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逼上梁山

陳閻王下了命令,趙琳那邊自然不敢怠慢。

當接到陳暮讓他拱火的命令之後,趙琳很快就找到了士孫瑞。

在歷史上,勸說呂布反董的其實並不止是大家熟知的王允,還有士孫瑞以及楊瓚二人。

而如今因爲害怕朝廷諸公與關東軍勾結,董卓看得緊,楊彪劉虞王允他們不敢公然四處行動,只能將事情委託給他們。

士孫瑞家財萬貫,接到了接近呂布的命令之後,就經常邀請呂布來府中歡樂,因爲出手闊綽,在呂布臨走前時不時贈送金銀,使得兩人關係越來越好。

而這一次之所以趙琳會向陳暮報告說時機成熟,就是因爲士孫瑞得知,上個月呂布再次觸怒了董卓,引發了一場父慈子孝的信任危機。

事情經過很簡單,董卓徵召民夫,建造了自己的府邸眉塢。而呂布作爲董卓的貼身保鏢,天天跟着董卓在眉塢裡住着。

本來這也沒什麼,貼身保鏢嘛,而且名義上還是董卓的義子,住在一起很平常,沒什麼大不了的事情。

問題在於,眉塢有很多董卓的婢女、妾室。

呂布一開始不敢動董卓的妾室,只和那些婢女愉快地玩耍,經常一龍數鳳,好不快活。

然而董卓畢竟年近六旬了,那方面有心無力,不少妾室都得不到滋潤,很是寂寞。再加上有些妾室見他長得帥,不時暗送秋波,時間久了難免就有些“激情燃燒”“乾柴烈火”。

而這次爆發衝突的緣故,倒不是董卓發現了呂布跟自己的妾室有私情,而是呂布在和某個婢女調情的時候被他撞見。

見呂布玩女人都玩到自己家來了,董卓氣不打一處來,怒罵呵斥了呂布幾句。

呂布當時候害怕極了,只是個婢女董卓就那麼生氣,要是得知自己的妾室也被呂布搞了,給董卓戴了綠帽子,那還得了?

因此在這種惶惶不可終日的情況下,呂布心情十分忐忑不安,經常愁眉苦臉,揹負了很大的壓力。

人壓力一大,就想喝酒,喝完酒之後,就想發泄。

因此一次呂布在士孫瑞家喝高度的蒸餾酒喝多了,一時情緒激動,說了醉話。

言語中不僅有他與董卓婢女妾室廝混的消息,還有對董卓的許多不滿,都在士孫瑞這個“至交好友”面前發泄了出來。

本來要是真正的好朋友,這也沒什麼。

畢竟以現代人的目光看來,無非就像是在夜宵攤上找了多年好兄弟,一起喝酒吹逼,怒罵公司領導,發泄自己在公司遇到的不公正待遇。

但士孫瑞接近呂布又不是真的想當他的好兄弟,是王允派來的臥底,所以得知這一消息,自然大喜過望,馬上告訴了王允以及趙琳等密謀之人,商量如何利用呂布的不滿來製作策略。

趙琳自然就把情況通報給了陳暮。

現在陳暮反饋過來,趙琳肯定要去找士孫瑞溝通一下。

來到了士孫瑞的府邸,在僕人的引領之下,來到後院。趙琳發現,楊瓚居然也在。

“伯瑜來得正是時候。

士孫瑞見到他,高興地道:“司徒差人跟我說起,時機已到,我們可以叫來呂布,一同商討刺殺董卓之大計了。”

聽到他的話,趙琳大驚失色道:“君榮要自己找死,何必帶上我?”

士孫瑞頓時就不高興了,臉色垮下來,也沒有邀請他坐下,皺眉說道:“伯瑜這是何意,難道你真的投靠了董卓,要出賣我等?”

趙琳馬上擺手道:“自然不是,只是君榮的舉動,是將我等推向深淵也,國家大事,豈能如此兒戲?”

士孫瑞與楊瓚對視一眼,不明白他說的什麼意思。

現在呂布與董卓出現了裂隙,不僅在朝堂之上發生了矛盾,連私下裡都出現爭吵。呂布自己也表達了對董卓的不滿,難道現在不是最好的時機嗎?

