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章 聯姻

一旦商定好出兵青州的計劃,各項準備也提上議程,兵馬和糧餉物資也開始調度起來。

當晚,劉氏讓廚子備了豐盛的菜餚,讓袁紹袁尚父子來吃飯。

袁紹自從當了州牧後,不時地要應酬和公幹,所以在家同妻兒用餐的次數少了很多。

難得父子兩人還有妻子劉鈺相聚,這讓袁紹有種家的溫馨感。

他關切地詢問了袁尚日常起居等大小事項,席間袁尚也講了些奇聞趣事讓袁紹和劉夫人開心了一番。

飯後袁尚趁機提出,讓袁紹多給他騎兵的事情,袁紹禁不住妻子在旁邊的慫恿,答應撥給他四千騎兵。加上袁尚本部兩千騎總共六千騎兵,這在北方諸多勢力中也算是不小的數目了。

劉夫人眼眶通紅,“孩子那麼小就讓他獨自領軍征戰。”

“唉,你又來了,先前夫人你不是也說,該讓顯甫鍛鍊捶打的麼?”看着劉夫人哭泣,袁紹無奈道。

袁尚趕緊坐到劉夫人身邊,握住她的手,“母親不必擔心,相信顯甫很快就會平定青州的,那時顯甫還要幫助父親一統河北。”

袁紹撫摸着短鬚頷首微笑,他覺得還是這個兒子知心,能替他分擔重任。

“對了顯甫,差些忘了跟你說及一件大事。”袁紹突然面有喜色道,“你與顯奕也該到訂立婚約,以備婚娶的年紀了,我與你母親爲你相中了一門親事。”

袁尚被袁紹這突如其來的決定驚得呆了半響,雖然早就被迫接受漢代這種婚俗,還經過了郭嘉提點,但他對這種政治式的豪門聯姻還是有些說不清的牴觸感。

袁紹見兒子半響不語,以爲他興奮歡喜,“呵呵,說來親家你也知道,是審配審正南長女,過兩日就安排人去提親。”

劉夫人也愛憐地拉着袁尚的手,雖然有些不捨,但兒子畢竟長大了,成家立業也是做母親所關切的。

“不,孩兒不想要這門親事。”袁尚清醒後條件反射般道。

他不知道歷史上的袁尚是不是跟審配家聯姻,但現在他可不覺得審配是上佳的盟友。

在袁紹劉夫人詫異的目光下,袁尚只得唯唯諾諾地道:“其實孩兒已有意中人。”

“哪家小姐?你先前怎麼不曾提及。”劉夫人關切地問道。

看着袁紹劉氏逼問的眼神,又想到郭嘉的一番言語,袁尚終於下決心道:“是……中山無極甄家五小姐。”

“唉!”袁紹有些驚訝,甄家的名聲他當然聽說過,並且甄家也是他要拉攏的鉅富門閥。

關於甄家五小姐的傳言,袁紹最近也有所聽聞,正是這樣他打算讓二兒子袁熙跟甄家聯姻,而袁尚則跟同樣在冀州很有影響力的審家聯姻。

給袁熙袁尚定親的事劉夫人也是知道的,她想不到兒子竟然中意給袁熙結親的人選,“既然顯甫喜歡甄家小姐,就給他去甄家提親吧。”,劉夫人一向都是十分寵溺袁尚的。

袁紹皺了皺眉,甄家審家都是他要拉攏的對象,前者財力驚人,後者在冀州士人中影響大。

袁紹悶聲沉思了許久,他經不過劉夫人執拗,想到既然兒子喜歡也就依了。

“顯甫你準備一下,明日我即叫人去甄家提親,如果順利幾天後就定親納吉。”袁紹顯然想在袁尚出征前將親事定下來。

最後袁尚也不知道自己是怎麼回到房裡,他即感到興奮又感到恐懼迷茫,畢竟是人生大事。

五天後,中山甄家莊園。

送走冀州牧、車騎將軍袁紹派遣來提親的媒人後,甄夫人着實苦惱憂慮。

自從丈夫過世,諾大個甄家就全在她的掌控下運轉,這些年來甄家的財富和勢力的增長,她可謂功不可沒。

甄夫人向來眼光精準處事果斷,但這一次她實在難以決定女兒的親事。

甄夫人立即召來了三個兒子,甄豫、甄儼、甄堯。

三個兒子對甄夫人是十分恭敬信服的,甄夫人將袁紹派人來提親的事情告訴三個兒子,然後詢問他們的意見。

“我們家雖說是冀州大族,但同我們一樣,甚至門第高於甄家的世家大族還有不少,袁州牧爲何會選中我們家小妹。”甄儼疑惑道。

甄豫皺了皺眉道:“恐怕是小妹小時候那次看相的緣故,你們不記得了嗎,劉良先生說過小妹日後貴不可言,這事早已傳遍冀州市井,現今袁州牧聲望勢力一時天下無二,其志不在小,找我們家聯姻除了甄家的勢力,爲的就是這個了吧。”

