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0章 君子好逑(十五)緝兇

但沒有等胡西巖回來, 蘇薔便已經開始了部署,因爲她知道皇后定然會明白雲宣被牽扯到這件案子的嫌疑究竟有多大,到時自會阻止明鏡局去輕衣司拿人,那睿王到時便會不依, 若是兩方起了衝突,只怕受到損害最大的還是東宮,畢竟睿王早已有所準備。

她帶着李大衡及武門其他幾個宮人一起去了一趟輕衣司, 並如實道明瞭自己的來意。

李大衡向來是風風火火且豪爽不羈的性子, 有她在,輕衣司上下立刻被驚動了, 在聽說她們是來請雲宣去明鏡局問話時,無要事在身的輕衣衛幾乎都湊了過去。

雖說是請, 但沒有人不明白她們此行的目的, 畢竟若是尋常小事, 大可如胡西巖所說, 在私下裡問一問便好, 不必如此大費周章。

張慶見來者不善, 爲首的又是蘇薔, 以爲其中有什麼誤會, 或者她有其他的難言之隱, 便在雲宣從裡面出來前走到她們身邊, 低聲問她道:“蘇姑娘,發生了什麼事?”

雖然明白他的意思,但蘇薔仍公事公辦地道:“我們懷疑雲都統與之前的兩樁命案有關, 所以請他回明鏡局問清楚。”

“這個我知道,我是說……”看了一眼她身邊的李大衡,張慶有些遲疑地又將聲音壓了壓,“但有什麼話咱們聊一聊不就行了,何必如此興師動衆的,怎麼連武門的人都過來了……”

蘇薔還未答話,一旁的李大衡便義正辭嚴地蹙眉對他道:“我武門的人出馬,不是找線索就是拿嫌疑犯的,怎麼,難道你們輕衣司我們還來不得了?”

她的話一出口,旁邊不明所以在圍觀的許多輕衣衛便一陣譁然,誰都能聽出來她是隻指雲宣便是殺人嫌犯。

有人站出來怒斥她道:“你們這是什麼意思?一個小小的女史而已,竟然敢口出狂言,把我們輕衣司當成什麼地方,又將我們雲都統當做了什麼人?!”

其他人紛紛附和,一時間亂成了一團。

天不怕地不怕的李大衡自然不爲所動,哼了一聲道:“天子犯法還與庶民同罪,難道你們輕衣司就成了法外之地了嗎?上次我們來拿人,你們可也是這麼擋着的,結果我們明鏡局不還是明察秋毫將案子查了個水落石出嗎?沒想到都過了這麼久,你們這些人還是如此漠視法度蠻不講理!”

輕衣司向來也不是什麼講理的地方,但也不敢擔下目無王法的罪名,久經宦海風波權謀算計的輕衣衛自然十分清楚這一點,所以再與她爭辯時便換了個說法:“你說雲都統是嫌犯,證據何在?若是有,現在就拿出來!”

李大衡嗤了一聲,反問那人道:“難道你們輕衣司辦案,也會隨意將證據輕易拿出來到處宣揚嗎?”

這種衝突自然是難免的,蘇薔在過來前就已經做好了準備,她見李大衡和那些輕衣衛一言一句地辯駁,也不去阻止,只是對張慶正色道:“還請張左衛請雲都統出來一見,有些話總是要說清楚的。”

張慶原本是看在她的面子上纔沒有將這件事放在心上,但此時見她態度強硬,也明白了此事是他自己無法解決的,正打算在無奈之下去向雲宣稟報,恰逢他從裡面出來了。

在他和崔羽明挺拔的身姿出現在衆人視線中的時候,院子裡頓時安靜下來。

“方纔本座聽有人說我是殺人疑兇,”他步履穩重,不徐不疾地走到了離她們十幾步開外的地方停了下來,看着蘇薔的目光如在打量一個陌生人,“蘇姑姑,可是你說的?”

