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部 大潛伏(10、11)

10真的是怕死嗎?!鄭維山順着大家的視線看去,這是一個典型的四川新戰士的形象:身材矮小,面頰黑紅,兩隻大眼閃閃發光。苟子清見大家都在注視他,顯得很窘迫,低着頭,慢慢地從口袋裡掏出一個紙頭,遞到班長手裡。

“血書!”班長驚訝地說了一聲,接着便唸了起來,“我決心向偉大戰士邱少雲學習!請上級考驗我,吸收我加入***!”

鄭維山聽了,滿意地點了點頭。

晚上,鄭維山、張祖諒和181師師團幹部一起檢查了部隊演習情況。他們站在假設的敵人陣地的山頭上向下望去。雖然明明知道幾千人正在山腰裡運動着,可是卻看不到一個人影,聽不到一點聲響,星光下,只見滿山荒草在夜風中輕輕擺動……

鄭維山意識到,這支英雄部隊要在朝鮮戰場上創造奇蹟了……這天夜裡,他破例睡了一個好覺。

60軍大潛伏作戰正在緊張地準備着。在板門店停戰談判進程也明顯加快了。

談判的關鍵是如何交換戰俘。中朝代表提出解決戰俘方案,聯合代表也基本同意,國際社會也普遍讚揚這個方案。方案的實質是,戰俘在停戰實現後,兩個月內遣返完畢,戰俘全部交中立國。

然而,南朝鮮李承晚政府反對這樣做,提出了“就地釋放戰俘”等諸多限制,拖延談判時間。

志願軍總部領導根據談判桌上的情況判斷,談判難以在6月份以前結束戰爭而實現停戰。在這種情況下,用戰鬥勝利促進停戰的實現是有效手段。於是,決定對敵人採取“大動手,狠動手”,促其認識到拖下去政治上無理、軍事上不利的局面。

20兵團根據志願軍總部“凡對敵人連以下目標進攻已完成準備的,即可開始作戰”的命令,要求60軍、67軍準備好了就可以動手。

60軍接到命令後,當晚就開始了反擊。這一天是1953年5月11日。

張祖諒下達第一階段反擊開始命令後,180師最先執行了反擊命令,接着,179師也展開了反擊。

戰鬥一直進行到5月25日,60軍作戰13次,殲敵1735人。至此,60軍第一階段反擊任務按預定目標全部完成。

60軍第二階段作戰的主要攻擊目標是方形山。兵團司令員鄭維山來到龍門山,看到60軍炮兵向方形山間隙轟擊,問張祖諒:“你們這樣打冷炮有沒有效果?”

張祖諒回答:“不是在放冷炮,是掩護修坑道的分隊實施的炮擊。我們在那個山腳下修了一條坑道,準備進攻時囤兵囤物。”

“有遠見!方形山還未開打,就準備大潛伏了!”鄭維山讚許道。

張祖諒介紹說:“我們的坑道已挖1300多條了,共計有33公里長,方形山下的這條坑道,我們準備一直往裡挖,把坑道挖到敵人陣地下面去。由於距離太近,放炮炸石容易被敵人發現,所以打冷炮掩護。”

鄭維山司令員頻頻點頭:“你們這個做法,我要向全兵團推廣。張軍長,如果準備好了,第二階段作戰可以開始。”

張祖諒表示,“可以動手”。鄭維山說,“可以動手了,還等什麼,今天就打!”

5月26日夜,180師539團和181師541團開始向預定位置開進。

夜深人靜,提前進入潛伏區偵察的541團作訓股長吳振聲報告:“敵人有增兵!”

541團1營也報告:“2連一名戰士失蹤。”

情況突變。

“開小差”跑了嗎?在異國他鄉不可能啊!

炮擊傷亡了嗎?也不太像啊!

投敵了?

敵人有增兵,是不是被俘走了?

軍師團領導連夜研究這兩個巧合情況報告,命令部隊就地停止前進……

11兩個小時過去了,那位失蹤的戰士找到了。是在潛伏區找到的。

團長王子波讓營長問問那位戰士,爲什麼單獨進入潛伏區?