甄夫人點頭贊同,“那你們說說看,該不該跟袁家結親。”

“母親,現在不是我們該不該跟袁家結親,而是我們根本不能拒絕袁家。”甄儼無奈道。

“那也要看對方是什麼人,宓兒的終身大事說什麼也不能兒戲。”甄夫人堅決道。

跟袁尚有一面之緣的甄堯,對同齡的袁尚評價還是不錯的,“袁三公子才名遠播,討伐奸相董卓,隻身進長安刺董卓於萬軍之中,他可是年輕一輩的佼佼者。”

“我去問你們小妹的意思。”甄夫人思量半響後道。

黃昏,和順酒肆。

袁尚將和順酒肆整個三樓包了下來,他在這裡宴請將要隨他一同出征的一衆將官,這也算是讓一衆部屬提前撮合增進感情。

張遼、張郃已經得到了袁紹讓他們跟隨袁尚出征的傳令。

張遼覺得正是建立功業的時機,並且他跟袁尚也算熟識,所以欣然赴宴。

張郃向來對自己的能力很有自信,本來他不甘屈居於袁尚,這個年輕地位也不甚顯赫的州牧公子。

但袁尚救過他性命,確實是個人中俊傑,所以也就接下了袁紹的調度令。

令袁尚不高興的是在邀請田豐時,田豐淡漠而義正言辭地推辭了袁尚的邀請。

好在田豐這個人還是公私分明的,他做事兢兢業業。

在袁紹決定讓田豐輔佐袁尚平定青州後,他就立即將手上政務處理交接,然後認真地負責起出徵青州的物資、人員調度事宜。

袁尚親熱地到樓下迎接了張遼、張郃兩人,令袁尚好奇的是張郃還帶來了兩個二十出頭的年輕軍士。

“這兩位是冀州呂家的呂曠和呂翔兩位公子,他們新近參軍,但

向來景仰三公子的事蹟,聽我說三公子要出征青州特來投奔。”張郃引薦道。

袁尚對這兩人印象不深,隱隱記得歷史上這兩兄弟後來投靠了曹操,但此一時彼一時,如果駕馭得好兩人還是能堪當一些作用的,於是他趕緊跟呂曠和呂翔見過禮。

待到郭嘉、黃忠、趙雲和許褚典韋等人都到齊後,筵席正式開始。

看着手下一衆英才,袁尚本來還有些憂慮的心開朗很多,如能得到這些人的傾心輔佐,他就有在這場爭霸逐鹿中抗爭一衆豪強諸侯的資本。

兩天後,袁紹調撥給袁尚的兵馬也大都到位。其中四千冀州騎兵中的兩千騎編爲一營由張遼任騎都尉統轄。

在新收編的一萬六千步卒中,袁尚讓黃忠等人挑出一千精壯,補充進了自己的戍衛親兵裡去。這樣許褚典韋兩人除了統領虎衛狼衛,還各自統領了一千戍衛步卒。

原先黃忠趙雲各自統領的一千騎,則合併成兩千近衛騎兵歸趙雲統轄。

剩下黃忠、張郃各自統領一營兵馬。

一營兵馬包括一千冀州騎兵和五千步卒。從武器配備上來說張郃一營步卒偏重於攻堅,而黃忠一營偏重於弓弩。

最後剩下相對遜色的五千多步卒則都被編成了五個千人的輜重後勤部,歸呂曠呂翔統領。

出征前的最後這段時間裡,黃忠張遼等人都加緊練兵,以加緊適應磨合。

在忙碌了幾天後,袁尚不得不奉袁紹的命令,去中山甄家定親納吉。袁尚這時才切身地感到了古代婚俗的繁縟。

秦漢時期,婚姻程序必須依“六禮”而行。

即納采、問名、納吉、納徵、請期、親迎。

普通百姓當然不會全然執行這些繁瑣的禮儀,但世家大族卻很看重“六禮”。

他帶着典韋許褚和一衆狼衛虎衛,跟着袁紹派遣主持這件事的許攸到了中山。

袁尚想到那天委婉告訴貂蟬自己要和甄家聯姻後,她雖故作平淡卻掩飾不住那絲幽怨神情。

袁尚自問不是什麼純情男,自從來到這封建社會的亂世後,不自覺地有了醉臥美人膝醒掌天下權的想法,或者說隨着權力的掌握開始有了。

