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豫皖劍韻(3)

3李震回到旅部,肖永銀把電報遞了過來。李震一看,神色頓時嚴肅了起來。

肖永銀說:“野司要把一四O旅的俘虜全部抽走,縱隊下令,今晚全部上送運走。這一批俘虜兵,就我們旅補的最多,這麼一抽,部隊就空了!”

李震手握電報說:“縱隊的電報說得很清楚,這是一批臺灣來的兵,放在部隊也起不到作用。我是想,部隊剛剛打完金鄉,明天就要向隴海以南的柘榮、亳州進攻,急了一些了。”

肖永銀說:“所以,我讓你回來商議一下!”

“給縱隊回電,報告我們的想法,明天就要出發,似有困難。這不僅僅是我們旅的困難,相信十六旅、十七旅也一樣!”李震說。

肖永銀說:“好。就這麼辦。以我和你的名義上報。”

縱隊杜義德政委很快收到肖永銀和李震上報的電報,十六旅和十七旅的電報也上來了,意思都一樣,請示能否推後一天出發。既然如此,杜義德和韋傑同意1月24日向柘城、亳州進攻。

1月24日,部隊開始行動。

1月29日,六縱和七縱在鄧小平的直接指揮下,包圍了柘榮縣城。

鄧小平派人進入柘榮縣城勸守軍投降。

守在柘榮城內的是國民黨軍暫編第四縱隊張嵐峰旅殘部一個團,但是這個團長很不設想,十分地不設想。他拒絕投降。

於是,當天下午,鄧小平下令攻城。在猛烈的炮火轟炸下,七縱從城北城西兩個方向發起了總攻,激戰4個小時,城牆被轟開。次日,七縱佔領縣城,全殲守城部隊。

七縱攻下柘榮縣城,讓鄧小平很滿意。2月1日,鄧小平在電話裡對杜義德說:“七縱已拿下柘榮,六縱必須於2月2日攻下亳州。”

亳州守軍是國民黨軍整編第七十五師新十六旅二十團,另外還有第八十五師一個新兵營和該縣一個保安團,約1300餘人。國民黨軍的新十六旅二十團,是一支有些戰鬥經驗的部隊。杜義德很重視。他親自部署了作戰方案,決定由十八旅主攻毫州城北、城東;十六旅、十七旅分別助攻城南、城西。

十八旅旅長肖永銀和政委李震受領任務後,連夜組織排以上幹部傳達部署。肖永銀用簡潔的語言說:“爲配合華東野戰軍魯南作戰,乘皖北地區敵人兵力空虛的有利時機,我縱奉命攻佔毫州,我旅擔任主攻。我命令,五十四團擔任向城東和東北攻擊,五十二團爲第二梯隊、五十三團爲旅預備隊。”

五十四團團長盧彥山和政委李少清就無比風光地雙雙起立,異口同聲地響亮回答:“保證完成任務!”

2月1日晚,五十四團以一、三營爲第一梯隊;三、七連爲突擊連。二營爲團第二梯隊配製,發起了進攻。

進攻不久,三營在副團長陳新照率領下,一舉突破亳州東關。

在五十四團指揮部坐鎮指揮的肖永銀接到報到後,命令五十四團其餘部隊迅速向城東北角運動,連夜構築工事。

次日凌晨5時,黑壓壓的天,沒有半點放亮的意思。五十四團山炮、迫擊炮就位,向目標試射。

駐在城內的國民黨軍新十六旅二十團誤認爲解放軍發起了總攻,拼命地向解放軍陣地前沿轟擊。

黑夜的炮彈彈道總是那麼清晰可辯。這樣一來,敵人的火力點便暴露在十六旅觀察所的“眼睛”裡。

肖永銀下令,“旅團炮火羣一齊開火。”

