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暴雷驚電連天掃(1)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佈無條件投降。這天晚上,延安,這個革命聖地,紅旗獵獵,鑼鼓喧天,熊熊的篝火和歡樂的人羣,歡笑、擁抱、熱淚……延安迎來了一個狂歡之夜。

在這個狂歡的夜晚,中央正在舉行緊急會議。

會議由主持,會已開了兩天,氣氛十分緊張,連飯都在會場裡吃。因爲,蔣介石在8月14日,以國民政府主席的名義,邀請到重慶談判。

談判,談什麼判?

無非是隨着日本的投降,國內形勢發生了急劇變化,蔣介石想用戰爭手段來消滅***,但是,在日本投降後立即發動全面內戰,困難諸多:在國際上,美國和蘇聯從各自的利益出發,不贊成中國發生內戰;在國內,人民普遍反對內戰,要求和平,反對**,要求**,而且,蔣介石的軍隊有一半以上遠在西南、西北,日軍佔領地區的大城市及交通要道,基本處於八路軍、新四軍包圍之中,戰略態勢對國民黨不利。

要擊敗蔣介石的陰謀,阻止國民黨軍隊大規模進攻,,是這次中央緊急會議的重要議題,並在會後陸續採取了相應措施。

措施之一就是後來對八路軍的編制體制作了重大調整。其中,晉綏野戰軍358旅和獨1旅合編成晉綏軍區第1縱隊,總兵力達8300多人,縱隊司令員由張宗遜擔任,政委由廖漢生擔任,參謀長由王紹南擔任。

此時,對外的編制是晉綏野戰軍司令部,張宗遜是司令部的副司令員,司令員是賀龍。

1縱下轄兩個旅,番號不變,仍爲358旅和獨1旅。358旅旅長爲黃新廷、政委爲餘秋裡、參謀長爲何輝燕;獨1旅旅長爲王尚榮、政委爲朱輝照、參謀長爲李書茂。

中央軍委交給1縱的任務是:佔領太原,控制山西和綏蒙。指出:傅作義、閻錫山都已動作,必須儘快行動。

此時,國共兩黨都明白,在這樣的歷史轉折關頭,誰先走一步,誰就能贏得時間,贏得勝利。

1縱很快決定,先拿下文水。剛從陝甘寧邊區調來的獨1旅,奉命接受了攻擊文水城的任務。

文水在太原西南面約80公里處,是太汾公路上的重要縣城,城內有國民黨軍城交司令部,司令員由僞縣長宋子君擔任,有800多名國民黨軍士兵。

張宗遜親自部署作戰,命令部隊從三面攻城,留下一面“圍而不攻”,以便等待適當時機,趕魚入網,聚而殲之。

1945年8月31日黃昏,戰鬥開始了。正當部隊向文水城接近時,突然陰雲密佈,大雨滂沱,部隊行動困難。配合作戰的8分區二支隊領導心裡焦急,便向張宗遜請示:雨太大,道路泥濘,部隊行動困難,可否待大雨過後攻城?

“亂彈琴!”張宗遜聽了罵了一句,然後斬釘截鐵地下令:“風雨無阻!”

“風雨無阻”4個鏗鏘有力的字傳達到部隊,成了一道強有力的動員令。戰士們櫛風沐雨,在泥濘的道路中頑強挺進。8分區二支隊隱蔽地越過濠溝,剪斷鐵絲網,通過佈雷區,把雲梯靠上城牆,登上了城東北角,並迅速突破前沿向縱深發展;獨1旅冒着暴風雨,人拉肩扛把幾門炮架到了離城幾百米的地方,準確地轟擊國民黨軍,支援突擊部隊。

文水城東門樓碉堡被摧毀了,二支隊的一個連在炮火的掩護下,從東門投入戰鬥。但由於角度關係,炮兵無法摧毀北門樓及城牆兩側暗堡火力,登城部隊雖然數次打退國民黨軍,但進展緩慢。獨1旅王尚榮旅長當機立斷,調整部署,命令炮兵連由土堂村轉移至章多村南端佔領發射陣地,同時命令714團選擇突破口,在炮火支援下,堅決豎梯登城。

9月1日15時,部隊部署調整完畢。炮兵連5門山炮齊發,發發擊中北門樓和城牆上的暗堡火力點,部隊當即發起總攻。二支隊在714團火力支援下,迅速搶佔了門樓,714團3營也順利地豎梯上了城頭,接應由北門突入的部隊,展開巷戰。

這時,文水城內的國民黨軍立即發生了動搖,國民黨軍除一部分被殲滅外,大部分投降,少股殘部蝟集西城頑固抵抗。張宗遜命令攻城部隊從北向東再向南攻擊,迫擊宋子君殘部西竄。9月1日傍晚,國民黨軍殘部果然由西門突圍而出,城防司令員兼僞縣長宋子君率領保安隊100多人偷開西門,企圖逃跑。他們萬萬沒有想到,鑽進了張宗遜佈置的口袋,在此處設伏截擊的2團,馬上開火,國民黨軍只好向城內回竄,2團緊緊尾敵追擊,由西門突入城內,將國民黨軍全部殲滅。

戰鬥歷時一晝夜,斃城防司令員兼僞縣長宋子君以下200餘人,俘保安副司令員王興國、保安副大隊長王耀先等以下600餘人。被俘的國民黨軍私底下很疑惑地討論:“解放軍打的炮,怎麼就會拐彎抹角的呢?”

