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部 一八零師在朝鮮戰場實錄(11)

11衝出去的180師,沒有想到,後面會出現那麼多的變故。

變故最大的是,60軍的3個師,歸3個軍指揮。事情的經過是這樣的:

5月16日18時各部發起攻擊後,180師以538團、539團爲第一梯隊,540團爲第二梯隊,渡過了北漢江,佔領了寒峙峴、殷谷裡一線陣地。可以說,60軍180師進攻順利,一路凱歌。偏偏這時,15軍進至大水洞受阻,12軍發起攻擊則連前沿陣地都沒有衝破。

兵團領導一看,急忙命令60軍179師機動至春川以東地區,歸15軍指揮;60軍181師歸12軍指揮,參加殲滅自隱裡、寒溪一線的美軍第23團和南朝鮮軍第5師。180師的肩頭擔負起60軍的全軍作戰任務,即:“積極動作,牽制美陸1師、美7師。”

第5次戰役第二階段戰鬥發起不久,便有了這麼大的變故。作爲60軍,作爲180師,事先是沒有想到的。60軍成了名不副實的60軍,換話句說,可以叫“空軍”,司令部可以說是“光棍司令部”。不過,軍長韋傑、政委袁子欽還是顧全大局的,仍和各師保持聯繫,要求他們按照配屬單位的命令,認真執行。

60軍領導的心,被辦成兩半。不要說自己萬餘人馬的整裝師配屬出去了,就是一個小家庭,三個兄弟過寄出去兩個兄弟,哪個做母親的不擔心呢?!俗話都說,兒行千里母擔憂啊!更何況,這是戰場呢!

閒話少說,回到180師的戰場上來。

5月17日,180師繼續向南進攻,進佔了杜武洞。

這時,美軍發現180師態勢突出,迅速組織以坦克、炮兵、步兵編成的混合支隊反擊。第一梯隊的538團,首當其衝,正面與美軍架開了陣勢。團長龐克昌、參謀長胡景義指揮3營佔領陣地抗擊美軍。538團無座力炮連副連長邸安邦指揮2排做好打坦克的準備。7連佔領陣地掩護。美軍的10輛坦克,“轟隆,轟隆”衝過來了。邸安邦一聲令下,10發炮彈“轟”地飛了出去。9輛坦克開了花。震耳欲聾的聲音,震懾住了美軍步兵的腳步,有的抱頭鼠竄向後撤。

兵團得知180師擊毀美軍坦克的消息後,專門致電詢問打坦克的經驗,並令180師積極牽制美軍陸軍第1師和美軍第7師。

5月18日晚,鄭其貴師長繼續指揮180師向南攻擊,539團2營渡過了洪川江,538團進至春川地區。

5月19日,美軍進行反擊。538團2營在春川以南各高地抗擊美軍。雙方傷亡都很大,但美軍知道,只有白天才是他們的天下,因此,他們在白天反擊一些陣地,消耗部分志願軍兵力,拖延志願軍夜晚發起進攻的時間,從而保存自己的實力。最前沿的538團2營6連,只剩21人了,所帶彈藥已耗盡。跟隨6連作戰的2營教導員向團長參謀長胡景義報告:“參謀長,你能給我100枚手榴彈,我就謝謝你了。”

在這種情況下,志願軍指戰員仍想着如何消滅更多的敵人!

胡景義下令,全團蒐集部分手榴彈送前沿支援2營,抗擊美軍。

此時,戰場態勢是,3兵團在50公里的正面上,180師孤立突出。左鄰部隊圍殲寒溪之敵,在180師左後方約10公里遠。右鄰19兵團63軍渡過北漢江,但相距較遠,中間形成一個間隙,導致180師左右兩翼暴露。

