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三一章 救駕

那個騎都尉稟報完軍情後,楊彪等人都一籌莫展。

騎都尉猶豫了會,說道:“陛下,諸位大人,小將有一策可擺脫追兵。”

“公明,你有什麼法子,快快說來!”楊奉好奇道。

叫徐晃的騎都尉雙手抱拳,“渡涇河北上左馮翊,再渡河水到向東到河東,然後才南渡河水到弘農奔洛陽。”

“黃河水路艱難,不能讓陛下冒這麼大的危險。”太尉楊彪立即反對道。

徐晃恭聲道:“大人,我軍全部人馬不過兩萬餘,現長安成爲一座荒城,郭汜李必舉全部約七萬人馬前來追擊。潼關、函谷只防關東,面向長安這邊的防禦卻是薄弱了許多。要安全地前往洛陽如此折返地行軍最好不過,一旦渡河可沿河岸佈防阻擊逆賊。”

劉協一陣心動,他看向楊彪等老臣,“楊愛卿,朕看可行,不妨試試。”

“陛下,楊大人的擔憂不無道理,黃河水道年久失修,本就是險峻的危河。自初平年間,連往來關中的商販都少有走黃河水路,試問怎可讓陛下涉險呢?”趙溫說道。

楊彪點頭附和,“要是賊兵追來,尚有大軍爲陛下拼死抵擋。要是河中遇險就是再多的人也不能救援啊!”

光祿勳鄧淵建議道:“不如遣人從黃河水道前往弘農向張濟求援,咱們還是走回陸路。”

劉協新獲自由,終究不敢違背衆大臣意願一意孤行,只得贊同楊彪等人所說。楊奉雖然也想走水路,但執拗不過楊彪等大臣,只好作罷。

一旁的鐘繇暗中嘆氣。但他還是建議道:“楊太尉,即便到了洛陽,加上張濟的兵馬恐也不能擊敗郭汜、李,不如前往他處求救兵。”

“關東那邊已經派使者搬救兵了。你所說救兵從何而來?”楊彪問道。

“河東郡盤踞着白波李樂、韓暹所部,還有南遷的匈奴右賢王去卑。可遣使者前去嘉獎冊封。讓其率兵前來護駕。”鍾繇說出心中計劃。

此言一出,一衆大臣是議論紛紛。立即就有人跳出來反對:“元常,這白波賊乃黃巾餘孽,怎麼可以招降逆賊前來救駕,此事萬萬不可!”

鍾繇氣極,跺腳道:“諸位大人。招降了白波軍我等可平添好些兵馬前來救駕,此時陛下蒙難。一切都應以陛下的安危爲重,還談什麼餘孽、逆賊!等李郭汜殺上來,諸位大人親自提刀去護駕麼?”

一衆老臣被他這麼一說,有羞愧者,有堅持者。

楊彪思量許久,終於決斷道:“關東將領也多有招降黃巾者,元常說的是,一切以陛下以安危爲重,招降白波賊又何妨?”

劉協疲倦至極,下詔招降白波軍和匈奴去卑後。擺擺手讓衆人退下去。

馬車上。十五歲地皇后伏壽緊緊握住劉妍的雙手,相對於萬年公主來說。伏皇后哪經過這等陣勢,自昨晚到現在一直驚慌未定,“妹妹,賊兵追不上來了,是麼?”

劉妍拍拍她冰冷的小手,“有大軍護駕賊兵殺不上來。皇后,你是一國之母,在此危難之際應當有國母的風範,區區賊兵何足懼哉!”