以往即便當着其他人的面,她與他也從未如今日這般你我分明過,蘇薔一時間有些恍惚,但很快便恢復了理智,公事公辦地答道:“我只是說有些事情想請雲都統隨我們回明鏡局解釋清楚,倘若其中有什麼誤會,自然早晚可以查得清楚。”

雲宣理解地點點頭:“本座明白,畢竟這兩樁殺人兇案發生時輕衣司只有本座一人兩次都沒有不在場證明,而兩次的殺人兇器又都出自輕衣司,明鏡局有所懷疑也是理所應當的。”

雖然明知他這麼說定然有幾分是爲了給蘇薔留些顏面,但見其他輕衣衛都忿然不平的模樣,張慶也覺得若是他就此輕易地隨明鏡局回去實在不妥,畢竟堂堂輕衣司的都統若被懷疑是殺人疑兇,無論最終是否被定罪都難免會落人口舌,而且的確有損輕衣司的顏面,故而他在遲疑了片刻後還是附在雲宣耳邊輕聲道:“將軍,依屬下來看,這一趟的確去不得……”

趁着張慶的話剛剛說了一半頓了頓時,雲宣微一挑眉,深以爲然地點了點頭:“張左衛提醒的是,是本座一時大意,將這件事疏忽了。”

張慶“啊”了一聲,聽得一頭霧水,自己方纔似乎並沒有提醒他什麼吧?

在他尚在愣怔時,雲宣已經對蘇薔開口道:“好在張左衛提醒,本座纔想起來其實即便蘇姑姑不來輕衣司,本座也是要帶人去明鏡局拜訪的,因爲本座懷疑真正的殺人疑兇正是來自明鏡局。”

他此言一出,莫說蘇薔和李大衡她們,就連張慶與其他輕衣衛也是一愣。

蘇薔沉吟了片刻,順着他的話端疑惑問道:“敢問雲都統這是什麼意思?”

“意思是本座懷疑兇手留下的那些所謂的線索其實是在誤導世人,兇手很可能根本不是男子,而是一個武功高強的女子,”雲宣的目光有意無意地從李大衡的身上輕飄飄地掠過,淡然道,“而如今琉璃別宮中能做到在這裡揹着屍體來去自如還不留蹤跡的女子,也只能出自你們明鏡局了。”

何止是明鏡局,而且還是明鏡局的武門。

莫名其妙地被反咬一口,李大衡面臨如此飛來橫禍不由一驚,但旋即便反應過來,氣得拔劍就要上前與他用武力理論:“你說什麼?!”

這一次,蘇薔及時將她給拉了回來,先勸她稍安勿躁,隨後皺眉對雲宣道:“雲都統此言有何憑據?”

“正是因爲無憑無據,所以本座纔打算帶人去你們明鏡局尋一尋證據。”雲宣不徐不疾地道,“若是在你們那裡搜到了與殺人兇器一樣的繩子,那便是有了憑據。”

“我們明鏡局清清白白,豈容你們栽贓嫁禍?”聽他的解釋如此牽強,李大衡不由冷笑了一聲,不假思索便道,“賊喊捉賊哪有這般簡單,有本事你們就搜出什麼鐵證來讓我們瞧瞧!”

她雖句句帶刺,但云宣卻渾不在意,只是對蘇薔道:“既然李姑姑已經應允,那本座便不客氣了,不知蘇姑姑意下如何?”