彷彿只有在滔天的權勢中,才能體現他出現在這裡的真實存在。想到這,有時候他不禁暗自嘲諷自己,這時候講什麼戀愛平等。

甄家莊園。

在袁尚看來甄夫人雖然已不年輕,但她那雍容華貴中帶着的威儀幹練的氣質,確實讓人折服,使人不敢將她與一般貴婦看待。

“甄夫人有禮了,許攸承袁冀州委託,帶三公子前來定親納吉。”許攸笑道。

隨後許攸讓隨行僕從搬上玉璧、駿馬、布帛等聘金。

百來號僕人還忙碌着搬上玄、纁、羊、酒、米等三十多種定親納吉中象徵吉祥的禮物。

甄夫人同三個兒子也打量着袁尚,甄夫人看來,袁尚樣貌俊美儒雅,又不失威儀的。她心中暗自點頭,確實是人中俊傑。

袁尚手捧着一對大雁,他臉上神色淡定瀟灑,但心裡卻尷尬非常。

“許大人跟三公子遠來寒舍,令妾身和甄家倍感榮幸。”

“夫人有禮了,從今日起袁甄兩家就是姻親,自不必拘泥於客套虛禮纔是。”許攸道。

接着甄夫人讓三個兒媳婦領來了甄宓。

甄宓雖然年芳十三,因爲家庭的環境跟薰陶,顯得比一般人家女子更來得成熟懂事。

她自小便顯得與衆不同,不僅嬌豔美麗,還聰明剔透,相士劉良爲她看相後家人就當她爲非同常人。

她十歲的時候就懂得,讓家人用糧食拿來賑濟親族鄰里,廣施恩惠。之後甄夫人和三個兄長都不當她年幼,一些家族事務也讓她參與。

但是這次的定親對甄宓來說十分突然,雖然心智早熟這時候也有不少女子十三歲便嫁人,而她卻毫無準備。

袁尚袁三公子,這個名字她不陌生,不久前他們還有過邂逅,但對他的印象除了俊美爾雅氣度不凡外,她對袁尚還是很陌生。

對於一個豆蔻少女來說,她有害怕,有困惑,也有羞澀,爲此她已經失眠了兩日。

“三公子,還不快獻上玉璧,鴻雁。”許攸看着尷尬對視的袁尚甄宓兩人提醒道。

袁尚“嗯”了一聲,將一對大雁送到甄宓面前。

甄宓羞紅了臉,也不知道如何應對。

甄夫人笑了笑,讓長子甄豫將大雁收下放在大堂邊上。

“請岳母大人,甄小姐收下龍鳳呈祥玉。”接着袁尚將一對龍鳳玉璧遞上。

甄夫人含笑點點頭,代甄宓收下,舉行禮儀後將龍形玉璧退還給袁尚,還送了一些女方準備的禮物。

一套納吉的儀式舉行下來花費了一個多時辰,之後甄宓就在嫂嫂的陪伴下回到閨房。

之後便是甄家設宴款待袁尚這位未來的姑爺,宴上由甄豫、甄儼、甄堯三人作陪。

甄豫首先舉爵敬了袁尚許攸兩人,兩人也舉爵敬酒還禮。

幾杯酒下肚幾人也漸漸放開了話語。

“久聞甄家乃河北鉅富,今日來貴莊園一見,果然是富麗堂皇雍容華貴吶。”許攸笑道,他看着裝飾考究富麗的甄家也不禁眼熱。

“許大人見笑了,甄家雖然薄有財貨,但怎麼比得上袁家四世三公的尊貴。”甄儼謙遜道。

袁尚則在想怎麼從甄家撈來好處,他的基業纔剛剛起步,如果能得到甄家的扶持那將事半功倍。

甄豫讓人取來數目不少的錦緞財貨,“這是答謝許先生做兩家媒人的禮物。”

許攸眼睛眯成一條線,“能當兩家中人是許攸的福分,如此見惠如何報答啊。”

“禮物薄賤不成敬意。”

許攸推辭了幾回後也就收下,答謝媒人也是禮儀中的一環,許攸心裡暗道甄家就是富足,這謝禮可價值不菲。

袁尚一直想跟甄家達成一些協議,但一直都找不到機會。三天後袁尚許攸兩人辭別甄夫人回了鄴城。

(求收藏,求票票。明天兩更)