不過趙琳之前曾經提出離間計與王允不謀而合,顯然也是有智之士,聽聽他的話,也許有道理,士孫瑞便問道:“伯瑜話裡似有深意,只是我等聽不明白,還請坐下細說。”

趙琳便靠近了過去,這是士孫瑞府邸後院的涼亭裡,四下無人,只有三人在亭中,方便討論私密隱事。

其實趙琳的智力不高,就是平常人的水準。在三國遊戲當中,一般智力上了90的,基本都是妖孽基本,放在後世現代,大概就是智商160以上。

而智力只有四五十的普通人,大概也就是後世智商110左右,沒那麼高的水平關於陳暮說的“拱火”什麼意思,趙琳接到信件時看不明白,還是找了閻忠幫忙,才曉得應該怎麼做。

有了閻忠指導,趙琳自然也是知道該怎麼做,席地跪坐之後,組織了一下語言,緩緩開口道:“君榮不會真的指望呂布能成事吧?”

士孫瑞不解道:“呂布爲董卓貼身衛士,終日陪伴左右,若他出手,必萬無一失。再說,這不是當初說好的嗎?”

趙琳搖搖頭道:“我並不是懷疑呂布的能力,而是懷疑他敢不敢真的動手。”

楊瓚說道:“呂布向來匹夫之勇,應當是有此膽色的。”

趙琳笑道:“或許呂布確實有膽色,可不要忘記。董呂二人雖有裂隙,卻還尚未到生死相見的地步,且董卓餘威猶在,因爲遭受董卓責罵這點小事而噬主,呂布也得掂量掂量此事後果,必然要三思而後行。”

士孫瑞問道:“難道呂布會怕西涼軍嗎?”

“自然是不懼的。”

趙琳解釋道:“他與西涼軍素來不合,雙方都恨不得對方死。然而彼時西涼軍勢大,董卓未死,呂布安然無恙,董卓一死,沒有董卓壓制,西涼軍必然羣起而攻,呂布再蠢,也應該清楚他不可能招架得住,因此必不敢輕舉妄動。若我等找他商議,不能促使他下定決心,則我等危矣,必爲呂布所害。”

士孫瑞與楊瓚對視一眼,覺得趙琳說得話有道理。

畢竟呂布現在僅僅只是遭受了董卓的多次責罵而已,最嚴厲的一次,也不過是在朝堂上扔了一次短戟,哪怕被董卓這麼罵,呂布也不敢說什麼,可見至少目前來說,呂布還是畏懼董卓大於憤恨。

萬一現在去找呂布,呂布沒有下定決心,反而反手將衆人出賣,到董卓那裡告發他們,那士孫瑞楊瓚等人,乃至幕後主使的王允楊彪劉虞他們,恐怕都得遭殃。

想到這裡,士孫瑞有些後怕,幸好他這些日子都在醞釀該怎麼去找呂布說,而沒有立即去行動,要不然大事就不好了。

“那依伯瑜兄之見,應當如何?”

士孫瑞連忙詢問。

趙琳早已成竹在胸,微微一笑道:“方法很簡單,一者,要削弱董卓在城中的兵馬實力,至少要呂布跟城內西涼軍兵力相差不多,促使呂布下定決心。二者,就是逼迫呂布,讓他不得不反。”

“如何削弱董卓兵力,又如何逼迫呂布不得不反?”

士孫瑞連忙追問。

趙琳說道:“前者很簡單,我與劉玄德有舊,乃多年好友,屆時讓他出兵,逼迫長安。則董卓必然要派人手加固灞橋渭橋等防線,讓長安兵力空虛。後者嘛......”

說到這裡,趙琳的表情愈發玩味起來。

剛開始從閻忠那裡聽到這計策,還沒有聽懂是什麼意思。但經過閻忠解釋之後,確實是不得不服的。

因爲這一招着實打了呂布七寸,估計哪怕呂布再忠心耿耿,也要操起方天畫戟去噬主了。

士孫瑞見他表情玩味,露出古怪的笑容,急道:“哎呀,伯瑜就別賣關子了,快說說,到底是何等奇謀之策?”

“此計,乃絕戶計。”

趙琳也不藏着掖着,說道:“要想讓呂布下定決心,我等就必須讓他陷入絕境,等他絕望之際,便拱上一把火,呂布必然答應我等,不得不從。”

楊瓚翻起了白眼,道:“說了半天,你倒是說計呀。”

趙琳看着二人,微微一笑:“此計倒也簡單,呂布不是與董卓妾室有染嗎?我們便買通董府下人,等呂布與妾室調情之時,想辦法讓董卓撞破。再暗中在長安散佈謠言,說呂布與董卓妾室有染,屆時董卓顏面掛不住,必然暴怒,呂布惶恐難安,害怕董卓殺他,只得先下手爲強,此時我等出面加一把火,則大事可成矣。”

士孫瑞與楊瓚互相看看,過了片刻之後,才同時說道:“此計,甚秒!”

