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一百一十八 鐵甲陣前橫殺敵 天將雄師出關急(1)

李從璟率領大同軍離開勝州時,軍威嚴整,聲勢赫赫,五千人的隊伍甲冑整齊,隨在軍中的輜重糧草等物堆積如山,排在一起長龍也似,竟是一眼望不到盡頭了。經過兩日修整的大同軍,人人吃飽喝足睡夠,精神奕奕,滿眼都是鬥志,這幅景象與他們初至勝州時的模樣,簡直是天壤之別。

李從璟自知,其部攻克勝州之舉,想必已爲耶律敵烈所知曉,但耶律敵烈不一定能料到他們敢放棄勝州城,東行找他的麻煩。所以在出城之後,李從璟命令大同軍全速行軍,務求以迅雷之勢,完成此次東援行軍,不被契丹軍擋在路上。

“李將軍,我等此番援助桑亁關,這仗怎麼打?”行軍路上,張大千開口詢問。

李從璟道:“今次之戰,我等現於耶律敵烈背後,主動權盡在我手,這仗,自然是用最省力最簡單而又能取得最實際效果的打法來打。”

“敢問李將軍,何爲最簡單省力,而又能取得最實際效果的戰法?”張大千接着問。

李從璟馬鞭指向前方,道:“能保住桑亁關,就是最實際的效果。此地我主而耶律敵烈是客,其客場作戰,又是以陰謀支撐戰爭,求得是隱蔽接近、以速破關,所以他此番無法帶太多大軍來,而一旦耶律敵烈腹背受敵,不能將快速取得戰果的意圖變成現實,他就失去了此次征戰的目標,只能引軍而退。”

張大千很是贊同,這的確是事實,被李從璟這麼一說明,他們此戰的戰略目的,就不用去強行擊敗耶律敵烈大軍,而是隻要牽制住耶律敵烈大軍即可。畢竟耶律敵烈所部軍力佔據優勢,戰力亦是精銳級別,反觀大同軍,幾日來歷經阻擊戰與襲城戰,雖都取得大勝,但損失也不小,補充進來的八百新卒,只不過是編了卒伍而已,由大同軍老卒爲其各級將官,約束規範其行動。讓他們搖旗吶喊、以壯聲威尚可,但要他們衝陣殺敵,除卻順風仗,都是不現實的事情。而桑亁關的守軍,經過連日苦戰,能保得邊關不失想必已是精疲力竭,此時能穩守桑亁關已經殊爲不易,再要他們以區區數百人之數出關擊敵,極有可能被契丹大軍抓到破綻。所以,如果選擇前者,這仗並不好打。

說完這些,李從璟最後總結道:“故此,我等只需列陣契丹軍陣後,彼進我擊,彼退我守,以爲威懾即可。此戰,不在敗敵,而在疲敵,在拖延時間。”

張大千等領會李從璟的意思後,對他此舉都持認可態度,張大千更是暢快的笑道:“此前都是蠻子跟在我等屁股後面,追擊我等,讓我等一刻也不得停歇,拼了命的追牛趕馬,痛苦至極。而今,我等終於消停下來,再不用擔憂時間緊迫,大可悠哉悠哉拖延時間,倒是件愜意的事。眼下換了耶律敵烈那老賊火燒屁股,去受這份苦,想一想實在是痛快!”

諸將聞言,俱都哈哈大笑起來,顯然是都從這份”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的轉換獲中得了不小的快意。作爲這個轉換的締造者,李從璟亦是感到爽快的,甚至快意比諸將還要大些,不過經年以來他習慣了喜怒不形於色,是以表面上看去沒有任何反應。大同軍將士見此,還以爲李從璟是看不上這

點小事,不屑因之而有喜悅,遂覺李從璟果然跟他們不一樣,心中不禁感嘆,李將軍非常人也,如此年輕便這般沉穩內斂,假以時日,必定成就一番常人所不能及的大功業!

