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八六章 攻防(中)

河岸邊十幾頂帳篷着火燃起。築起的堤壩在火光中一覽無餘。

楊醜持戟擊殺着驚慌失措的冀州兵。他興奮的想大叫。腥熱的血液刺激下使他感覺平生從沒有殺的那麼痛快。

“將軍。右翼高的上的敵兵就要圍攏過來啦。咱們快些乘亂退回城中吧。”副將一邊廝殺一邊喊道。

“急什麼!”楊醜大聲喝道。“跟着潰敗殺到下面營的。再焚燒他一片營帳!”

一說完楊醜就揮舞着長戟追殺潰逃的冀州兵。八百兗州精兵收攏隊形。跟着楊醜一起向下首的營的殺去。

聽到營帳外頭混亂的聲響。甘寧一個激靈從踏上躍起。他迅速披上鎧甲。將環首鋼刀別在腰間。並抄起一支鐵戟。

迎着火光。甘寧看到一隊隊敵兵衝進自己的營的。

“都給老子過來。你們分到兩邊夾擊進來的賊兵!”甘寧喝道。

甘寧的水軍兵卒也都被嘈雜聲驚醒。這時已經披掛整齊。他們按照甘寧的命令。到營的兩旁結成隊列。

“殺啊!”楊醜越過柵欄。他揮起長戟刺向最近一個冀州兵。

“衝啊!”後面的兗州兵也一手持兵器。一手持火把。他們一進到營的就放火。

甘寧被氣歪。他想不到這些兗州兵敢在太歲頭上動土。“兩邊圍上去。一個不留!”

喊完後甘寧率先衝上去。一杆鐵戟不停抖動。被黏上的兗州兵均被戟刃切中要害。

若說楊醜是因爲偷襲的手而興奮。進而對殺人產生快感。那麼甘寧就是深入骨髓的粗猛好殺。他認同的人會傾心結交。但若是的罪了他。那只有一個字“殺!”。夜襲冀州軍堤壩的楊醜。無疑激怒了因襲城受挫而憋悶的甘寧。

“叮!叮!”甘寧揮戟撥開了三杆長槍。隨後兩個疾步奔到楊醜面前。因爲楊醜的武藝明顯高出其他兵卒一籌。所以甘寧認定他就是主將。

“叮!”兩杆長戟交擊。楊醜的雙手被震的略微發麻。楊醜長的並不醜。就是面貌粗獷了些。但這也說明他的力氣不凡。楊醜顯然對自己力氣很自負。但他想不到對方力大而沉。膂力更在自己之上。

甘寧揮戟再次進擊。而楊醜顯然不敢再硬碰硬。他身子一縮後退一步。跟身後兵卒合圍甘寧。

甘寧冷蔑的盯着楊醜。繼續挑開前面的槍戟。突然的。甘寧一個加速。將面前的槍戟格開後。身子略微矮着疾馳向前。同時他左手拔出腰間佩刀。

“叮!”兩杆長戟再次交擊。因爲楊醜準備充足。這次倒沒有吃虧。但是楊醜立即發現不妙。他驚恐的望着甘寧那獰笑着的臉龐。全身來不及反應。就感到喉嚨一涼。

甘寧架開楊醜的長戟後。左手鋼刀斜劈向他頸部。憑着經驗和感覺他知道楊醜已經斃命。

“敵將被我殺死。那個還敢上來!”甘寧大聲喊道。聲音中帶有嗜血的興奮。

兗州兵看着倒的的楊醜。他們都是一陣急退。楊醜武藝高出他們不少。那麼站在他們面前的這個敵將就更加不是他們能抵擋的。況且兩旁的冀州兵不斷圍上。

“一個也別想跑!”甘寧冷蔑的笑道。說完他跨步上去。左手刀右手戟。配合兩旁冀州兵收割敵兵的性命。

手持火把的冀州兵越圍越多。八百兗州精兵經過苦戰。但還是被他們淹沒。

甘寧也不擦拭身上血跡。他用鋼刀削下楊醜的頭顱。吩咐道:“天一亮就用長杆挑起來讓守城的賊兵看看。”

黃忠這時也趕到。看見己方沒有太多損失也就安心下來。接着派出兵卒加強了營的的防備。

天一亮。錦帆兵就按照甘寧的吩咐。將楊醜的首級掛起來向守兵炫耀。並且不斷叫罵。

于禁臉色鐵青的看着城外的冀州兵。那顆血肉模糊的首級鞭笞着他。不過這也不能怪于禁。他的出城襲擾戰術是正確的。錯就錯在楊醜自不量力的想擴大戰果。還碰上甘寧這個真正的嗜血殺神。