解放文水的第2天,張宗遜進城看望攻城部隊,聽取指揮員們的彙報。當他聽說部隊登城前及時調整部署和登城以後及時改造工事時,高興地說:“打仗就是要機動靈活。攻不下時要檢討部署合理不合理?打開突破口後,要防止敵人反撲,要立即構築能攻能守的工事,有了它,就可以以一當十啦。不創造條件的,不講戰術的,不是一個好的指揮員。”

{本章節選自《虎嘯萬里——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一軍征戰紀實》一書,該書由解放軍文藝出版社出版,可在網上購買到實體書!本書在2008年度入選全國"萬村圖書"工程,定向支援甘肅省農村書店建設~~~謝謝您的喜歡!}{首發http://ss.QB5200.org/book/36795.html網站。如果您不是在QB5200網站閱讀,就是其他網站的盜貼。盜貼可恥,盜貼不厚道。請讀友支持正版,支持作者QB5200原創首發,您的支持就是對作者的最大鼓勵,多謝!}

第三部 天府裡的和平交接(2/3)第六章 劍指豫北(3)第五部 一八零師在朝鮮戰場實錄(27)第一部 臨汾旅檔案(18)第十二章 隴東三邊(3)第十一章 延安!延安!(4)第五部 一八零師在朝鮮戰場實錄(4)第一部 臨汾旅檔案(21/22)第十二章 隴東三邊(7)第二部 太原(12)第五部 一八零師在朝鮮戰場實錄(22/23)第十章 暴雷驚電連天掃(4)第十一章 延安!延安!(1)第三部 天府裡的和平交接(4)小序 王近山第二十二章 槍聲逼近大觀樓(1)第十二章 隴東三邊(6)第六部 大潛伏(5、6)第十五章 襄樊役(6、7)第二十章 基谷山 ? 牡丹峰(1)第十四章 三攻運城(3)第五章 雁門關?大青山(3)第四部 皮旅:一八一師(15)第二十章 基谷山 ? 牡丹峰(2)第五章 豫皖劍韻(3)第三部 天府裡的和平交接(18)十五軍首任軍長秦基偉(2)第一章 利劍出鞘----劍勢(1)王必成(3):虎軍長和他的虎威(上)第一部 臨汾旅檔案(8)第四部 皮旅:一八一師(15)第九章 葫蘆河畔(2)第二部 太原(3)第五部 一八零師在朝鮮戰場實錄(26)王必成(3):虎軍長和他的虎威(上)第五部 一八零師在朝鮮戰場實錄(28)第二十一章 將軍洞 ? 星裡湖(3)第八章 殺盡日兵如殺草(4)第九章 葫蘆河畔(2)第一部 臨汾旅檔案(9)第十二章 大別山的冬天(1)第四節 朝鮮失利:毛澤東調查王近山第六部 大潛伏(10、11)第五部 一八零師在朝鮮戰場實錄(27)第一部 臨汾旅檔案(1)第十三章 兩打榆林(1)第十三章 王家店的槍聲(1)第五部 一八零師在朝鮮戰場實錄(5)第十六章 西府戰役(1)第二部 太原(20)第三部 天府裡的和平交接(5)第十章 暴雷驚電連天掃(1)第六部 大潛伏(5、6)第二部 太原(4)第十八章 怪事:投降只舉一隻手(1)第二部 太原(28/29)第二部 太原(22/23)第 四 章 戰士,在戰爭中成長(1、2)第十二章 隴東三邊(7)第 九 章 羊山集(1\2)第五部 一八零師在朝鮮戰場實錄(31)第二部 太原(11)第八章 殺盡日兵如殺草(4)第十三章 王家店的槍聲(3)小序 王近山第十一章 血路?淮河險夷(3)第五章 雁門關?大青山(5)第二十章 出國第一仗(2)第四章 突出重圍(5)第二部 太原(13)第五部 一八零師在朝鮮戰場實錄(28)第 七 章 戰士,在戰火中永生(1)第廿二章 上甘嶺●英雄嶺(3)第七章 家仇國恨民族氣(5)第十三軍首任軍長周希漢(2)第二部 太原(9/10)二十五軍首任軍長成鈞1:造化第十三章 兩打榆林(1)第十一章 血路?淮河險夷(2)第十二章 隴東三邊(8)二十五軍首任軍長成鈞1:造化第十章 暴雷驚電連天掃(4)第二章 利劍出鞘----蘭封劍雲(6)第一部 臨汾旅檔案(3)第四部 皮旅:一八一師(18/19)第二十一軍首任軍長滕海清(1)第十七章 揮戈荔北(2)第二部 太原(8)第十二章 大別山的冬天(3)第十九章 劍隨心移(3)第十二章 大別山的冬天(2)第二部 太原(9/10)第四章 突出重圍(4)第一部 臨汾旅檔案(1)第五部 一八零師在朝鮮戰場實錄(32)第廿二章 上甘嶺●英雄嶺(6)第一部 臨汾旅檔案(7)開卷語第五部 一八零師在朝鮮戰場實錄(2/3)第二部 太原(5/6)