從勝州而至桑亁關,不到兩百里的距離,李從璟率領大同軍,用了不到三日的時間便走完,在衆人的視野裡再度出現契丹大軍,出現桑亁關的時候,無論是李從璟還是其他大同軍將士,莫不感到一陣血脈噴張。

他們是雄師,他們在數倍之敵的圍困中,百里奔戰,將以速度稱雄的契丹精騎遠遠甩在身後,面對濤濤黃河,面對深入敵境的孤立無援,他們以一種不可思議的姿態,在耶律敵烈眼皮子底下奪下了剛剛被他親自攻克的勝州城!如今,這四千大同軍,在經過數日轉戰,在強敵環飼的境遇中,一戰擊潰契丹引以爲傲、在草原上所向披靡的精騎,二戰不費吹灰之力襲擊奪得勝州城,這樣的功績,足以讓他們驕傲的挺起胸膛,邁步踏入這塊戰場,向身前的敵軍和友軍宣告,他們,回來了!

李從璟帶領大同軍將士出現在契丹軍陣後的時候,契丹軍正在耶律敵烈的親自督戰下,向桑亁關猛烈進攻。在契丹大軍注意到出現在視野中的大同軍以前,李從璟就通過斥候知道了戰場的形勢,所以當耶律敵烈得知身後已然出現可一支軍隊,並且對方就是大同軍時,李從璟已經率領大軍對契丹軍陣展開了衝鋒。

耶律敵烈在得知大同軍攻克勝州後,立即調回了其子耶律博納,同時也派遣了大量的遊騎,嚴密監視勝州城中的大同軍動靜。是以這回李從璟領軍回援桑亁關,耶律敵烈早先就已知曉。

耶律敵烈收回瞭望向桑亁關的目光,轉而望向西邊。

耶律敵烈謀取桑亁關的謀劃和佈局,走的是陰謀算計的路子,雖然其中也有陽謀爲輔助,但本質和主體卻是陰謀無疑。但凡陰謀,就有破綻,再高明的陰謀,也有可以將其打破的可能。

但李從璟不同,他此番回援桑亁關,以大軍直來直往,以堂堂之陣、堂堂之法與耶律敵烈對壘,走得完全是陽謀的路子。這個陽謀裡面,有技巧,有佈局,但它的每一部分都堂堂正正,因此它沒有破綻。沒有破綻,就不會被對手抓住一點,從而將其全盤擊潰。要勝沒有破綻的正道陽謀,唯一的方法,就是以絕對的力量,迎面將之擊敗。

耶律敵烈能否以絕對優勢,正面將李從璟和大同軍擊潰?這不好說。然而,就如何對付李從璟,耶律敵烈心中卻是有計策的。

加上新近回軍的耶律博納,在桑亁關外列陣的契丹大軍超過了萬五千人,這還是應天軍之前在李從璟手裡連敗了兩場,損失了一些人馬的緣故。這兩戰,一是馬軍被李從璟當頭棒喝般擊潰,接着又驅趕潰敗的馬軍,衝擊前來支援的後續大軍,造成全軍性的混亂,讓應天軍遭受了不小的損失。如若不然,此時契丹的軍陣還能再大些。

這麼多的契丹軍隊,列陣在桑亁關外,僅是陣勢就足夠嚇死人,但爲何面對只有區區千人駐守的桑亁關,耶律敵烈卻久攻不下?這裡面確有秦仕得不惜重傷之身體,親自坐鎮指揮,激勵全軍將士的原因,加

之桑亁關守軍將士俱都奮力死戰,但最重要的,還是桑亁關地勢險要,易守難攻,留給外敵攻城的接觸面太小。

這就使得,契丹雖空有萬五大軍,但真正在與唐軍作戰的,其實不過幾百人而已,而其中能與桑亁關守軍短兵相接的,就更少了。也唯此,秦仕得才能守住邊關,要不然他早就殉了國。

