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六一章 失利

鞠義和高覽將發現的敵情說了出來,他們也發現了可疑的地方。

沮授將兩人說的情況相印證,他背後透出冷汗,大呼一聲道:“壞了,主公中計矣!”

鞠義眉頭緊鎖,問道:“潛伏河北那兩三千精騎跟對岸的虛張聲勢有何關聯?難道是要等袁公半渡而擊?”

“率先在延津埋伏,等我軍主力過河,必能打吃掉先登岸的萬餘兵馬。”沮授指着對岸,說道,“那兩三千的精騎來無影去無蹤,像柄匕首伺機在中軍後捅上致命一刀。”

“啊!”高覽驚呼一聲,“如此當真是防不勝防,咱們該如何應對這個危局?”

沮授脊樑骨發寒,剛剛從鄴城出兵,冀州軍就被曹操接連算計。若不是己方內部出了奸細,曹操那方的才智計謀當真是可怕!

“青州軍何事能到?”高覽問道,他所想到的援兵就是青州

沮授搖搖頭,“青州軍到東郡的路途,是咱們鄴城到東郡的兩倍多。兩方是同一時日起兵,不考慮路途上兗州軍的阻截,也還要五日方能抵達濮陽。”

“前去報信已然來不及,那咱們該如何是好?”高覽憂慮地問道。

沮授指向了對岸,決絕道:“曹操兵不如我軍多,他留守白馬津的兵力也肯定沒有咱們多。如此咱們趁夜渡河,攻下空虛的兗州軍大營!”

“你等能保證對岸的人馬遠遠少於一萬?”鞠義問道。

“要是對方兵力充實。就是主公那裡平安無事!不過按諸多跡象推測。對岸十分可能是兵力空虛。主公那不會全軍潰敗。但怕是要遭受一些損失了。咱們要是拿下白馬津。再等青州軍來會師。尚可穩住不利局勢。故此非渡河不可。”沮授堅定道。

鞠義、高覽都是戰場感應敏銳地將領。他們思考一陣後就同意下來。於是三人一面派斥候去向袁紹報信。一面派斥候尋沿着河水尋找青州軍。再就是組織人馬準備夜襲。

夜深雲濃。

此時恰好是月末。半夜之後月亮就落了下去。黃河渡口處一片漆黑。除了兩岸營地地點點火光。可謂伸手不見五指。而耳邊聽到地只有遠近傳來地。如野獸般低吼地河水聲。如此愈加襯托出四周嚇人地沉靜。

白馬津上一段水域。兩千多冀州兵在高覽地指揮下。將臨時造好地木船擡到岸邊。此處地勢十分凹凸破碎。經過河水沖刷。岸邊跟河面最小地落差也達到十餘米。

冀州兵小心地將小木船跟木筏擡到岸邊。等不大地岸邊密密麻麻站滿人時。他們將船隻木筏放下水。三百多渡河船隻。兩千多人就那麼順流而下。

兩千多冀州兵奮力向南岸划船,他們要以最快的速度搶佔河岸,否則等待他們的是無盡的箭雨,和船翻人亡地下場。

黎陽、白馬津兩邊河岸都是點有篝火的,待五十多步距離時。兗州軍就發現渡河的船隻。一時間戰鼓的示警聲大作,守在岸邊的兵卒也操起弓弩向河中間射箭。

這邊一旦響起廝殺聲,守在對岸的鞠義就下令。讓剩下的近八千兵卒渡河。他們除了千多人乘小船渡河外,還將船隻連成浮橋,好讓大股兵馬渡河。

兗州軍大營縱馬跑出一員大將,是曹操委派留守此地的李典。

李典呼喝一聲,下令讓兵卒有序地結陣反擊。弓弩手密集地齊射,不讓敵兵靠近河岸。長矛手就呈密集陣型,將登上岸的敵兵趕下河去。

要說冀州兵吃了些虧,他們都是一隻只小船各自登岸,跳下岸地兵卒也排不成陣型。都是較爲零散的進攻。所以不少人被兗州兵逼下水。

高覽也跳下岸,他一手圓盾一手長槍,擋住幾支羽箭後,靠山前去又刺死五六個兗州兵。跟在高覽後的都是他親兵,百多號人身手矯捷,協同得又默契。他們盾牌、短刀、長槍互相配合,終於佔據了一塊落腳之處。接着下船登岸地冀州兵就陸續地結成小陣,掩護後續兵馬登岸。