真是痛快淋漓,國民黨軍第二十團的火力點、炮樓和城防工事,頓時灰飛煙滅,城東北角也被打開了缺口。

團政治處主任霍宗嶽帶領突擊隊三連和七連,火速登上城牆突破口,向縱深撲去。

盧彥山團長在望遠鏡裡看到了這一幕,當機立斷,提前發起衝鋒。隨着團指揮所發出的六顆紅色信號彈升上天空。剎那間,指戰員們衝鋒的腳步,如波濤洶涌,一波又一波地撲去,身後捲起的塵土,飛揚滾滾,向前,向前,再向前,密集的槍聲噼噼啪啪,響在耳邊。

在翻滾的硝煙裡,火光四射。團長盧彥山和團參謀長顏樂興率二營和團直機炮連投入戰鬥,牢牢控制着突破口的城牆制高點。

向城內縱深衝擊的兩個突擊連,進展十分迅速。三連通信員趙秀良在巷戰中和連長韓國華失去了聯繫,他在尋連長的時候,與5名國民黨兵相遇,趙秀良機智地投出一顆手榴彈,隨着一聲大吼,嚇得5名國民黨兵向他投降。5個俘虜兵說,“保安團的指揮部在縣府”,並“願意”帶路。三連、七連便讓5個俘虜兵當“嚮導”,穿過幾道小巷,把保安團的指揮部包圍了起來。

從保安指揮部回擊的槍聲中,霍宗嶽主任判斷,他們約一營兵力。這時,五十四團的後續部隊也源源不斷地趕來。霍主任手一揮,命令道:“趕快傳一營機炮連上!”

與此同時,三營八連、九連全部上來了,與七連會合在一起。三營機炮連把重機槍架在平屋頂上,同一營重機槍構成了交叉火力網,炮彈紛紛落在縣府的暗堡羣和辦公大樓上。

頓時,辦公樓烈火熊熊。陳新照副團長和霍宗嶽主任命令司號員吹起了振奮人心的衝鋒號。突擊連在火力掩護下,衝向縣府圍牆,搭起人梯,越牆而進。

這時,三營九連的爆破小組也炸燬了縣府的鐵門和兩側的地堡,衝進了院內。

國民黨亳州縣保安團士兵,猝不及防,驚慌大叫:“我們投降!別打了,我們投降!”

三連長韓國華向俘虜打聽保安團團長的下落,一位負傷的副營長喃喃地說:“團長、副團長和營長都被貴軍打死在城牆上了。”

就在戰鬥漸漸趨於平靜時,突然,城西南角又響起了一陣激烈的槍聲。原來是一百來個敵人僞裝投降,趁剛進城的部隊控制不嚴,越牆逃跑。五十三團指戰員們毫不手軟,立即全部予以擊斃。逃跑中的亳州縣縣長鬍志遠伏地不動,保住了性命,被活活地捉住了。

亳州戰鬥勝利結束。

2月3日下午5時許,六縱得到情報:國民黨軍第七十五師新十六旅兩個團向亳州增援而來,目前進至亳州以北的吳莊、丁大莊一線。杜義德命令十八旅發揚連續作戰的作風,堅決消滅增援之敵……

