禮,“在下本是鉅鹿人,乃韓文舉韓大人帳下地軍吏。袁紹那廝強奪了冀州後,排擠韓大人,最後還將韓大人逼死。我受大人恩惠,不願留在袁紹治下,所以逃到東郡,在當地也抄起本行做了兵。”

“得得!”於毒不耐煩道:“你啥子扯談,這又是啥青州兵會攻打鄴城。青衣男子連連稱是,恭卑道:“話要說到前幾日,我們營中兄弟因過得苦,去山中想獵頭野味來嚐嚐,不想發現了大股的青州兵一直向你們魏郡這邊趕來,回去跟我一說,就知道他們這是要偷襲鄴城啊!我跟袁家深仇不共戴天,所以騎了快馬前來稟報兩位將軍。PaoShu8”

“扯談!這你派人查看過了嗎?沒經查實就徵集啥子糧食。”於毒問道。

這次張燕留下眭固做鎮守鄴城的主將,在兗州敗退回來,地位下降的於毒就做了副手。結果眭固瞧不起於毒這敗軍之將,於毒又不甘心屈居眭固之下,兩人矛盾不小。

眭固冷笑道:“咋就沒有派人去查探呢,早派人去了,不過這提前準備加固鄴城防備沒錯吧?”

這主帥是眭固,於毒只能悶聲無語。

眭固得意了一回,說道:“我派了張白騎和左校出城清理村落,絕不給青州兵可用的東西。你要喜歡也帶兵前去,要是遲了可撈不着好處了。”

於毒哼了一聲,轉身就要走開。

“於毒,你站住!明個你就帶你地人去白門坡、順安等偏遠點渡口,跟李大目一起伏擊青州軍。”眭固喝令道。

於毒雖然不願,但現在他的實力被大大削弱了,只能聽從張燕的安排和眭固的指揮。

邯鄲這座列國時的名城,如今已經衰落,變成大漢一郡的治所。雖然如此,但邯鄲還是較爲富庶地城縣,匠造、紡織、礦產都說明此地的重要性。張燕也是付出很大傷亡才從冀州軍手中奪得邯鄲城。

千餘隊形鬆散的冀州軍推動雲梯緩緩靠上邯鄲城牆。身形精練矯健的張燕右手一揮,立時城牆上地兵卒一波仰射,羽箭飛至半空,又疾馳而下直插雲梯後面的步卒。

冀州軍步卒舉盾護身。但還是一陣慌亂,沒進幾步就又退回城牆上弓弩射程之外。

冀州軍方陣,朱靈指着那些又退回本陣的兵卒,問道:“大公子、辛先生,如此做來是否過於明顯?”

袁譚披着一條錦制披風。他不以爲意地一笑,“父親傳令讓我等佯攻,牽制住邯鄲這部分黑山賊,這是遵命辦事吶,難不成要兵卒拼死上去搏命?”

辛評皺了皺眉,袁譚做的也太明顯,好像恨不得給張燕看穿,然後發現青州軍偷襲鄴城。PaoShu⑧他不由咳了一聲,解釋道:“朱將軍,這兵法之道在於虛實,虛虛實實才讓張燕那廝不敢動彈嘛。”

朱靈雖然不滿袁譚這個後生的節制,但袁紹地命令他不能不服從。袁譚地心思他猜出幾分。他不願得罪袁譚辛評,對此只能不再不做表態。

“燕帥,這幫冀州崽子不對頭啊,這佯攻也忒明顯了吧!”邯鄲城牆上,黑山軍部將黃龍說道。

張燕眯眼觀望。一會後問道:“武安、館陶那邊有沒有急報?”

“青牛角、郭大賢他們之傳來冀州軍南下的消息,沒有傳來求援急報。”黃龍答道。

“難道青州軍偷襲鄴城地消息是真的?”張燕深吸了口氣,喃喃道。

“燕帥,管他真不真,鄴城那麼堅固,又有眭固那四萬多人在。怕他個啥子。”黃龍不以爲意道。

“你懂什麼!”張燕瞪了他一眼,“冀州軍中不乏能人,咱們這次偷襲鄴城得手,靠的是公孫瓚跟韓馥舊部的配合,不然就憑你我嗎?我等雖有十多萬弟兄,我還是有自知之明的。”

“燕帥,要不我今晚帶人出城突殺一陣,看看冀州軍是不是當真打地是虛的?”黃龍建議道。

張燕沉默不語,起兵來他們都是過着漂泊不定的日子。往來寇略於常山、趙郡、中山、上黨、河內各郡之間。他們雖然人衆卻多是流民,跟官軍比起來不可相提並論。這次好不容易偷襲打下魏郡這塊富庶之地。要輕易吐出去別說他,底下那幫兄弟就不會答應。