人滿一千,無際無邊,人過一萬,接地連天。李從璟率領大同軍將士出現在桑亁關前時,入眼盡是密密麻麻的契丹軍士人牆,真個如同浩瀚森林,別說眼觀全局,一旦融入人羣中,連方向都無法辨別。

而大同軍,即便是面對如此人城,也一頭紮了進去。

耶律敵烈高高佇立在望樓上,微微頷首,冷冷看着軍陣後面捲起陣陣塵土奔近的大同軍將士,對方毫無畏懼、一往無前的軍陣落在耶律敵烈眼裡,讓他眸底涌起縷縷冰冷的殺氣,他眼中的漠然,使他看對方就像看死人一樣。

如今的契丹,因有南北院之制,漢人文官文士的地位得到很大提高,與中原一樣,契丹貴族、大將,也盛行養士,蓄養門客,作爲他們自己的爪牙,爲他們私人服務。耶律敵烈身爲北院大王,位高權重,他麾下亦有門客無數,此時跟在他身旁的,就是他的謀主,韓仲錫。

韓仲錫一副標準的漢人文士裝扮,長衫方巾,蓄有大夫須,一派儒雅之相。

淡漠看着李從璟帶領大同軍奔近,韓仲錫露出一個意味深長的淺淺笑容,向耶律敵烈微微拱手,道:“恭喜大王,李從璟已入您甕中,離死不遠矣!”

一切都在掌握之中,耶律敵烈卻有意謙遜起來,他語氣淡然,但卻信心十足,“大同軍距離死地,尚有一步之遙,現在就高興,爲時過早了些。”

韓仲錫絲毫不爲所動,很堅定的堅持自己的意見,他收起羽扇,認真地說道:“此番大王用計將秦仕得、大同軍騙出長城,後有親自領軍東征,攻打桑亁關,謀劃佈局天衣無縫,本是一舉功成之舉,卻被李從璟這小兒莫名其妙的撞破。李從璟固可恨也,然則其可恨之處未止於此,前日他領大同軍殘兵向西南而退,又在瞬息之間攻下勝州,這纔是最讓我大軍忌憚之處。有李從璟在勝州,何以於如芒在背?若使李從璟自勝州出軍至此,擁五千精銳,居於陣後,虎視眈眈,則進可襲擊我軍於陣後,令我等無法安心扣關,退可鼓舞桑亁關守軍士氣,以爲援引。李從璟若果真如此行事,我等情勢危矣。”

韓仲錫搖頭晃腦,卻是越說越起勁,他繼續道:“攻克桑亁關,此我等此行之根本,奈何扣關數日,雖進展不小,但雄關仍在唐軍手中,我等莫可奈何,眼看此關不可下,而李從璟在後,擺在我軍面前的,就只剩下退軍一條路。然而,李從璟小兒到底年輕心性,至此地,不佈陣據守,眼見我攻關甚急,便欲來探我軍陣虛實,殊不知爲將李從璟這隻乳虎屠宰,大王早已有了謀劃。李從璟不接陣尚好,一旦他接陣,必陷入大網布置好的陷阱中,只有死地,沒有生機!”

“而一旦李從璟死,大同軍敗,秦仕得還能支撐幾日?桑亁關,旦夕可下矣!”

(本章完)