第八十四章 巷戰第五十二章 再戰(下)第一九四章 不趨第一九三章 進退第二十二章 暗流第一七四章 戰前第二十九章 隕落第三十三章 班底第一百零五章 民心第一三八章 逆轉第一八五章 攻防(上)第一三六章 毒計第一四二章 求援第一八九章 相持第六十五章 仇恨第一二零章 漁陽第八十四章 巷戰第一八五章 攻防(上)第八十七章 敲詐(上)第一七一章 泄密第二零八章 兵鋒第一二五章 誘敵關於更新第六十一章 歲末第二零八章 兵鋒第一六七章 轉折第一一六章 滯留第一三四章 朝會第一四二章 求援第一五九章 黎陽第十八章 局定第六十六章 仇恨(下)第二零八章 兵鋒第五十九章 解圍(中)第一三六章 毒計第一五一章 北上第二零零章 關西第一九五章 攻破第一百零一章 朝堂地一四七章 南撤第九十七章 勾心第六十七章 開春第二十一章 漫道第一三二章 護駕第十七章 界橋第二一三章 登岸第八十六章 郯城第一六零章 中計第十七章 界橋第一三二章 護駕第八十四章 巷戰第一七零章 烏桓第三十四章 聯姻第一九四章 不趨第四十九章 收降(上)第一一二章 圍困第九十三章 撤兵第一七零章 烏桓第一一三章 衝突第五十八章 解圍(上)第十章 潛逃第一二零章 漁陽第十三章 討伐第四章 前奏第九十五章 北上(中)第一三三章 猜忌第一五六章 爆發第九十六章 北上(下)第一七五章 平定第一一四章 救兵第二一一章 水戰第六十章 解圍(下)第一四五章 渡海第四十四章 夜襲第二零零章 關西第七十五章 斷後第三十二章 神女第一五三 大婚第六十九章 出兵(下)第八十七章 敲詐(上)第七十五章 斷後第一百零三章 人心第五十九章 解圍(中)第二十六章 刺虎第二零零章 關西第一六七章 轉折第一八四章 先鋒第一四六章 夜襲第一七六章 賊匪第一六七章 轉折第一七四章 戰前第一一七章 大勢第一七六章 賊匪第六十六章 仇恨(下)第二十五章 情殤第二十五章 情殤第一四二章 求援第一八五章 攻防(上)第一百零二章 朝堂(下)第八十七章 敲詐(上)
第八十四章 巷戰第五十二章 再戰(下)第一九四章 不趨第一九三章 進退第二十二章 暗流第一七四章 戰前第二十九章 隕落第三十三章 班底第一百零五章 民心第一三八章 逆轉第一八五章 攻防(上)第一三六章 毒計第一四二章 求援第一八九章 相持第六十五章 仇恨第一二零章 漁陽第八十四章 巷戰第一八五章 攻防(上)第八十七章 敲詐(上)第一七一章 泄密第二零八章 兵鋒第一二五章 誘敵關於更新第六十一章 歲末第二零八章 兵鋒第一六七章 轉折第一一六章 滯留第一三四章 朝會第一四二章 求援第一五九章 黎陽第十八章 局定第六十六章 仇恨(下)第二零八章 兵鋒第五十九章 解圍(中)第一三六章 毒計第一五一章 北上第二零零章 關西第一九五章 攻破第一百零一章 朝堂地一四七章 南撤第九十七章 勾心第六十七章 開春第二十一章 漫道第一三二章 護駕第十七章 界橋第二一三章 登岸第八十六章 郯城第一六零章 中計第十七章 界橋第一三二章 護駕第八十四章 巷戰第一七零章 烏桓第三十四章 聯姻第一九四章 不趨第四十九章 收降(上)第一一二章 圍困第九十三章 撤兵第一七零章 烏桓第一一三章 衝突第五十八章 解圍(上)第十章 潛逃第一二零章 漁陽第十三章 討伐第四章 前奏第九十五章 北上(中)第一三三章 猜忌第一五六章 爆發第九十六章 北上(下)第一七五章 平定第一一四章 救兵第二一一章 水戰第六十章 解圍(下)第一四五章 渡海第四十四章 夜襲第二零零章 關西第七十五章 斷後第三十二章 神女第一五三 大婚第六十九章 出兵(下)第八十七章 敲詐(上)第七十五章 斷後第一百零三章 人心第五十九章 解圍(中)第二十六章 刺虎第二零零章 關西第一六七章 轉折第一八四章 先鋒第一四六章 夜襲第一七六章 賊匪第一六七章 轉折第一七四章 戰前第一一七章 大勢第一七六章 賊匪第六十六章 仇恨(下)第二十五章 情殤第二十五章 情殤第一四二章 求援第一八五章 攻防(上)第一百零二章 朝堂(下)第八十七章 敲詐(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