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三八章 逆轉

洛陽城西。

皇甫嵩一聲令下,讓兵卒擂響戰鼓。聯軍兵卒各自收拾好器械兵甲。等到第二通戰鼓擂起,騎兵上馬,步卒依照排的陣列向西涼叛軍緩緩前行。

白波軍有近兩萬人,但戰力最差。在李樂、韓暹、胡才三個首領指揮下,白波軍向西涼叛軍陣列的正面發起衝擊。迎接他們的是一的箭雨。

白波軍豎起盾牌,好不容易撐到西涼叛軍陣前,西涼叛軍又立起一排排長矛阻擋住他們。戰陣前面兵卒的戰力顯然是比較強勁的,白波軍人雖多,但面對刺蝟般的軍陣卻無法推進半步,甚至出現小股潰退的情況。

李樂冒出冷汗,這實在太丟臉了,己方首次進攻就出現潰退,他們跟職業化的西涼叛軍無法相比。

“李大哥,皇甫將軍給咱們的命令式拖住叛軍,咱們不必讓兄弟們強攻了。”韓暹看情勢不妙,他趕緊勸道。

李樂答應一聲,讓盾牌手和長矛手靠前,然後再讓不多的弓箭手向敵陣射箭牽制。他們雖然不能突破進陣中,卻也牽制住正面的敵軍。

看着那些白波軍鬆散的進攻,呂布冷笑一聲,“宋憲、郝萌、成廉,魏續你們四人率部隨我衝刺。高順、曹性你兩人率陷陣營隨張稚叔跟進來。幾個部將紛紛領命允諾。

呂布跨上那匹神駒赤菟,稍稍催動下赤菟就如烈火般穿進敵軍陣中,鋒利無匹的鐵戟只用劈、砍、挑、刺幾個簡單的招數,但西涼叛軍中竟然沒有可以抵擋一合之人。那標誌性的赤菟神駒和方天畫戟原先是西涼軍兵卒心中不可戰勝的神話,呂布則是他們心中的戰神。今天再次正面對陣,他們心中不免泄氣異常。

遠遠地李、李儒等人也看到呂布神勇的身影,他們趕緊調出弓弩手壓制。並排出長矛手護住中軍陣眼,西涼鐵騎也遊擊過去廝殺。

呂布和他地幷州鐵騎雖然勇猛,一但進到陣中卻跟後頭張揚、高順的步卒脫了節。幾個方陣的西涼叛軍步卒硬是將他們分割開來。呂布這時纔想起後頭的步卒,他又率部調轉方向試圖突破敵軍的分割。但西涼叛軍中鐵騎不在少數,他們纏上了呂布的幷州鐵騎。這一方面的陣列雖然亂,西涼軍卻牢牢拖住了呂布和張揚。

在左翼和後陣,曹操軍、袁尚軍也艱難地突破着敵陣。他們像兩柄鋒利的尖刀,但西涼叛軍人數比他們多,排成的戰陣又集中。擊破一個小方陣後又有其他方陣補充上來,始終擋在中軍陣眼前面阻止着他們地進攻。

突然地,後方的北邙山上燃起一股股的黑煙。正在交戰地雙方兵卒幾乎同時看到這一情況。

李儒興奮地拍掌,“李利將軍他們得手了。可讓兵卒們齊聲呼喊以壯聲勢!”

李、郭汜兩人更是得意非凡,皇帝到手現在他們可進可退。

“李將軍、郭將軍,既然奪回了皇帝,咱們可先撤回弘農再做計較。再戰下去敵軍會出現敗績,但我軍也難以一舉殲滅他們。不如保存實力。”賈詡勸道。他心中也直嘆息,心想漢室當真衰落了。有這麼幾路兵馬護駕,卻也還是給李郭汜他們得手。

“此正乃一舉擊潰敵軍的大好時機,文和先生你說什麼見好就收,莫不是跟他們有什麼勾結?”李儒反問道。

“我這是周全之策,即便皇帝被咱們奪回了,敵軍未知詳情,士氣不一定會崩潰。”賈詡反駁道。

“好了,兩位先生別爭執了,此乃上天助我,正是擊敗敵軍地良機。要是不除去曹操他們。今後的麻煩更多。”李說道。他信心倍增。也想一舉擊敗皇帝的聯軍。

“皇帝被擒住了!”“皇帝被咱們擒住了!”李下令後,西涼軍兵卒都齊聲呼喊。

看着後面北邙山上的黑煙。聽着西涼叛軍的呼喊,聯軍兵卒驚疑不定,他們地攻勢頓時停滯下來。

在中軍指揮的皇甫嵩、曹操兩人也是臉色難看,北邙山燃起黑煙方向是劉協所在。郭汜李他們籌劃水攻之計,這還真可能還有繞道偷襲地後招。這連續的兩下奇襲打得聯軍十分被動。

皇甫嵩雙手顫抖,這都是他的疏忽導致皇帝身陷險境。皇甫壽堅則請命道:“父親,讓我帶一支兵馬前去救駕。”

