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節 保衛首都領空——羅元發擔任北京軍區空軍司令員

羅元發率教導旅撤出金盆灣後,在彭德懷指揮下,與兄弟部隊並肩,一戰青化砭、二戰羊馬河,三戰蟠龍鎮,最終把進攻延安的胡宗南部隊消滅了一大半。

1947年10月11日,以教導旅和新編第四旅爲基礎,組建了西北野戰軍第六縱隊,羅元發任縱隊司令員、徐立清任政委。六縱在羅元發和徐立清指揮下,先後參加了榆林、宜川、西府隴東、澄郃、荔北、西北1948年冬季攻勢等戰役,取得了驕人的戰績。

1949年2月1日,西北野戰軍第六縱隊改稱中國人民解放軍第六軍,羅元發任軍長、徐立清任政委,下轄第十六師(原教導旅)、第十七師(原新編第四旅)、第十八師(由晉南軍區部隊組成)。

羅元發成了中國人民解放軍第六軍首任軍長後,第一仗就是率第六軍解放胡宗南的“老巢”西安。1949年5月5日,羅元發率第六軍進至賈曲、黨睦地區,與兄弟部隊對西安完成了半包圍狀態。

西安歷來是胡宗南的大本營,當初進攻延安時,胡宗南就是坐鎮西安指揮作戰的。如今解放大兵壓境,胡宗南惶恐不安,又不甘心拱手相讓,把手中的7個軍調過來調過去,不知把賭注押到哪裡好?!

羅元發窺視到了胡宗南的“賭徒”心態,派出副軍長張賢約率一個師大張旗鼓地向西北方向運動。胡宗南得到情報,大驚失色,立即召開會議,決定將主力撤至秦嶺以南地區,把留守西安的任務交給國民軍第十七軍及保安部隊。

羅元發採取聲東擊西戰術,達到了預期效果。西北野戰軍立即(5月17日晚)下達了第一軍、第二軍和第四軍並肩西截胡宗南部隊,第六軍進攻延安,第三軍作爲預備的作戰命令。西北野戰軍副司令員張宗遜在佈置任務的作戰會議上,問:“羅元發同志,把解放西安任務交給你們軍,有困難嗎?”

羅元發堅定地回答:“堅決完成任務。”

“有一個問題很重要,希望你們特別注意,就是要認真執行城市政策。軍隊不但是個戰鬥隊,而是個工作隊。”西北野戰軍政治部主任甘泗淇對羅元發說:“西安是個大城市,搞好城市政策是關鍵;要教育部隊嚴格執行‘約法八章’和‘城市政策十五條’做好羣衆工作。野司張德生副主任和範明同志對陝西地下黨情況很熟悉,會後你們好好談談。進城以後要及時和地下黨取得聯繫。”

會後,羅元發連夜召開師以上幹部作戰會議,研究作戰方案。進攻西安的具體部署爲軍偵察科科長王正臣率十六師和十七師的偵察部隊連夜出發,查明國民黨軍在渭河兩岸的兵力和防禦部署,選好渡河點;十六師、十七師於5月18日12時前做好一切戰鬥準備,18日下午2時出發向咸陽地區挺進;十六師攻咸陽以東的林場,十七師攻咸陽以西五陵;各部隊務必於5月19日拂曉前到達指定地點。

佈置完戰鬥任務已是下半夜,羅元發沒有睡意。說真的,羅元發的心情大好。胡宗南盤踞了十幾年的西安老窩,即將要讓羅元髮指揮的第六軍端了,能不興奮嗎?!

羅元發的興奮沒有白興奮,他把最困難的事都想到了前頭。5月19日下午,部隊達到渭河北岸後,果真如羅元發夜間想到的一樣,國民黨軍早就把渭河上面的船隻和橋樑毀掉了。因此,出發前,羅元發要求部隊紮好竹排備用,正好派上了用場。

儘管渭河是西安北部的天然屏障,但第六軍在羅元髮指揮下,準備充分,強渡渭河一舉成功。西安城完全暴露在羅元發的第六軍指戰員面前了。5月20日下午,十六師在師長吳宗先率領下,逼近西安西關;十七師在師長程悅光、政委黃振棠率領下,直插西安南門。第六軍部隊全線抵近西安城時,西安地下黨的代表王超北趕到城外,與羅元發接上了頭。