第一部 臨汾旅檔案(5)第十五章 襄樊役(3)第一部 臨汾旅檔案(1)第廿二章 上甘嶺●英雄嶺(4)第二部 太原(11)第二章 利劍出鞘----蘭封劍雲(6)第三部 天府裡的和平交接(12)第十五章 天下第一團的由來(1)第廿一章 百戰經典?金城防禦(3)第三章 血洗大楊湖(6)第六部 大潛伏(5、6)第十二章 大別山的冬天(3)第 八 章 六營集風波(2)第十五章 襄樊役(2)第十二章 隴東三邊(5)第五部 一八零師在朝鮮戰場實錄(32)第六部 大潛伏(5、6)第五部 一八零師在朝鮮戰場實錄(30)第 七 章 戰士,在戰火中永生(2)第廿二章 上甘嶺●英雄嶺(3)第一章 南昌 ? 洪湖(3)第二十一軍首任軍長滕海清(3)第一部 臨汾旅檔案(17)第三十四軍首任軍長何基灃(5)第十三章 兩打榆林(3)第一章 利劍出鞘----劍勢(1)第十章 暴雷驚電連天掃(1)第二章 利劍出鞘----蘭封劍雲(7、8)第三部 天府裡的和平交接(7/8)第二十一章 將軍洞 ? 星裡湖(3)第三十四軍首任軍長何基灃(4)第十一章 延安!延安!(3)第三章 力挽狂瀾(1)第十一章 延安!延安!(5)第五部 一八零師在朝鮮戰場實錄(2/3)第六章 劍指豫北(5)第三章 血洗大楊湖(6)第一部 臨汾旅檔案(7)第十九章 劍隨心移(1)第二十章 基谷山 ? 牡丹峰(3)第一部 臨汾旅檔案(30/31)第十五章 天下第一團的由來(4)第三章 血洗大楊湖(8)第二十一章 將軍洞 ? 星裡湖(4)第十五章 襄樊役(3)第九章 葫蘆河畔(3)第廿二章 上甘嶺●英雄嶺(7)第三部 天府裡的和平交接(9)第十一章 延安!延安!(3)第二十章 出國第一仗(3)第一部 臨汾旅檔案(2)第二章 烏雲密佈(3)第三十四軍首任軍長何基灃(4)第十一章 血路?淮河險夷(1)王必成(3):虎軍長和他的虎威(上)第十二章 隴東三邊(6)第廿二章 上甘嶺●英雄嶺(3)第十二章 大別山的冬天(4)第六章 齊會?陳莊?太行山(4)第一部 臨汾旅檔案(5)第二十一章 將軍洞 ? 星裡湖(6)第二章 利劍出鞘----蘭封劍雲(1)第一章 利劍出鞘----劍勢(4)第三部 天府裡的和平交接(2/3)第六章 劍指豫北(1)小序 王近山第一部 臨汾旅檔案(12/13)第十三章 王家店的槍聲(1)第三節 保衛首都領空——羅元發擔任北京軍區空軍司令員第五部 一八零師在朝鮮戰場實錄(2/3)第二部 太原(9/10)第 七 章 戰士,在戰火中永生(3)第六部 大潛伏(1、2)第八章 殺盡日兵如殺草(2)第五部 一八零師在朝鮮戰場實錄(24)第七章 家仇國恨民族氣(4)十五軍首任軍長秦基偉(4、5)第四部 皮旅:一八一師(21)小序 賀炳炎第一部 臨汾旅檔案(2)第二章 烏雲密佈(1)十五軍首任軍長秦基偉(2)第廿二章 上甘嶺●英雄嶺(9)第二部 太原(8)第六部 大潛伏(7)第十六章 淮海嘯(3)第十六章 淮海嘯(1)第七章 家仇國恨民族氣(2)第一章 利劍出鞘----劍勢(4)第五章 雁門關?大青山(1)第三章 血洗大楊湖(5)第十四章 三攻運城(3)第 七 章 戰士,在戰火中永生(1)第六部 大潛伏(8、9)第一章 利劍出鞘----劍勢(4)第三部 天府裡的和平交接(19)第二章 利劍出鞘----蘭封劍雲(7、8)二十五軍首任軍長成鈞3:莽撞第二章 烏雲密佈(4)第十軍首任軍長杜義德(3)