“老將軍,派我的虎豹騎去救駕,再讓打出旗號讓全軍誓死突擊。咱們唯有擊破這股賊兵才能保陛下之安危。否則我等一敗陛下也會再次深陷險境。”曹操也勸道。

皇甫嵩立即果斷地調出曹操的虎豹騎去救駕,然後他提起佩刀,說道:“皇甫壽堅,我們召集最後那些人馬前去白波軍後頭督戰,怎麼也要將他們趕進去攪亂敵陣!”

“老將軍你守在這裡指揮調度就行,不可輕易上去涉險啊!”曹操勸道。

皇甫嵩推開曹操的手,“我只是在白波軍後頭督戰,孟德你也率那些最後那支做預備的人馬前去督戰。”

曹操知道形勢危急也不嗦,帶着留在最後做預備的千多親兵加入戰陣。

郭嘉跟一隊護衛被留在戰陣外觀望,陣中的袁尚也第一時間看到北邙山上的黑煙。他心裡驚怒異常,料想這就是李儒賈詡兩人地毒計。但遠水解不了近火,他能做地只有迅速擊破眼前這夥敵軍,最好能擒殺郭汜李,如此事情纔有轉機。

“少將軍,請吩咐!”張遼在戰馬上拱手道。青州軍騎兵都收攏起來,幾個將領也來到袁尚身邊。

“陛下那出問題了,可能是賊兵偷襲。但是有楊奉、樊稠的幾千兵馬,還有周倉那一千騎在,賊兵一時半會也不能得手。咱們要做地就是迅速擊破敵軍陣眼。擒殺敵酋!”袁尚說道。

幾個將領也知道事態嚴重,簡單說一下戰法後都各自率部準備再次衝擊敵方中軍。

太史慈、彌力兩人率烏桓突騎做矛頭,再次向陣中衝擊。趙雲、張遼的兩千青州精騎則分爲左右兩翼,像刀鋒一樣割開敵陣。他們雖然是騎兵,卻擺出了類似的步卒的錐形陣。

曹操軍方面,夏侯跟樂進率領虎豹騎去救駕。曹純率領剩下的騎兵繼續尋找着突破地間隙。于禁、李典兩將則帶着兗州軍步卒跟在後面跟騎兵配合作戰。

曹操帶最後一千多精兵抵達後,立即吩咐道:“全軍朝敵陣後方的青州軍靠攏!”

“主公,難道要跟青州軍聯手?”李典問道。“咱們吃了分兵的虧,不跟青州軍一齊衝擊的話。很難給叛軍壓力!”曹操堅定道。

幾個將領得到命令,立即改變方向,朝着後陣的青州軍方向攻擊。如此他們的阻力一下減小了很多。袁尚他們也遠遠看到曹操軍舉動。他們也配合地朝他們靠攏。一刻鐘後青州軍、兗州軍終於匯合到一起。雙方人馬不需要再交流,都各自朝着地方中軍陣眼攻擊。

陣眼中的李儒冒出冷汗。青州軍騎兵攻勢十分凌厲,西涼軍的防線好幾次差點被突破。兗州軍的步騎配合,進退有度更是十分難纏。現在兩股兵馬匯合到一起,他要調集更多地方陣去阻擋。要命的是正面的白波軍經皇甫嵩督戰後,粘地更緊了。李儒調不出那裡的部分精兵。

在右翼,經過一陣猶豫。高順地陷陣營也突破西涼叛軍阻隔,跟呂布的騎兵匯合到一起。

呂布殺得兩眼通紅,他被西涼鐵騎纏得不勝其煩,這不符合他的戰法。^^,泡,書,吧,首發^^“全軍騎兵,跟我殺向中軍!”呂布衝動下又率領騎兵進行突擊。

如烈火般的赤菟一馬當先,後面的幷州鐵騎也迅速地跟上,並割開敵軍方陣地間隙。高順張揚他們的兵卒經過苦戰,雖然已經疲累,但還是被趕着跟在呂布地鐵騎後頭。特別是那幾百人的陷陣營,更是破敵堅甲的利刃。