她們本是來這裡拿人的,卻不想被他三言兩語便化被動爲主動了。

蘇薔明白了他的意圖,他是爲了給她們一個臺階下,尋一個這樣看似荒謬但又有些道理的藉口,這樣即便他隨着他們去了明鏡局,但也不至於被人胡亂非議,畢竟以輕衣司的威望與手段,沒有人敢質疑他說的話是隻是憑空胡謅的。

她亦順水推舟地道:“整個別宮會武的人的確不多,若是輕衣司因此而懷疑明鏡局,我們也無話可說,那我們彼此就自證清白吧。”

她們去的時候還算低調,但回去的時候自然而然地聲勢浩大,畢竟輕衣司的輕衣衛與明鏡局的宮人同行也着實令人矚目。

回到明鏡局的時候,胡典鏡還未歸來,看來皇后還未想到對策,倒也讓蘇薔少了些麻煩。

與雲宣隨行的輕衣衛被派到去各處搜查,李大衡與其他武門的人爲防止他們栽贓嫁禍,幾乎寸步不離地跟着,而他與蘇薔便候在戊子院等着結果。

外面是兵荒馬亂的熱鬧,屋子裡卻因爲只有他們兩人而安靜許多。

他們相對而坐,雖然雲宣一如既往地鎮定,但看她的眼神已經比之前多了幾分溫柔:“睿王已經見過你了?”

她微一頷首,如實道:“睿王殿下說你便是殺害李嬤嬤和泉姨的真兇。”

“我知道他一直在命碧水閣在暗查此事,但他並非想置我於此地,而是想趁此機會讓我暫時無法插手朝堂之事。”雲宣並未立刻爲自己辯解,而是淡然自若道,“雖然剛剛解除了逸王府設下的困局,但東宮尚在多事之秋,太子妃身懷六甲,很多事情有心無力,而太子近日又因爲先皇后的事情觸怒了皇上,若是我此時被捲入一些麻煩中,睿王對付東宮便會更加得心應手。”

“而且他說的話一旦被坐實,不僅你與年妃,就連皇后與崔國公府都會受到牽連,東宮自然更加無法倖免。”蘇薔微一頷首,接着他的話端道,“睿王知道年妃與崔公子是同門,而年妃又深受皇上寵信,所以他不願冒此風險,更想利用他們的這一層關係一石多鳥。”

雲宣認同了她的話,默了一默後輕聲問她道:“所以,你相信我並非殺害泉姨的真兇,對嗎?”

“你能將年妃的真實身份對我如實相告,我又怎會不信你。”幾乎毫不遲疑且十分肯定地回答了他的話,但蘇薔在頓了一頓後繼續道,“可是,我也要弄清楚究竟發生了什麼事。”

雲宣神色微動,眸中柔情更深,輕聲道:“泉姨於你來說至關重要,即便她真的做了什麼威脅到東宮的事,我也不會做任何傷害她的事情。其實,在她被害前,我曾打算找她談一談年妃的事,也想過讓你親自出面,但沒想到還未來得及,她便出了意外。”

雖然早已接受了這個事實,但每每提及泉姨被殺,蘇薔心中還是會一陣抽痛,她問道:“所以,你其實也知道泉姨已經察覺到了什麼,那洛淑的確是崔國公府的人了?”

“雖然洛淑的確是皇后的人,但羽明並未做過任何可以讓人拿住把柄的事,泉姨應該是誤會了年妃和他,所以纔會想要阻止她以爲會發生的事。”雲宣解釋道,“其實,趁着李嬤嬤在膳堂遇害的機會將洛淑派進朝陽宮一直都是皇后自己的意思,與羽明並無關係,也不是他的意思。他雖然不知道我與年妃真正的淵源,也不知道我們的仇人都是向家,但他很清楚她此次接近皇帝的目的就是爲了替家人報血海深仇,若是在她入宮之前明白她的心思,也許會竭盡全力將她留下來並想辦法幫她達成所願,但既然她已經成了後宮妃嬪,他不僅不會再靠近她,而且還會努力撇清他們之間的關係,因爲他擔心他會妨礙她的計劃,更害怕她因此而深陷危險之中。”

