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部 太原(28/29)

28毫無疑問,此時一聲令下,岌岌可危的太原即刻被拿下。

這一點,不光彭德懷和周士弟看清楚了,而且連閻錫山本人也看清楚了。這天早晨,閻錫山把在太原城裡的綏署副主任樑化之、孫楚,太原守備總司令王靖國,參謀長趙世鈴,秘書長吳紹之和野戰部隊司令長官高倬之等6人,外加閻的堂妹閻慧卿召集起來,說南京總統府邀請他到南京詳談一切,因爲張治中、邵力子等組成的和平代表團日內將赴北平,進行和平談判。臨走之前,閻錫山對套上農民服裝從平遙逃回太原的原第34軍軍長高倬之,倒是沒有食言,太原的軍政大權全權委託高倬之代理。交代完事項,閻錫山坐上飛機飛往上海,而不是前往南京。

然而,誰都能看透太原命運的時候,中央軍委和卻從戰略全局考慮,命令暫緩攻城:“估計太原攻克過早,有使敵人自動放棄平、津、張、唐南撤或分別向西南撤退,增加爾後殲敵的困難。”

太原就一直被圍困着。偉大的遼瀋、淮海、平津三大戰役的隆隆炮聲,隱約可聞。時間不覺到了1949年春天。2月1日,根據中央軍委命令,統一全軍編制序列,8縱改稱爲“中國人民解放軍第60軍”,隸屬18兵團。平時,大家都叫“60軍”。60軍下轄178師、179師和180師,他們分別由原22旅、23旅、24旅改稱。60軍的首任軍長是王新亭,政委由王新亭兼任,張祖諒任副軍長兼任參謀長,桂紹彬任政治部主任。此時,各師的師長、政委由原旅長和原政委擔任。

緩攻太原,積極圍困,穩住國民黨軍外逃的戰略任務已完成,強攻太原已水到渠成,太原前線指揮部決定:4月24日拂曉攻城,估計當日可以攻下。這個決定是對坐陣太原的高倬之勸降無果的情況下做出的。

果真,1949年4月24日攻下太原,4月25日對外宣佈太原解放。而在4月25日的前兩天,4月23日,中央授權新華社宣佈了南京解放。儘管這是意料之中的事,但坐在上海公館裡熱得像鍋上螞蟻一樣的閻錫山,僥倖地盼望着這一消息的確信性,因爲他的妹妹閻慧卿,至今還未來電。

等到了,終於等到了妹妹的來電了。閻錫山一字不拉地看了起來:“連日炮聲如雷,震耳欲聾,彈飛似雨,駭魂驚心,屋外菸焰瀰漫,一片火海,室內昏黑死寂,萬念俱灰,大勢已去,巷戰不支。今生已矣,一別永訣,來生再見,願非虛幻,妹今發電之刻尚在人間,大哥閱電之時,已成隔世。”

291949年4月25日,閻錫山接到他妹妹電報那一刻,彭德懷與周士弟、羅瑞卿、楊得志、李志民、陳漫遠、楊成武、李天煥等人出現在太原大街上。部隊正在打掃戰場,有的在樓道里撲滅餘火,有的後送傷員或擡運雙方戰死的遺體,也有的押着長長短短的俘虜隊伍往城外去。彭德懷邊走邊說:“太原打下了,閻錫山的命運結束了,可我的任務還沒完成哩!”

“彭總,還有任務?”周士弟一行人驚問。

“帶兵!我是來帶兵的。周士弟和楊得志你們兩個帶上部隊,跟我走!”

“你是說,18兵團和19兵團要西渡黃河?”楊成武急切地發問:“那我們的20兵團呢?”

彭德懷說:“這是中央的決定。你們留作總部直屬兵團,任務也很繁重。”接着,彭德懷囑託周士弟和楊得志:“打掃戰場行動要快,讓部隊抓緊休息一下,做好千里急行軍準備!”