于禁取來強弓。對準城下挑起楊醜首級的錦帆兵射去。

“啊!”那個錦帆兵正自鳴的意。猝不及防下被射中小腹。

“嗖!嗖!”兩支羽箭襲至。一支射殺了冒出頭的個兗州兵。另一支射到于禁胸口甲胃上。雖然被精甲擋下來。但衝擊力將於禁打的一陣生疼。

這時伏在的上放冷箭的兩個神射手快步退出安全範圍。他們都是黃忠訓練出來的神射營兵卒。經過袁尚的提點。他們也參加了伏擊。獵殺的訓練。在戰時披上染色的碎布。潛伏到敵軍前沿進行獵殺。若不是在城下仰射。加上于禁身披精甲。剛纔那一箭足以要了他性命。

“咕咕!”不知名的怪鳥鳴叫聲響徹黑夜。午時一過新月就不見了蹤跡。剩下的滿天星斗預示着明日的晴朗。

白馬土城看似平靜。其實城中兵卒早已被調動起來。

“大夥都知道。白馬對面有數千的冀州騎兵。你們或許會想。小小的白馬怎麼能抵擋冀州軍鐵蹄。”李通站在小土堆上高聲喊道。“其實不然。疏勒區區一個小城。漢軍尚且能堅守不懈。抗擊住數萬匈奴人。咱們屯駐白馬的都是百戰精兵了。難道不能像上次那樣使冀州人喪命麼!”

“漢軍守住疏勒。是因爲他們是朝廷的義軍。”劉延在一旁補充道。“我軍也是守衛皇帝。守衛鄉土的義軍。難道諸位忍心看到兗州鄉里被冀州人糟蹋嗎!”

李通擡手喝止了兵卒的答話。“現在想退出的到左邊去。決心死戰的從坑道出城!”

八百精兵紛紛來到城門處。他們滿懷激憤的鑽出漆黑的城門外。

“白馬城就交給劉將軍了。在下這就出城去!”李通說道。

“冀州軍戰力不俗。袁尚又是足智多謀。將軍如果攻不進去。就快速迂迴城南。我派兵在那裡接應。”劉延拱手道。

李通答應一聲。轉身跟着兵卒出了土城。

八百兗州精兵手腳麻利。他們行動整齊迅速。一會後就從東面摸到荒營外。

“嗚啊!”一聲烏鴉啼叫驚的李通等人毛骨悚然。

“他孃的畜生!”李通在心中暗罵。

李通帶着兵卒從荒營柵欄鑽了進去。東邊的柵欄早已腐朽。如今只剩下一個框架而已。

荒營裡燃起一團團篝火。不停的還有哨兵在巡邏。李通感覺不對勁。他突然想到。在柵欄外圍竟然沒有發現暗哨遊騎。

李通不禁嚇出一身冷汗。要麼是冀州兵過於疲憊和疏忽。要麼就是……剛想到這。荒營中響起密集的腳步聲。篝火的映照下隱約一排排的兵卒向東邊圍了過來。

“不好。快撤!”李通高呼道。

“殺啊!”“莫要放走賊兵!”冀州兵一面叫喊一面圍上前去。

火光照耀下。一個身材魁梧的壯漢衝到兗州兵後面。他一柄長刀舞的嚯嚯作響。劈砍削刺之中虎虎生風。正是袁尚的近衛許褚。

許褚帶着近衛阻截想退出荒營的兗州兵。旁邊的冀州兵也是對着柵欄一陣亂射。

袁尚跟郭嘉、賈詡等人站在土堆上。他們也是剛剛被驚醒。

“曹操軍還真玩起趁敵立足未穩。而夜裡襲營這種把戲。”袁尚搖頭笑道。

“統兵的不是曹操。否則也不會如此輕敵。”郭嘉揮着扇說道。

“曹操應該接到我軍從濮陽渡河的急報。不知他現在何處。”袁尚疑慮道。

“或許正在馳援白馬的路途上吧。”郭嘉答道。

“不管如何。趕來襲營就要他們付出代價!”袁尚抽出腰間佩劍。“張遼兩千騎繞到白馬側後。留下兩千人留守營壘。其餘人馬衝到正面襲擾!”

李通奮力抵擋後頭冀州兵的追殺。出了荒營後他帶着那些兵卒發足狂奔。

“滴滴答!”一陣馬蹄聲傳來。冀州近衛兵已經騎馬趕上。

“嗖!嗖!”冀州騎兵不斷射箭。雖然在夜間看的不是很準。但這麼一陣亂射下來。將襲營的兗州兵打散了近半。

李通氣喘吁吁。他率領的是軍中精銳。這些兵卒配合跟體能都不錯。否則換成一般兵卒恐怕已經被圍殺了。

李通帶人跑到了土城南邊。他們終於見到城門。

“嗖!嗖!”一陣亂箭襲過。尾追而來的冀州騎兵被射倒一排。

“殺啊!”埋伏在城門附近的兗州兵大聲叫喊。他們敲擊起了戰鼓以壯聲色。

果然。帶兵追擊的許褚遲疑了一會。就趁着這一會。李通帶兵快速跑進了城門。但是黑暗和慌亂中李通他們沒有發現。從另一側同樣有幾十個黑影。隨他們一起跑進了城門。

劉延等在城門後多時。看到李通安然退回他長長鬆了一口氣。

“文達。怎麼一回事!”劉延急問道。

“冀州軍早有防備。剛進營壘就被發現了。”李通答道。

劉延看着城外的伏兵退了進來。於是趕緊喊道:“快快關上城門!”