所以,爲了保護年妃的安危與夙願,雖身在江湖但卻深諳後宮兇險的崔羽明並未向除了她和雲宣之外的任何人在私下提及他與年小黛的關係,但他曾經親自去過朝陽宮向皇帝說明了自己與年妃的關係,畢竟這件事情即便年妃曾刻意隱瞞,皇帝也會派人查個清楚,若是光明正大地承認反而能保年妃萬全,減少皇帝的誤會。可他的確不曾向皇后提起過自己與年妃乃是故人的事情,只不過既然年小黛用的是真名實姓,皇后自然也會將她的底細查個明明白白,也便知道了自己的兄弟與集萬千寵愛於一身的年妃曾是同門師兄妹的過往。

以往,皇后爲了打壓柳貴妃,曾經想將自己的妹妹引入宮中來與她分寵,後來失敗後也曾爲了達成目的利用過許諾,但自從萬福宮一事後許諾和柳貴妃同時都失了寵,她原本甚是歡喜,但沒有想到沒過多久皇帝便又重新寵幸了一個女子,而且對她的寵愛比對柳貴妃還有過之而無不及,她自是心中不悅,早有將其除之而後快的打算。可讓她沒有想到的是,那個新近得寵的年妃竟然是自己弟弟的同門師妹,所以在尚宮趙謙的勸說下,她決定先嚐試着將她納爲己用,畢竟她既然與崔家的世子同出一門,若是做了什麼讓龍顏大怒的事,皇帝也很有可能會遷怒於崔羽明。

是以,她便藉着李嬤嬤被害而膳堂不能用的機會將崔國公府安排在琉璃別宮膳堂的宮女洛淑派了進去,希望她能接近年妃並刺探一下她是否會爲自己所用。

爲了能接近年妃,依着皇后的吩咐,洛淑是打着崔羽明的名號靠近年小黛的,也正因如此,年小黛纔會與她走得那麼近。

蘇薔對他方纔的話稍有意外,問道:“這麼說,年妃以爲洛淑是崔公子派來的,而崔公子卻根本不知道洛淑是崔國公府的人,也不知道皇后在利用他與年妃的關係在背後做這些事?”

她想起方纔在輕衣司時崔羽明雖然也在場,但卻從頭至尾都未曾說過一句話一個字,想來也已經知道皇后揹着他做的這些事了。

“沒錯,在泉姨出事後,我便開始調查洛淑,但因爲她已經去了皇上的朝陽宮,那裡又有吳公公盯着,所以爲了讓她說實話,着實耗費了一些時日,不過在不久前她已經什麼都交代了。我原本以爲,年妃去萬秀園看書只是爲了散心而已,畢竟羽明這些日子不僅很少離開輕衣司,而且也不曾打探過有關她的任何消息,但終歸是我大意了,”雲宣輕輕皺了皺眉,道,“其實,她去那裡,並不是因爲在朝陽宮太過沉悶而出來走在,而是因爲洛淑告訴她羽明會以後會尋找時機將他給她寫的信藏在那裡的一棵樹上,所以讓她務必每過一段時日最好便去看一看。”

年妃本就對崔羽明心存情義,應該時至今日都不曾將他從心中放下,而且若是有洛淑在一旁勸解,她大概會想知道崔羽明究竟有什麼話要對自己說,所以便如洛淑所言去了萬秀園,而泉姨以爲她之所以這麼做是因爲她與崔羽明要在那裡私會,故而才主動要陪侍在一旁。

但她還是有些疑惑:“可是,皇后這麼做的目的是什麼?既然崔公子根本不知道這件事,那她定然是拿不出他的親筆信給年妃的,若是時日久了,年妃自然會有所察覺,於她而言又有何好處?”

