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部 天府裡的和平交接(19)

19“放!”隨着軍參謀長鄧仕俊命令,炮兵連長崔大亮給迫擊炮下達了發射口令。

轟!轟!轟!遠處傳來一陣陣炮彈爆炸的迴音。龍潭寺的燈光開始動搖,紛紛向四周奔跑。

迫擊炮的爆炸聲顯然奏效了,人羣不顧土匪頭子的威逼,四散逃去。鄧仁俊和540團團長尚坦笑了。鄧仕俊說:“尚團長,沒有想到,你的順口溜真管用!”

尚團長說:“新兵怕炮,老兵怕機槍。我想,老百姓比新兵還不懂事,一定也怕炮的嘛!”

現在,迫擊炮對山頭轟炸,效果明顯。鄧參謀長對尚團長命令道:“你們團從東南方向,532團從西南方向合圍進攻龍潭寺,迅速尋找朱向離及其他指戰員!”

“是!”尚團長受領任務後,立即命令2營向龍潭進攻。

2營在營長趙小貴的率領下,一面向龍潭寺進攻,一面尋找朱向離。大約半個小時後,在一個水塘裡找到了朱向離等19具屍體。朱向離的身體被開水澆燙過,又用石灰蒸煮過,身上有20多處傷痕,部分戰士被剜去了眼睛,有的被砍去了手腳,還有的被破了腹挖了心……

這種慘無人道的行爲,讓趙小貴和他的全營官兵怒不可遏。

一種復仇的情緒在他們心中涌動。

“向前衝擊!”趙營長默不做聲足足有5分鐘,之後下達了衝擊命令。這是天經地義的命令。是軍人都會下達的命令。

“衝啊!”這喊聲如同夜空中的驚雷滾動。戰士們紛紛向前衝擊,很快就把180餘名土匪骨幹分子捕獲。

然而,龍潭寺叛亂似乎是一個導火線,川西平原上的叛亂,在一週之內,迅速波及開來,先後有16個縣100人以上的集股土匪叛亂,他們殺害解放軍幹部,搶劫公糧、倉庫,破壞公路、橋樑、電線,成都通向崇寧、灌縣、溫江、崇慶、雙流、新津、彭山、大邑等8條公路被土匪切斷,連成都東門外的牛市口也被土匪控制了。

事態還在進一步擴大,起義部隊中的一些反動軍官也趁機而動,董宋衍部、陳克非部、魯崇義部,出現了部分人員拖槍投匪事件。

2月12日,剛從重慶召開中央西南局第一次全體會議回到成都的賀龍,聽取了匪情彙報後,憤慨地說,“我就不信,幾個毛賊能鬧翻天!”當即召集張祖諒、袁子欽及西南軍區黨委成員,傳達了中央和西南局的有關指示,研究剿匪方案,決定由60軍集中8個團的兵力,先消滅成都及其周圍,岷江兩岸,溫江、郫縣、灌縣等地區股匪。

會上,賀龍對張祖諒說:“你們60軍對土匪要堅決打擊,不要手軟。”

張祖諒請示道:“根據龍潭寺的經驗,對於土匪穿老百姓的衣服,分不清哪是土匪,哪是老百姓,部隊怕打錯了!該如何處置?”

賀龍馬上接過張祖諒的話,說:“今後,凡是拿槍打解放軍的,都是敵人,一律消滅。但是經過喊話,放下武器的,就不要打他們了,對被土匪裹脅的羣衆,也不能打。”

誰打解放軍,誰就是敵人。標準有了,事情就好辦了。張祖諒和袁子欽立即部署,令各師、各軍分區先消滅腹心地區地匪,後圍剿邊沿地區的土匪,集中兵力打擊氣焰囂張的,圍攻縣城的,封鎖公路的。在軍事上,做到“逃敵必追,追必到底,不殲不止”的原則。