趙琳含笑不語。

這個辦法的精髓就在於如何把控尺度。

既不能讓董卓捉姦在牀,也不能讓呂布跟董卓妾室私通的事情一直這麼被瞞着。

歷史上呂布爲什麼反董?

有人說是貂蟬,有人說是被董卓責罵。

其實貂蟬根本就沒這人物,如果說有的話,那也應當是董卓府中的婢女妾室。

因爲呂布真正反董的原因,還是他跟董卓婢女妾室有染,由於害怕董卓知道之後,大怒下把他殺了,呂布才答應王允。

但歷史畢竟是歷史,如今很多歷史都已經被改得面目全非,誰也不知道現在呂布到底是怎麼想的。

所以爲了讓呂布下定決心,就得給下一記猛藥。

而這記猛藥的劑量還得好好控住。

因爲一旦董卓捉姦在牀,那就是徹底撕破臉皮,呂布可能還沒刺董,就先被董卓弄死了。

而要是不散佈謠言,加重呂布的惶恐心情,那也無法促使呂布真的做出決定。

所以這一計跟吳用那一招“逼上梁山”有異曲同工之妙。

而比較諷刺的是,這一招還是閻忠跟李儒學的。

當初李儒就是利用這“絕戶計”,讓河東羣雄去幹了很多髒事,等拿捏住把柄之後,逼得他們不得不倒向董卓。

現在陳暮僅僅只是給了閻忠“拱火”兩個字提示,閻忠就還之彼身,將這個計謀用在了董卓呂布身上,可謂天道昭昭,報應不爽呀。

第八章 瘋狂的何氏第二十八章 劉備來京第一百二十二章 計劃趕不上變化第四十八章 投降了第九十二章 嚇不死你第六十二章 朝會第一十三章 大幕濺起新書發佈了,九荒聖師,求大家收藏推薦一下第七十七章 離間計第八十一章 在廣陵畫上一個圈第六十一章 怒擒馬超第一百七十九章 斬文丑第二百二十七章 北擊袁尚第二十一章 曹操刺董第三十二章 關羽的眼鏡第五十九章 內部壓力第二百三十九章 令人疑惑的策略第一十七章 各有算計第二百三十七章 觀望局勢古無雙,國之功勳。第三十五章 天下無主第六十二章 宮廷亂第一百零三章 章武六年第三十四章 孫堅兵敗第四十一章 郭嘉之謀第二百八十章 不可能,絕對不可能第六十六章 黨人第一十九章 年輕袁紹,雄主之姿(感謝魯比大佬盟主)第八十二章 他猜到了第六章 哥,咱家有後臺了第八十八章 林裡捉婿第二百零四章 圖謀界橋第二十九章 戰爭機器運轉第七十四章 盟主孫策第一百八十八章 崩潰第八十二章 浮陽之戰(1)第二百八十一章 三請三辭第四十五章 一聲長嘆第一十一章 茶藝第四章 半個大漢人第五十三章 先帝創業未半,花光預算第七十一章 莽夫會套路,誰也擋不住第二百六十八章 母子失和第二十章 他在想什麼?第五章 漢末羣雄之紅馬董仲穎第四十九章 責任第五十五章 家庭與傳承(恭喜陳暮喜提兒子一個)第四十六章 風起雲涌第三十五章 虎牢關前第六章 漢末毒師第六十六章 朝廷諸公的援助第六十六章 鮮卑第三章 漢末羣雄之白馬公孫瓚第七十六章 高前亭之戰第四十四章 兄弟相聚第六十一章 怒擒馬超第二百四十九章 打預防針第四十七章 袁家第六十七章 呂布攻兗州第一百四十二章 誘餌第六十四章 把曹操往南逼第一百一十五章 海頭城外第九十五章 白馬玄甲,定叫他有來無回第一十七章 民族融合第一百一十二章 遠征西域第一百四十一章 鐵鎖橫江第一百五十五章 遼東第一百七十四章 進攻內黃第九十三章 面冷心善陳子歸第一百三十六章 談笑間,黑山軍覆滅!