章一百七十九 南撤又待追兵來 及戰日落慘遭敗章七十 金口千軍搬山易 袖刀翻入紅掌中(8)章一百零二 八仙過海顯神通 天下大爭在我側(7)章七十四 英雄遲暮未必恨 寒冬不耐早驅秋(1)章二 千里之遠有梟雄(中)章九十九 西行雲州會良將 夜火起時奔逃忙(6)章三十四 一日朔方一日戰 能得幾人見州城(5)章三十二 一日朔方一日戰 能得幾人見州城(3)章五十四 北境邊城戰事烈 廟堂雲譎天下變(15)章一百零六 千百年金陵風月 數不盡君臣過往(7)品書章一百七十八 新弩有成三百步 求戰需得有力爲(下)章六十三 北境邊城戰事烈 廟堂雲譎天下變(24)章一百四十二 遊演武院有三望 說耶律敏待一言(下)章八十 千軍萬馬競南下 三尺之舌竊爾城(6)章二 爲國征戰不惜身 欲爲忠臣不可得(中)章十一 淇門之變(3)章兩百三八 風捲黃旗過大崗 北境今起無戰事(3)章十八 蒹葭蒼蒼,血染一方章九十 夜半疑夢驚詫起 窗外風雨幾來襲(6)章四十三 一日朔方一日戰 能得幾人見州城(14)章兩百十八 大勢已至終傾力 欲整山河顧奸何(下)章五十六 名將風采今勝昔 誰在馬上稱豪傑(6)章一百七十九 南撤又待追兵來 及戰日落慘遭敗章五十八 旦爲私利百般鬥 暮見禁軍萬事休(14)章五十 得道高僧山中來 出入俗世緣何在(1)章六十八 郭威的壓力章四四 天成新政初現世 厲兵秣馬看天下(1)章四十二 北境邊城戰事烈 廟堂雲譎天下變(3)章四十三 洛陽秋雨日綿綿 北歸之人入東宮(1)章九 先帝功業吾功業 先帝天下吾天下章一百五十九 萬事俱備東風起 終是離人盼歸人(2)章一百八十六 不熄烽火八百里 水窮處自有云起(4)章八十二 一朝功業歸塵土 空留佳人無歸處章二十四 莫離獻策定滁州 馮道驅至壽春城(2)章兩百二三 萬人佈局成天網 橫死三個臭皮匠章十八 攻克章七十四 誰惹秦王怒【第二更】章三十九 白雪蓋黃土,紅血覆白雪章八十二 終是宿命禍蕭牆 夜雨殺戮停不住章四十三 北境邊城戰事烈 廟堂雲譎天下變(4)章七十三 錦繡江山萬萬裡 陽關未必無故人(1)章三七 欲爲大事不避難 細加運籌方有成(6)章六 一路北行入西樓 細細路遇杜千書章十二 臨壽春城啓大戰 登八公山論古今(5)章一百二十七 韃靼公主勇披甲 戈壁風情異江南(上)章五十二 何不來跪迎【第三更】章兩百四十 風捲黃旗過大崗 北境今起無戰事(5)章一百六十八 上陣父子死沙場 但留殘軀祭英魂(2)章十一 他的戰鬥(第二更)章三十一 劍南快縱馬 橫刀冷鍛甲(5)章九 風月之地有深機 看似是山不是山章四 神仙山(3)章五十 得道高僧山中來 出入俗世緣何在(1)章八 空城章二十二 昔曾浴血三十載 而今我爲唐皇帝(22)章五十七 其勢不可擋【第二更】章一百二十一 鐵甲陣前橫殺敵 天將雄師出關急(4)章五十七 首戰懷州城章七十九 親至芙蓉掀簾幕 一騎獨上古北口(上)章八 一支鳳釵引風波 不是斯人勝似是(下)章二十 亂世是滋生野心的溫牀章七十六 如何不認罪【第一更】章四十七 序幕章三十九 十年國辱自今雪 永無休止的戰爭(18)章一百五十三 來日取城饋送別 他鄉何曾遇故知(2)章四十九 旦爲私利百般鬥 暮見禁軍萬事休(5)章五十七 旦爲私利百般鬥 