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節

蕎三以反蔣爲名,組織“西南人民革命軍”,擴充實力,搶佔地盤。迫於雲南已解放,投降解放軍,後又陰謀暴亂,被於烏蒙鎮壓。

這天孫天儔在圖書室裡找到一本破舊的手抄本,也不知何人所留,是有關烏蒙府和米糧壩縣的歷史,如飢似渴地讀起來。

烏蒙古稱堂琅,建縣於西漢建元六年。元朝設烏蒙路。大德五年,烏蒙路土官參與反抗雲南左丞劉深苛擾百姓,曾陷貴州。大德七年,官軍三路夾擊,烏蒙土官降。至順三年,烏蒙路總管普折兄那具參與烏蒙土官叛亂,殺烏撒宣慰使及烏蒙路通判等二十餘人,佔領順元路、羅羅斯。朝廷降詔赦免,烏蒙土官出降。明洪武十四年,太祖朱元璋詔下烏撒、南廣、烏蒙諸酋長,烏蒙酋長祿魯祖歸附。十五年,設烏蒙土府,祿魯祖受土知府職。同時設烏蒙衛指揮使司。十七年升爲烏蒙軍民府,兼攝軍事,下設六營長、九夥目分管軍事、賦稅。改隸四川布政使司。詔敕烏蒙土酋寧隆之母勝古爲土知府。二十一年三月,烏蒙參與思倫發反叛,軍民府被廢。二十六年復置。嘉靖五年,明廷於芒部改土歸流,烏蒙參與烏撒、南廣、芒部土司反明,明廷妥協,仍舊世襲,不復改設流官。三十八年,土府內部爲爭奪權力爆發阿堂之亂,禍延雲、貴、川三省。四十年,阿堂被烏蒙營長阿易殺死。朝廷令阿採承襲,亂平。萬曆三十八年,烏蒙酋長祿壽、祿哲侵入馬龍州,掠其四十八屯。雲南巡撫上疏朝廷請求烏蒙土府既受四川轄制亦受雲南巡撫節制。泰昌元年,朝廷特敕滇、蜀兩省,今後烏蒙土府襲替,應由四川、雲南兩省會勘方報朝廷。

清順治十五年,清軍平滇。祿萬兆截安西軍輜重有功,且獻印信二顆于軍門,經略洪承疇題請頒賜祿萬兆烏蒙軍民府印,準其世襲。萬兆子七人,永昌欲弒父,謀泄自殺。餘皆先永明承襲,而永升、永邦、永德、永高皆無後。永明娶志廣祿氏,生二子應龍、應鳳。康熙十八年,永明襲。二十一年馬書營長叛,永明率兵剿之。其弟永厚謀乘機據府。永明回兵圍城,永厚以其母老安氏哭救得免。永明殺其同謀數十人。後永明以瘍痘死,永厚擁兵入府,欲殺應龍奪印。永明妻祿氏知勢弗能敵,乘夜攜子與印走南廣母家,遣門客彭文元赴成都控告。二十五年題準,委託守備任把總領兵護應龍回烏蒙襲職。時永厚已死,所劫甥女爲妻。小安氏以計擒應龍,溺壕中殺之。者海營長者沙都憤惋不平,抱印迎應鳳母子於烏撒。都院委官兵護歸者海營,襲土府職。未幾,小安氏起兵索印,者沙都以伏兵敗之。自此兵連禍結,日尋干戈。事聞都院,差官排解,並帶兵於者海營防護應鳳。小安氏數來攻殺,沙都奔訴,威寧也差官領兵協同防護。康熙三十年,者沙都質其子於南廣借兵,遣祿天德領兵助之,安氏遁去,伺天德歸,復來攻劫。於是應鳳走誇狼箐,申報都院,復委永寧洪遊擊等來化誨,而安氏乃歸。者沙都探其將歸,也先使人伏兵於地裡卡攻之,安氏奔沾益。三十四年,土目祿開元迎安氏回花溝,復引兵至府焚殺,防守朱把總中箭死,餘聯甲等保應鳳逃山箐,而府內外焚劫一空。十一月,安氏使阿廈、戈巳等穿窬刺殺應鳳,安氏歸至花溝亦死,事聞將戈巳處斬,阿廈自盡戮屍。時安氏子五人,世傑、世俊皆幼,世豪、世英、世雄皆桀驁強暴,謀奪府印,應龍之母祿氏與陳清、餘聯甲等定議,遂籲請設流改土。川撫具題奉旨:烏蒙改土設流,事關重要,着三省督撫會委賢能,親臨踏勘,恐遲日久,臻生仇端,決不輕恕。於是雲南、四川、貴州文武大員,會訊祿氏及諸土酋,情願改土設流,情由具題,乃設知府、經歷、遊擊、守備、千總等官。三省抽撥馬步兵一千名鎮守彈壓。其官兵先屬永寧協管轄,後屬建昌鎮。又三省公捐銀一千兩修築城垣、衙署、兵丁房舍。祿氏繳印,官撥莊田三處,養膳終身。

