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葫蘆河畔(1)

抗日戰爭爆發後,八路軍主力開赴前線,抽出1個旅部、2個團、10個營及1個騎兵支隊,擔負警備日軍西渡黃河進攻邊區及防範國民黨軍突然襲擊的任務。

抗日戰爭進入相持階段後,國民黨由片面抗戰轉爲消極抗戰,將兵力集中於中國西南和西北部。1939年1月,國民黨五中全會後,部分國民黨頑固派露骨地採取了**和準備投降的政策,秘密頒佈了“限制**活動辦法”和“**問題處理辦法”,調集10萬大軍集結於陝甘寧邊區周圍,開始構築西起寧夏,南沿涇水,東臨黃河,北依長城的深溝壁壘和碉堡林立的封鎖線。

1939年12月,國民黨頑固派掀起了第1次**,先後向陝甘寧、晉西、晉東南、山東等地的八路軍進攻,侵佔了淳化、旬邑、正寧、寧縣、鎮原等5個縣,企圖消滅八路軍,摧毀八路軍根據地,爲其投降開闢道路。但在黨中央指揮下,八路軍堅決予以反擊,到1940年春季,第1次**失敗。**頭目綏德警備區國民黨專員何紹南於1940年2月被邊區人民趕走。

1941年1月,蔣介石掀起了第2次**,一方面在皖南配合日軍進攻新四軍,一方面準備對陝甘寧邊區進行大規模進攻。內戰危機空前嚴重。但在黨中央的有力鬥爭下,國民黨第2次**還是失敗了。

1943年是世界形勢開始發生重大變化的一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大轉折的前夜。2月間,蘇聯紅軍在斯大林格勒保衛戰中取得了偉大勝利,一舉從根本上扭轉了蘇德戰爭的局勢。這個具有決定意義的戰役,不僅是蘇德戰爭的轉折點,而且是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轉折點。此時,華北各抗日根據地,正依照黨中央“把敵人擠出去”的指示,進行着緊張複雜並卓越成績地反“蠶食”鬥爭。然而,國民黨頑固派這個時候卻慌張起來,唯恐日軍消滅不了***,不能獨吞抗日勝利果實。爲了實現其**主張,便積極配合日軍打擊人民力量,大叫大嚷,要“解散***”,“消滅八路軍”,“取消邊區”。

第3次**就在這樣的歷史背景下展開了。

這年的3月,蔣介石發表了《中國之命運》一書。這本以販賣**反人民的封建法西斯理論,揚言要在兩年內解決中國內政問題,消滅***和一切革命力量。中國***鄭重指出,這是一本對人民下達的宣戰書。

5月,除在華北、華中地區襲擊八路軍、新四軍外,竟下令撤盡美械裝備的國民黨駐河防的部隊,把大片土地讓給日軍,所撤軍隊全部調至陝甘寧邊區周圍,準備兵分9路閃擊延安。

{本章節選自《虎嘯萬里——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一軍征戰紀實》一書,該書由解放軍文藝出版社出版,可在網上購買到實體書!本書在2008年度入選全國"萬村圖書"工程,定向支援甘肅省農村書店建設~~~謝謝您的喜歡!}{首發http://ss.QB5200.org/book/36795.html網站。如果您不是在QB5200網站閱讀,就是其他網站的盜貼。盜貼可恥,盜貼不厚道。請讀友支持正版,支持作者QB5200原創首發,您的支持就是對作者的最大鼓勵,多謝!}6月1日,何應欽、白崇禧等赴西安。何應欽既是蔣介石手下的首要軍事將領,又是與蔣介石在日本士官學校的同窗;何應欽在蔣介石長達20多年的統治中,一直身居要職。白崇禧是國民黨桂系中的主要將領,陸軍一級上將,素有“小諸葛”之稱。

6月9日,胡宗南和何應欽、白崇禧赴耀縣召開作戰會議。15日,他們檢閱了駐耀縣的新編第27師、第165師,併到洛陽召集了第90軍、暫編第25師和新編第37師師以上軍官作戰會議。胡宗南還親自赴洛陽以北舊縣地區視察。胡宗南,字壽山,號琴齋,寫得一手好鋼筆字,是蔣介石的小老鄉,家住浙江鎮海,曾被蔣介石稱作爲“天之驕子”。

同時,北線鄧寶珊部擬第22軍配合國民黨頑固派行動;綏遠的傅作義亦致電胡宗南,商討夾擊陝甘寧邊區。

7月10日,國民黨第165師、第167師、新編第37師分別從耀縣、分縣、富平縣,向關中的馬欄推進,奪取了關中囊形地帶。中旬,國民黨軍炮擊陝甘寧邊區防地,氣勢洶洶地要八路軍“交出邊區”。