60軍接到18兵團命令,準備西渡黃河……

第六章 劍指豫北(1)第二十章 基谷山 ? 牡丹峰(3)第二十一軍首任軍長滕海清(1)第 八 章 六營集風波(1)第十三章 王家店的槍聲(4)第一部 臨汾旅檔案(6)第十二章 大別山的冬天(5)第五部 一八零師在朝鮮戰場實錄(20/21)第二部 太原(25/26)第一部 臨汾旅檔案(9)第十二章 大別山的冬天(2)第二十章 出國第一仗(2)第二部 太原(1/2)第三部 天府裡的和平交接(20)開卷語第十六章 淮海嘯(1)第十二章 隴東三邊(1)第六部 大潛伏(1、2)第十二章 大別山的冬天(5)第三部 天府裡的和平交接(21)第二部 太原(9/10)第四部 皮旅:一八一師(15)第二章 烏雲密佈(1)第二十四軍首任軍長王必成(2)第十四章 王近山重仗劍(1)第十五章 襄樊役(3)第一章 南昌 ? 洪湖(3)第十六章 淮海嘯(1)第十二章 大別山的冬天(5)小序 賀炳炎第一部 臨汾旅檔案(32)第九章 葫蘆河畔(4)第五部 一八零師在朝鮮戰場實錄(25)第六部 大潛伏(3、4)第六章 劍指豫北(4)第一部 臨汾旅檔案(1)二十五軍首任軍長成鈞3:莽撞第 八 章 六營集風波(2)第十二章 隴東三邊(2)第十二章 隴東三邊(6)第十一章 血路?淮河險夷(2)第三部 天府裡的和平交接(21)第五部 一八零師在朝鮮戰場實錄(16/17)第十四章 王近山重仗劍(1)第六節 追悼會,賀龍元帥特派王震參加第二章 烏雲密佈(3)第十三章 兩打榆林(3)第四部 皮旅:一八一師(20)第五部 一八零師在朝鮮戰場實錄(19)開卷語第十一章 血路?淮河險夷(1)第三節 猛虎掏心:打襄陽一反常規尾 聲:劍魂第五部 一八零師在朝鮮戰場實錄(29)第三十四軍首任軍長何基灃(1)第二部 太原(11)第三部 天府裡的和平交接(18)第 十 章 血路?汝河險情(1)第二章 利劍出鞘----蘭封劍雲(6)第三部 天府裡的和平交接(18)第十八章 怪事:投降只舉一隻手(3)第五部 一八零師在朝鮮戰場實錄(29)第四章 突出重圍(5)第六章 劍指豫北(1)第十五章 襄樊役(1)第一章 利劍出鞘----劍勢(3)第三部 天府裡的和平交接(22)第四章 突出重圍(4)第十三章 兩打榆林(2)第十軍首任軍長杜義德(4、5)小序 王近山第十五章 襄樊役(5)第十三章 兩打榆林(1)第一部 臨汾旅檔案(6)第三部 天府裡的和平交接(12)十五軍首任軍長秦基偉(1)十五軍首任軍長秦基偉(3)第十六章 淮海嘯(1)第三部 天府裡的和平交接(2/3)第九章 葫蘆河畔(1)第一部 臨汾旅檔案(10/11)第二部 太原(11)第二十章 基谷山 ? 牡丹峰(3)第一部 臨汾旅檔案(21/22)第五部 一八零師在朝鮮戰場實錄(13)十五軍首任軍長秦基偉(3)第廿一章 百戰經典?金城防禦(3)第六章 劍指豫北(1)第三部 天府裡的和平交接(9)第十五章 天下第一團的由來(1)第四部 皮旅:一八一師(1/2)第四部 皮旅:一八一師(21)第九章 葫蘆河畔(3)第十一章 血路?淮河險夷(3)第十三章 兩打榆林(7)第十七章 揮戈荔北(1)第二部 太原(18)第五章 雁門關?大青山(1)