暮見禁軍萬事休(13)章三 雄才大略爲君王 盛世帝國新大唐(3)章一百二十九 韃靼公主勇披甲 戈壁風情異江南(下)章五八 身在俗世無出入 三王風聚江陵城(5)章十二 昔曾浴血三十載 而今我爲唐皇帝(12)章九十八 趙王領軍向楚地 秦王洛陽理大局(5)章十六 心血灌帝國 不負爲男兒(下)章六十七 一朝得領五千甲 踏碎關山覓封侯(3)章六十六 山河多少事【第二更】章二 鬼斧十手章六十七 去迎接他們【第三更】章兩百二二 渤海三月復三月 過三月再無三月章三九 昨日煙雲留不住 明朝雙手織鳳霞(1)章七十七 你要去夏州【第二更】章十九 你知死嗎?章五十三 北境邊城戰事烈 廟堂雲譎天下變(14)章九十九 萬里江山一洞庭 百年金陵一白袍章兩百三七 風捲黃旗過大崗 北境今起無戰事(2)章三十一 宴會風波章二十二 天下未平 征戰不休(1)章四十 一日朔方一日戰 能得幾人見州城(11)章五十七 名將風采今勝昔 誰在馬上稱豪傑(7)章七十六 兩軍決戰於滁和 盡得江淮莫神機(3)章六十四 北境邊城戰事烈 廟堂雲譎天下變(25)章兩百二一 生逢亂世不由己 唯真英雄能本色章五十九 江淮掩有十四州 南北相爭今何姓(4)章四六 天成新政初現世 厲兵秣馬看天下(3)章四十二 強軍出名將章四十八 李從璟取勢如棋 王彥章三日破敵(4)章十九 昔曾浴血三十載 而今我爲唐皇帝(19)章十四 恥與賊相識 不與寇同生(5)章四十八 勢來天地皆同力 久負盛名於天下(3)章六十二 北境邊城戰事烈 廟堂雲譎天下變(23)
章一百七十九 南撤又待追兵來 及戰日落慘遭敗章七十 金口千軍搬山易 袖刀翻入紅掌中(8)章一百零二 八仙過海顯神通 天下大爭在我側(7)章七十四 英雄遲暮未必恨 寒冬不耐早驅秋(1)章二 千里之遠有梟雄(中)章九十九 西行雲州會良將 夜火起時奔逃忙(6)章三十四 一日朔方一日戰 能得幾人見州城(5)章三十二 一日朔方一日戰 能得幾人見州城(3)章五十四 北境邊城戰事烈 廟堂雲譎天下變(15)章一百零六 千百年金陵風月 數不盡君臣過往(7)品書章一百七十八 新弩有成三百步 求戰需得有力爲(下)章六十三 北境邊城戰事烈 廟堂雲譎天下變(24)章一百四十二 遊演武院有三望 說耶律敏待一言(下)章八十 千軍萬馬競南下 三尺之舌竊爾城(6)章二 爲國征戰不惜身 欲爲忠臣不可得(中)章十一 淇門之變(3)章兩百三八 風捲黃旗過大崗 北境今起無戰事(3)章十八 蒹葭蒼蒼,血染一方章九十 夜半疑夢驚詫起 窗外風雨幾來襲(6)章四十三 一日朔方一日戰 能得幾人見州城(14)章兩百十八 大勢已至終傾力 欲整山河顧奸何(下)章五十六 名將風采今勝昔 誰在馬上稱豪傑(6)章一百七十九 南撤又待追兵來 及戰日落慘遭敗章五十八 旦爲私利百般鬥 暮見禁軍萬事休(14)章五十 得道高僧山中來 出入俗世緣何在(1)章六十八 郭威的壓力章四四 天成新政初現世 厲兵秣馬看天下(1)章四十二 北境邊城戰事烈 廟堂雲譎天下變(3)章四十三 洛陽秋雨日綿綿 北歸之人入東宮(1)章九 先帝功業吾功業 先帝天下吾天下章一百五十九 萬事俱備東風起 終是離人盼歸人(2)章一百八十六 不熄烽火八百里 水窮處自有云起(4)章八十二 