有一種說法,叫“天下未亂蜀先亂,天下已治蜀未治”。龍潭寺叛亂,成了這一說法的釋注。

60軍在龍潭寺平息叛亂,拉開了四川剿匪工作的序幕。

第八章 殺盡日兵如殺草(4)第六部 大潛伏(1、2)第十三章 兩打榆林(1)第一節 急中生智:幾句話嚇退一個旅第六章 劍指豫北(3)第十軍首任軍長杜義德(2)第三十四軍首任軍長何基灃(5)第三部 天府裡的和平交接(1)第二十二章 槍聲逼近大觀樓(1)第一章 利劍出鞘----劍勢(3)第五章 雁門關?大青山(1)第七章 家仇國恨民族氣(4)第一部 臨汾旅檔案(4)第十六章 淮海嘯(4)第三部 天府裡的和平交接(2/3)第二十一軍首任軍長滕海清(1)第二章 烏雲密佈(2)第十六章 西府戰役(4)第二十章 基谷山 ? 牡丹峰(2)第一章 利劍出鞘----劍勢(2)第一部 臨汾旅檔案(7)第五部 一八零師在朝鮮戰場實錄(29)第十九章 西南人心(3)第十五章 襄樊役(1)第一部 臨汾旅檔案(32)第十六章 西府戰役(1)第十四章 王近山重仗劍(1)第二章 烏雲密佈(1)第二部 太原(20)第二部 太原(14)第十一章 血路?淮河險夷(2)第三部 天府裡的和平交接(14)第十三章 王家店的槍聲(4)第十五章 襄樊役(1)第八章 殺盡日兵如殺草(1)第五部 一八零師在朝鮮戰場實錄(32)第十四章 王近山重仗劍(2、3)第廿二章 上甘嶺●英雄嶺(8)第三部 天府裡的和平交接(14)第五部 一八零師在朝鮮戰場實錄(5)第二章 利劍出鞘----蘭封劍雲(4、5)第廿二章 上甘嶺●英雄嶺(7)第十一章 血路?淮河險夷(2)第三章 血洗大楊湖(5)十五軍首任軍長秦基偉(1)第十五章 襄樊役(1)第三部 天府裡的和平交接(11)第三章 血洗大楊湖(5)第十七章 揮戈荔北(4)第 九 章 羊山集(3)第三章 力挽狂瀾(3)第十軍首任軍長杜義德(3)第十軍首任軍長杜義德(3)第三節 猛虎掏心:打襄陽一反常規小序 賀炳炎第二十一章 將軍洞 ? 星裡湖(6)第六部 大潛伏(5、6)第六部 大潛伏(1、2)第三部 天府裡的和平交接(6)第五章 豫皖劍韻(3)第六章 齊會?陳莊?太行山(4)第十三章 王家店的槍聲(1)第十軍首任軍長杜義德(3)第七章 家仇國恨民族氣(6)第十九章 劍隨心移(3)第十九章 西南人心(1)第四章 突出重圍(3)第十一章 血路?淮河險夷(3)第三部 天府裡的和平交接(2/3)第一章 利劍出鞘----劍勢(4)第四部 皮旅:一八一師(3/4)第三章 血洗大楊湖(7)第二部 太原(28/29)第二十一章 將軍洞 ? 星裡湖(5)第一部 臨汾旅檔案(10/11)第六部 大潛伏(8、9)第十五章 襄樊役(1)二十五軍首任軍長成鈞5:輝煌第五部 一八零師在朝鮮戰場實錄(16/17)第二部 太原(5/6)第一部 臨汾旅檔案(6)第一部 臨汾旅檔案(14/15)第一節 後衛變前鋒——獨臂將軍第四部 皮旅:一八一師(20)第十三軍首任軍長周希漢(2)第十五章 襄樊役(2)二十五軍首任軍長成鈞4:好勝第十八章 怪事:投降只舉一隻手(1)第三部 天府裡的和平交接(5)第十二章 大別山的冬天(3)第六部 大潛伏(12、13)第二十一章 將軍洞 ? 星裡湖(2)第五部 一八零師在朝鮮戰場實錄(32)第五部 一八零師在朝鮮戰場實錄(13)第十二章 隴東三邊(7)第十三章 王家店的槍聲(4)第三章 血洗大楊湖(7)第四章 突出重圍(2)第一章 南昌 ? 洪湖(3)第十五章 襄樊役(6、7)