然而,這些,因60軍和3兵團的領導精力都集中在如何殲敵上,根本沒有預見到兩翼暴露的危險。

其實,180師的領導,也沒有看到自己處在危險的邊緣,5月19日,仍指揮部隊繼續前進,向遠水洞、通谷裡前進……

第二十章 基谷山 ? 牡丹峰(2)第十六章 淮海嘯(1)十五軍首任軍長秦基偉(1)第十四章 王近山重仗劍(1)第三部 天府裡的和平交接(21)第三部 天府裡的和平交接(15)第七章 家仇國恨民族氣(4)第十一章 延安!延安!(2)第三十四軍首任軍長何基灃(4)第四章 突出重圍(3)第一部 臨汾旅檔案(32)第三部 天府裡的和平交接(16)第五部 一八零師在朝鮮戰場實錄(25)第十三章 兩打榆林(7)第四節 朝鮮失利:毛澤東調查王近山第六部 大潛伏(5、6)第十二章 大別山的冬天(3)第 八 章 六營集風波(3)第一章 利劍出鞘----劍勢(3)第五章 雁門關?大青山(1)第十三軍首任軍長周希漢(2)第二部 太原(21)第十五章 襄樊役(3)第十八章 怪事:投降只舉一隻手(1)第 七 章 戰士,在戰火中永生(2)第一部 臨汾旅檔案(17)第 八 章 六營集風波(2)第一部 臨汾旅檔案(30/31)第十七章 揮戈荔北(2)第十二章 大別山的冬天(1)第二部 太原(20)第廿二章 上甘嶺●英雄嶺(2)第十九章 西南人心(2)第 四 章 戰士,在戰爭中成長(1、2)第二章 利劍出鞘----蘭封劍雲(4、5)第十一章 血路?淮河險夷(3)第二十章 基谷山 ? 牡丹峰(1)第廿二章 上甘嶺●英雄嶺(2)第四部 皮旅:一八一師(17)第三章 力挽狂瀾(1)第二十四軍首任軍長王必成(2)第十二章 隴東三邊(8)第五部 一八零師在朝鮮戰場實錄(29)第三部 天府裡的和平交接(17)第二十章 出國第一仗(1)第十三章 王家店的槍聲(1)第一部 臨汾旅檔案(7)第二部 太原(28/29)第二十章 出國第一仗(3)第三章 力挽狂瀾(2)第五部 一八零師在朝鮮戰場實錄(25)第六章 齊會?陳莊?太行山(2)第一部 臨汾旅檔案(4)第十一章 延安!延安!(5)第十五章 襄樊役(3)第三部 天府裡的和平交接(9)第五部 一八零師在朝鮮戰場實錄(10)第十三章 兩打榆林(2)第十一章 血路?淮河險夷(3)第三部 天府裡的和平交接(1)第十一章 血路?淮河險夷(2)第 七 章 戰士,在戰火中永生(1)第十九章 劍隨心移(1)第三部 天府裡的和平交接(20)第十四章 王近山重仗劍(2、3)第五部 一八零師在朝鮮戰場實錄(24)第二章 烏雲密佈(2)第三部 天府裡的和平交接(1)第六章 劍指豫北(3)第二章 利劍出鞘----蘭封劍雲(6)第十一章 延安!延安!(5)第一部 臨汾旅檔案(30/31)第十四章 王近山重仗劍(1)第四章 突出重圍(4)第一章 南昌 ? 洪湖(2)第一部 臨汾旅檔案(14/15)十五軍首任軍長秦基偉(4、5)第二章 利劍出鞘----蘭封劍雲(6)第二部 太原(14)第五章 雁門關?大青山(1)第十六章 西府戰役(4)第十六章 淮海嘯(1)第五部 一八零師在朝鮮戰場實錄(28)第十七章 揮戈荔北(2)第四部 皮旅:一八一師(21)第三十四軍首任軍長何基灃(5)第六部 大潛伏(12、13)第十一章 延安!延安!(1)第一部 臨汾旅檔案(16)第十二章 隴東三邊(3)第 七 章 戰士,在戰火中永生(3)第二十章 基谷山 ? 牡丹峰(2)第十六章 西府戰役(1)第二部 太原(3)第五章 雁門關?大青山(5)第三部 天府裡的和平交接(21)第三部 天府裡的和平交接(22)第二章 利劍出鞘----蘭封劍雲(6)第十一章 延安!延安!(3)第三章 血洗大楊湖(7)