“因爲皇后懷疑羽明與年妃之間不僅只有同門之誼,所以想以此事試探一下她與羽明的真實關係,畢竟這件事關乎羽明的前途與崔家的將來,也決定了皇后以後要如何對待她,”雲宣向她解釋道,“雖然她沒有羽明的親筆信,但若是想找人臨摹幾句也未必會露出什麼破綻,不過據洛淑交代,爲了不落下不利於羽明的把柄,皇后並沒有這麼做,而是任由年妃空等着,但她應該也已經等到了想要的答案,推測到他們之間並非只是普通的同門這麼簡單了。洛淑也說,皇后已經讓她做好勸年妃不再去萬秀園的準備了,大概也就在這幾日。”

“可是,若這一切都是皇后一人授意,年妃在萬秀園也未曾收到過崔公子的信函,那泉姨那一夜爲何會獨自去那裡?”蘇薔雙眉緊皺,沉吟道,“我之前以爲睿王已經查得十分清楚,那日年妃在萬秀園接到了崔公子約她在那裡夜間相見的信,所以神色有異,而泉姨本就有心,察覺到了她的心情與往日的不同,再加上洛淑在不得已之下對她道出了實情,她才爲了預防萬一而親自過去一探究竟的。可是,既然年妃從始至終都不曾收到過什麼信函,也沒有與崔公子見面的計劃,泉姨又去那裡做什麼?”

“洛淑說,除了要求與她一同在萬秀園侍奉年妃之外,泉姨便再也沒有向主動問起過有關年妃的事情,倘若她沒有說謊的話,那要麼泉姨去萬秀園並非是因年妃之故,要麼是還有其他人向她傳遞了假消息,”雲宣思量片刻,對她道,“但我認爲洛淑沒有說謊,而且後者的可能性更大些,畢竟泉姨素日裡做事謹慎,若非因爲擔心年妃與羽明的關係會連累整個琉璃別宮,她應該不會在宵禁時還去那裡。”

蘇薔也覺得他的話極有道理,心下不由一凜,再開口時語氣也低沉了幾分:“這麼說,那個將泉姨誘騙至萬秀園的人便很可能是殺害她的真兇。”

雲宣贊同地微一頷首,問她道:“明鏡局可查到泉姨近日與一些原不相干的人接觸過?尤其是在她被害那一日。”

之前她的確已經親自將泉姨在她遇害前幾日的行蹤給查得清清楚楚,甚至不允許自己漏掉她一時片刻的蹤跡,所以在仔細回想了片刻後,她有些遲疑地道:“除了萬秀園的事情外,其他時間泉姨幾乎都與往昔一樣做事,也並未見過什麼特殊的人,只不過,在泉姨被害那一日的清晨,有個自稱小福子的內侍去找過她。”

她曾經查過小福子的底細,他是皇帝的乾坤宮的內侍,也是吳隱之的一個極爲信任的小徒弟,那次他去找泉姨,是因爲本來出身於琉璃別宮的吳隱之感念與昔日故人的情意,所以特意派人去給曾經與他有些交情的故人送一些禮物以表心意。

“如今吳公公也算衣錦還鄉,他這麼做也在情理之中。另外,他並非只給泉姨一人送東西,那日琉璃別宮有很多老人也都收到了同樣的禮物,而且他也不是第一次,之前咱們剛來到琉璃別宮時他也曾這麼做過。”蘇薔蹙眉,似是在反問自己,又像是在向他求解,“難道是那個小福子有什麼問題而我沒有查出來?”