第八章 殺盡日兵如殺草(4)第六部 大潛伏(1、2)第十三章 兩打榆林(1)第一節 急中生智:幾句話嚇退一個旅第六章 劍指豫北(3)第十軍首任軍長杜義德(2)第三十四軍首任軍長何基灃(5)第三部 天府裡的和平交接(1)第二十二章 槍聲逼近大觀樓(1)第一章 利劍出鞘----劍勢(3)第五章 雁門關?大青山(1)第七章 家仇國恨民族氣(4)第一部 臨汾旅檔案(4)第十六章 淮海嘯(4)第三部 天府裡的和平交接(2/3)第二十一軍首任軍長滕海清(1)第二章 烏雲密佈(2)第十六章 西府戰役(4)第二十章 基谷山 ? 牡丹峰(2)第一章 利劍出鞘----劍勢(2)第一部 臨汾旅檔案(7)第五部 一八零師在朝鮮戰場實錄(29)第十九章 西南人心(3)第十五章 襄樊役(1)第一部 臨汾旅檔案(32)第十六章 西府戰役(1)第十四章 王近山重仗劍(1)第二章 烏雲密佈(1)第二部 太原(20)第二部 太原(14)第十一章 血路?淮河險夷(2)第三部 天府裡的和平交接(14)第十三章 王家店的槍聲(4)第十五章 襄樊役(1)第八章 殺盡日兵如殺草(1)第五部 一八零師在朝鮮戰場實錄(32)第十四章 王近山重仗劍(2、3)第廿二章 上甘嶺●英雄嶺(8)第三部 天府裡的和平交接(14)第五部 一八零師在朝鮮戰場實錄(5)第二章 利劍出鞘----蘭封劍雲(4、5)第廿二章 上甘嶺●英雄嶺(7)第十一章 血路?淮河險夷(2)第三章 血洗大楊湖(5)十五軍首任軍長秦基偉(1)第十五章 襄樊役(1)第三部 天府裡的和平交接(11)第三章 血洗大楊湖(5)第十七章 揮戈荔北(4)第 九 章 羊山集(3)第三章 力挽狂瀾(3)第十軍首任軍長杜義德(3)第十軍首任軍長杜義德(3)第三節 猛虎掏心:打襄陽一反常規小序 賀炳炎第二十一章 將軍洞 ? 星裡湖(6)第六部 大潛伏(5、6)第六部 大潛伏(1、2)第三部 天府裡的和平交接(6)第五章 豫皖劍韻(3)第六章 齊會?陳莊?太行山(4)第十三章 王家店的槍聲(1)第十軍首任軍長杜義德(3)第七章 家仇國恨民族氣(6)第十九章 劍隨心移(3)第十九章 西南人心(1)第四章 突出重圍(3)第十一章 血路?淮河險夷(3)第三部 天府裡的和平交接(2/3)第一章 利劍出鞘----劍勢(4)第四部 皮旅:一八一師(3/4)第三章 血洗大楊湖(7)第二部 太原(28/29)第二十一章 將軍洞 ? 星裡湖(5)第一部 臨汾旅檔案(10/11)第六部 大潛伏(8、9)第十五章 襄樊役(1)二十五軍首任軍長成鈞5:輝煌第五部 一八零師在朝鮮戰場實錄(16/17)第二部 太原(5/6)第一部 臨汾旅檔案(6)第一部 臨汾旅檔案(14/15)第一節 後衛變前鋒——獨臂將軍第四部 皮旅:一八一師(20)第十三軍首任軍長周希漢(2)第十五章 襄樊役(2)二十五軍首任軍長成鈞4:好勝第十八章 怪事:投降只舉一隻手(1)第三部 天府裡的和平交接(5)第十二章 大別山的冬天(3)第六部 大潛伏(12、13)第二十一章 將軍洞 ? 星裡湖(2)第五部 一八零師在朝鮮戰場實錄(32)第五部 一八零師在朝鮮戰場實錄(13)第十二章 隴東三邊(7)第十三章 王家店的槍聲(4)第三章 血洗大楊湖(7)第四章 突出重圍(2)第一章 南昌 ? 洪湖(3)第十五章 襄樊役(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