李典額頭冒汗,初時他們將冀州兵打退了兩三次。但是對方人多,自己只有四千多兵馬可用。慢慢地冀州軍將登岸的範圍擴大了些,使得兗州兵兵力分散。如此一來兵少的劣勢暴露無遺,任憑兗州兵再驍勇,任憑李典再能統籌指揮,兗州兵防線終於還是出現漏洞。

用兩百多條人命換取的浮橋也搭好,衝在最前的是鞠義的“先登營”。他們一個跟着一個,用盾牌擋住羽箭,再列出小錐形陣。一下就衝破兗州兵防線。進而向對方中軍襲去。

李典還算沉着,他讓自己的親兵補上缺漏。苦苦支撐因爲兵少而薄弱的防線。

一身文官服的中年文吏來到李典後面,“李將軍,如此下去只怕是守不到天明啊!”

李典看了看那文吏,着急道:“董先生,主公他們只說袁紹在黎陽是疑兵,卻沒有想到他們當真進攻。”

那個文吏就是張揚身亡後投靠曹操地董昭,他焦急道:“敵方兵力有咱們三倍多!此處是守不住了,不如回暫退回避,保全實力後再向濮陽請援兵。”

李典十分猶豫,“丟掉白馬津,主公怪罪下來怎麼辦?”

董昭一拍掌,急道:“如此下去我軍少不得全軍覆沒!再說預料中袁紹軍是不會渡河的,也不算咱們的過失。要是主公在延津得手,白馬也變得無足輕重。要是袁紹他們沒有去延津,咱們這點人馬更是抵擋不住好幾萬的冀州兵了!”

冀州軍大股兵馬登岸後,特別是先登營組織突擊後,兗州軍的傷亡就多了起來。不過兩刻鐘,兗州兵的防線就被逼退二十多步,冀州軍佔據河岸,優勢越來越明顯。

李典長嘆一聲,說道:“但願如主公所料,冀州軍主力在延津登岸!”

“即便伏擊成功,也只是傷了冀州軍皮肉。真正的苦戰還未開始啊!”董昭說道。

聽他這麼一說。李典神情嚴肅地握緊長槍,下令讓部下緩緩後撤。

延津渡口。

留在黎陽的是一萬多兵馬,袁紹帶來延津的是五萬多人馬,剩下一萬多人馬是後續部隊,負責監督民夫勞役押運糧草輜重,還在冀州內黃一線。

袁紹騎在馬山。向對岸指指點點,說道:“前面地人馬怎麼如此磨蹭!這樣下來,五萬多人馬要幾時才能都渡過河去?”

曹操軍只有五百多人駐守延津,結果被顏良率部偷襲得手,一舉攻克了延津渡口。因此袁紹信心大漲,他不斷催促着兵馬過河,彷彿淮陰侯韓信的戰果就要重演。

袁譚在郭圖的指示下,也不停地催促己部兵馬過河,好作爲前鋒。立下突襲曹操軍大營地首功。

許攸、逢紀、崔琰、陳琳幾人看到如此情況,也認爲曹操懈怠了延津的防備。

“主公,您不必急於渡河的啊!”陳琳勸道:“天色已經昏暗。讓兵卒們先渡河,您明早再過去也不急。”

袁紹擡頭看了看已經西下的落日,還有紅彤彤的雲霞,“兵貴神速,要奔襲得手就遲緩不得。”

“五萬人馬都全速奔襲曹操大營是不可能的,遣一兩萬人地精銳輕裝去突襲就可以了。主公也不必親身犯險,遣一大將前去就可。”逢紀勸道。

袁紹信心大漲,現在求勝欲已經充滿整個頭腦,“昔日淮陰侯能做地事我爲何做不得?我要親自率兵打下曹操在白馬津的大營。讓他瞧瞧我地手段!”