第183章 竹馬何在(十一)相遇第6章 絕處逢生(六)尋醫第191章 竹馬何在(十九)查案第163章 煙花遲暮(四)賞梅第15章 浣衣鬼事(六)求藥第99章 破鏡重圓(三)活着第143章 美人傾城(九)指婚第1章 絕處逢生(一)初識第138章 美人傾城(四)牽扯第25章 浣衣鬼事(十六)真相第235章 天道輪迴(二)兇手第223章 君子好逑(十八)靠山第63章 鵲橋歸路(十八)迷局第18章 浣衣鬼事(九)疑團第60章 鵲橋歸路(十五)真兇第55章 鵲橋歸路(十)硝煙第4章 絕處逢生(四)斷藥第74章 暗潮涌動(九)歸途第111章 破鏡重圓(十五)線報第198章 竹馬何在(二十五)妥協第165章 煙花遲暮(六)安排第188章 竹馬何在(十六)調包第200章 竹馬何在(二十七)故事第37章 明鏡高懸(九)相談第214章 君子好逑(九)死別第178章 竹馬何在(六)留下第63章 鵲橋歸路(十八)迷局第182章 竹馬何在(十)初衷第133章 萍水相逢(十七)幫兇第118章 萍水相逢(二)下山第91章 花開彼岸(十六)失去第204章 竹馬何在(三十一)團聚第5章 絕處逢生(五)出宮第143章 美人傾城(九)指婚第16章 浣衣鬼事(七)瘋癲第88章 花開彼岸(十三)病榻第179章 竹馬何在(七)毀容第29章 明鏡高懸(一)曼舞第231章 君子好逑(二十六)秘密第161章 煙花遲暮(二)梅枝第127章 萍水相逢(十一)兇案第206章 君子好逑(一)琉璃第203章 竹馬何在(三十)探望第27章 浣衣鬼事(十八)物證第234章 天道輪迴(一)真相第106章 破鏡重圓(十)水鏡第109章 破鏡重圓(十三)雨夜第140章 美人傾城(六)幸矣第185章 竹馬何在(十三)作證第77章 花開彼岸(二)賞賜第70章 暗潮涌動(五)宿仇第135章 美人傾城(一)重逢第129章 萍水相逢(十三)報答第87章 花開彼岸(十二)秘密第116章 破鏡重圓(十八)告白第230章 君子好逑(二十五)飲毒第148章 美人傾城(十四)推測第21章 浣衣鬼事(十二)羣聚第139章 美人傾城(五)質疑第111章 破鏡重圓(十五)線報第71章 暗潮涌動(六)壽宴第102章 破鏡重圓(六)夜會第235章 天道輪迴(二)兇手第161章 煙花遲暮(二)梅枝第32章 明鏡高懸(四)調配第231章 君子好逑(二十六)秘密第191章 竹馬何在(十九)查案第71章 暗潮涌動(六)壽宴第188章 竹馬何在(十六)調包第92章 花開彼岸(十七)暗示第109章 破鏡重圓(十三)雨夜第213章 君子好逑(八)受罰第223章 君子好逑(十八)靠山第34章 明鏡高懸(六)分歧第23章 浣衣鬼事(十四)針鋒第105章 破鏡重圓(九)追憶第59章 鵲橋歸路(十四)失蹤第13章 浣衣鬼事(四)解圍第242章 天道輪迴(九)屠殺第116章 破鏡重圓(十八)告白第169章 煙花遲暮(十)報恩第66章 暗潮涌動(一)故人第187章 竹馬何在(十五)應對第207章 君子好逑(二)尋人第73章 暗潮涌動(八)返工第230章 君子好逑(二十五)飲毒第56章 鵲橋歸路(十一)墨跡第147章 美人傾城(十三)冷宮第152章 美人傾城(十八)交心第57章 鵲橋歸路(十二)密室第108章 破鏡重圓(十二)審訊第64章 鵲橋歸路(十九)相救第199章 竹馬何在(二十六)自盡第146章 美人傾城(十二)迷霧第44章 明鏡高懸(十六)偶遇第134章 萍水相逢(十八)大雨第133章 萍水相逢(十七)幫兇第13章 浣衣鬼事(四)解圍第20章 浣衣鬼事(十一)解惑第144章 美人傾城(十)香料