“燕帥!”旁邊一個將領粗着嗓門喊道:“管他啥子詭計的,兄弟們合兵一處,十幾萬人任憑他使的啥計。”

黃龍退後一步,埋怨道:“雷公,小聲點!遲早被你吼死。”

“分兵固守,合兵一處。”張燕喃喃道,這兩種策略各有利弊,要他退出邯鄲全力回援鄴城還真不捨得,但他保不準冀州軍有什麼更大地圖謀。

從南邊到鄴城就要渡漳河,白門是鄴城東二十里一處不顯眼的小渡口。

韓猛就站在漳河南邊,他手底下五千兵卒正忙碌着徵集渡船。此時時逢雨季,漳河湍急,用一般的木筏渡河過於危險,只能派小股精兵搶佔渡口,再供大軍分批渡河。

韓猛跟隨一艘小船來到北岸,一下船兩個百人將就來複命,“將軍,咱們百多弟兄將附近的黑山賊都幹掉了。”

韓猛大手一揮,“催後面的人快些渡河,輜重都不要了,留給後面地青州軍,過來的分派人馬到四周戒備,多派斥候!”

衆軍士領命,紛紛下去執行。一個時辰的時間,韓猛軍五千人幾乎全渡過漳河,來到北岸。後面的青州軍趙雲、張遼兩部也趕到,開始渡河。

“嗚!嗚!”的號角聲起,北岸韓猛軍頓時亂作一團。這一渡河就有敵軍來襲,說明人家早就設好套,等他們鑽了。

韓猛怒喝一聲,吼道:“亂個毛子,左營給我壓住陣腳,全部圍成圓陣,後頭就是漳河,退一步就是死!”

韓猛精銳親衛抵在了陣後,防止前面兵卒潰退,而在大小將官的指揮下,五千人列陣戒備完畢,等待着敵軍地攻擊。

四周煙塵滾滾。黑壓壓一大片黑山軍爲了上來。韓猛看了也不禁皺眉,這一大堆恐怕有一兩萬之衆。

黑山軍在百步距離就停下,一排排的弓箭手來到前面。

黑山軍將領起兵後往往會改名號,像褚燕改爲張燕。其他人就改爲自認響亮的名號,像大洪、司隸、雷公、浮雲、李大目。這些名號往往體現了他們地特點。像“雷公”就是大嗓門,“飛燕”是舉止輕快。

張白騎顧名思義,喜歡騎白馬,他囂張地吼道:“弟兄們,給俺狠狠地射,不要顧及箭支,讓那些冀州的官爺們也嚐嚐被箭支淋頭的滋味!”

黑山軍缺乏兵器鎧甲,兩軍對陣即便佔據人數優勢。PaoShu⑧往往是也被動挨打。這次攻下鄴城,黑山軍取得了不少器械輜重,再次對陣張白騎有種揚眉吐氣的感覺。

“嗖!嗖!”一陣陣箭雨襲至,韓猛軍兵卒豎起盾牌苦苦支撐。其實黑山軍弓箭兵射出的箭支看似磅礴凌厲,但殺傷力不大。需知用弓不像用弩。訓練出一名合格地弓箭手費時費力,那些黑山軍兵卒大多觸摸弓不久,射出地箭軟綿綿,到達敵方陣就已無殺傷力。

雖然韓猛軍傷亡不是很大,但面對一箭雨。對兵卒心裡地威懾是可想而知的。陣型緩緩地出現後退,而黑山軍則步步緊逼。

於毒也來到黑山軍陣前,他對張白騎說道:“可以了,再射下去箭支就要用完了,留下些射那些渡船。”

張白騎一瞪眼,說道:“急啥。全部射完,鄴城庫存多着呢!”

於毒怒極,但又無可奈何,張白騎在黑山軍中本就是地位三流地將領,但自從在兗州被曹操擊敗,於毒在黑山軍中地位一落千丈,黑山軍中說話靠的是實力,他手中還有六七千人,說話的底氣當然沒有李大目足。

張白騎看箭支全部用完。才下令步卒持長槍長矛壓上。

韓猛一聲怒喝。讓陣中弓箭手還擊,幾波齊射過去。殺傷不少黑山軍。但更多的黑山軍衝到了陣前,兩軍開始了白刃戰。韓猛軍兵甲相對齊備,但黑山軍人數佔優,一時間兩軍相持不下。

趙雲、張遼也趕到了漳河南岸,隔岸看去韓猛軍形勢十分不妙,後陣幾乎就要被趕下漳河裡,這邊地渡船靠岸,也很難讓兵卒和戰馬上去整隊。

趙雲看得焦慮,急道:“文遠兄,我帶本部精兵棄下戰馬,登岸去馳援韓猛將軍。”

張遼一時猶豫,他們這些騎兵一旦下馬,戰力也是比一般步卒強,但完全沒有了騎兵的優勢。訓練出一名優秀的騎士實在不易,在這種拼人的戰況下,一旦上壓上去傷亡不會在少數。別說袁尚,就是他自己也捨不得這麼消耗掉精貴的騎兵士卒。

“文遠兄,不能遲疑了,一旦渡口守不住,我軍再要攻下一個渡口,傷亡更加大!”趙雲急道。

張遼答應一聲,說道:“是這個理,我跟你一併去!”