第四十八章 與礦山打仗第八十三章 有誰能知我心第五十六章 打潁川第八十六章 科研指導第七十章 沈亭之戰(2)第三十九章 陳丞相第七十四章 一席話語,管教徐和拱手而降第一百八十五 將計就計第三十一章 先發制人第一百七十七章 養兵日,用兵一時第一百三十四章 雛鷹起飛第七十三章 袁紹自己人第一百一十六章 總攻開始第三十二章 清君側第四章 推諉第七十七章 離間計第一十一章 董太后重病請假條第四十九章 洛陽大火第二十八章 我回來了第二百二十八章 友軍有難,不動如山第六十六章 呼朋喚友第三十三章 拉開序幕第二百七十三章 決戰之日第一百五十六章 上鉤了第二百零三章 你也來了?第五十一章 分崩離析(新年快樂)第八十五章 意外之喜第九十四章 鞠義的痛苦
第八章 瘋狂的何氏第二十八章 劉備來京第一百二十二章 計劃趕不上變化第四十八章 投降了第九十二章 嚇不死你第六十二章 朝會第一十三章 大幕濺起新書發佈了,九荒聖師,求大家收藏推薦一下第七十七章 離間計第八十一章 在廣陵畫上一個圈第六十一章 怒擒馬超第一百七十九章 斬文丑第二百二十七章 北擊袁尚第二十一章 曹操刺董第三十二章 關羽的眼鏡第五十九章 內部壓力第二百三十九章 令人疑惑的策略第一十七章 各有算計第二百三十七章 觀望局勢古無雙,國之功勳。第三十五章 天下無主第六十二章 宮廷亂第一百零三章 章武六年第三十四章 孫堅兵敗第四十一章 郭嘉之謀第二百八十章 不可能,絕對不可能第六十六章 黨人第一十九章 年輕袁紹,雄主之姿(感謝魯比大佬盟主)第八十二章 他猜到了第六章 哥,咱家有後臺了第八十八章 林裡捉婿第二百零四章 圖謀界橋第二十九章 戰爭機器運轉第七十四章 盟主孫策第一百八十八章 崩潰第八十二章 浮陽之戰(1)第二百八十一章 三請三辭第四十五章 一聲長嘆第一十一章 茶藝第四章 半個大漢人第五十三章 先帝創業未半,花光預算第七十一章 莽夫會套路,誰也擋不住第二百六十八章 母子失和第二十章 他在想什麼?第五章 漢末羣雄之紅馬董仲穎第四十九章 責任第五十五章 家庭與傳承(恭喜陳暮喜提兒子一個)第四十六章 風起雲涌第三十五章 虎牢關前第六章 漢末毒師第六十六章 朝廷諸公的援助第六十六章 鮮卑第三章 漢末羣雄之白馬公孫瓚第七十六章 高前亭之戰第四十四章 兄弟相聚第六十一章 怒擒馬超第二百四十九章 打預防針第四十七章 袁家第六十七章 呂布攻兗州第一百四十二章 誘餌第六十四章 把曹操往南逼第一百一十五章 海頭城外第九十五章 白馬玄甲,定叫他有來無回第一十七章 民族融合第一百一十二章 遠征西域第一百四十一章 鐵鎖橫江第一百五十五章 遼東第一百七十四章 進攻內黃第九十三章 面冷心善陳子歸第一百三十六章 談笑間,黑山軍覆滅!第四十八章 與礦山打仗第八十三章 有誰能知我心第五十六章 打潁川第八十六章 科研指導第七十章 沈亭之戰(2)第三十九章 陳丞相第七十四章 一席話語,管教徐和拱手而降第一百八十五 將計就計第三十一章 先發制人第一百七十七章 養兵日,用兵一時第一百三十四章 雛鷹起飛第七十三章 袁紹自己人第一百一十六章 總攻開始第三十二章 清君側第四章 推諉第七十七章 離間計第一十一章 董太后重病請假條第四十九章 洛陽大火第二十八章 我回來了第二百二十八章 友軍有難,不動如山第六十六章 呼朋喚友第三十三章 拉開序幕第二百七十三章 決戰之日第一百五十六章 上鉤了第二百零三章 你也來了?第五十一章 分崩離析(新年快樂)第八十五章 意外之喜第九十四章 鞠義的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