wωw ⊙тt kan ⊙C 〇

此時已經有萬餘人渡過河南岸,袁紹更是急不可耐。逢紀崔琰等人都勸不住,留下逢紀、韓猛、牽招幾人統帥河北岸的兵馬,其餘人等都隨袁紹一起渡河。

顏良讓兵卒划來一艘稍大些的渡船,他親自給袁紹當起親衛,護送袁紹過河。

歷史有太多的巧合或是偶然,往往因爲一件小事而改變整個時代。要是袁紹渡過延津南岸,那此次中原決戰或許就是另一個結果,但是一件偶然的事卻在此時發生了。

文丑戰敗。騎兵不是戰死就是潰散,但是後來中軍主力收攏了一些逃散的文丑軍步卒。這些文丑地散兵,自然是顏良這個兄弟給收留了。顏良所部的冀州軍是首先登岸的,登岸後他們也派出一些斥候去查探地形。

此處只有延津渡口附近較爲平整,其他地方地形十分破碎,溝谷暗藏分佈廣泛。顏良所部斥候被勝利刺激了一陣,自然有些懈怠,他們一直往前偵察,有些暗溝是徹底忽略了。殊不知一支上萬人地兗州軍。就分散藏在附近溝谷裡面。

兩什冀州兵竄到了延津兩裡外一個村落。這裡人丁也不多,只有三十多戶人家。村子裡飄散出飯香。也正是因爲村落燃起的炊煙,將這些冀州兵引到這裡。

一口暴牙的頭目吆喝一聲,高興道:“弟兄們,今晚有熱的吃咯!”

“黃蛋,少嚷嚷!”另一個什長呵斥道:“咱們能看到這裡有村子,別人也能看到,快快下手,否則人多了這咋分!”

小名叫“黃蛋”的小頭目本是文丑軍百人將,部下潰散後背顏良收編,跟原先一個百人將一同貶爲什長。他們這十多號人也都是文丑那部殘兵,

黃蛋一咧嘴:“夠娘養的癩皮,都讓你不要叫我小名,你找抽麼!”

小名叫癩皮的什長撇撇嘴:“留着力氣尋飯食去吧!”

“嘿嘿,吃了熱食要不要再找個婆娘來熱身啊?”一個兵卒淫笑道。

其餘兵卒也是一陣鬨然的淫笑。他們一夥十餘人開始持刀進入鄉民家中搶掠,但有抵抗就舉起明晃晃的環首刀,再要冥頑不靈那刀子可就變成了血紅。

黃蛋、癩皮帶着各自帶了一個兵卒,來到最大一戶人家中。一問之下知道五十多歲地家主是村老。四人匪兵也不客氣,將鍋裡剛剛烙出來的餅給分吃了。

癩皮嚼着嚼着,大罵道:“他孃的,就沒有啥好東西啊!你們家就吃這個!”

鬚髮花白的村老渾身顫抖,“就,就這些可以吃的了。小人也是窮啊……收成不好……”

“俺看到屋後有幾隻雞!”一個兵卒說道。

“好啊,還說沒有!”癩皮將臉漲紅,“這不是掖着藏着嗎!快快給老爺們將雞全都煮熟了端出來,要是滿了片刻,哼哼!”癩皮說着就將鋼刀“啪”的一聲放到案几上。

那個村老哪敢抵抗,老老實實地招呼老伴兒子去殺雞。兩刻鐘後。第一隻雞就煮熟出來。四個匪兵將手抹抹,撕開分吃起來。一直吃完第四隻雞時,他們才停下來。

不顧村老肉痛的神情,黃蛋喊道:“剩下地給老子包起來!”

村老哪敢說半個不字,老老實實地去做。

此時一聲尖銳的驚叫聲響起,原來癩皮瞟到裡間有個三十出頭地村婦,正是村老的兒媳婦。她姿色雖然不是很出衆,但憋了許久的他獸性大發起來。

黃蛋大罵一聲,“早知道咱們先上!”