“此地怎可沒人留下統帥,我帶人去就可。”

張遼收束好鎧甲,提起長刀,“我軍襲擊鄴城地消息泄露了,黑山賊顯然是有了戒備。你也說了,一旦渡口丟失,少將軍他們三四萬人馬該從何渡河?此戰事關重大,容不得你我拖拉了!”

趙雲點頭,兩人帶着兩百多精兵和戰馬乘船渡河。一靠近渡口才發現當真有人被擠得退到淺灘。

張遼、趙雲對視一眼,各自令兵卒在淺灘下水。兩人帶頭,一邊呼喝,一邊奮力撥開擋在前面的兵卒。短短一段路,兩人帶着三百精兵整整走了一刻鐘。

終於,兩百精兵來到陣前,他們紛紛上了戰馬,由趙雲、張遼帶領,開始向黑山軍重壘衝鋒,直取張白騎麾旗。

“某乃常山趙子龍!”“某乃雁門張文遠!”兩人呼喝着自己名字,衝擊向黑山軍陣中。長槍挑刺、長刀劈砍,藉助戰馬的衝力,兩人勇不可擋,立時殺了數十人。

“威武!”“威武!”後面韓猛軍兵卒看到己方兵士衝擊敵軍,士氣被激發起來,紛紛齊聲呼喝。

韓猛本就是個剛猛的人,他哪會光看別人逞威。他一聲令下,喊道:“左營的聽着,敢後退一步者立斬不赦!”

說罷,韓猛帶着五百親兵,也衝出本陣,跟着趙雲張遼直擊黑山軍麾旗。韓猛卻有勇力,現在發起狠來更是狂暴兇悍,他帶着那五百親衛硬是隨着趙雲他們撕開黑山兵軍陣地一道口子。

趙雲、張遼兩人互相配合着,左衝右突,短擊疾馳,離黑山軍中軍越來越近。張白騎一看不好立即讓人揮起麾旗,調集四周兵卒回援。

趙雲冷眼望去,看到麾旗下騎白馬的敵將,他一聲叫喊下,張遼會意傾盡全力疾馳在前,給趙雲開道。再近些,張遼抽出強弓,連射三箭,逼得張白騎策馬跑動避開。趙雲突然一夾馬腹,衝刺上去追上張白騎,再挑刺了他身邊幾名騎兵。

張白騎懼趙雲的武勇,但一味狂奔容易被對方從背後射箭,他不得不回身揮刀劈向趙雲,想爭取時間讓周圍兵卒上前合擊趙

趙雲緊盯張白騎眉心,他掄槍橫掃一圈,盪開四周刺上來的兵刃。長槍再一發力,夾着冷冽殺氣的槍尖直插張白騎眉心。

張白騎連叫喊都來不及,就翻滾落下白馬。四周黑山軍悚然,紛紛後退。

“威武!威武!”冀州軍這邊呼聲更是高漲,反衝擊向黑山

於毒遠遠看到張白騎被殺,驚懼同時心思急轉,他讓親兵打出旗號,下令黑山軍全軍撤退。此戰雖然落敗,但如能保住和吞併張白騎的人馬,他地實力將會增強不少。

撤退令一下,黑山軍更是兵敗如山倒,互相擁擠着狂退。韓猛等人追殺了一陣,方纔停下來。

黃昏,白門渡口。

袁尚也渡河來到漳河北岸。看着邊地來不及收拾的殘肢斷臂,他不禁感嘆此戰的激烈。

韓猛、張遼、趙雲下令兵卒把守警戒後,也趕到袁尚處。

“三位將軍,保全渡口全賴你們的死戰吶,在下謝過了。”袁尚深深一揖道。

“少將軍客氣了,此乃末將本分,談何感激。倒是張遼、趙雲兩位勇猛非凡,要不是兩人在要緊時候突襲黑山賊中軍,我那些人就要被趕下水。”張燕說道。

“幸不辱命,少將軍讓我跟子龍做前鋒,就該爲保大軍通途奮力開道。”張遼謙虛道。

袁尚表示記下三人的功績。然後再激勵一番。

郭嘉看看四周擔憂道:“我軍行蹤暴露了,看來黑山賊有了防備,指不定在鄴城還有大軍在等候着咱們。”

韓猛怒喝一聲,說道:“怕他做什,鄴城說啥也是咱們冀州軍地盤!”