戰士回答:“我腳磨壞了,連裡不讓我參加進攻分隊,所以才偷偷地提前進入潛伏區。我一定要參加進攻分隊。”

王子波得到報告後,既放心又感動,但還是批評了他這種無組織無紀律的做法。至於作訓股長吳振聲誤判有敵人增兵的報告,更是讓團長王子波嚴厲地批評了一頓。

部隊又開始繼續前進,不久進入潛伏區。

5月27日,180師和181師的兩個團同時向方形山發起進攻。

戰至5月30日,南朝鮮軍第5師36團被打成“半殘廢”,調至二線休整。至此,方形山被539團和541團佔領。

180師師長李鍾玄和政委唐春明,根據軍作戰計劃,命令539團接替541團陣地,扼守方形山。團長陳克難指揮539團抗擊敵人50多次反撲,直到6月4日,敵人無力反撲,造成了攻取949.2高地之勢。

敵人的注意力,就這樣被吸引到了這裡。

然而,張祖諒的注意力集中到了883.7高地、902.2高地、973高地。他把60軍前進指揮所設在距883.7高地前沿不到三公里的龍門山的一條南北貫通的坑道內,北面出口處用鬆技巧妙僞裝起來,南面出口是個瞭望孔,瞭望孔下面放着一架炮對鏡,鏡頭指向敵方。

儘管這裡在敵人機關槍射程之內,只要被敵人發現,指揮所就十分危險,但6月9日夜,60軍3000人已全部進入潛伏區,作爲60軍最高指揮官,不靠前指揮又怎麼能放心呢?!

張祖諒是6月10日走進指揮所的。他一到指揮所,作戰值班參謀就報告,“下午2點10分,181師542團的進攻方向發現5名敵人向他們潛伏區接近,團監視炮火將其驅回;543團進攻方向也發現大約有一個班的敵人在煙幕掩護下,向7連潛伏區遊動,被師山炮一陣排炮消滅了一大半,其餘的倉皇逃回。”

這兩起意外情況,儘管沒有導致嚴重的後果,但卻不能不引起張祖諒的關注。他經過認真分析,最後判定,這是敵人的例行巡邏,而不是針對我們潛伏部隊的特別行動。於是,他告訴作戰值班參謀:“立即通知各師,密切觀察,嚴密監視,發現類似情況,立即命令炮兵開炮消滅,並及時報告。”