戰場局勢瞬息萬變。前一刻西涼叛軍佔盡優勢。這時他們卻面臨着三方強大的壓力。李儒汗涔涔地,他本來對自己部的方陣頗有自信。但他卻低估了青州軍、兗州軍的戰力。還有呂布軍在突襲方面的衝擊力。

“快調集兵卒回來護住中軍啊!”郭汜喊道。

賈詡欲言又止,他抓緊戰馬的繮繩。情急之下李儒又犯了一個致命的錯誤——聽從郭汜李的命令,將戰陣變成圓陣,讓更多地兵卒回防中軍。

本來李儒布地是經過他本人改進的玄襄之陣,其中虛虛實實小陣中也可以互相配合。郭汜、李兩軍以前也一起作戰過,但要熟練地排出一個複雜地戰陣非一時之功,他們頂多只能發揮這個戰陣一半的功效。李儒復仇心切,急於擊敗聯軍,倉促之下自然會出錯。

郭汜李的西涼軍士氣十分高漲,他們依靠陣列,還算有組織地配合作戰。但陣型一旦大變,他們缺乏操練和配合的弊端立即顯現出來。前陣中幾個小方陣竟然弄錯了方向,互相擁擠在一起。如此白波軍也趁機涌進來,將半個戰陣攪亂。

呂布生猛異常,西涼叛軍的半數騎兵都被他牽扯過去,這才勉強阻擋住他。但陣型一混亂,後面的張揚、高順趕上來,一下將戰陣的左翼擊破。

李暴怒非常,己方陣型已經出現敗象,這瞬間戰敗的滋味他一時接受不過來。

郭汜心中也驚怒,但他見狀不妙,立即說道:“撤吧,皇帝已經到手,只要還保有本部精兵,咱們就還有東山再起的機會!”

“你敢!還不一定誰敗呢!”李聲嘶力竭地喊道。

“李,這明眼人都瞧得出來,我可不想跟你一起送死!”郭汜說着就帶着自己幾百親兵奪路而逃。郭汜的部署看到打出的旗號,也紛紛向西潰逃。

“不可撤退啊!一旦移動咱們立即會被追上剿殺的啊!”李儒急勸道。

李臉色一陣紅一陣白,他狠狠地瞪了李儒一眼,心有不甘地下令撤退。

曹操、袁尚哪會放過如此戰機,他們督促着兵卒奮力廝殺,並派出騎兵迂迴攔住叛軍,要將他們分割圍殲。此戰取勝,最大的戰利品就是這些西涼軍兵卒了,曹操軍苦於只剩下兩千多騎兵,還要配合着步卒包抄西涼軍步卒,然後進行迫降。

青州軍皆是騎兵,袁尚的命令更是擊殺敵酋。他們都緊緊咬住郭汜、李兩人的親兵隊,袁尚也帶着五百的虎衛狼衛縱馬追擊。

烏桓突騎在馬上的騎射功夫絕頂一流,他們又佔據追擊的優勢,紛紛射殺前面逃跑的西涼軍鐵騎。

趙雲所部在突擊時最靠近敵方中軍,他們迅速地接近郭汜、李兩人的親兵隊,雙方精騎都攪合廝殺在一起。有了前面的堵塞,後面雙方騎兵也都呈膠着狀態。

趙雲親自帶隊阻攔在前頭,凡是通過的敵軍皆被衝散。張遼、彌力、太史慈三人也各自率部向郭汜、李所在進逼過去。

有許褚、典韋這兩尊金剛的開路,袁尚和五百近衛也迅速突破到郭汜、李面前。

袁尚親自取出強弓,對着李的咽喉就是一箭。

正在四處張望,試圖尋找逃跑方向的李一個不留神,被羽箭洞穿了咽喉。

“威武!”“威武!”看到敵方大將被射殺的青州軍兵卒紛紛呼喝!

