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大別山的冬天(3)

3十六旅未歸建到位,六縱的仗則不能不打。因爲,打仗不是單方面一廂情願的事兒。那邊國民黨軍動手了,這邊解放軍不動手,自然是要吃虧的嘛!

10月2日,六縱政委杜義德在沒有接到十六旅歸建的電報,卻接到野戰軍司令部的電報:“一縱佈陣初成,令你們縱上午10時前趕到高山鋪布‘口袋’。”

偏偏這時,縱隊電報機出了故障,杜義德只好寫了張紙條——肖李:命令你們午前十點接敵,協同一縱消滅敵人。杜義德——讓通信員騎馬送去十八旅。

十八旅是在十點鐘,收到杜義德的紙條的。

“時間來不及了!按部就班是不行了!我們倆一人帶個團,往前靠!”肖永銀對李震說。

李震邊扎武裝帶邊說:“行。我帶五十二團,你帶五十四團。”

五十三團被野司調走了。

肖永銀和李震倆人就這樣,分別帶五十二團和五十四團朝高山鋪跑步前進。

高山鋪戰鬥是在大別山殲滅國民黨軍冒進的一次戰鬥。當時,劉鄧大軍進至豫西南伏牛山區,位於大別山右後側;華東野戰軍主力從魯中轉入魯西南地區進至豫皖蘇地區,位於大別山左後側;與大別山構成三方犄角之勢,互爲策應。國民黨軍認爲解放軍即將渡江,驚慌調青年軍整編第四十師、整編第五十二師八十二旅,經浠水向廣濟急進。劉伯承和鄧小平抓住國民黨軍孤軍冒進的有利戰機,當機立斷,臨時決定集中第一縱隊、第二縱隊、第三縱隊、第六縱隊及中原獨立旅共17個旅的兵力,將國民黨軍誘至地形險要便於設伏的廣濟西北、蘄春東北的高山鋪地區,布成袋形陣勢,加以圍殲。第一縱隊在高山鋪地區東、北、南三面設伏,兜擊國民黨軍;以中原獨立旅誘國民黨軍上鉤。第六縱隊的任務是尾敵東追,乘敵展開時,從背後插進殲敵;第二縱隊和第三縱隊爲預備隊。

國民黨軍到了高山鋪溝內,發現不對勁,以優勢兵力連續進攻馬騎山和李山陣地,企圖搶佔制高點,奪路突圍。此時,第一縱隊剛剛完成設伏,許多陣地尚未構築工事。無奈之下,劉鄧首長讓六縱投入力量。而此時,六縱十六旅歸建未到位,只好讓十八旅前出。

實在是過於匆忙了,肖永銀連自己的坐騎“寶馬”都沒顧得上帶,旅長身邊只跟着幾個警衛員和參謀。他們剛剛爬上一道山樑,正準備翻過前面的那條二三百米寬的大溝,上到對面山頭上去——翻過那座山,就是高山鋪了。

可是,突然,先頭部隊被從山上打了下來,後頭的也掉頭往回跑。

“下來的兵是誰的?是不是你們的?”肖永銀很生氣地問五十四團團長盧彥山。

“是,是我們的一個班……”盧彥山如實回答。

“怎麼那麼糟糕!”肖永銀埋怨了一句,舉起望遠鏡朝那座山頭上望。國民黨軍的士兵上來了,越上越多。肖永銀在心裡默默地估數着,大約有五六百人。這股國民黨軍士兵非常神氣,一律的湯姆士衝鋒槍,頭上鋼盔鋥亮,儘管是搶佔山頭,但方陣卻始終不亂。“哦,戰鬥力很強,這是誰的部隊?他們要幹什麼?”肖永銀正思索間,山那邊的山溝裡騰起一片煙塵,似是對方的大部隊,人山人海,跑得烏煙瘴氣,再看看,隊伍亂糟糟的,像一大羣“跑反的”。這下肖永銀明白了,放下望遠鏡,問盧團長:“看清楚了沒有?”

盧彥山團長也放下望遠鏡,然後說:“看清楚了。”

肖永銀旅長的手一指:“佔領這個山頭的,五六百人,是敢死隊!要在我們這裡打開缺口,向黃崗方向突圍!”

“明白了!”盧彥山團長說。

“你敢不敢這個?”肖永銀用手比劃着,意思是“拼刺刀”。

盧彥山團長瞪大了眼睛,堅定地回答:“敢!”

肖永銀興奮地下令:“好!出擊!”

左翼五十四團,右翼五十二團,一下子都甩了出去。“布袋口”的關鍵是及時“鎖定”袋口。肖永銀抓住話筒,大聲向縱隊報告:“杜政委嗎?我是肖永銀。敵人突圍了,我把部隊放出去了。”

“放出去了?好!你看見十七旅了沒有?”杜義德在電話裡問。

十七旅應該從十八旅右翼投入,在獨山方向,大概也因爲和縱隊失去了聯繫,這時沒有趕到。肖永銀用望遠鏡看了一會兒,看不見。肖永銀焦急地對杜義德喊道:“那邊沒有我們的隊伍。我現在沒時間跟你講,半小時以後向你報告!”說完,“啪”地扔下話筒,扭頭就往外跑。

幾道山樑人山人海。國民黨軍士兵翻過山樑,拼命想殺開一條逃路;十八旅也全部出擊了,幾十挺重機槍一起吼叫,“捉俘虜啊!”