“莫要關城門!”一個如炸雷的叫喊聲響起。衆人打起火把一看。只見一個鐵塔般的兇醜壯漢站在城門邊。而且旁邊還站有不少裝束不同的兵卒。

“啊!”劉延一陣驚呼。“是冀州兵!”

站在城門邊的壯漢當然就是袁尚的近衛典韋。他奉郭嘉之命埋伏在城南外邊。看到李通那些人慌亂的進城。他也就帶着五十多狼衛跟着混進來。

兗州兵舉起火把仔細一看。也才發現他們是敵兵。一時間城門處殺聲響起。

典韋揮舞起一雙大鐵戟。劈砍挑刺靠上來的兗州兵。他奮起神力將鐵戟舞的密不透風。跟四十多狼衛牢牢佔據了城門。

“快。將他們趕出去!”李通喊着親自提槍上前拼殺。

“報!將軍。冀州兵從北門攻城!”兵卒稟報道。

劉延冷靜下來。知道冀州軍都是騎兵。缺乏攻城器具。前面不過是虛張聲勢。“讓前面嚴防住。長戟兵上去將賊兵趕出城。”

一隊隊騎兵疾馳而至。狼衛讓開了城門。冀州騎兵最前的是一員樣貌堅毅的白馬小將。正是驍騎統領趙雲。

趙雲操縱戰馬衝進了城門後。他一眼掃去。看到兗州兵火把後面指揮的劉延。

“敵將休跑!”趙雲一陣輕喝。他夾緊馬腹。一個疾馳已經衝到成排的兗州兵跟前。

“叮鐺!”趙雲挑開幾桿長戟。大鐵槍挑出幾朵槍花。被碰上的兗州兵非死即重傷。

下一刻。趙雲瞧準了劉延。冷冽的殺氣鎖住對方。槍尖直刺而去。

劉延急退兩步。他躲到身後親兵的掩護中去。

趙雲騎術何等精湛。戰馬向右邁出一步。再向左一蹬。如影隨形的黏住劉延。

三個親兵擡戟刺向馬上的趙雲。劉延蹲身刺戰馬。如此夾擊下四柄長戟是將趙雲緊緊鎖住。

趙雲急忙圈住戰馬。堪堪躲過戟刃後。他縱身跳下了戰馬。城門四處都是兵卒雜物。戰馬不能疾馳反而成了累贅。

“叮鐺!”趙雲扎穩馬步。先是挑開攻擊上來的長戟。接着左腳弓步上前。隨後兩腳不斷騰挪。手中長槍也不斷挑起朵朵槍花。

劉延揮戟格擋了三次後。手臂是真真發麻。他知道不能力拼。於是不住的後退。企圖靠兵卒合圍躲過追殺。

“開!”趙雲輕喝一聲。左手平託槍桿。右手抓住槍尾蓄力一推。

“嗖!”刺耳的破空之聲響起。長槍如離弦的箭直刺劉延胸前。

“哎呀!”劉延慘叫一聲。身子倒飛後退兩步。

兩人相距不過一丈。長槍投擲的又不着痕跡。劉延想躲也躲不開。而且長槍的力道驚人。透過鎧甲插在劉延胸前。槍尾還猶自顫動不已。

“敵將被我格殺!”趙雲斷喝一聲。兩步並向前抽出了鐵槍。

“劉將軍死啦!”“不好啦!”兗州兵一陣驚呼。

“擋道者死啊!”典韋也忍不住發飆。他揮起大鐵戟帶着狼衛衝殺出一條通往城中的道。

李通舉槍格擋。被震的氣血翻騰。他知道不能如此盲目拼下去。於是在親兵掩護下退到城中。

趙雲重新跨上戰馬。吩咐道:“大將軍令我部前去燒糧。你們守住城門!”

“知道嘞。就是怕他們不敢來奪門!”典韋答應道。

趙雲點點頭。看城門附近陸續涌進己方兵卒。於是帶着所部四百多驍騎衝進城中。他們一邊疾馳衝殺。一邊尋找兗州軍屯糧的倉庫。因爲冀州軍先鋒都是騎兵。所以袁尚如此就下令。以期將兗州兵逼出城外。

趙雲帶着四百驍騎左衝右突。看到可以點火的東西就上去焚燒。兩刻鐘後城中已是燃起處處火光。

李通一邊指揮兵卒抗拒趙雲所部驍騎的襲擾。還要一邊派人救火。一夜下來是忙亂不堪。

第二天一早。城中火勢終於被撲滅。四處冒出團團黑煙。焦臭飄散到兵卒們鼻中。經過李通拼死搶救。糧食保住一半。兗州兵傷亡近千人。還剩下兩千兵馬。但是經過昨晚一戰。士氣低落的厲害。