一朝功業歸塵土 空留佳人無歸處章二十四 莫離獻策定滁州 馮道驅至壽春城(2)章兩百二三 萬人佈局成天網 橫死三個臭皮匠章十八 攻克章七十四 誰惹秦王怒【第二更】章三十九 白雪蓋黃土,紅血覆白雪章八十二 終是宿命禍蕭牆 夜雨殺戮停不住章四十三 北境邊城戰事烈 廟堂雲譎天下變(4)章七十三 錦繡江山萬萬裡 陽關未必無故人(1)章三七 欲爲大事不避難 細加運籌方有成(6)章六 一路北行入西樓 細細路遇杜千書章十二 臨壽春城啓大戰 登八公山論古今(5)章一百二十七 韃靼公主勇披甲 戈壁風情異江南(上)章五十二 何不來跪迎【第三更】章兩百四十 風捲黃旗過大崗 北境今起無戰事(5)章一百六十八 上陣父子死沙場 但留殘軀祭英魂(2)章十一 他的戰鬥(第二更)章三十一 劍南快縱馬 橫刀冷鍛甲(5)章九 風月之地有深機 看似是山不是山章四 神仙山(3)章五十 得道高僧山中來 出入俗世緣何在(1)章八 空城章二十二 昔曾浴血三十載 而今我爲唐皇帝(22)章五十七 其勢不可擋【第二更】章一百二十一 鐵甲陣前橫殺敵 天將雄師出關急(4)章五十七 首戰懷州城章七十九 親至芙蓉掀簾幕 一騎獨上古北口(上)章八 一支鳳釵引風波 不是斯人勝似是(下)章二十 亂世是滋生野心的溫牀章七十六 如何不認罪【第一更】章四十七 序幕章三十九 十年國辱自今雪 永無休止的戰爭(18)章一百五十三 來日取城饋送別 他鄉何曾遇故知(2)章四十九 旦爲私利百般鬥 暮見禁軍萬事休(5)章五十七 旦爲私利百般鬥 暮見禁軍萬事休(13)章三 雄才大略爲君王 盛世帝國新大唐(3)章一百二十九 韃靼公主勇披甲 戈壁風情異江南(下)章五八 身在俗世無出入 三王風聚江陵城(5)章十二 昔曾浴血三十載 而今我爲唐皇帝(12)章九十八 趙王領軍向楚地 秦王洛陽理大局(5)章十六 心血灌帝國 不負爲男兒(下)章六十七 一朝得領五千甲 踏碎關山覓封侯(3)章六十六 山河多少事【第二更】章二 鬼斧十手章六十七 去迎接他們【第三更】章兩百二二 渤海三月復三月 過三月再無三月章三九 昨日煙雲留不住 明朝雙手織鳳霞(1)章七十七 你要去夏州【第二更】章十九 你知死嗎?章五十三 北境邊城戰事烈 廟堂雲譎天下變(14)章九十九 萬里江山一洞庭 百年金陵一白袍章兩百三七 風捲黃旗過大崗 北境今起無戰事(2)章三十一 宴會風波章二十二 天下未平 征戰不休(1)章四十 一日朔方一日戰 能得幾人見州城(11)章五十七 名將風采今勝昔 誰在馬上稱豪傑(7)章七十六 兩軍決戰於滁和 盡得江淮莫神機(3)章六十四 北境邊城戰事烈 廟堂雲譎天下變(25)章兩百二一 生逢亂世不由己 唯真英雄能本色章五十九 江淮掩有十四州 南北相爭今何姓(4)章四六 天成新政初現世 厲兵秣馬看天下(3)章四十二 強軍出名將章四十八 李從璟取勢如棋 王彥章三日破敵(4)章十九 昔曾浴血三十載 而今我爲唐皇帝(19)章十四 恥與賊相識 不與寇同生(5)章四十八 勢來天地皆同力 久負盛名於天下(3)章六十二 北境邊城戰事烈 廟堂雲譎天下變(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