喊殺聲震天。國民黨軍潰退了,滿山遍野的亂跑。指戰員們撒開腳丫往敵羣裡扎。

“這仗贏定了!”肖永銀看到指戰員們的神勇身影,心想。

正高興呢,忽然看見在自己身邊不遠,旅直山炮營副營長張千祥,抱着一挺機槍在掃射,子彈嘣嘣地跳。張副營長打的洋洋得意。肖永銀跑過去,照着張副營長屁股就是一腳踢了過去,嘴出如子彈一樣嘣出幾個字來:

“媽的!你個怕死鬼!人家都出擊了,你還在打?”

張副營長嚇了一跳,爬起身來,扛着機槍就往前衝。

半小時以後,杜義德聽到肖永銀那興奮地聲音:“政委哇,你這會兒有什麼脾氣就朝我發,仗打完了,呆會兒我去見你!”

杜義德笑道:“十六旅歸隊了,尤太忠、張國傳都在我這兒,你來,我們喝一杯。”

肖永銀咂咂嘴,笑了。

第六章 劍指豫北(1)第六部 大潛伏(10、11)第 七 章 戰士,在戰火中永生(1)第三部 天府裡的和平交接(5)第四部 皮旅:一八一師(15)第十七章 揮戈荔北(2)第八章 殺盡日兵如殺草(1)第二部 太原(22/23)第二部 太原(25/26)第五章 豫皖劍韻(3)第四部 皮旅:一八一師(3/4)第二十章 基谷山 ? 牡丹峰(4)第 九 章 羊山集(5)第十二章 隴東三邊(4)第一部 臨汾旅檔案(12/13)第二章 利劍出鞘----蘭封劍雲(4、5)第五節 最後傳奇:人死還當顧問第廿二章 上甘嶺●英雄嶺(1)第三章 血洗大楊湖(7)第廿二章 上甘嶺●英雄嶺(6)第十六章 淮海嘯(4)第四章 突出重圍(5)第三章 血洗大楊湖(3、4)第五部 一八零師在朝鮮戰場實錄(10)第二部 太原(18)第五部 一八零師在朝鮮戰場實錄(11)第十五章 天下第一團的由來(1)第二十章 基谷山 ? 牡丹峰(1)第十二章 隴東三邊(2)第十一章 延安!延安!(4)第五節 最後傳奇:人死還當顧問第十八章 怪事:投降只舉一隻手(3)第七章 家仇國恨民族氣(7)第二節 賀炳炎讓江東生見識打仗本領第 九 章 羊山集(1\2)第七章 家仇國恨民族氣(2)第十三軍首任軍長周希漢(4、5)第三章 血洗大楊湖(8)第九章 葫蘆河畔(4)第三部 天府裡的和平交接(4)第一章 南昌 ? 洪湖(1)第五部 一八零師在朝鮮戰場實錄(14)第十七章 揮戈荔北(5)第六章 劍指豫北(3)王必成(3):虎軍長和他的虎威(上)第十六章 淮海嘯(1)第二部 太原(28/29)第三節 猛虎掏心:打襄陽一反常規第十軍首任軍長杜義德(2)第一部 臨汾旅檔案(2)第十九章 西南人心(3)第二部 太原(1/2)第五部 一八零師在朝鮮戰場實錄(15)第十二章 隴東三邊(4)第八章 殺盡日兵如殺草(5)第十章 暴雷驚電連天掃(2)第 七 章 戰士,在戰火中永生(2)第二十章 基谷山 ? 牡丹峰(1)第一節 後衛變前鋒——獨臂將軍第四章 突出重圍(5)第 八 章 六營集風波(1)第一節 保衛中央蘇區——羅元髮指揮一個團接替兩個師的陣地第二部 太原(8)第二部 太原(3)第一部 臨汾旅檔案(12/13)第四節 朝鮮失利:毛澤東調查王近山第五部 一八零師在朝鮮戰場實錄(18)第十三章 兩打榆林(2)第四部 皮旅:一八一師(18/19)第五章 雁門關?大青山(1)第十六章 西府戰役(3)第二部 太原(19)第十三軍首任軍長周希漢(1)第七章 家仇國恨民族氣(7)第五部 一八零師在朝鮮戰場實錄(34)第三部 天府裡的和平交接(19)第十九章 西南人心(2)第五部 一八零師在朝鮮戰場實錄(24)第一部 臨汾旅檔案(3)第十章 暴雷驚電連天掃(3)第一部 臨汾旅檔案(6)第五部 一八零師在朝鮮戰場實錄(32)第十三章 兩打榆林(1)第二部 太原(3)第二部 太原(8)第一部 臨汾旅檔案(32)第三部 天府裡的和平交接(2/3)第五部 一八零師在朝鮮戰場實錄(32)第五部 一八零師在朝鮮戰場實錄(6/7)第六部 大潛伏(10、11)第九章 葫蘆河畔(3)第五部 一八零師在朝鮮戰場實錄(25)小序 賀炳炎第二章 利劍出鞘----蘭封劍雲(1)第五部 一八零師在朝鮮戰場實錄(26)第三部 天府裡的和平交接(9)第九章 葫蘆河畔(3)第六章 劍指豫北(1)第五部 一八零師在朝鮮戰場實錄(11)第十五章 襄樊役(2)