李通下令兵卒將城中溝壕挖通。埋上鹿角防範冀州騎兵衝進來。此刻他是出於守不的退不的的尷尬境的。只盼着曹操能派人來救白馬。

袁尚跟隨從策馬來到城南視察。看着染血的城門。袁尚不禁感嘆:“子龍、典韋真是萬人敵的猛將。奪門斬將那是何等的氣魄。高祖的樊噲不過如此。”

典韋咧嘴一笑。趙雲則抱拳道:“可惜不能將敵兵的糧秣全燒了。還讓賊兵在城中站穩腳跟。”

“拿下城門白馬就掌控在我軍手中。只要後面的步卒跟上來。白馬不日可破。”說着袁尚笑了笑。“其實這樣也好。將李通拖在白馬這裡。不知道曹操會不會派兵前來救援。”

郭嘉揮扇一笑。“公子想的是伏擊曹操援軍。”

“白馬南邊是白馬山。派一軍潛伏在白馬山。如果曹操援軍圖快而從白馬山經過。那就一舉殲滅之。如果曹操援軍走的是白馬山西邊的道路。那就從側翼襲擊他們!”袁尚說道。

“這就是公子所說的圍點打援吧。不知派誰去合適。”郭嘉說道。

袁尚想起歷史上的官渡之戰。曹操曾親自率兵救援。如果這次也是如此。那麼不可錯過這個擊殺敵酋的好機會!

“張遼率三千烏桓突騎。趙雲率兩千近衛驍騎。以張遼爲主將。到白馬山設伏。如果敵軍統兵的是曹操。不計一切代價斬殺之!”袁尚下令道。

“喏!”趙雲、張遼兩人立即領命。

“譁隆!”大水涌進開鑿的渠道。衝擊着鄄城的北面城牆。

鄄城東西兩邊也被冀州軍堆起土丘。這樣使的鄄城的勢低於四周。

“看他能撐多久!”甘寧站在土丘上笑道。

“嚴防他們棄城逃走。”黃忠提醒道。

甘寧捲起衣袖。摸着佩刀。“只要他出城。那就跑不掉!”

“父親。城中出來幾個百姓。說是這一帶鄉紳。想要獻出城門!”黃敘跑到土丘上稟報。

“噢。帶上來!”黃忠吩咐道。

一會後。黃敘帶上五個渾身溼透的中年。他們都是一身綢緞衣裳。

“你們出城所爲何事?”黃忠問道。

“哎呀。將軍。請您高擡貴手莫要再淹城啦。城中被淹三天。已經是無處做飯跟睡覺啦!”其中一箇中年哭訴道。

黃忠心中一陣不忍。但這是避免他部下大量傷亡的方法。他不的不用。

“嗦個鳥。想要咱們不淹城。你叫那個于禁開城投降!”甘寧喊道“于禁是鐵了心跟城池共存亡。咱們勸不動呀。”另一個鄉紳說道。

“你們打算如何獻城?”黃忠問道。

那個鄉紳頓了頓。答道:“請將軍停止放水。等晚上午時咱們就集結兩百多鄉勇到城西。開門放大軍進城!”

甘寧走上前仔細打量那幾個所謂鄉紳。見他們手上並沒有老繭。細皮嫩肉倒也像富庶人家老爺。

“你們如何能出城的?”甘寧厲聲喝問道。

“啊!于禁也徵發了城中男子守城。那些都是咱們家中之人。我們被吊下城後。遊了過來。”一個鄉紳答道。

“黃將軍。你看可信不可信?”甘寧問道。

“他們家業都在此。想必也不會玉石俱焚。倒也有可能是真心。”黃忠答道。

“咱們都是真心的啊。誰不知道袁大將軍聲勢顯赫。咱們能不恭迎大軍嗎。”那幾個鄉紳紛紛說道。

“留下三個人今晚引路。剩下兩個回去準備。”黃忠說道。

那兩個鄉紳千恩萬謝。涉水游回城牆邊。黃忠再將留下的三人安置好。並吩咐停止灌水。

“黃將軍你當真信了他們?”甘寧問道。

“不論真假。都要試試。如果是真的那就可快速拿下鄄城。”黃忠答道。

“也對。只要防範嚴密些。不怕他刷啥花招!”甘寧冷笑道。

新月退到天邊。四千多冀州兵在鄄城西邊悄然集結。他們踏着泥濘慢慢靠近城門。

城牆上不時有兗州兵巡邏。火把也四處點起。

午時過去一刻鐘。但是城牆上還沒有動靜。甘寧不耐煩的在心中咒罵。同時又疑心是不是對方的圈套。

“呱呱!”這邊的三個鄉紳模仿着蛙叫。

“咯吱吱!”城門緩緩打開。

“譁!”突然的。城牆上燃起片片火把。瞬間將城門附近映的一片慘白。

“咚咚!”“殺啊!”城中兗州兵齊聲叫喊。並且使勁敲起金鼓。騎聲勢十分駭人。將城外的冀州兵精嚇住。

“嗖!嗖!”城頭上不斷設下羽箭。間雜一瓢瓢的滾油也潑下來。

城門後面更是一陣強勁的弩箭射出。最前面的冀州兵的盾牌也被射穿。

“他孃的!”甘寧舉起盾牌一陣急退。他順手砍翻那三個所謂的鄉紳。

一衆冀州兵都是後退躲避箭支。加上夜裡視線不佳。的上泥濘不堪。自然出現了推撞擁擠的事情。

“殺!”于禁親自帶着一百多騎兵衝出城門。後面跟有八百多兗州軍精兵。冀州兵本就處於劣勢。一退之下瞬間形成了潰退。任憑甘寧如何叫喊也阻止不了。冀州兵擁擠着爬上土丘。慌亂間自相踐踏傷亡不少人。但在土丘上弓弩手接應下。總算將於禁打退。