雍正九年,烏蒙府增設右軍守備一員,千總一員,把總二員,馬步兵三百名,駐守於米糧壩。

雍正二年,奉上諭:鄰近地方,酌量就近,改撥雲南。尋甸州知州崔乃鏞上書督院高其倬,言烏蒙距雲南省會僅四百餘里,遠隸四川幾四千裡,鞭長不及,難於控制,若使屬之雲南,則尋甸、武定、曲靖等鄰近,烏蒙之地可免劫殺擄之患。並陳烏蒙地圖、志稿。適督院高其倬入覲,陳請得旨:雍正四年,以烏蒙隸滇,馬龍州知州黃士傑升補烏蒙府,烏蒙遊擊改參將以楊國華補之,轄於烏蒙鎮。八年之叛,祿氏正枝祿良正伏誅,餘孽殆盡。其旁枝頗繁,俱爲鄉民。

烏蒙鑄造銅器始於東漢。乾隆、嘉慶時期,烏蒙銅、鉛、銀興旺,楚、吳、蜀、秦、滇、黔各民,五方雜居,爭相辦廠。廠槽盛多,爐戶、砂丁日增,乾隆中至烏蒙者不下十萬人。各省民衆紛紛建立同鄉會館。四十七年,江西臨陽同鄉在烏蒙府城建藥王廟。五十二年,因烏蒙礦業興旺,建礦神廟。

祿魯祖十世孫祿信承襲時,設漢官糧捕、通判一員。祿信瞽目。其妻攝賽來官納糧,孟達私之。祿信大怒,命營長刺殺孟達。蜀中發兵討之,信自殺,系攝賽到京師。攝賽與錦衣衛某私通,生二子:長子革赦,次子矣式。自京師赦回,又生一子名古你。古你立爲長,襲世職。古你生三子,其一名天恩,生子千鍾,千鍾生萬兆。萬兆值明末,武功不竟,滇黔夷衆煽動,命討有功,加銜四川布政司參議。孫可望、李定國、艾能奇等領大西軍入滇。烏蒙遂乘機圍嵩明,攻尋甸,抄擄武定、馬龍、沾益等處。順治五年,大西軍定北王艾能奇於碧谷壩大敗搞交軍餉的祿萬兆,祿部傷亡慘重,艾能奇亦中毒箭身亡。烏蒙四五百里間,虛無一人,田地盡行拋荒。

烏蒙雍正四年定銅課年額銀一千二百兩。雍正十二年九月,烏蒙建寶雲局鑄錢,設爐二十八座,每年用銅、鉛約七百餘噸,鑄幣十二萬多串,運往陝西。乾隆三年,烏蒙銅廠旺盛,廠民輳集。四年,烏蒙開始陸運京銅,由湯丹各廠運抵府城,經鹽津入川。六年定烏蒙府承運京銅三百一十六萬五千七百斤。寶雲局又新設爐二十座鑄錢。四十三年,烏蒙府各銅廠年產量:湯丹廠三百一十六萬斤,碌碌廠一百二十四萬斤,茂麓廠二十八萬斤,大水溝廠五十一萬斤,大風嶺廠八萬斤,紫牛坡廠三萬三千斤。其餘尚有多那廠、波羅箐廠、普尾廠、及阿白租廠、中興廠等。雍正四年至四十二年,烏蒙共產銅三十四萬四千七百七十六噸,年均一千九百七十六噸。乾隆四十三年到嘉慶六年產量七萬四千二百四十四噸,年均三千二百二十八噸。嘉慶七年至咸豐六年產量十一萬五千八百三十噸,年均二千一百四十五噸。清廷投向烏蒙收銅的銀兩按每噸一進四十兩計,共七千五百五十五萬二千九百兩。烏蒙成爲中國有名的“銅都”。