第一部 臨汾旅檔案(5)第十五章 襄樊役(3)第一部 臨汾旅檔案(1)第廿二章 上甘嶺●英雄嶺(4)第二部 太原(11)第二章 利劍出鞘----蘭封劍雲(6)第三部 天府裡的和平交接(12)第十五章 天下第一團的由來(1)第廿一章 百戰經典?金城防禦(3)第三章 血洗大楊湖(6)第六部 大潛伏(5、6)第十二章 大別山的冬天(3)第 八 章 六營集風波(2)第十五章 襄樊役(2)第十二章 隴東三邊(5)第五部 一八零師在朝鮮戰場實錄(32)第六部 大潛伏(5、6)第五部 一八零師在朝鮮戰場實錄(30)第 七 章 戰士,在戰火中永生(2)第廿二章 上甘嶺●英雄嶺(3)第一章 南昌 ? 洪湖(3)第二十一軍首任軍長滕海清(3)第一部 臨汾旅檔案(17)第三十四軍首任軍長何基灃(5)第十三章 兩打榆林(3)第一章 利劍出鞘----劍勢(1)第十章 暴雷驚電連天掃(1)第二章 利劍出鞘----蘭封劍雲(7、8)第三部 天府裡的和平交接(7/8)第二十一章 將軍洞 ? 星裡湖(3)第三十四軍首任軍長何基灃(4)第十一章 延安!延安!(3)第三章 力挽狂瀾(1)第十一章 延安!延安!(5)第五部 一八零師在朝鮮戰場實錄(2/3)第六章 劍指豫北(5)第三章 血洗大楊湖(6)第一部 臨汾旅檔案(7)第十九章 劍隨心移(1)第二十章 基谷山 ? 牡丹峰(3)第一部 臨汾旅檔案(30/31)第十五章 天下第一團的由來(4)第三章 血洗大楊湖(8)第二十一章 將軍洞 ? 星裡湖(4)第十五章 襄樊役(3)第九章 葫蘆河畔(3)第廿二章 上甘嶺●英雄嶺(7)第三部 天府裡的和平交接(9)第十一章 延安!延安!(3)第二十章 出國第一仗(3)第一部 臨汾旅檔案(2)第二章 烏雲密佈(3)第三十四軍首任軍長何基灃(4)第十一章 血路?淮河險夷(1)王必成(3):虎軍長和他的虎威(上)第十二章 隴東三邊(6)第廿二章 上甘嶺●英雄嶺(3)第十二章 大別山的冬天(4)第六章 齊會?陳莊?太行山(4)第一部 臨汾旅檔案(5)第二十一章 將軍洞 ? 星裡湖(6)第二章 利劍出鞘----蘭封劍雲(1)第一章 利劍出鞘----劍勢(4)第三部 天府裡的和平交接(2/3)第六章 劍指豫北(1)小序 王近山第一部 臨汾旅檔案(12/13)第十三章 王家店的槍聲(1)第三節 保衛首都領空——羅元發擔任北京軍區空軍司令員第五部 一八零師在朝鮮戰場實錄(2/3)第二部 太原(9/10)第 七 章 戰士,在戰火中永生(3)第六部 大潛伏(1、2)第八章 殺盡日兵如殺草(2)第五部 一八零師在朝鮮戰場實錄(24)第七章 家仇國恨民族氣(4)十五軍首任軍長秦基偉(4、5)第四部 皮旅:一八一師(21)小序 賀炳炎第一部 臨汾旅檔案(2)第二章 烏雲密佈(1)十五軍首任軍長秦基偉(2)第廿二章 上甘嶺●英雄嶺(9)第二部 太原(8)第六部 大潛伏(7)第十六章 淮海嘯(3)第十六章 淮海嘯(1)第七章 家仇國恨民族氣(2)第一章 利劍出鞘----劍勢(4)第五章 雁門關?大青山(1)第三章 血洗大楊湖(5)第十四章 三攻運城(3)第 七 章 戰士,在戰火中永生(1)第六部 大潛伏(8、9)第一章 利劍出鞘----劍勢(4)第三部 天府裡的和平交接(19)第二章 利劍出鞘----蘭封劍雲(7、8)二十五軍首任軍長成鈞3:莽撞第二章 烏雲密佈(4)第十軍首任軍長杜義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