第六章 劍指豫北(1)第六部 大潛伏(10、11)第 七 章 戰士,在戰火中永生(1)第三部 天府裡的和平交接(5)第四部 皮旅:一八一師(15)第十七章 揮戈荔北(2)第八章 殺盡日兵如殺草(1)第二部 太原(22/23)第二部 太原(25/26)第五章 豫皖劍韻(3)第四部 皮旅:一八一師(3/4)第二十章 基谷山 ? 牡丹峰(4)第 九 章 羊山集(5)第十二章 隴東三邊(4)第一部 臨汾旅檔案(12/13)第二章 利劍出鞘----蘭封劍雲(4、5)第五節 最後傳奇:人死還當顧問第廿二章 上甘嶺●英雄嶺(1)第三章 血洗大楊湖(7)第廿二章 上甘嶺●英雄嶺(6)第十六章 淮海嘯(4)第四章 突出重圍(5)第三章 血洗大楊湖(3、4)第五部 一八零師在朝鮮戰場實錄(10)第二部 太原(18)第五部 一八零師在朝鮮戰場實錄(11)第十五章 天下第一團的由來(1)第二十章 基谷山 ? 牡丹峰(1)第十二章 隴東三邊(2)第十一章 延安!延安!(4)第五節 最後傳奇:人死還當顧問第十八章 怪事:投降只舉一隻手(3)第七章 家仇國恨民族氣(7)第二節 賀炳炎讓江東生見識打仗本領第 九 章 羊山集(1\2)第七章 家仇國恨民族氣(2)第十三軍首任軍長周希漢(4、5)第三章 血洗大楊湖(8)第九章 葫蘆河畔(4)第三部 天府裡的和平交接(4)第一章 南昌 ? 洪湖(1)第五部 一八零師在朝鮮戰場實錄(14)第十七章 揮戈荔北(5)第六章 劍指豫北(3)王必成(3):虎軍長和他的虎威(上)第十六章 淮海嘯(1)第二部 太原(28/29)第三節 猛虎掏心:打襄陽一反常規第十軍首任軍長杜義德(2)第一部 臨汾旅檔案(2)第十九章 西南人心(3)第二部 太原(1/2)第五部 一八零師在朝鮮戰場實錄(15)第十二章 隴東三邊(4)第八章 殺盡日兵如殺草(5)第十章 暴雷驚電連天掃(2)第 七 章 戰士,在戰火中永生(2)第二十章 基谷山 ? 牡丹峰(1)第一節 後衛變前鋒——獨臂將軍第四章 突出重圍(5)第 八 章 六營集風波(1)第一節 保衛中央蘇區——羅元髮指揮一個團接替兩個師的陣地第二部 太原(8)第二部 太原(3)第一部 臨汾旅檔案(12/13)第四節 朝鮮失利:毛澤東調查王近山第五部 一八零師在朝鮮戰場實錄(18)第十三章 兩打榆林(2)第四部 皮旅:一八一師(18/19)第五章 雁門關?大青山(1)第十六章 西府戰役(3)第二部 太原(19)第十三軍首任軍長周希漢(1)第七章 家仇國恨民族氣(7)第五部 一八零師在朝鮮戰場實錄(34)第三部 天府裡的和平交接(19)第十九章 西南人心(2)第五部 一八零師在朝鮮戰場實錄(24)第一部 臨汾旅檔案(3)第十章 暴雷驚電連天掃(3)第一部 臨汾旅檔案(6)第五部 一八零師在朝鮮戰場實錄(32)第十三章 兩打榆林(1)第二部 太原(3)第二部 太原(8)第一部 臨汾旅檔案(32)第三部 天府裡的和平交接(2/3)第五部 一八零師在朝鮮戰場實錄(32)第五部 一八零師在朝鮮戰場實錄(6/7)第六部 大潛伏(10、11)第九章 葫蘆河畔(3)第五部 一八零師在朝鮮戰場實錄(25)小序 賀炳炎第二章 利劍出鞘----蘭封劍雲(1)第五部 一八零師在朝鮮戰場實錄(26)第三部 天府裡的和平交接(9)第九章 葫蘆河畔(3)第六章 劍指豫北(1)第五部 一八零師在朝鮮戰場實錄(11)第十五章 襄樊役(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