民國三十八年五月,中國共產黨地下武裝進逼南廣,謠傳將進取米糧壩縣城。龍沛霖大爲驚恐,天未黑即緊閉城門。陸認爲報復龍的時機已到,即藉口保衛縣城,派慶勳鎮鎮長李乙炳率保衛團到米糧壩,對龍進行監視。又派龍傳七帶一部到法喇防堵。龍沛霖知事情不妙,帶信到老家永善,叫派人槍來救他回家。永善來了一百人槍。龍便半夜逃走。等天明李乙炳得知,龍已將到蕎麥山。李忙緊追,並派人急報陸慶緒於蕎麥山阻擊。而龍傳七不以防堵爲意,早擅自將人馬撤回蕎麥山。等陸慶緒得報,龍已闖過蕎麥山,向法喇方向逃跑。李乙炳等在法喇追上龍部,龍邊打邊退。天黑時撤到空歡喜,被陸慶緒部包圍。陸慶緒部包圍龍部兩天兩夜。陸部人馬盡聚於空歡喜。

蕎三得知,即從烏蒙調兵圍剿“蕎麥山遊擊大隊”。雙方在蕎麥山激戰。游擊隊不敵蕎部,撤出蕎麥山,往南廣去迎接已從貴州打來的中國人民解放軍。蕎部緊追。出米糧壩縣地界,知游擊隊已和解放軍匯合,才忙退回。

蕎麥山鎮鎮長李乙炳,早已被髮展成中國共產黨地下黨員。受黨組織指示,參與地方派系的相互傾軋。海萬金、陸慶緒死後,李乙炳已單獨控制蕎麥山保衛團。黨組織指示趁米糧壩縣政局混亂之機,建立游擊區。李乙炳即打出“蕎麥山遊擊大隊”旗號,建立蕎麥山游擊區。

雍正五年,雲貴總督鄂爾泰題請,於烏蒙增設典史、巡檢等,裁烏蒙營遊擊,設參將。並在米糧壩另置一縣。雍正六年,鄂爾泰平定烏蒙法戛夥目祿天佑之亂,乃廢六營長、九夥目而置四鄉八里:敦仁鄉、尚德鄉、崇禮鄉、集義鄉、忠順裡、清寧裡、寧靖裡、豐樂裡、輸誠裡、歸治裡、善長裡、向化裡。同時廢米糧壩所置縣,設經歷司一員管理其地。雍正八、九年清廷平定烏蒙庚戌之變,烏蒙始徹底實現改土歸流。乾隆六年,因脩金沙江航道,四川披沙二十一寨劃歸烏蒙,名慶成裡。嘉慶十六年,析出歸治、善長、向化、慶成四里歸米糧壩廳管轄。民國改爲米糧壩縣。

民國末年,米糧壩全縣被三五地霸分割控制。陸慶緒控制八區,海萬金控制九區,省主席第三公子控制十區。陸慶緒,蕎麥山人,其父母原系蕎麥山伍官員家娃子,於光緒末年由伍官員主婚成家。陸出世後,伍官員見陸聰明,送陸到昆明私立成德中學修業。陸仗伍官員之勢,巧取豪奪,橫徵暴斂,至民國亡國,年收租六百餘擔,歷任米糧壩縣議事會議員、縣江防大隊長、縣民兵團副團長、縣參議會議長等職。有保衛團五百餘人,私槍百餘支。蕎麥山時以其及其弟陸元勳之名,命爲“慶勳鎮”。

蕎三的父親系省府領導。蕎三入贅拖車祿家,改名祿勳琳。祿阿茂隨師堵剿蠻夷有功,授土千戶世職。阿茂傳魯祖,魯祖傳登,登傳永功,永功傳允昌,允昌傳有明,有明傳耀祖,耀祖傳朝宗。朝宗故,乏嗣,嫡堂弟朝綱於光緒九年襲。民國後朝綱故,傳子廷英。廷英無子,僅有一女,招婿蕎三。廷英死,蕎三襲。蕎三據有烏蒙、魯甸、永善等地。