村老的兒子也說三十多歲地壯年。他哪裡受得了這等侮辱,跑到外頭抄起了鋤頭,對準了就是破窗而入!那壯年村夫也是一把力氣。一鋤頭就將愣住的癩皮砸得腦漿迸裂。

黃蛋三人聽得慘叫聲,抄起環首刀就趕到裡室,可是那村夫帶着媳婦已經從窗戶跑了出去。黃蛋那裡肯放過,大喊着讓村裡十幾個兄弟,都去圍捕那壯年村夫和他媳婦。

但是那個村夫極其熟悉周圍地形,雖然帶着一個婦人,卻也拉開了黃蛋他們一段距離。

黃蛋那十幾人急了,搶掠並不是十分要緊,只要上司袒護他們什麼事都沒有。可是死了一個什長。這性質就大不一樣了,他們有可能要牽連地處罰。

跑着跑着,那村夫就將他們帶到附近溝谷中,試圖藏匿或者甩開他們。

轉眼間那對夫婦就不見了蹤影,黃蛋那個着急啊,恨不能將周圍的寸草都拔光,將高地都給夷平。他們十幾人分開搜尋,雖然明知他們就在附近,可是尋找了半天也不見蹤影。

一會後。那個說要“熱身”的兵卒跌跌撞撞地跑來,驚懼道:“溝谷裡全是兵啊!”

“什麼他孃的全是兵?”黃蛋怒道。

那個兵卒嚥了咽口水,驚顫道:“全都是兗州人,藏在溝谷裡!他們出來啦!”

他話沒有說完,十幾個兗州軍斥候跑了出來。兗州軍斥候顯然是精銳,他們二話不說,舉起刀槍就殺了過去,一個照面就將五六個冀州兵砍翻。

黃蛋一瞧情形不對,拔腿就跑。剩下地兵卒看黃蛋跑了。也恨不能多生兩條腿。紛紛向河岸跑去。

袁紹意氣風發地站立在船頭,他手握刀柄。恨不能飛度河水,然後神兵天降地襲擊曹操軍大營。他彷彿看到曹操跪下悲泣着求饒地樣子,所以不自覺地笑了笑。

“主公所笑何事?”顏良問道?

袁紹吱唔一陣,掩飾過去。就在這時,南岸的兵馬出現動亂,擂鼓聲,廝殺聲遠遠地響起。

袁紹大吃一驚,他是在預料不到對方還會有什麼伏兵。

“停下!”顏良大喝道,讓划船地兵卒先停下船來。

南岸溝谷裡藏匿地兗州軍被迫提前殺出,他們按照預先的計劃,配合着伏擊襲殺冀州軍兵卒。李通、于禁、樂進、夏侯淵等人都是十分的幹練,他們沉着地指揮部下襲擊登岸地冀州

正當雙方膠着時,曹純的那兩千多虎豹騎適時突擊而出,配合步卒大肆獵殺冀州兵。

狼煙燃起。

配合地,上游衝下一艘艘船隻,船上的兗州兵或彎弓搭箭,或手持矛戟,他們順流而下衝擊冀州軍的渡船。

袁紹傻了眼,面對突如其來的襲擊,他一時反應不過來。

顏良呼喝着,讓兵卒划船後退。接着他跟兵卒們舉起盾牌護住袁紹和幾個文臣。一時間雙方在河水上展開水戰。

兗州軍、冀州軍雖然都不擅長水戰。但準備充分的兗州軍顯然佔據了優勢。他們配備的多是弓弩矛戟,如此可以選擇遠戰或近戰。而冀州軍爲的是渡河,他們配備的兵器和兵員地搭配,就沒有那麼講究,有些渡船甚至全是馬匹輜重。

袁紹臉色發青,他一面驚懼於敵方的伏擊。害怕慘遭敗亡。一方面又羞又怒,羞恥於不聽沮授勸告,怒於曹操的陰謀詭計。

河水上的戰事很快就明朗開,冀州軍渡船上的兵卒紛紛被擊殺,只有三分之一不到的船隻回到北岸。剩下地不是被俘獲,就是漂流而下。

南岸剩下的冀州兵見渡船被毀,或是北逃,他們一下就無心應戰,只能節節敗退。步步抵擋兗州軍凌厲的進攻。

袁紹一下渡船就兩腿發軟,有種深深地挫敗感出現在他心頭。

顏良扶住了袁紹,問道:“主公。我軍該何如應付?”

袁紹看着對岸的兵卒,還有所剩無幾的渡船,頹然道:“還能過去渡他們回來麼?”

崔琰、陳琳幾人不好說話,結果沒有人回答袁紹的問題。其實他們都知道對岸那一萬人馬,幾乎就是覆滅掉了。

袁譚跌跌撞撞地來到袁紹面前,他一臉憂慮的神色:“父親您沒有受傷吧,可擔心死兒子了!”