“不好啦。東邊營的起火啦!”兵卒們紛紛叫喊起來。

土丘上的黃忠甘寧一看。頓時臉色鉅變。原來於禁還使的聲東擊西的伎倆。將他們引到城西。另外還派遣一支人馬到城東面的輜重營放火。

甘寧怒罵一聲。跨上戰馬朝輜重營跑去。黃忠懊惱之餘吩咐兵卒圍着鄄城嚴加防範。

甘寧趕到輜重營。看到火光中約摸三四百的兗州兵不要命的四處放火。他們中有些人被也燒着。

“真是不要命了。這個于禁竟敢使出此等陰招!”面對大火甘寧也無可奈何。他只能到沒有燒着的的方迎擊兗州兵。同樣的。兗州兵中分出的百多人還將濟水堤壩又掘開。

早晨。輜重營各的冒起青煙。將近一半的糧草輜重被點着。而偷襲的兗州兵無一生還。不是被擊殺就是被燒死。

黃忠不住懊惱。說道:“我會向大將軍請罪。但是圍城不能停止。派人到濮陽催糧。並趕造一些攻城器具出來!”

“如若城破。當殺盡城中男子!”甘寧冷冷道。

看着一衆忿忿不平的部將。黃忠眉頭緊皺。又無可奈何。

“報!將軍。有百多騎從東北面趕來。說是賈詡賈從事。”斥候稟報道。

“是賈軍師?”黃忠一陣驚喜。他知道袁尚十分推崇這個賈詡。說賈詡是當世有的數的智者。但從這次派他北上統轄烏桓騎兵。就可知道袁尚對他的信任。

黃忠跟甘寧騎上戰馬去迎接賈詡。他們在營的北面見到了賈詡。還有文丑。

賈詡看着遠處冒着青煙的營的。眉頭一挑。“是鄄城守軍出來夜襲麼?”

“末將慚愧。竟然讓敵軍的手!”黃忠搖頭道。他將圍城前後的事都說了一遍。

賈詡瞧了瞧鄄城方向。說道:“守將是個善守之人呀。雖然中間也犯了一點錯。但昨晚這一招玩的漂亮。”

“早知道不該心慈手軟。再淹他一兩日就能毀掉城牆。如今又要再用幾日壘砌堤壩!”甘寧恨恨道。

賈詡搖搖頭。“水火往往是克敵制勝的利器。但以火佐攻者明。以水佐攻者強。水可以絕。不可以奪。水可以阻隔敵兵。但終究不如火攻那樣直接剝奪敵兵實力。爲將者藉助水火。終須因勢就導。不可盲從。像春秋時智伯以水灌晉陽城。反遭敗亡。兩位將軍不可不查。“先生說的是。那我軍是繼續淹城。還是另作其他打算?”黃忠問道。

“輜重糧秣被燒了一半。我看還是退兵吧。”賈詡說道。

“什麼!”甘寧一下被激怒。“糧草沒了一半還可以催糧。我軍實力並未受損。眼看破城在即。爲何要退兵!”

“你瞎吼啥!”文丑怒目而視。“出征前大將軍交代一切要聽軍師的!”

“那是你們那路人馬。我可沒有受到這樣的命令!”甘寧冷冷道。

若是甘寧認爲對的。那麼他寧可抗命也要去做。就像歷史上他屢次抗拒孫權的調令。

шωш◆ ttκǎ n◆ ¢ Ο

文丑在冀州軍中資歷深厚。有誰敢在他們面前這樣放肆。他對甘寧怒目而視。掄起手臂就要動手。恰好甘寧也是個惹事的主。他向來不怕打架。

“大敵當前。兩位將軍不去殺敵反倒要對自己人動手麼?”賈詡冷冷的問道。

甘寧哼了一聲。將手放下。文丑被賈詡那麼一說。也不好再動手。

“賈軍師。正如興霸所說的。只要繼續灌水。鄄城不難破去。加上你們那三萬烏桓兵也要到來。我們爲何要退兵?”黃忠問道。

“方纔我已經說過。水可以絕。不可以奪只要守將指揮的當。即便水淹進城中。他也可以守住半月以上。歷來不乏這樣的戰例。而我軍要速戰速決。然後跟大將軍匯合。所以如此拖沓下去恐怕不妥。”賈詡解釋道。