伏壽一雙水汪汪地眼睛緊盯着劉妍,“皇姐你當真不怕麼?我聽劉公公他們說,那些賊兵吃人的……”

“各方地將領很快會來救駕,妹妹你不需擔心。”說着說着,劉妍神色間露出了幾許期待。

“皇姐你是不是想着臨淄侯會帶兵來救駕?”敏感的伏壽好奇道。

劉妍臉頰微紅,但想到兩年前地事,期盼間又帶有幾分黯然。

長安城。

此時的長安一片狼藉,街巷邊躺着一具具屍體,有兵卒的,但更多的是平民的屍體。

中午時馬騰、韓遂兩人帶兵涌進了長安,但呈現在他們面前地是滿目瘡痍。雖然郭汜、李沒有放火燒城,但長安城內除了馬騰韓遂的兵卒,再難見到一個活口。

“想不到郭汜、李喪心病狂如此,這是屠城啊!”馬騰惱怒道。

“大哥,你也彆氣惱了。”韓遂勸道,“董卓那夥西涼兵什麼幹不出來。照理說長安附近也剩不下多少百姓了,經這麼一殺,三四年內關中恐怕再無人煙了啊!”

馬騰一揮馬鞭,“來人吶,都給我搜尋長安內外地活口和糧食。”

“大哥,你認爲郭汜、李還會給咱們留下糧食麼?”韓遂苦笑,“我軍的糧秣只夠五日之用了呀,就是想去救駕也有心無力。此處已成白地,咱們還是撤兵吧。”

馬騰一陣猶豫,片刻後他絕決道:“將調出三分之二的糧食給孟起,讓他帶所部三千騎前去救駕。算是盡了咱們本分。”

韓遂點點頭,“也只能如此了,但要侄兒小心行事纔是。”

渭南。

郭汜帶着所部三萬六千多人馬一直緊緊尾追着獻帝。劉協帶着一衆大臣和御用物品、符信典策、古籍檔案等物,所以走得並不快。半天后郭汜的前鋒騎兵就追上殿後的徐榮。

徐榮就地佈防,阻截半天后郭汜軍主力逐漸趕到,他自知不能抵擋,只好率三家湊起來的五千多精兵撤退。到入夜,徐榮所部在華陰趕上了獻帝。楊奉、樊稠所部經過急行軍,再也挺不住,紛紛趴到路邊倒頭就睡。

樊稠、楊奉都不是善主,但任由他們抽打鞭笞,兵卒們就是紋絲不動。兩人商量後只能讓親兵連夜護送獻帝過潼關。剩下的兩萬多兵卒沿着官道遍佈幾里路。

楊奉派的是徐晃帶一千多精兵護送獻帝,隨行隊伍一直到第二天清晨才抵達潼關。劉協、劉妍還有幾個重臣再也支撐不住,說什麼也要停歇。

徐晃不顧疲憊,來到劉協車駕前勸道:“陛下。潼關還不安全,需過了函谷才能安心,歇息一個時辰後咱們就奔函

“徐將軍啊,你瞧那些兵卒和戰馬還能跑動麼?”劉協虛弱地指着累倒的戰馬。

“就是累死。也要他們到了函谷才能倒下。”徐晃堅決道,“郭汜等人可能繞過華山。從青泥隘口奔襲潼關。”

楊彪搖搖頭,“就是從青泥隘口來。也來不了那麼快。歇息半日不打緊。再說陛下龍體可不比將軍你們久經沙場,你下去安排吧。”

徐晃心中擔憂,卻不能違背劉協和楊彪的命令,只能吩咐兵卒加緊休息,兩個時辰後再出發。

徐晃經過那晚地阻截戰。又帶兵護送劉協到此,早已疲憊不堪。他吩咐幾句後依着潼關破敗地城牆閤眼就睡着了。

不知過了多久,徐晃艱難的睜開眼睛,但瞬間他就警覺過來,抓住旁邊一個副將喝問:“現在什麼時候了,你怎麼不叫醒我!”

那個副將唯唯諾諾不好回答,被逼急了才道:“楊大人來過,說將軍也辛苦了,不妨讓將士們多歇息一陣,養足力氣才行

徐晃看着潼關周圍漆黑地夜色,不禁着急。“要真如我所猜測。陛下危矣!”

徐晃立即趕到劉協車駕處。經過一天休息後,楊彪精神恢復了許多。“徐將軍,看來將士們也都精神飽滿吶!再有幾個時辰路程就該到函谷了,咱們是不是連夜趕路?”