第三部 天府裡的和平交接(2/3)第六章 劍指豫北(3)第五部 一八零師在朝鮮戰場實錄(27)第一部 臨汾旅檔案(18)第十二章 隴東三邊(3)第十一章 延安!延安!(4)第五部 一八零師在朝鮮戰場實錄(4)第一部 臨汾旅檔案(21/22)第十二章 隴東三邊(7)第二部 太原(12)第五部 一八零師在朝鮮戰場實錄(22/23)第十章 暴雷驚電連天掃(4)第十一章 延安!延安!(1)第三部 天府裡的和平交接(4)小序 王近山第二十二章 槍聲逼近大觀樓(1)第十二章 隴東三邊(6)第六部 大潛伏(5、6)第十五章 襄樊役(6、7)第二十章 基谷山 ? 牡丹峰(1)第十四章 三攻運城(3)第五章 雁門關?大青山(3)第四部 皮旅:一八一師(15)第二十章 基谷山 ? 牡丹峰(2)第五章 豫皖劍韻(3)第三部 天府裡的和平交接(18)十五軍首任軍長秦基偉(2)第一章 利劍出鞘----劍勢(1)王必成(3):虎軍長和他的虎威(上)第一部 臨汾旅檔案(8)第四部 皮旅:一八一師(15)第九章 葫蘆河畔(2)第二部 太原(3)第五部 一八零師在朝鮮戰場實錄(26)王必成(3):虎軍長和他的虎威(上)第五部 一八零師在朝鮮戰場實錄(28)第二十一章 將軍洞 ? 星裡湖(3)第八章 殺盡日兵如殺草(4)第九章 葫蘆河畔(2)第一部 臨汾旅檔案(9)第十二章 大別山的冬天(1)第四節 朝鮮失利:毛澤東調查王近山第六部 大潛伏(10、11)第五部 一八零師在朝鮮戰場實錄(27)第一部 臨汾旅檔案(1)第十三章 兩打榆林(1)第十三章 王家店的槍聲(1)第五部 一八零師在朝鮮戰場實錄(5)第十六章 西府戰役(1)第二部 太原(20)第三部 天府裡的和平交接(5)第十章 暴雷驚電連天掃(1)第六部 大潛伏(5、6)第二部 太原(4)第十八章 怪事:投降只舉一隻手(1)第二部 太原(28/29)第二部 太原(22/23)第 四 章 戰士,在戰爭中成長(1、2)第十二章 隴東三邊(7)第 九 章 羊山集(1\2)第五部 一八零師在朝鮮戰場實錄(31)第二部 太原(11)第八章 殺盡日兵如殺草(4)第十三章 王家店的槍聲(3)小序 王近山第十一章 血路?淮河險夷(3)第五章 雁門關?大青山(5)第二十章 出國第一仗(2)第四章 突出重圍(5)第二部 太原(13)第五部 一八零師在朝鮮戰場實錄(28)第 七 章 戰士,在戰火中永生(1)第廿二章 上甘嶺●英雄嶺(3)第七章 家仇國恨民族氣(5)第十三軍首任軍長周希漢(2)第二部 太原(9/10)二十五軍首任軍長成鈞1:造化第十三章 兩打榆林(1)第十一章 血路?淮河險夷(2)第十二章 隴東三邊(8)二十五軍首任軍長成鈞1:造化第十章 暴雷驚電連天掃(4)第二章 利劍出鞘----蘭封劍雲(6)第一部 臨汾旅檔案(3)第四部 皮旅:一八一師(18/19)第二十一軍首任軍長滕海清(1)第十七章 揮戈荔北(2)第二部 太原(8)第十二章 大別山的冬天(3)第十九章 劍隨心移(3)第十二章 大別山的冬天(2)第二部 太原(9/10)第四章 突出重圍(4)第一部 臨汾旅檔案(1)第五部 一八零師在朝鮮戰場實錄(32)第廿二章 上甘嶺●英雄嶺(6)第一部 臨汾旅檔案(7)開卷語第五部 一八零師在朝鮮戰場實錄(2/3)第二部 太原(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