海萬金原爲貴州威寧一士家子弟,入贅則補盧家,成爲“老總團”盧和金的繼承人。割據縣屬則補、野鶴坪一帶,擁有四百餘人槍。

雍正八年八月,督院鄂爾泰以烏蒙總兵劉起元苛虐夷民,又城中夷民有劫貨殺人者,遣中軍魏翥國往勘,由南廣進,二十六日至以扯,聞烏蒙變,星夜調南廣兵堵江口,守備張其貴出兵應調。時弩革馬書夥目祿秉先已勾引烏蒙之衆渡江,遂同魏翥國退兵保城,近城十古村夷人主請以妻子納城中,願與賊死戰,不許,又請納妻子學宮中,亦不許,夷民遂散去。九月初六日,督標遊擊王聯封、武定參將南天章率標兵二千至,初七日魏翥國率兵進剿,是夜報那姑土目祿良正叛,殺以則塘兵。知府羅得彥繕治土城,遺書翥國回兵保守,至黑土基與南天章、祿鼎明會。先是魯甸土目祿鼎坤同弟鼎明皆效力督標,時鼎明已授河南歸德營參將,至是督院遣鼎明詣烏,不知鼎明已先與鼎坤約,八月舉亂也。鼎明行刺翥國,傷其股,左右殺之,遂守城戒嚴。十一月賊大至,張其貴率兵出城。賊屯疙蚤山,焚劫新招民舍。十二日蘇十八引賊劫殺嵩明、尋甸兩州糧夫數百名於馬鞍山,城中擁兵數千不出救,張其貴點烏蒙兵救之。時翥國病創甚,南天章、王聯封等欲持翥國令阻之,不果。往解糧官嵩明州知州奔馬入城,僅以身免。十三日,官兵逐賊於龍潭,焚其村居。次日,烏龍募村夷民六基等率領妻、子投歸,督標官兵閉之西門外空屋,對尋引入城中,斬之。十二日,土目張宿率賊兵劫湯丹,硐民萬餘,一時驚散,課銅銀兩,搶擄一空,賊阻隘路,四方文書不能。十五日,乃遣人諭賊,賊復書悖慢,且索在城夷夫,分屯白勒等處,時禾稼成熟,常以遊兵護兵出城刈稻。十九日,提督張耀祖兵至功山。二十日,賊逼城呼噪,已先日逐去夷夫,城中無內應而去。二十四日,賊圍小龍潭,楚雄鎮兵以炮擊斃數人,賊乃退。二十九日賊屯以濯河,巡檢郭建奇引總兵官官祿進擊之,遂入城屯兵不出。十月朔,張其貴 引兵至功山迎提督,遂進剿烏龍。初四日,總兵官官祿遣兵剿賊,斬首級二顆,俘賊兵二人,收兵不追。初五日,游擊區明出兵米糧壩,建言:米糧壩苗夷並非逆黨,宜招撫,勿妄殺。由是米糧壩未從逆者差得保全。六日,楚雄遊擊紀龍出兵者海,剿烏蒙過江逆賊,沿江一帶獲寧。二十一日,提督至校場,撤守兵開城門,分兵搜捕,擄獲牛、馬、子、女無數。十二月擒蘇十八,即日飲藥死。正月,糧道黃士傑入烏蒙,至黑土基,土目祿天錫出投。南天間擒祿良正於白勒山。各處擒獲附逆之祿良臣等二十餘人,並解省斬於南城教場。妻女幼子解京發配。田產變價歸公。烏蒙平。