徐晃一陣着急,“當然是要馬上趕路了!大人,你怎麼不讓他們叫醒我,須知此地還不是安全所在!”

楊彪笑了笑正要說什麼,但潼關東邊亮起數不清的火把,不一會就將潼關圍住。

衆人都被驚醒,楊彪指着那些火把,問道:“這些是何人地兵卒,怎麼會從東邊趕來。莫不是關東的將領?”

徐晃長嘆一聲,“大人,恐怕像在下所說那樣,是從青泥隘口奔襲而來地西涼軍。”

“啊!”劉協和幾個大臣驚呼出來。

徐晃顧不得其他,告了聲罪後領着那一千多兵卒迅速佈防。趁着火光,劉協等人終於看清那些兵卒的旗號“李”,是西涼軍李所部。楊彪等大臣不知所措,他們萬萬沒有料到李真地從青泥隘口奔襲而來堵在他們前面。

“殺!殺!”李所部不住地呼喊,並向城牆上射箭。

潼關雖然已經破敗,但李所部多是近萬人多是騎兵,沒有攜帶攻城器械,一時也攻不上潼關。但那股子聲勢早將劉協和大臣們嚇怕。

“楊奉、樊稠什麼時候能趕上來?”劉協急問道。

楊彪等人不知所措,鍾繇則搖頭道:“樊稠他們恐怕也被郭汜拖着,一時半會怕是指望不上了,咱們只能就地防守,等待救兵。”

劉協和大臣們擔驚受怕到了天亮,而李所部步卒也越來越多,加起來有兩萬餘人。而經過一夜準備,李軍也趕造出來簡易的木梯,並不顧死傷地瘋狂攻城。

徐晃所帶的一千多精兵攜帶箭支並不多,射殺千餘人後羽箭就所剩無幾。而李軍更是不顧一切地攻城,甚至西面一段城牆被李軍用木柱撞塌。

劉協一臉懊惱和沮喪,“難道朕又要被逆賊脅迫,振興漢室社稷終究只是夢嗎?”

楊彪更是悔得腸子都青了,要是聽從徐晃的建議,皇帝就不會這樣被困險境。他跪到劉協面前,“陛下,是老臣的罪過啊!我不死不足以贖罪!”說完他就要從城牆跳下去。

趙溫等人趕緊將楊彪攔住,“楊大人,您不能輕生啊!”“還要保留有用之身輔佐陛下啊!”

劉協搖搖頭,“楊卿何必自責,這一切都是天數。恐怕是朕得罪了上天,使得我漢室社稷受累。你們去叫徐將軍開城門吧,不要再讓兵卒們無謂地傷亡了。”

這樣下去不出半日就是城破人亡地下場,大臣們都悲泣着跪下。

萬年公主快步來到劉協面前,厲聲道:“陛下,將士們都還未說投降,你怎麼能說此喪氣話!陛下你天命所歸,誰能說下一刻不會峰迴路轉!”

“皇姐……“劉協搖搖頭,他長嘆一聲。

“陛下,那邊來了股騎兵,好像跟李那廝交戰上了,是援軍啊!”一個大臣喊道。

劉協跟劉妍兩姐弟定眼看去,果然東面來了股騎兵,近了些甚至旌旗上繡着的字依稀可辨——“袁”!