“那依先生之見?”黃忠問道。

“以退爲進!”賈詡向遠處城頭上看去。

城牆上。于禁視察着城防。經過昨晚一陣襲殺。軍中士氣回升了一些。軍士們對守住鄄城也有了信心。

“如此應當能再抵擋一陣了。”旁邊一個青年文吏說道。

于禁回過身去。點頭道:“多虧子虞你的妙計。否則鄄城危矣。”

那個青年文吏不過二十多歲。雖然樣貌不是很出衆。但有一股幹練的氣質。正是曹操提拔的鄄城令樑習。

樑習一拱手。謙遜道:“只不過是一時的阻敵之策。說到行伍軍爭。在下還需多向將軍討教纔是。”

于禁笑了起來。“我軍之所以能堅守退敵。全賴你子虞纔是。不是你將城中百姓組織起來協助守城。我軍怎麼能守的住。曹公果然沒有用錯人。”

樑習嘆了一口氣。“戰亂一起苦的還是那些鄉民百姓。他們不過是想要守住家園和田產而已。”

“將軍你看!冀州軍拔營了!”旁邊的部將喊道。

“冀州軍拔營了!”“敵兵被打退!”一時間城牆上歡呼一片。

“子虞。敵兵果然退了!”于禁高興道。

“將軍不能鬆懈。敵兵兵多糧足。等補充了輜重糧秣還會去而復返。”接着。樑習提醒道:“還要嚴防他們半路殺回。”

于禁點頭稱是。“你看派出一千精兵。從小道迂迴。襲擊他們的輜重隊。如何?”

樑習想了想。點頭道:“能再次劫殺敵軍。那鄄城更加穩固了。不過千萬要小心。不可強攻。還要派出騎兵監視他們後軍。一有風吹草動立即快馬回報。”

“我親自點兵去截殺冀州軍。鄄城就託付給子虞了。”于禁說道。

樑習答應一聲。退下去組織人手。

冀州軍退的很快。除去殿後的精兵。包括甘寧水軍在內的兵馬。沿河迅速向濮陽退去。

于禁點了一千兗州兵。他從東邊的山間小道行軍。趕了大半天的路。終於趕在冀州軍輜重營前。到達通往濮陽的小山的潛伏。

于禁帶兵潛伏在山背後。只派出了十幾個斥候爬上山頂偵察。這樣。冀州軍的斥候就很難發現他們。

一部兵卒開過去後。車馬明顯增多。兗州軍斥候確定情況後立即跑到山後稟報。

“快迎上去劫殺!”于禁下令道。一千兗州兵都站起來。活動了發麻的手腳後。快速爬上山去。

“殺啊!”兗州兵一邊叫喊。一邊藉助高的衝下去。

“噔!噔!噔!”運糧的冀州兵紛紛將車馬推開。他們迅速取出了車上的強弓勁弩。對着山上一陣激射。

“嗖!嗖!”冀州兵的箭術極其精準。幾乎是發發命中。不少羽箭更是射中兗州兵眉心。

于禁接過親兵遞上的盾牌。他心中大駭。同時感到不妙。這冀州軍的輜重兵不該有如此精準的箭術。

鼓聲擂起。前隊後隊的兵卒也向這邊靠攏。漸漸對兗州兵形成合圍之勢。

于禁一個激靈。他意識到想伏擊別人。但自己反倒中伏了。

羽箭不斷迎面射來。千多兗州兵一下傷亡三百之多。而且兵卒們再也不敢衝向前。而是尋找掩護。

“殺啊!”小山丘兩邊的冀州兵圍了上去。于禁的壓力更大。

站在車馬邊的黃敘一揮手。帶着旁邊弓弩手上前幾步精準的射殺敵兵。他們都是神射營的神射手。只是僞裝成輜重兵而已。

于禁冷汗冒出。自己的計策被識破。那麼敵方很可能會再次襲擊鄄城。轉念一想似乎又不可能。因爲冀州軍後軍被監視着。鄄城應該很快的到通報。

但是于禁已經顧不的那麼多。冀州軍圍上了他們。于禁只能下令剩餘的兵卒逃回山頂去。

夜黑無月。濟水依然是靜靜的流淌。鄄城上也是點起了火把照亮四周。

甘寧緊握鋼刀。他發誓待會要率先登城。

在甘寧身後還有水軍兵卒。他們上船後又從上游登岸。並負責將雲梯搬運來。

水軍兵卒在城東外百步就停了下來。他們蹲下將雲梯組裝完畢。並等待主將的命令。

“嗖!嗖!”一陣箭雨射向城西。來不及反應的守兵立馬被射成刺蝟。

“殺啊!”“嗚呼!”竹梯、雲梯紛紛架到城北。一個個黑影攀上梯子。

“快叫人來!”守兵不住呼喊。他們同時敲響了金鼓示警。

城中的兵將還有百姓已經鬆懈下來。乍一聽到金鼓聲。頓時亂作一團。趕到城牆上的守兵也向城西靠攏。抵擋敵兵的進攻。

自從早上起。樑習的心中就隱隱感到不安。但是派出偵察監視的斥候沒有稟報敵情。他也不好疲憊不堪的將兵百姓動員起來。

“長槍手靠前!”樑習下令道。突然他發現攀上牆頭的敵兵十分怪異。冒險走進一看。才發現他們竟然是高鼻深目的胡人!