陝甘寧邊區面臨着嚴重內戰危機,戰爭一觸即發。

爲了加強陝甘寧邊區自衛力量,粉碎國民黨第3次**高湖,給以迎頭痛擊,中央軍委命令358旅調離晉西北,西渡黃河,開赴陝甘寧邊區,與駐守陝甘寧邊區的部隊共同肩負起保衛黨中央、保衛中央軍委,保衛主席的神聖使命。

{本章節選自《虎嘯萬里——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一軍征戰紀實》一書,該書由解放軍文藝出版社出版,可在網上購買到實體書!本書在2008年度入選全國"萬村圖書"工程,定向支援甘肅省農村書店建設~~~謝謝您的喜歡!}{首發http://ss.QB5200.org/book/36795.html網站。如果您不是在QB5200網站閱讀,就是其他網站的盜貼。盜貼可恥,盜貼不厚道。請讀友支持正版,支持作者QB5200原創首發,您的支持就是對作者的最大鼓勵,多謝!}

第二章 烏雲密佈(3)第一部 臨汾旅檔案(16)第三十四軍首任軍長何基灃(2)第五部 一八零師在朝鮮戰場實錄(33)第一部 臨汾旅檔案(10/11)第十三軍首任軍長周希漢(4、5)第四部 皮旅:一八一師(17)第三部 天府裡的和平交接(17)第四部 皮旅:一八一師(1/2)第廿二章 上甘嶺●英雄嶺(3)第一部 臨汾旅檔案(19/20)第三部 天府裡的和平交接(20)第二節 賀炳炎讓江東生見識打仗本領第一節 後衛變前鋒——獨臂將軍第十二章 大別山的冬天(5)第十一章 延安!延安!(4)第五部 一八零師在朝鮮戰場實錄(8)第十六章 淮海嘯(1)第六節 追悼會,賀龍元帥特派王震參加第六章 劍指豫北(5)第二章 利劍出鞘----蘭封劍雲(6)第五部 一八零師在朝鮮戰場實錄(15)第四章 突出重圍(2)第二十一章 將軍洞 ? 星裡湖(5)第 九 章 羊山集(3)第六章 齊會?陳莊?太行山(2)第十三章 兩打榆林(1)第 八 章 六營集風波(1)第十二章 隴東三邊(6)第十九章 劍隨心移(3)第十五章 襄樊役(6、7)第二章 烏雲密佈(3)第三節 保衛首都領空——羅元發擔任北京軍區空軍司令員第三章 血洗大楊湖(1、2)第十七章 揮戈荔北(4)第六章 齊會?陳莊?太行山(2)第二節 因禍得福:養病期間戀愛第五章 豫皖劍韻(3)第四部 皮旅:一八一師(6/7)第六部 大潛伏(3、4)第五部 一八零師在朝鮮戰場實錄(13)第三部 天府裡的和平交接(4)第二部 太原(28/29)第五部 一八零師在朝鮮戰場實錄(4)第十七章 揮戈荔北(2)第二部 太原(22/23)第十二章 大別山的冬天(3)第五部 一八零師在朝鮮戰場實錄(2/3)第六章 劍指豫北(5)第一節 後衛變前鋒——獨臂將軍第二十四軍首任軍長王必成(2)第三部 天府裡的和平交接(6)第五章 豫皖劍韻(3)第八章 殺盡日兵如殺草(3)第四部 皮旅:一八一師(17)第十二章 隴東三邊(2)第十五章 襄樊役(3)第五部 一八零師在朝鮮戰場實錄(32)第三十四軍首任軍長何基灃(2)引子:一軍史話第 八 章 六營集風波(3)第十三章 兩打榆林(4)第五章 豫皖劍韻(4)引子:一軍史話第十章 暴雷驚電連天掃(6)第五部 一八零師在朝鮮戰場實錄(20/21)第三部 天府裡的和平交接(19)第一部 臨汾旅檔案(14/15)第六章 劍指豫北(3)第一章 利劍出鞘----劍勢(2)第三部 天府裡的和平交接(4)第五部 一八零師在朝鮮戰場實錄(26)第三部 天府裡的和平交接(9)第廿一章 百戰經典?金城防禦(3)第五部 一八零師在朝鮮戰場實錄(24)第二部 太原(21)第二章 烏雲密佈(3)第二十一章 將軍洞 ? 星裡湖(2)第 八 章 六營集風波(2)小序 賀炳炎第五部 一八零師在朝鮮戰場實錄(11)第十九章 西南人心(3)第三部 天府裡的和平交接(17)第二十一章 將軍洞 ? 星裡湖(6)第二部 太原(7)第十一章 延安!延安!(3)第二部 太原(14)第二部 太原(19)第三章 力挽狂瀾(3)第十六章 淮海嘯(1)第二章 利劍出鞘--蘭封劍雲(2、3)第廿二章 上甘嶺●英雄嶺(3)第二部 太原(4)第 八 章 六營集風波(3)第十四章 王近山重仗劍(2、3)第十一章 血路?淮河險夷(3)第二節 因禍得福:養病期間戀愛第十二章 大別山的冬天(3)第廿二章 上甘嶺●英雄嶺(7)