第九十五章 北上(中)第四十九章 收降(上)第一九一章 危局第二零九章 荊州第五十六章 求援第一三七章 危急第十三章 討伐第一八七章 攻防(下)第一七八章 關中第九十八章 勾心(下)第一一四章 內訌第一百零二章 朝堂(下)第七十章 偷襲簡明的東漢軍制第一一二章 圍困第十四章 離心第一八三章 廟算第十四章 離心第十六章 入主第八十七章 敲詐(上)第六十六章 仇恨(下)第一四九章 名門第一百零五章 民心第一一四章 內訌第一七四章 戰前第一九五章 攻破第一四五章 求援(下)第一六三章 出奇第二零一章 奔襲簡明的東漢軍制第七十四章 軍心第一五零章 逃離第六十一章 歲末第一九八章 末路第二十三章 連環第一百零五章 民心第一二六章 招募第一五四章 大婚(下)第一卷之後,第二卷之前第二十六章 刺虎第八章 兵禍第一八八章 大意第二零二章 決鬥第一三六章 毒計第六十三章 歹意第八十八章 敲詐(下)第二零零章 關西第四十八章 內訌第三章 佈局第一百零七章 投降第四十二章 伏擊第一二六章 招募第三章 佈局第二一零章 迫降第一三一章 救駕第三十六章 黃巾第九十八章 勾心(下)第一九五章 攻破第一百零七章 投降第一四九章 名門第一五八章 戰前第一百零一章 朝堂第一百零六章 民心(下)第一一一章 南下第一八三章 廟算第八十二章 虜獲第三十七章 變數第六十八章 出兵(上)第一三四章 朝會第九十八章 勾心(下)關於更新第四十八章 內訌第一七四章 戰前第八十二章 虜獲第一七六章 賊匪第八十八章 敲詐(下)第二零二章 決鬥第一百零五章 民心第六十章 解圍(下)第十章 潛逃第一百零二章 朝堂(下)第一二九章 逃亡第一一五章 光復第三十七章 變數第十七章 界橋第一百零四章 薊縣第一六五章 危局第一七零章 烏桓第一八五章 攻防(上)第一五五章 投靠第二十三章 連環第一七四章 戰前第六十一章 歲末第一二一章 涿郡第七十一章 危勢(上)第三十五章 定策第一八六章 攻防(中)第一三六章 毒計第一一八章 兵甲第一百零一章 朝堂
第九十五章 北上(中)第四十九章 收降(上)第一九一章 危局第二零九章 荊州第五十六章 求援第一三七章 危急第十三章 討伐第一八七章 攻防(下)第一七八章 關中第九十八章 勾心(下)第一一四章 內訌第一百零二章 朝堂(下)第七十章 偷襲簡明的東漢軍制第一一二章 圍困第十四章 離心第一八三章 廟算第十四章 離心第十六章 入主第八十七章 敲詐(上)第六十六章 仇恨(下)第一四九章 名門第一百零五章 民心第一一四章 內訌第一七四章 戰前第一九五章 攻破第一四五章 求援(下)第一六三章 出奇第二零一章 奔襲簡明的東漢軍制第七十四章 軍心第一五零章 逃離第六十一章 歲末第一九八章 末路第二十三章 連環第一百零五章 民心第一二六章 招募第一五四章 大婚(下)第一卷之後,第二卷之前第二十六章 刺虎第八章 兵禍第一八八章 大意第二零二章 決鬥第一三六章 毒計第六十三章 歹意第八十八章 敲詐(下)第二零零章 關西第四十八章 內訌第三章 佈局第一百零七章 投降第四十二章 伏擊第一二六章 招募第三章 佈局第二一零章 迫降第一三一章 救駕第三十六章 黃巾第九十八章 勾心(下)第一九五章 攻破第一百零七章 投降第一四九章 名門第一五八章 戰前第一百零一章 朝堂第一百零六章 民心(下)第一一一章 南下第一八三章 廟算第八十二章 虜獲第三十七章 變數第六十八章 出兵(上)第一三四章 朝會第九十八章 勾心(下)關於更新第四十八章 內訌第一七四章 戰前第八十二章 虜獲第一七六章 賊匪第八十八章 敲詐(下)第二零二章 決鬥第一百零五章 民心第六十章 解圍(下)第十章 潛逃第一百零二章 朝堂(下)第一二九章 逃亡第一一五章 光復第三十七章 變數第十七章 界橋第一百零四章 薊縣第一六五章 危局第一七零章 烏桓第一八五章 攻防(上)第一五五章 投靠第二十三章 連環第一七四章 戰前第六十一章 歲末第一二一章 涿郡第七十一章 危勢(上)第三十五章 定策第一八六章 攻防(中)第一三六章 毒計第一一八章 兵甲第一百零一章 朝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