袁紹沒有看袁譚,只是呆呆地眺望對岸還在零星廝殺的雙方兵卒。

突然地,北岸地冀州軍後陣也是一陣慌亂。馬蹄聲。號角聲遠遠傳來,不知哪兒竟然又竄出了那支幷州鐵騎。

幷州鐵騎兩千多人,雖然只有兩千多騎,但是他們氣勢遠勝於遭受挫折的冀州軍。中間那杆繡着漢隸“呂”字的大旗,更是讓冀州兵一陣心慌。幷州騎兵沒有多做停留,他們襲擊了後軍輜重後,打了個轉直奔河岸平坦處而來。騎兵也不是萬能,山澤湖泊都是不利於騎兵作戰地地形。但是呂布深通騎戰,他看好地形讓兵卒們專挑平坦地地方衝擊。不去觸及高地上的冀州兵。

袁紹拔出佩刀,喊道:“河朔兒郎們!他們不過千多人,咱們幾萬雄師如何能輸了!”

顏良、韓猛、趙睿、蔣奇幾將看袁紹這個主帥鎮靜下來,於是也安心地指揮部下列陣嚴防。冀州兵經過初時地慌亂後,也漸漸穩住陣腳。

“主公,您先上高點的地方吧,那裡騎兵夠不着!”顏良勸道。

袁紹脾氣提上來,怒道:“大丈夫豈能畏畏縮縮!我就站在此處,任憑他呂布過來!”

“那樣太危險了啊!”袁譚驚呼道。

袁紹當真站立不動。喊道:“某相信河朔的兒郎們!只要你們在。任憑他呂布也打不過來!”

“嗚呼!”“必勝!”袁紹周圍的親衛都齊聲呼喝起來。

袁譚、逢紀等人沒有辦法,只能調集重兵結陣。牢牢護在袁紹周圍。

遠處那團火紅的影子左右奔襲,半刻鐘就斬殺了十個尉、校,幷州騎兵的士氣也空前提高。反觀冀州軍一方,因爲被動嚴守,又不能移動位置,只能被動挨打。

面對呂布地囂張,此袁紹也看不下去。但是他怕手下大將有損,也不敢派去挑戰。

顏良眼中冒火,冀州軍和文丑的聲名就是毀在呂布手上,作爲結拜兄弟,他當然有義務去洗刷這段恥辱。

“主公,在下前去砍了呂布那廝!”顏良請命道。

袁紹一陣猶豫。

“主公,呂布那廝當真厲害,若論騎戰武藝,天下無出其右者。末將願和顏將軍聯手抗敵。”韓猛也請命道。

上次重傷在呂布戟下,撿回一條命的韓猛並沒有泄氣。那一戰激起了他的戰意,使得韓猛的武藝有個層次的精進,如今他在冀州軍中恐怕只稍稍遜顏良文丑半籌。

“千萬小心!”袁紹吩咐道。

顏良、韓猛答應一聲,縱馬上去殺向最前面的呂布。

迫近後,韓猛大喝一聲:“呂布,還認得在下否?”

呂布一聲冷笑:“不就是上次的手下敗將麼?”

韓猛大笑:“呂布果然是武藝無雙,但是今日你不會討得了好的!”