第二章 烏雲密佈(3)第一部 臨汾旅檔案(16)第三十四軍首任軍長何基灃(2)第五部 一八零師在朝鮮戰場實錄(33)第一部 臨汾旅檔案(10/11)第十三軍首任軍長周希漢(4、5)第四部 皮旅:一八一師(17)第三部 天府裡的和平交接(17)第四部 皮旅:一八一師(1/2)第廿二章 上甘嶺●英雄嶺(3)第一部 臨汾旅檔案(19/20)第三部 天府裡的和平交接(20)第二節 賀炳炎讓江東生見識打仗本領第一節 後衛變前鋒——獨臂將軍第十二章 大別山的冬天(5)第十一章 延安!延安!(4)第五部 一八零師在朝鮮戰場實錄(8)第十六章 淮海嘯(1)第六節 追悼會,賀龍元帥特派王震參加第六章 劍指豫北(5)第二章 利劍出鞘----蘭封劍雲(6)第五部 一八零師在朝鮮戰場實錄(15)第四章 突出重圍(2)第二十一章 將軍洞 ? 星裡湖(5)第 九 章 羊山集(3)第六章 齊會?陳莊?太行山(2)第十三章 兩打榆林(1)第 八 章 六營集風波(1)第十二章 隴東三邊(6)第十九章 劍隨心移(3)第十五章 襄樊役(6、7)第二章 烏雲密佈(3)第三節 保衛首都領空——羅元發擔任北京軍區空軍司令員第三章 血洗大楊湖(1、2)第十七章 揮戈荔北(4)第六章 齊會?陳莊?太行山(2)第二節 因禍得福:養病期間戀愛第五章 豫皖劍韻(3)第四部 皮旅:一八一師(6/7)第六部 大潛伏(3、4)第五部 一八零師在朝鮮戰場實錄(13)第三部 天府裡的和平交接(4)第二部 太原(28/29)第五部 一八零師在朝鮮戰場實錄(4)第十七章 揮戈荔北(2)第二部 太原(22/23)第十二章 大別山的冬天(3)第五部 一八零師在朝鮮戰場實錄(2/3)第六章 劍指豫北(5)第一節 後衛變前鋒——獨臂將軍第二十四軍首任軍長王必成(2)第三部 天府裡的和平交接(6)第五章 豫皖劍韻(3)第八章 殺盡日兵如殺草(3)第四部 皮旅:一八一師(17)第十二章 隴東三邊(2)第十五章 襄樊役(3)第五部 一八零師在朝鮮戰場實錄(32)第三十四軍首任軍長何基灃(2)引子:一軍史話第 八 章 六營集風波(3)第十三章 兩打榆林(4)第五章 豫皖劍韻(4)引子:一軍史話第十章 暴雷驚電連天掃(6)第五部 一八零師在朝鮮戰場實錄(20/21)第三部 天府裡的和平交接(19)第一部 臨汾旅檔案(14/15)第六章 劍指豫北(3)第一章 利劍出鞘----劍勢(2)第三部 天府裡的和平交接(4)第五部 一八零師在朝鮮戰場實錄(26)第三部 天府裡的和平交接(9)第廿一章 百戰經典?金城防禦(3)第五部 一八零師在朝鮮戰場實錄(24)第二部 太原(21)第二章 烏雲密佈(3)第二十一章 將軍洞 ? 星裡湖(2)第 八 章 六營集風波(2)小序 賀炳炎第五部 一八零師在朝鮮戰場實錄(11)第十九章 西南人心(3)第三部 天府裡的和平交接(17)第二十一章 將軍洞 ? 星裡湖(6)第二部 太原(7)第十一章 延安!延安!(3)第二部 太原(14)第二部 太原(19)第三章 力挽狂瀾(3)第十六章 淮海嘯(1)第二章 利劍出鞘--蘭封劍雲(2、3)第廿二章 上甘嶺●英雄嶺(3)第二部 太原(4)第 八 章 六營集風波(3)第十四章 王近山重仗劍(2、3)第十一章 血路?淮河險夷(3)第二節 因禍得福:養病期間戀愛第十二章 大別山的冬天(3)第廿二章 上甘嶺●英雄嶺(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