第二十章 基谷山 ? 牡丹峰(2)第十六章 淮海嘯(1)十五軍首任軍長秦基偉(1)第十四章 王近山重仗劍(1)第三部 天府裡的和平交接(21)第三部 天府裡的和平交接(15)第七章 家仇國恨民族氣(4)第十一章 延安!延安!(2)第三十四軍首任軍長何基灃(4)第四章 突出重圍(3)第一部 臨汾旅檔案(32)第三部 天府裡的和平交接(16)第五部 一八零師在朝鮮戰場實錄(25)第十三章 兩打榆林(7)第四節 朝鮮失利:毛澤東調查王近山第六部 大潛伏(5、6)第十二章 大別山的冬天(3)第 八 章 六營集風波(3)第一章 利劍出鞘----劍勢(3)第五章 雁門關?大青山(1)第十三軍首任軍長周希漢(2)第二部 太原(21)第十五章 襄樊役(3)第十八章 怪事:投降只舉一隻手(1)第 七 章 戰士,在戰火中永生(2)第一部 臨汾旅檔案(17)第 八 章 六營集風波(2)第一部 臨汾旅檔案(30/31)第十七章 揮戈荔北(2)第十二章 大別山的冬天(1)第二部 太原(20)第廿二章 上甘嶺●英雄嶺(2)第十九章 西南人心(2)第 四 章 戰士,在戰爭中成長(1、2)第二章 利劍出鞘----蘭封劍雲(4、5)第十一章 血路?淮河險夷(3)第二十章 基谷山 ? 牡丹峰(1)第廿二章 上甘嶺●英雄嶺(2)第四部 皮旅:一八一師(17)第三章 力挽狂瀾(1)第二十四軍首任軍長王必成(2)第十二章 隴東三邊(8)第五部 一八零師在朝鮮戰場實錄(29)第三部 天府裡的和平交接(17)第二十章 出國第一仗(1)第十三章 王家店的槍聲(1)第一部 臨汾旅檔案(7)第二部 太原(28/29)第二十章 出國第一仗(3)第三章 力挽狂瀾(2)第五部 一八零師在朝鮮戰場實錄(25)第六章 齊會?陳莊?太行山(2)第一部 臨汾旅檔案(4)第十一章 延安!延安!(5)第十五章 襄樊役(3)第三部 天府裡的和平交接(9)第五部 一八零師在朝鮮戰場實錄(10)第十三章 兩打榆林(2)第十一章 血路?淮河險夷(3)第三部 天府裡的和平交接(1)第十一章 血路?淮河險夷(2)第 七 章 戰士,在戰火中永生(1)第十九章 劍隨心移(1)第三部 天府裡的和平交接(20)第十四章 王近山重仗劍(2、3)第五部 一八零師在朝鮮戰場實錄(24)第二章 烏雲密佈(2)第三部 天府裡的和平交接(1)第六章 劍指豫北(3)第二章 利劍出鞘----蘭封劍雲(6)第十一章 延安!延安!(5)第一部 臨汾旅檔案(30/31)第十四章 王近山重仗劍(1)第四章 突出重圍(4)第一章 南昌 ? 洪湖(2)第一部 臨汾旅檔案(14/15)十五軍首任軍長秦基偉(4、5)第二章 利劍出鞘----蘭封劍雲(6)第二部 太原(14)第五章 雁門關?大青山(1)第十六章 西府戰役(4)第十六章 淮海嘯(1)第五部 一八零師在朝鮮戰場實錄(28)第十七章 揮戈荔北(2)第四部 皮旅:一八一師(21)第三十四軍首任軍長何基灃(5)第六部 大潛伏(12、13)第十一章 延安!延安!(1)第一部 臨汾旅檔案(16)第十二章 隴東三邊(3)第 七 章 戰士,在戰火中永生(3)第二十章 基谷山 ? 牡丹峰(2)第十六章 西府戰役(1)第二部 太原(3)第五章 雁門關?大青山(5)第三部 天府裡的和平交接(21)第三部 天府裡的和平交接(22)第二章 利劍出鞘----蘭封劍雲(6)第十一章 延安!延安!(3)第三章 血洗大楊湖(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