典韋得到袁尚命令,提起一雙大鐵戟帶着人迅速突破向前追殺驚慌失措的郭汜。

典韋如猛虎下山般直取郭汜。郭汜慌不擇路,反而朝着青州軍密集的方向而去。太史慈、彌力兩人看得真切,幾乎同時搭箭,也幾乎同時射出羽箭。

兩支羽箭一支射中眉心,一支射中咽喉,郭汜也立時斃命!兩個殘害關中無數百姓的罪魁禍首終於殞命洛陽城郊。

“嗚呼!”“降者不殺!”青州兵齊聲喊降。

兩個頭領都身死,這一夥西涼軍相互對望一陣後都下馬投降。

袁尚擔心劉協和劉妍的安危,立即讓趙雲率部前去查看情況。其餘兵卒則將這些俘虜收押,最重要的還是收繳了他們的戰馬。

第十七章 界橋第一七六章 賊匪第一一六章 滯留第一七九章 失算第一百零三章 人心第七章 亂起第一九六章 圍城第五章 情動第一八一章 鎖喬第十三章 討伐第一六七章 轉折第六十二章 溫情第三十二章 神女第一一二章 圍困第一百零七章 投降第九十六章 北上(下)第三十章 禍亂第八十三章 詐城第七十一章 危勢(上)第七十章 偷襲第一六五章 危局第二零二章 決鬥第一四五章 渡海第十三章 討伐第一九一章 危局第一三一章 救駕第二一二章 火燒第一九四章 不趨第八十章 朐縣第一五七章 陰謀第一章 洛陽第二十三章 連環第一四六章 撤離第十章 潛逃第二零一章 奔襲第五章 情動第一八七章 攻防(下)第三十四章 聯姻第一六六章 雨夜第一三一章 救駕第九十七章 勾心第一百零六章 民心(下)第一一九章 起兵第一七六章 賊匪第四十七章 分道(下)第二零一章 奔襲第二零一章 奔襲第一百章 父子第五十四章 大儒第六十二章 溫情第一六九章 內爭第一五零章 逃離第一二八章 賜婚第三章 佈局第十章 潛逃第一六七章 轉折第九十三章 撤兵第三十章 禍亂第四十一章 合兵第一四六章 夜襲第四十四章 夜襲第一四五章 渡海第一百零九章 處決(下)第六章 密謀第十九章 才智第二十七章 絕殺第四十六章 分道(上)第一百零八章 處決第二十二章 暗流第七十二章 危勢(中)第二零零章 關西第一百零二章 朝堂(下)第一一八章 兵甲第一一零章 田疇第五十二章 再戰(下)第一八六章 攻防(中)第一一四章 救兵第一四八章 兩難第二零八章 兵鋒第一五八章 戰前一點說明和懇求第三十三章 班底第七十一章 危勢(上)第一七五章 平定第十一章 起兵第九十六章 北上(下)第五十六章 求援第一百零三章 人心第四章 前奏第一五零章 逃離第九十六章 北上(下)第五十三章 攻破第一一五章 光復第二十章 去留第二一三章 登岸第一四二章 求援第四十七章 分道(下)第八十五章 巷戰(下)第一七一章 泄密
第十七章 界橋第一七六章 賊匪第一一六章 滯留第一七九章 失算第一百零三章 人心第七章 亂起第一九六章 圍城第五章 情動第一八一章 鎖喬第十三章 討伐第一六七章 轉折第六十二章 溫情第三十二章 神女第一一二章 圍困第一百零七章 投降第九十六章 北上(下)第三十章 禍亂第八十三章 詐城第七十一章 危勢(上)第七十章 偷襲第一六五章 危局第二零二章 決鬥第一四五章 渡海第十三章 討伐第一九一章 危局第一三一章 救駕第二一二章 火燒第一九四章 不趨第八十章 朐縣第一五七章 陰謀第一章 洛陽第二十三章 連環第一四六章 撤離第十章 潛逃第二零一章 奔襲第五章 情動第一八七章 攻防(下)第三十四章 聯姻第一六六章 雨夜第一三一章 救駕第九十七章 勾心第一百零六章 民心(下)第一一九章 起兵第一七六章 賊匪第四十七章 分道(下)第二零一章 奔襲第二零一章 奔襲第一百章 父子第五十四章 大儒第六十二章 溫情第一六九章 內爭第一五零章 逃離第一二八章 賜婚第三章 佈局第十章 潛逃第一六七章 轉折第九十三章 撤兵第三十章 禍亂第四十一章 合兵第一四六章 夜襲第四十四章 夜襲第一四五章 渡海第一百零九章 處決(下)第六章 密謀第十九章 才智第二十七章 絕殺第四十六章 分道(上)第一百零八章 處決第二十二章 暗流第七十二章 危勢(中)第二零零章 關西第一百零二章 朝堂(下)第一一八章 兵甲第一一零章 田疇第五十二章 再戰(下)第一八六章 攻防(中)第一一四章 救兵第一四八章 兩難第二零八章 兵鋒第一五八章 戰前一點說明和懇求第三十三章 班底第七十一章 危勢(上)第一七五章 平定第十一章 起兵第九十六章 北上(下)第五十六章 求援第一百零三章 人心第四章 前奏第一五零章 逃離第九十六章 北上(下)第五十三章 攻破第一一五章 光復第二十章 去留第二一三章 登岸第一四二章 求援第四十七章 分道(下)第八十五章 巷戰(下)第一七一章 泄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