袁尚點頭表示贊同,“此戰乃復仇雪恥之戰,我軍必勝無疑!”說雖這麼說,但他心中卻蒙上一道陰晦。

第六章 密謀第六十三章 歹意第三章 佈局第一百零三章 人心第二零零章 關西第四十七章 分道(下)第七十九章 後援第一七零章 烏桓第九十七章 勾心第一百零四章 薊縣第一三四章 朝會第六章 密謀第二零零章 關西地一四七章 南撤第四十七章 分道(下)第十一章 起兵第一一六章 滯留第一百零四章 薊縣第九十六章 北上(下)第一八九章 相持第一二五章 誘敵第一二八章 賜婚第一卷之後,第二卷之前第二十章 去留第一四零章 荒年第二零二章 決鬥第一二八章 賜婚第一九零章 叛敵第三十九章 交戰第三十一章 根基第一七九章 失算第一九七章 決戰第七章 亂起第七十三章 危勢(下)第一九八章 末路第一五五章 投靠第一一一章 南下第九十章 退路(中)第一一五章 光復第一百零九章 處決(下)第一五二章 戰始第七十八章 黑山第三十四章 聯姻第四十三章 擊潰第九十三章 撤兵第一百零七章 投降第一四六章 撤離第一八四章 先鋒第一百零三章 人心一點說明和懇求第七十八章 黑山第一一六章 滯留第一五八章 戰前第一五五章 投靠第一八二章 某伐第二零八章 兵鋒第八十七章 敲詐(上)第一百零四章 薊縣第一四五章 渡海地一四七章 南撤第一三八章 逆轉第十二章 會盟一點說明和懇求第一六一章 失利第一百零八章 處決第一三一章 救駕第五十三章 攻破第一一九章 起兵一點說明和懇求第七十章 偷襲第十五章 謀奪第一六五章 危局第八十四章 巷戰第八十五章 巷戰(下)第六章 密謀第一八九章 相持第一八四章 先鋒第二十二章 暗流第三十八章 偷襲第五十章 收降(下)第一百零四章 薊縣第八十二章 虜獲第一一零章 田疇第八十七章 敲詐(上)第十六章 入主第一百零三章 人心第三十二章 神女第二十九章 隕落第一六八章 罷兵第五十六章 求援第五十三章 攻破第五十五章 引禍第八十八章 敲詐(下)第七十章 偷襲關於更新第一七四章 戰前第一六一章 失利第一八六章 攻防(中)第一百章 父子
第六章 密謀第六十三章 歹意第三章 佈局第一百零三章 人心第二零零章 關西第四十七章 分道(下)第七十九章 後援第一七零章 烏桓第九十七章 勾心第一百零四章 薊縣第一三四章 朝會第六章 密謀第二零零章 關西地一四七章 南撤第四十七章 分道(下)第十一章 起兵第一一六章 滯留第一百零四章 薊縣第九十六章 北上(下)第一八九章 相持第一二五章 誘敵第一二八章 賜婚第一卷之後,第二卷之前第二十章 去留第一四零章 荒年第二零二章 決鬥第一二八章 賜婚第一九零章 叛敵第三十九章 交戰第三十一章 根基第一七九章 失算第一九七章 決戰第七章 亂起第七十三章 危勢(下)第一九八章 末路第一五五章 投靠第一一一章 南下第九十章 退路(中)第一一五章 光復第一百零九章 處決(下)第一五二章 戰始第七十八章 黑山第三十四章 聯姻第四十三章 擊潰第九十三章 撤兵第一百零七章 投降第一四六章 撤離第一八四章 先鋒第一百零三章 人心一點說明和懇求第七十八章 黑山第一一六章 滯留第一五八章 戰前第一五五章 投靠第一八二章 某伐第二零八章 兵鋒第八十七章 敲詐(上)第一百零四章 薊縣第一四五章 渡海地一四七章 南撤第一三八章 逆轉第十二章 會盟一點說明和懇求第一六一章 失利第一百零八章 處決第一三一章 救駕第五十三章 攻破第一一九章 起兵一點說明和懇求第七十章 偷襲第十五章 謀奪第一六五章 危局第八十四章 巷戰第八十五章 巷戰(下)第六章 密謀第一八九章 相持第一八四章 先鋒第二十二章 暗流第三十八章 偷襲第五十章 收降(下)第一百零四章 薊縣第八十二章 虜獲第一一零章 田疇第八十七章 敲詐(上)第十六章 入主第一百零三章 人心第三十二章 神女第二十九章 隕落第一六八章 罷兵第五十六章 求援第五十三章 攻破第五十五章 引禍第八十八章 敲詐(下)第七十章 偷襲關於更新第一七四章 戰前第一六一章 失利第一八六章 攻防(中)第一百章 父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