說罷,韓猛率先揮出長刀,他要先發制人。

呂布擺動畫戟,輕易地接下了長刀。但是窺視於一旁地顏良也適時加入戰圈,他反而給韓猛打掩護,伺機一舉擊殺呂布。

韓猛招招拼命,記記沉猛,將呂布粘得分不開身。如此顏良暗裡一兩招就能逼得呂布轉爲防守。

幾十回合下來,呂布被打得冒火,他大喝一聲,拼着不顧受傷,一戟刺中韓猛肋下。

韓猛被挑下馬去,而顏良怒喝着在呂布背後砍了一刀,將鎧甲劃破,割出道血痕。

第二零二章 決鬥第一八一章 鎖喬第六十六章 仇恨(下)第一四二章 求援第一六五章 危局第一四八章 兩難第十六章 入主第一百章 父子第二章 驚鴻第一六四章 奔襲第一四二章 求援第九十八章 勾心(下)第五十六章 求援第二一三章 登岸第一八三章 廟算一點說明和懇求第一一三章 獻城第五十八章 解圍(上)第六十五章 仇恨第二零六章 偏道第三十一章 根基第二十八章 千鈞第一九一章 危局第一四六章 夜襲第四十三章 擊潰第一百零一章 朝堂第一六二章 對恃第五十七章 北海第一一五章 光復第一一九章 起兵第九章 逆施第十六章 入主第十章 潛逃第八十五章 巷戰(下)第一八零章 迂直第四十四章 夜襲第一一八章 兵甲第九章 逆施第一四五章 渡海第二一二章 火燒第一六一章 失利第三十五章 定策第六十九章 出兵(下)第四十八章 內訌第一七九章 失算第十章 潛逃第一四一章 偷襲第九十章 盜掘第九十章 盜掘第七十一章 危勢(上)第一九九章 假道第十七章 界橋第二零零章 關西第一九一章 危局第一七六章 賊匪第一九二章 十面第一四九章 名門第一八六章 攻防(中)第一五九章 黎陽第二一二章 火燒第一九九章 假道第二十五章 情殤第五十二章 再戰(下)第七十八章 黑山第一百零二章 朝堂(下)第七十八章 黑山第十八章 局定第十四章 離心第二十章 去留第一五五章 投靠第一七四章 戰前第一二六章 招募第一二七章 逼婚第七章 亂起第三十九章 交戰第五十三章 攻破第一九二章 十面第三十四章 聯姻第四十五章 潰逃第三十四章 聯姻第六章 密謀第十五章 謀奪第一百零七章 投降第一四五章 渡海第七十四章 軍心第一五八章 戰前第一四五章 求援(下)第一三零章 尾追第三十七章 變數第一一三章 獻城第十八章 局定簡明的東漢軍制第八十九章 退路第一百零六章 民心(下)第一五五章 投靠第十八章 局定第六十七章 開春第一三九章 歸去第一六九章 內爭第二十章 去留
第二零二章 決鬥第一八一章 鎖喬第六十六章 仇恨(下)第一四二章 求援第一六五章 危局第一四八章 兩難第十六章 入主第一百章 父子第二章 驚鴻第一六四章 奔襲第一四二章 求援第九十八章 勾心(下)第五十六章 求援第二一三章 登岸第一八三章 廟算一點說明和懇求第一一三章 獻城第五十八章 解圍(上)第六十五章 仇恨第二零六章 偏道第三十一章 根基第二十八章 千鈞第一九一章 危局第一四六章 夜襲第四十三章 擊潰第一百零一章 朝堂第一六二章 對恃第五十七章 北海第一一五章 光復第一一九章 起兵第九章 逆施第十六章 入主第十章 潛逃第八十五章 巷戰(下)第一八零章 迂直第四十四章 夜襲第一一八章 兵甲第九章 逆施第一四五章 渡海第二一二章 火燒第一六一章 失利第三十五章 定策第六十九章 出兵(下)第四十八章 內訌第一七九章 失算第十章 潛逃第一四一章 偷襲第九十章 盜掘第九十章 盜掘第七十一章 危勢(上)第一九九章 假道第十七章 界橋第二零零章 關西第一九一章 危局第一七六章 賊匪第一九二章 十面第一四九章 名門第一八六章 攻防(中)第一五九章 黎陽第二一二章 火燒第一九九章 假道第二十五章 情殤第五十二章 再戰(下)第七十八章 黑山第一百零二章 朝堂(下)第七十八章 黑山第十八章 局定第十四章 離心第二十章 去留第一五五章 投靠第一七四章 戰前第一二六章 招募第一二七章 逼婚第七章 亂起第三十九章 交戰第五十三章 攻破第一九二章 十面第三十四章 聯姻第四十五章 潰逃第三十四章 聯姻第六章 密謀第十五章 謀奪第一百零七章 投降第一四五章 渡海第七十四章 軍心第一五八章 戰前第一四五章 求援(下)第一三零章 尾追第三十七章 變數第一一三章 獻城第十八章 局定簡明的東漢軍制第八十九章 退路第一百零六章 民心(下)第一五五章 投靠第十八章 局定第六十七章 開春第一三九章 歸去第一六九章 內爭第二十章 去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