第183章 竹馬何在(十一)相遇第6章 絕處逢生(六)尋醫第191章 竹馬何在(十九)查案第163章 煙花遲暮(四)賞梅第15章 浣衣鬼事(六)求藥第99章 破鏡重圓(三)活着第143章 美人傾城(九)指婚第1章 絕處逢生(一)初識第138章 美人傾城(四)牽扯第25章 浣衣鬼事(十六)真相第235章 天道輪迴(二)兇手第223章 君子好逑(十八)靠山第63章 鵲橋歸路(十八)迷局第18章 浣衣鬼事(九)疑團第60章 鵲橋歸路(十五)真兇第55章 鵲橋歸路(十)硝煙第4章 絕處逢生(四)斷藥第74章 暗潮涌動(九)歸途第111章 破鏡重圓(十五)線報第198章 竹馬何在(二十五)妥協第165章 煙花遲暮(六)安排第188章 竹馬何在(十六)調包第200章 竹馬何在(二十七)故事第37章 明鏡高懸(九)相談第214章 君子好逑(九)死別第178章 竹馬何在(六)留下第63章 鵲橋歸路(十八)迷局第182章 竹馬何在(十)初衷第133章 萍水相逢(十七)幫兇第118章 萍水相逢(二)下山第91章 花開彼岸(十六)失去第204章 竹馬何在(三十一)團聚第5章 絕處逢生(五)出宮第143章 美人傾城(九)指婚第16章 浣衣鬼事(七)瘋癲第88章 花開彼岸(十三)病榻第179章 竹馬何在(七)毀容第29章 明鏡高懸(一)曼舞第231章 君子好逑(二十六)秘密第161章 煙花遲暮(二)梅枝第127章 萍水相逢(十一)兇案第206章 君子好逑(一)琉璃第203章 竹馬何在(三十)探望第27章 浣衣鬼事(十八)物證第234章 天道輪迴(一)真相第106章 破鏡重圓(十)水鏡第109章 破鏡重圓(十三)雨夜第140章 美人傾城(六)幸矣第185章 竹馬何在(十三)作證第77章 花開彼岸(二)賞賜第70章 暗潮涌動(五)宿仇第135章 美人傾城(一)重逢第129章 萍水相逢(十三)報答第87章 花開彼岸(十二)秘密第116章 破鏡重圓(十八)告白第230章 君子好逑(二十五)飲毒第148章 美人傾城(十四)推測第21章 浣衣鬼事(十二)羣聚第139章 美人傾城(五)質疑第111章 破鏡重圓(十五)線報第71章 暗潮涌動(六)壽宴第102章 破鏡重圓(六)夜會第235章 天道輪迴(二)兇手第161章 煙花遲暮(二)梅枝第32章 明鏡高懸(四)調配第231章 君子好逑(二十六)秘密第191章 竹馬何在(十九)查案第71章 暗潮涌動(六)壽宴第188章 竹馬何在(十六)調包第92章 花開彼岸(十七)暗示第109章 破鏡重圓(十三)雨夜第213章 君子好逑(八)受罰第223章 君子好逑(十八)靠山第34章 明鏡高懸(六)分歧第23章 浣衣鬼事(十四)針鋒第105章 破鏡重圓(九)追憶第59章 鵲橋歸路(十四)失蹤第13章 浣衣鬼事(四)解圍第242章 天道輪迴(九)屠殺第116章 破鏡重圓(十八)告白第169章 煙花遲暮(十)報恩第66章 暗潮涌動(一)故人第187章 竹馬何在(十五)應對第207章 君子好逑(二)尋人第73章 暗潮涌動(八)返工第230章 君子好逑(二十五)飲毒第56章 鵲橋歸路(十一)墨跡第147章 美人傾城(十三)冷宮第152章 美人傾城(十八)交心第57章 鵲橋歸路(十二)密室第108章 破鏡重圓(十二)審訊第64章 鵲橋歸路(十九)相救第199章 竹馬何在(二十六)自盡第146章 美人傾城(十二)迷霧第44章 明鏡高懸(十六)偶遇第134章 萍水相逢(十八)大雨第133章 萍水相逢(十七)幫兇第13章 浣衣鬼事(四)解圍第20章 浣衣鬼事(十一)解惑第144章 美人傾城(十)香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