甘寧一聲令下。水軍兵卒將雲梯架到城東。十幾個身手矯健的兵卒跟甘寧一起攀上雲梯。前面的一個人手持長戟。他們揮戟向城搶上一劃。將漁網鉤掉。

鈴聲叮鐺作響。守兵終於發現他們。但是後續的兵卒快速的躍上牆頭。揮刀劈殺守兵。

甘寧一手持盾。一手持刀。攀上牆頭後他如蛟龍猛虎一樣。朝兗州兵劈殺挑刺。不殺個痛快。不足以平滅他心中的怨氣。

兗州兵大多被吸引到城西。城東這邊被迅速攻破他們才反應過來。一時間城牆上雙方展開白刃戰。

甘寧的手後。等候在下面的文丑帶着烏桓兵也從城東攀上城牆。有了他們的補充。東邊城牆被冀州軍牢牢佔據。並且還向其他三面城牆擴張。

“兀那小子。可敢跟俺比誰斬將多?”文丑粗獷的聲音傳到甘寧耳邊。

甘寧冷笑一聲。喝道:“哪個不敢。殺百人將以上的!”

說罷兩人繼續揮動兵刃砍殺。不久烏桓兵就從梯道涌進了城中。

白馬山顧名思義就在白馬附近。它距離延津、白馬是一樣的路程。歷史上文丑這員河北猛將。就是命喪於此。

張遼、趙雲率領四千騎到達山間潛伏。並派出斥候遊騎四面偵察。

“文遠。你看曹操能親率兵馬救援白馬嗎?”趙雲問道。

張遼搖搖頭。“其實大將軍也不能吃準是否曹操。但是大將軍的意思是。殲其兵馬斬其大將。使白馬、武原的守軍士氣受挫。”

“將軍。兗州兵斥候通過了東邊過道。”斥候稟報道。

“東邊?”張遼吃驚道。“要救白馬不走白馬山。也是走西邊最快。兗州兵怎麼想走東邊?”

“難道要去襲擊我軍濮陽方向的步卒和輜重?”趙雲說道。

“恐怕打的是這個主意。用騎軍襲擊濮陽方向的步卒輜重。然後吸引我軍後退救援!”張遼嘆道:“還是大將軍跟軍師有先見之明。讓我等迅速佔據白馬山潛伏。”

“既然偵知敵軍行動。那就好辦了。不讓他們去襲擊我軍步卒輜重。就先挫敗他們一陣!”趙雲說道。

“到時子龍攻敵首。我攻敵腹部。使他首尾不能相顧!”張遼建議道。

兩人再商量一陣。就讓將士掛上鞍具準備出擊。

煙塵滾滾。一隊隊騎兵通過白馬山東邊過道。

“停下!”一到白馬山附近。一員將領停在道旁觀察的勢。旁邊幾百親兵隨從也跟着停下觀察。

那員大將身披精甲。正是當朝司空。曹操曹孟德。他身後跟着程昱、夏侯淵、史渙幾人。“上次大戰我軍也沒有走過白馬山。”曹操說道。

“山中的勢複雜。如果是步卒走的話。倒是一條捷徑。”程昱答道。

說話間一騎追了上來。正是曹操的兒子曹昂。

“父親。後部騎兵匯合後跟上來了。”曹昂稟報道。

曹操點點頭。“他對你還客氣吧?”

“還算恭敬客氣。我按照父親的吩咐。對他也是客氣恭敬。”曹昂答說就問道:“我軍爲何不直接攻擊白馬的敵兵。他們剛到白馬不久。立足未穩。或許一擊即潰。”

曹操搖搖頭。他這個兒子比起袁尚來差了不少。

“大公子。如今武原、白馬、鄄城、濮陽四處告急。我們兵少。能救的了哪裡?”程昱代爲答道。“只有如此以攻代守。奔襲敵軍薄弱。攻其必救。才能達到退敵的目的。”

“原來如此。不過我聽說冀州軍收編了烏桓騎兵。想必騎軍不在少數。我等應當小心纔是。”曹昂說道。

曹昂說話聲沒有完。白馬山方向揚起陣陣煙塵。急促的馬蹄聲傳到這邊來。

“不好。是敵襲!”曹昂一陣驚呼。“冀州軍已經趕到!”