羅元發從王超北口中獲悉,守西安的國民黨軍第十七軍倉皇出城逃跑,軍長楊德亮已逃向終南山,立即決定部隊入城接管西安。下午2時許,羅元發與先頭部隊一起同時入城,把第六軍軍部開設在原楊虎城將軍的公館止園內。西安城內的國民黨軍原保安部隊,原先安插了許多地下黨員,解放軍第六軍入城後,也很快控制了西安保安部隊的指揮權。

5月20日晚上,彭德懷致電羅元發,祝賀第六軍勝利解放西安,並命令羅元發組建西安城防司令部,任命羅元發兼任西安市警備司令。當晚,羅元發在止園召開團以上幹部會議,宣佈組建城防司令部,並制訂了恢復城市秩序,維護社會治安等一系列措施,同時決定舉行一次隆重的入城儀式,鼓舞西安軍民鬥志。

5月24日,西安軍管會在賀龍主持人成立。5月25日,西安市人民政府成立,賈拓夫出任首任市長。羅元發把在西安繳獲的一切物資全部移交給西安人民政府。賀龍說:“六軍不僅是一支能打仗的部隊,而且是一支非常遵守紀律的部隊。”賈拓夫感慨地對羅元發說:“你們不愧是人民的子弟兵,你們主動把戰場上的繳獲的物資上交,幫助政府克服困難,全市人民向你們致敬!”

羅元發說:“西安就交給你賈市長了,我們奉彭總命令,還要去解放蘭州!”

1949年6月,西北野戰軍成立第一、二兵團。六軍歸二兵團指揮。8月6日,羅元發率六軍擔任二兵團的前衛軍,向蘭州發起進攻。8月26日,蘭州解放,馬步芳部主力2.7萬餘人被殲滅。9月,羅元髮指揮六軍,轉隸第一兵團建制,西渡黃河,解放青海省會西寧。9月28日,羅元髮指揮的第六軍抵達酒泉時,傳來新疆國民黨軍起義的消息,中央軍委命令第六軍接管迪化和北疆的全部防務。

{本章節選自《首任軍長》上卷,該書由河南人民出版社出版,可以在網上購買到實體書!謝謝您的喜歡,非常謝謝www。qb5200。Com您的訂閱!}1949年10月,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羅元髮指揮第六軍奉命剿匪和組織部隊屯墾戍邊。1953年5月6日,奉中央軍委命令,第六軍番號撤銷,所屬第十六師、第十七師改編爲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第五師、第六師;十八師合併到西安警備司令部;第六軍軍部與西北軍區航空處合併組建西北軍區空軍,羅元發任西北軍區空軍司令員。1954年8月,羅元發奉調南京軍事學院學習。

1957年6月,北京軍區空軍與北京軍區防空軍合併爲北京軍區空軍。9月,羅元發從南京軍事學院戰役系學習畢業,出任北京軍區空軍司令員。

羅元發上任後,首先向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司令員劉亞樓報到。劉亞樓開門見山地說:“首都空軍很重要,你到北空後,一定要特別注意,絕對保證首都的領空安全。”

聽了劉亞樓的話,羅元發堅定地回答:“我一定把首都防空工作放在首位!”

羅元發是這樣表態的,也是這樣做的。羅元發時刻盯着逃往臺灣的蔣介石不斷派“RB-57D”和“U-2”進入中國大陸腹地的飛機。1959年10月7日夜,北京軍區空軍部隊在羅元髮指揮下,把入侵首都領空的“RB-57D”飛機擊落在通縣上空,使北京首都防空一直安然無恙。

1968年9月,羅元發調任空軍副司令員兼國防科委副主任。1975年7月,羅元發擔任國防科委顧問組組長。1982年,中央軍委批准羅元發離休後,羅元發撰寫了《戰鬥在大西北》等回憶錄。2007年8月1日,《解放軍報》組織健在的開國將領寄語活動,羅元發說:“我們的傳統和作風就是英勇頑強,不怕困難,不怕犧牲。”