陸慶緒之弟早逝,陸慶緒娶其弟媳,有吞併其弟家產之意。其侄兒陸邦培不滿,暗中準備報復。陸慶緒與蕎三結盟共鬥海萬金,海萬金早已恨之入骨,與陸邦培通謀。陸邦培知陸慶緒人馬均集於空歡喜後,一面派人通知海萬金,一面將陸慶緒活捉,賺到其家關押。海萬金得報,即派其則補鎮孫鎮長帶了三個中隊趕到蕎麥山。孫鎮長監押陸慶緒後,即帶兵往空歡喜襲李乙炳。先派人告知李乙炳,說海萬金也恨龍沛霖,派他帶兵來助戰,叫李乙炳嚴守龍部,他隨後就到。陸慶緒妻則派人告知李,言孫鎮長已帶兵來襲,要李乙炳迅速撤回蕎麥山救陸慶緒。李乙炳得訊大驚,忙撤圍而走,卻不敢回蕎麥山,往拖車去投蕎三。蕎三與李乙炳召集各路武裝多達一千餘人槍。帶兵到法喇,截斷孫鎮長歸路,決定以武力解決海萬金。各路武裝多達一千餘人槍。孫鎮長欲退回則補,歸路已被截斷,欲硬拼呢,自己只有三百人槍,顯然不是對手,便威脅陸慶緒妻:“若要陸慶緒活命,讓各方撤走!否則槍一響,先殺陸慶緒!”陸妻恐危及陸慶緒性命,央求蕎三等退兵。蕎三退後,孫鎮長撤走,並唆使野鶴坪地主安定儀殺陸慶緒。安定儀姐安二鳳原爲蕎麥山地主安榮光妻,安二鳳年輕貌美。安榮光死後,孀居的安二鳳常穿長條,女扮男裝到蕎麥山閒逛。陸慶緒早欲吞安榮光家產及羨慕安二鳳美貌,便將安二鳳搶到家,欲納爲妾。安氏不從,見則破口大罵,陸慶緒惱羞成怒,將安氏勒死,棄屍金沙江中。併吞沒安氏所有家產、土地。如今孫鎮長便將陸慶緒交與安定儀,由安定儀將陸殺死。

陸慶緒一死,蕎三立即集合各方力量,令各方所有佃戶每家送五升面的蕎麥粑粑至蕎麥山後,大舉進攻海萬金。海部則由盡背“落氣錢(人剛死時燒給的紙錢)”的敢死隊向聯軍進攻。聯軍以機槍掃射,擊斃六七人,仍然抵敵不住。聯軍將潰時,有人情急,抓起燃紅的柴塊砸過去,大叫:“炸彈來了!”柴塊在空中火星四濺,敢死隊一着慌,陣腳就亂。聯軍趁機反攻,海萬金軍退回則補碉堡據守。聯軍調來大炮,轟破碉堡。海萬金部死傷殆盡。海萬金逃往西康省,投其乾兒子母窩。母窩早被蕎三等收買。海萬金剛到,就被母窩殺死。如今龍縣長被趕走,陸慶緒、海萬金皆死,蕎三雖得勝,但己部死亡數百人,元氣大傷。米糧壩縣殘局便無人收拾,一片混亂。

書上說到雲南乃山國。地域志言:“滇地山叢水狹,風烈土浮。”歷爲荒蕪,鳥聚獸散,馳逐靡寧。滇北一府曰烏蒙,位於滇北烏蒙山和金沙江峽谷間,北接四川,東鄰貴州,爲三省接壤之地。清威寧貢生孫純言:“烏蒙遠在天末。”清雲南巡撫張允隨雲:“烏蒙,巖疆也。在萬山中。”雍正《烏蒙府志》雲:“危巖矗立,重圍疊擁,加以幽箐深林,蓊薈蔽塞。”最低海拔五百二十米,最高海拔四千三百八十米。境內高山縱橫,大江奔流。分佈有亞熱帶、南溫帶、中溫帶、北溫帶氣候類型,一山分四季,十里不同天,立體氣候明顯。

民國三十六年,米糧壩縣長龍沛霖爲剷除金沙江西岸淌塘一帶的鴉片煙苗,向陸慶緒借兵,許諾事成後予以重謝。陸即派保衛團二百餘人、槍隨同前往。事成後,龍便絕口不言感謝。又當年臘月,陸慶緒的管家包某到米糧壩敲詐地主羅家,鎮丁劉安勇與羅家有親,出面阻止。包某不能得逞,就回去挑撥陸慶緒說劉大罵議長。陸大怒,派打手衝入米糧壩鎮公所,捆綁拷打劉。並提走鎮公所槍支。龍藉機對陸進行威脅,勒索去價值雲南半開銀幣四千元的花牌槍一支和輕機槍兩挺。身爲參議長,被縣長敲詐,陸耿耿於懷,時思報復。