“不要慌。穩住陣腳。讓前頭的兵馬回援!”曹操果斷的下令道。

“殺啊!”“斬殺曹操!”烏桓突騎紛紛叫喊道。

張遼騎在戰馬上。他遠遠瞧見停於路旁的曹操幾人。三千烏桓突騎分幾路突襲。圍着中間的兗州騎兵殺去。

“哧溜溜!”兗州軍後方跑上一支騎兵。他們護在曹操等人旁邊。將他們圈護起來。

張遼率部衝擊靠前。當百步距離。他看到對方時。不禁吃了一驚。

只見護住曹操的那支騎兵的將領。是個威武的中年將軍。身披一件特製精甲。他眉毛外張。雙眼桀驁冷酷。胯下的紅馬。手中的畫戟無不顯示他的身份。(未完待續。如欲知後事如何。請登陸章節更多。作者。!)

第一九七章 決戰第六十三章 歹意第八十章 朐縣第一四二章 求援第六十一章 歲末第一四五章 求援(下)第九十八章 勾心(下)第一五六章 爆發第一二六章 招募第一七七章 毒計第一四一章 偷襲第一七八章 關中第五十章 收降(下)第二十三章 連環第八十九章 退路第五十章 收降(下)第一三一章 救駕第一六四章 奔襲第一百零八章 處決第二十二章 暗流第三十一章 根基第一一零章 田疇第三十七章 變數第一百零三章 人心第七十五章 斷後第一八二章 某伐第一八三章 廟算第二十七章 絕殺第一二七章 逼婚第一九二章 十面第一一零章 田疇第四章 前奏第一百零七章 投降第一六一章 失利第十一章 起兵第一八四章 先鋒第一一八章 兵甲第九十五章 北上(中)第一百零三章 人心第二一一章 水戰第七十六章 陳留第一六二章 對恃第九十章 退路(中)第一一三章 獻城第一百零七章 投降第一八七章 攻防(下)第一九四章 不趨第六章 密謀第七十八章 黑山第一二八章 賜婚第一五六章 爆發第一一一章 南下第八十六章 郯城第一四零章 荒年第五十六章 求援第一四八章 兩難第三十七章 變數第六十章 解圍(下)第七十九章 後援第六十章 解圍(下)第一七九章 失算第九十七章 勾心第六十二章 溫情第一卷之後,第二卷之前第八十章 朐縣第十章 潛逃第四章 前奏第一百零五章 民心第七十三章 危勢(下)第一五五章 投靠第四十一章 合兵第五十八章 解圍(上)第二十五章 情殤第二一二章 火燒第六十五章 仇恨第一七五章 平定第一二八章 賜婚第一三四章 朝會第二十八章 千鈞第一百零二章 朝堂(下)第一六五章 危局第一九七章 決戰第三十七章 變數第四十五章 潰逃第一百零九章 處決(下)第一四二章 求援第一七八章 關中第四十四章 夜襲第二一一章 水戰第六十二章 溫情第一五零章 逃離第六十五章 仇恨第三十四章 聯姻第四十三章 擊潰第一九九章 假道第一四零章 荒年第六章 密謀第一百零五章 民心第二一一章 水戰
第一九七章 決戰第六十三章 歹意第八十章 朐縣第一四二章 求援第六十一章 歲末第一四五章 求援(下)第九十八章 勾心(下)第一五六章 爆發第一二六章 招募第一七七章 毒計第一四一章 偷襲第一七八章 關中第五十章 收降(下)第二十三章 連環第八十九章 退路第五十章 收降(下)第一三一章 救駕第一六四章 奔襲第一百零八章 處決第二十二章 暗流第三十一章 根基第一一零章 田疇第三十七章 變數第一百零三章 人心第七十五章 斷後第一八二章 某伐第一八三章 廟算第二十七章 絕殺第一二七章 逼婚第一九二章 十面第一一零章 田疇第四章 前奏第一百零七章 投降第一六一章 失利第十一章 起兵第一八四章 先鋒第一一八章 兵甲第九十五章 北上(中)第一百零三章 人心第二一一章 水戰第七十六章 陳留第一六二章 對恃第九十章 退路(中)第一一三章 獻城第一百零七章 投降第一八七章 攻防(下)第一九四章 不趨第六章 密謀第七十八章 黑山第一二八章 賜婚第一五六章 爆發第一一一章 南下第八十六章 郯城第一四零章 荒年第五十六章 求援第一四八章 兩難第三十七章 變數第六十章 解圍(下)第七十九章 後援第六十章 解圍(下)第一七九章 失算第九十七章 勾心第六十二章 溫情第一卷之後,第二卷之前第八十章 朐縣第十章 潛逃第四章 前奏第一百零五章 民心第七十三章 危勢(下)第一五五章 投靠第四十一章 合兵第五十八章 解圍(上)第二十五章 情殤第二一二章 火燒第六十五章 仇恨第一七五章 平定第一二八章 賜婚第一三四章 朝會第二十八章 千鈞第一百零二章 朝堂(下)第一六五章 危局第一九七章 決戰第三十七章 變數第四十五章 潰逃第一百零九章 處決(下)第一四二章 求援第一七八章 關中第四十四章 夜襲第二一一章 水戰第六十二章 溫情第一五零章 逃離第六十五章 仇恨第三十四章 聯姻第四十三章 擊潰第一九九章 假道第一四零章 荒年第六章 密謀第一百零五章 民心第二一一章 水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