第六章 劍指豫北(1)第二十章 基谷山 ? 牡丹峰(3)第二十一軍首任軍長滕海清(1)第 八 章 六營集風波(1)第十三章 王家店的槍聲(4)第一部 臨汾旅檔案(6)第十二章 大別山的冬天(5)第五部 一八零師在朝鮮戰場實錄(20/21)第二部 太原(25/26)第一部 臨汾旅檔案(9)第十二章 大別山的冬天(2)第二十章 出國第一仗(2)第二部 太原(1/2)第三部 天府裡的和平交接(20)開卷語第十六章 淮海嘯(1)第十二章 隴東三邊(1)第六部 大潛伏(1、2)第十二章 大別山的冬天(5)第三部 天府裡的和平交接(21)第二部 太原(9/10)第四部 皮旅:一八一師(15)第二章 烏雲密佈(1)第二十四軍首任軍長王必成(2)第十四章 王近山重仗劍(1)第十五章 襄樊役(3)第一章 南昌 ? 洪湖(3)第十六章 淮海嘯(1)第十二章 大別山的冬天(5)小序 賀炳炎第一部 臨汾旅檔案(32)第九章 葫蘆河畔(4)第五部 一八零師在朝鮮戰場實錄(25)第六部 大潛伏(3、4)第六章 劍指豫北(4)第一部 臨汾旅檔案(1)二十五軍首任軍長成鈞3:莽撞第 八 章 六營集風波(2)第十二章 隴東三邊(2)第十二章 隴東三邊(6)第十一章 血路?淮河險夷(2)第三部 天府裡的和平交接(21)第五部 一八零師在朝鮮戰場實錄(16/17)第十四章 王近山重仗劍(1)第六節 追悼會,賀龍元帥特派王震參加第二章 烏雲密佈(3)第十三章 兩打榆林(3)第四部 皮旅:一八一師(20)第五部 一八零師在朝鮮戰場實錄(19)開卷語第十一章 血路?淮河險夷(1)第三節 猛虎掏心:打襄陽一反常規尾 聲:劍魂第五部 一八零師在朝鮮戰場實錄(29)第三十四軍首任軍長何基灃(1)第二部 太原(11)第三部 天府裡的和平交接(18)第 十 章 血路?汝河險情(1)第二章 利劍出鞘----蘭封劍雲(6)第三部 天府裡的和平交接(18)第十八章 怪事:投降只舉一隻手(3)第五部 一八零師在朝鮮戰場實錄(29)第四章 突出重圍(5)第六章 劍指豫北(1)第十五章 襄樊役(1)第一章 利劍出鞘----劍勢(3)第三部 天府裡的和平交接(22)第四章 突出重圍(4)第十三章 兩打榆林(2)第十軍首任軍長杜義德(4、5)小序 王近山第十五章 襄樊役(5)第十三章 兩打榆林(1)第一部 臨汾旅檔案(6)第三部 天府裡的和平交接(12)十五軍首任軍長秦基偉(1)十五軍首任軍長秦基偉(3)第十六章 淮海嘯(1)第三部 天府裡的和平交接(2/3)第九章 葫蘆河畔(1)第一部 臨汾旅檔案(10/11)第二部 太原(11)第二十章 基谷山 ? 牡丹峰(3)第一部 臨汾旅檔案(21/22)第五部 一八零師在朝鮮戰場實錄(13)十五軍首任軍長秦基偉(3)第廿一章 百戰經典?金城防禦(3)第六章 劍指豫北(1)第三部 天府裡的和平交接(9)第十五章 天下第一團的由來(1)第四部 皮旅:一八一師(1/2)第四部 皮旅:一八一師(21)第九章 葫蘆河畔(3)第十一章 血路?淮河險夷(3)第十三章 兩打榆林(7)第十七章 揮戈荔北(1)第二部 太原(18)第五章 雁門關?大青山(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