蕎三欲盡並米糧壩,進取西康涼山。民國三十六年,蕎三以七十兩黃金賄賂率部到米糧壩“禁菸剿匪”的雲南航空特務團團長曹宗純、昆明警備司令部稽察處稽察長盧某,欲利用曹團消滅海萬金。風聲傳出,海萬金以鴉片五百兩收買曹、盧,龍借刀殺人之計未果。七月,海萬金即挾縣長劉丙傳,以鏟煙爲名,突襲蕎三姨夫安定儀。蕎三出兵救安,與海萬金激戰於野鶴坪,雙方傷亡慘重。民國三十七年,爲爭縣屬金沙江西岸交際河、牛角灣、龍毛林、烏衣坪子、對坪子一帶煙利,兩部再次大戰。局勢混亂,百姓遭殃,川滇邊區人心惶惶。至秋,西康省政府、西昌警備司令部函請雲南省政府、昆明警備司令部共同派員調處。雙方雖達成停戰協議,但械鬥並未真正止息。

解放軍剛到南廣,胡宗南部在四川抵不住解放軍的攻勢,已撤到西康省,欲南下雲南,逃往緬、泰等國。便急派兵攻米糧壩縣,欲奪取渡口,南逃雲南。解放軍四十三師一二七團奉命往米糧壩狙擊胡部。剛到米糧壩,胡部已在渡江。急往江邊狙擊。雙方在江上展開激戰。胡部無法過江,被困於西康全殲。

九_九_藏_書_網

九九藏書網

第二十五節 第八十九節 第六十三節 第九十節 第七十節 第十四節 第五十九節 第十五節 第四十四節 第九十節 第十三節 第五節 第七十節 第六十節 第八十二節 第七十六節 第七十九節 第三十五節 第六十一節 第五十六節 第六十五節 第四十節 第三十四節 第八十七節 第三十八節 第一百節 第十四節 第一百零一節 第十九節 第九十六節 第七十六節 第五十一節 第四十一節 第九十六節 第六十七節 第七十九節 第九節 第六十二節 第三十四節 第五十二節 第三十四節 第六十七節 第二十五節 第四十節 第五十四節 第四十二節 第三十九節 第四十七節 第五十六節 第六十六節 第九十五節 第四十九節 第六十四節 第二十三節 第八十八節 第四節 第四十九節 第四十七節 第三十八節 第六十五節 第八十一節 第四十六節 第六十八節 第三十九節 第五十節 第三十節 第九十二節 第二十四節 第五十八節 第八十一節 第六十六節 第九十九節 第九十八節 第八十九節 第四十節 第三十八節 第九十八節 第十六節 第九十二節 第七十二節 第二十五節 第三十五節 第十八節 第十五節 第三十節 第九十九節 第五十六節 第七十六節 第五十三節 第三十九節 第四十三節 第十九節 第六十七節 第十一節 第六十九節 第八十二節 第九十四節 第五十節 第四十八節 第七十一節
第二十五節 第八十九節 第六十三節 第九十節 第七十節 第十四節 第五十九節 第十五節 第四十四節 第九十節 第十三節 第五節 第七十節 第六十節 第八十二節 第七十六節 第七十九節 第三十五節 第六十一節 第五十六節 第六十五節 第四十節 第三十四節 第八十七節 第三十八節 第一百節 第十四節 第一百零一節 第十九節 第九十六節 第七十六節 第五十一節 第四十一節 第九十六節 第六十七節 第七十九節 第九節 第六十二節 第三十四節 第五十二節 第三十四節 第六十七節 第二十五節 第四十節 第五十四節 第四十二節 第三十九節 第四十七節 第五十六節 第六十六節 第九十五節 第四十九節 第六十四節 第二十三節 第八十八節 第四節 第四十九節 第四十七節 第三十八節 第六十五節 第八十一節 第四十六節 第六十八節 第三十九節 第五十節 第三十節 第九十二節 第二十四節 第五十八節 第八十一節 第六十六節 第九十九節 第九十八節 第八十九節 第四十節 第三十八節 第九十八節 第十六節 第九十二節 第七十二節 第二十五節 第三十五節 第十八節 第十五節 第三十節 第九十九節 第五十六節 第七十六節 第五十三節 第三十九節 第四十三節 第十九節 第六十七節 第十一節 第六十九節 第八十二節 第九十四節 第五十節 第四十八節 第七十一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