是啊!有“鐵腦殼”之譽的羅元發,向來是英勇頑強,不怕困難,不怕犧牲的。祝願羅元發將軍在2010年百歲生日之時,發出同樣的豪情壯語。

{本章節選自《首任軍長》上卷,該書由河南人民出版社出版,可在網上購買到實體書!謝謝您的喜歡!}{首發http://ss.QB5200.org網站。如果您不是在QB5200網站閱讀,就是其他網站的盜貼。盜貼可恥,盜貼不厚道。請讀友支持正版,支持作者QB5200原創首發,您的支持就是對作者的最大鼓勵,多謝!}

第一部 臨汾旅檔案(10/11)第十六章 西府戰役(4)第四部 皮旅:一八一師(17)第廿二章 上甘嶺●英雄嶺(9)第五部 一八零師在朝鮮戰場實錄(10)第 八 章 六營集風波(3)第五部 一八零師在朝鮮戰場實錄(10)第三部 天府裡的和平交接(11)第二部 太原(22/23)第十六章 淮海嘯(2)第十九章 西南人心(2)第 十 章 血路?汝河險情(2)第二部 太原(5/6)第廿一章 百戰經典?金城防禦(2)第五部 一八零師在朝鮮戰場實錄(29)第三章 血洗大楊湖(8)第十一章 血路?淮河險夷(2)第十章 暴雷驚電連天掃(4)第五部 一八零師在朝鮮戰場實錄(19)第三十四軍首任軍長何基灃(5)第四章 突出重圍(3)第十六章 淮海嘯(3)第七章 家仇國恨民族氣(3)第十章 暴雷驚電連天掃(6)第三章 血洗大楊湖(9、10)第二部 太原(24)第二部 太原(16/17)二十五軍首任軍長成鈞1:造化第五部 一八零師在朝鮮戰場實錄(19)第二章 烏雲密佈(1)第五部 一八零師在朝鮮戰場實錄(15)第十二章 隴東三邊(7)第廿二章 上甘嶺●英雄嶺(2)第十一章 血路?淮河險夷(1)尾 聲:劍魂第二十四軍首任軍長王必成(4)第 十 章 血路?汝河險情(1)第三部 天府裡的和平交接(1)第二部 太原(21)王必成(3):虎軍長和他的虎威(上)第三部 天府裡的和平交接(6)二十五軍首任軍長成鈞1:造化開卷語第一部 臨汾旅檔案(23/24)第廿一章 百戰經典?金城防禦(3)第三部 天府裡的和平交接(16)第二部 太原(25/26)第十二章 隴東三邊(8)第十九章 劍隨心移(1)第十二章 隴東三邊(1)第二部 太原(9/10)第三十四軍首任軍長何基灃(4)第五部 一八零師在朝鮮戰場實錄(24)第四部 皮旅:一八一師(16)第 七 章 戰士,在戰火中永生(2)第三部 天府裡的和平交接(6)第六章 齊會?陳莊?太行山(2)第十三軍首任軍長周希漢(2)第五部 一八零師在朝鮮戰場實錄(28)第十一章 延安!延安!(5)第五部 一八零師在朝鮮戰場實錄(2/3)第三十四軍首任軍長何基灃(4)第廿二章 上甘嶺●英雄嶺(3)第一部 臨汾旅檔案(17)第五章 雁門關?大青山(1)第十七章 揮戈荔北(2)第一章 利劍出鞘----劍勢(4)第五部 一八零師在朝鮮戰場實錄(5)十五軍首任軍長秦基偉(2)第二部 太原(16/17)第十三章 兩打榆林(7)第十三軍首任軍長周希漢(2)小序 王近山第五部 一八零師在朝鮮戰場實錄(10)第四部 皮旅:一八一師(3/4)第十三章 兩打榆林(1)第三部 天府裡的和平交接(10)第十二章 大別山的冬天(2)第十三軍首任軍長周希漢(4、5)第十三章 兩打榆林(7)第六章 劍指豫北(2)第十三章 兩打榆林(2)第二十一章 將軍洞 ? 星裡湖(6)第二部 太原(1/2)第十二章 隴東三邊(3)第二十一章 將軍洞 ? 星裡湖(1)第三部 天府裡的和平交接(2/3)第十三章 兩打榆林(7)第一部 臨汾旅檔案(21/22)第一部 臨汾旅檔案(4)第四部 皮旅:一八一師(20)第一節 後衛變前鋒——獨臂將軍第二章 烏雲密佈(3)第四章 突出重圍(3)第三章 力挽狂瀾(1)第十三章 王家店的槍聲(4)第二章 烏雲密佈(4)第十六章 西府戰役(4)第十二章 隴東三邊(7)第十七章 揮戈荔北(4)
第一部 臨汾旅檔案(10/11)第十六章 西府戰役(4)第四部 皮旅:一八一師(17)第廿二章 上甘嶺●英雄嶺(9)第五部 一八零師在朝鮮戰場實錄(10)第 八 章 六營集風波(3)第五部 一八零師在朝鮮戰場實錄(10)第三部 天府裡的和平交接(11)第二部 太原(22/23)第十六章 淮海嘯(2)第十九章 西南人心(2)第 十 章 血路?汝河險情(2)第二部 太原(5/6)第廿一章 百戰經典?金城防禦(2)第五部 一八零師在朝鮮戰場實錄(29)第三章 血洗大楊湖(8)第十一章 血路?淮河險夷(2)第十章 暴雷驚電連天掃(4)第五部 一八零師在朝鮮戰場實錄(19)第三十四軍首任軍長何基灃(5)第四章 突出重圍(3)第十六章 淮海嘯(3)第七章 家仇國恨民族氣(3)第十章 暴雷驚電連天掃(6)第三章 血洗大楊湖(9、10)第二部 太原(24)第二部 太原(16/17)二十五軍首任軍長成鈞1:造化第五部 一八零師在朝鮮戰場實錄(19)第二章 烏雲密佈(1)第五部 一八零師在朝鮮戰場實錄(15)第十二章 隴東三邊(7)第廿二章 上甘嶺●英雄嶺(2)第十一章 血路?淮河險夷(1)尾 聲:劍魂第二十四軍首任軍長王必成(4)第 十 章 血路?汝河險情(1)第三部 天府裡的和平交接(1)第二部 太原(21)王必成(3):虎軍長和他的虎威(上)第三部 天府裡的和平交接(6)二十五軍首任軍長成鈞1:造化開卷語第一部 臨汾旅檔案(23/24)第廿一章 百戰經典?金城防禦(3)第三部 天府裡的和平交接(16)第二部 太原(25/26)第十二章 隴東三邊(8)第十九章 劍隨心移(1)第十二章 隴東三邊(1)第二部 太原(9/10)第三十四軍首任軍長何基灃(4)第五部 一八零師在朝鮮戰場實錄(24)第四部 皮旅:一八一師(16)第 七 章 戰士,在戰火中永生(2)第三部 天府裡的和平交接(6)第六章 齊會?陳莊?太行山(2)第十三軍首任軍長周希漢(2)第五部 一八零師在朝鮮戰場實錄(28)第十一章 延安!延安!(5)第五部 一八零師在朝鮮戰場實錄(2/3)第三十四軍首任軍長何基灃(4)第廿二章 上甘嶺●英雄嶺(3)第一部 臨汾旅檔案(17)第五章 雁門關?大青山(1)第十七章 揮戈荔北(2)第一章 利劍出鞘----劍勢(4)第五部 一八零師在朝鮮戰場實錄(5)十五軍首任軍長秦基偉(2)第二部 太原(16/17)第十三章 兩打榆林(7)第十三軍首任軍長周希漢(2)小序 王近山第五部 一八零師在朝鮮戰場實錄(10)第四部 皮旅:一八一師(3/4)第十三章 兩打榆林(1)第三部 天府裡的和平交接(10)第十二章 大別山的冬天(2)第十三軍首任軍長周希漢(4、5)第十三章 兩打榆林(7)第六章 劍指豫北(2)第十三章 兩打榆林(2)第二十一章 將軍洞 ? 星裡湖(6)第二部 太原(1/2)第十二章 隴東三邊(3)第二十一章 將軍洞 ? 星裡湖(1)第三部 天府裡的和平交接(2/3)第十三章 兩打榆林(7)第一部 臨汾旅檔案(21/22)第一部 臨汾旅檔案(4)第四部 皮旅:一八一師(20)第一節 後衛變前鋒——獨臂將軍第二章 烏雲密佈(3)第四章 突出重圍(3)第三章 力挽狂瀾(1)第十三章 王家店的槍聲(4)第二章 烏雲密佈(4)第十六章 西府戰役(4)第十二章 隴東三邊(7)第十七章 揮戈荔北(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