正在這時,作戰室的電話響了起來。作戰參謀拿起電話,話筒裡傳來了“讓你們軍長接電話”的聲音。

第三部 天府裡的和平交接(5)第十八章 怪事:投降只舉一隻手(1)第十六章 淮海嘯(3)第十五章 天下第一團的由來(1)第二十一章 將軍洞 ? 星裡湖(1)第十二章 隴東三邊(4)第九章 葫蘆河畔(4)第十九章 劍隨心移(1)第一部 臨汾旅檔案(32)第十二章 隴東三邊(4)第十九章 劍隨心移(3)第十二章 隴東三邊(8)第二十章 基谷山 ? 牡丹峰(4)第十三章 兩打榆林(3)第五章 雁門關?大青山(2)二十五軍首任軍長成鈞3:莽撞第六部 大潛伏(8、9)第一部 臨汾旅檔案(2)第四部 皮旅:一八一師(17)第十章 暴雷驚電連天掃(3)第一節 保衛中央蘇區——羅元髮指揮一個團接替兩個師的陣地十五軍首任軍長秦基偉(1)第二部 太原(12)引 子第二節 保衛紅色首府——羅元發率一個旅硬是頂了七天七夜第十三章 王家店的槍聲(1)第十七章 揮戈荔北(1)第三部 天府裡的和平交接(12)第二章 利劍出鞘----蘭封劍雲(7、8)第三部 天府裡的和平交接(22)第二部 太原(4)二十五軍首任軍長成鈞4:好勝十五軍首任軍長秦基偉(2)第十九章 劍隨心移(2)第十二章 隴東三邊(4)第十七章 揮戈荔北(3)第七章 家仇國恨民族氣(5)第六章 劍指豫北(4)尾 聲:劍魂第十三章 兩打榆林(5)第五部 一八零師在朝鮮戰場實錄(28)第十二章 大別山的冬天(5)第一部 臨汾旅檔案(1)第 九 章 羊山集(5)第三章 力挽狂瀾(1)第二十章 基谷山 ? 牡丹峰(3)第十軍首任軍長杜義德(3)第四部 皮旅:一八一師(3/4)第廿二章 上甘嶺●英雄嶺(1)第六章 齊會?陳莊?太行山(1)第一部 臨汾旅檔案(30/31)引子:一軍史話第廿二章 上甘嶺●英雄嶺(4)第一章 利劍出鞘----劍勢(4)第二章 利劍出鞘----蘭封劍雲(6)第九章 葫蘆河畔(4)第九章 葫蘆河畔(2)第五部 一八零師在朝鮮戰場實錄(18)第五節 最後傳奇:人死還當顧問第三部 天府裡的和平交接(22)第十三軍首任軍長周希漢(3)二十五軍首任軍長成鈞1:造化第一部 臨汾旅檔案(12/13)十五軍首任軍長秦基偉(3)第一部 臨汾旅檔案(32)第五部 一八零師在朝鮮戰場實錄(16/17)第二十一軍首任軍長滕海清(3)第二章 烏雲密佈(3)第十六章 淮海嘯(5)第二章 烏雲密佈(2)第十七章 揮戈荔北(4)第十九章 劍隨心移(3)第十三章 兩打榆林(1)第十七章 揮戈荔北(5)第六部 大潛伏(10、11)第十五章 襄樊役(1)第五部 一八零師在朝鮮戰場實錄(1)第五部 一八零師在朝鮮戰場實錄(14)第三部 天府裡的和平交接(14)第一部 臨汾旅檔案(1)開卷語第五部 一八零師在朝鮮戰場實錄(1)第一部 臨汾旅檔案(5)第二部 太原(12)第二十二章 槍聲逼近大觀樓(1)第二部 太原(13)第四部 皮旅:一八一師(15)第三部 天府裡的和平交接(6)第一節 後衛變前鋒——獨臂將軍第十六章 西府戰役(4)第七章 家仇國恨民族氣(2)第十三章 兩打榆林(1)第十九章 劍隨心移(3)第十一章 延安!延安!(5)第二十一章 將軍洞 ? 星裡湖(4)第十三章 兩打榆林(5)第三部 天府裡的和平交接(19)第十二章 隴東三邊(7)第二部 太原(25/26)第三十四軍首任軍長何基灃(5)
第三部 天府裡的和平交接(5)第十八章 怪事:投降只舉一隻手(1)第十六章 淮海嘯(3)第十五章 天下第一團的由來(1)第二十一章 將軍洞 ? 星裡湖(1)第十二章 隴東三邊(4)第九章 葫蘆河畔(4)第十九章 劍隨心移(1)第一部 臨汾旅檔案(32)第十二章 隴東三邊(4)第十九章 劍隨心移(3)第十二章 隴東三邊(8)第二十章 基谷山 ? 牡丹峰(4)第十三章 兩打榆林(3)第五章 雁門關?大青山(2)二十五軍首任軍長成鈞3:莽撞第六部 大潛伏(8、9)第一部 臨汾旅檔案(2)第四部 皮旅:一八一師(17)第十章 暴雷驚電連天掃(3)第一節 保衛中央蘇區——羅元髮指揮一個團接替兩個師的陣地十五軍首任軍長秦基偉(1)第二部 太原(12)引 子第二節 保衛紅色首府——羅元發率一個旅硬是頂了七天七夜第十三章 王家店的槍聲(1)第十七章 揮戈荔北(1)第三部 天府裡的和平交接(12)第二章 利劍出鞘----蘭封劍雲(7、8)第三部 天府裡的和平交接(22)第二部 太原(4)二十五軍首任軍長成鈞4:好勝十五軍首任軍長秦基偉(2)第十九章 劍隨心移(2)第十二章 隴東三邊(4)第十七章 揮戈荔北(3)第七章 家仇國恨民族氣(5)第六章 劍指豫北(4)尾 聲:劍魂第十三章 兩打榆林(5)第五部 一八零師在朝鮮戰場實錄(28)第十二章 大別山的冬天(5)第一部 臨汾旅檔案(1)第 九 章 羊山集(5)第三章 力挽狂瀾(1)第二十章 基谷山 ? 牡丹峰(3)第十軍首任軍長杜義德(3)第四部 皮旅:一八一師(3/4)第廿二章 上甘嶺●英雄嶺(1)第六章 齊會?陳莊?太行山(1)第一部 臨汾旅檔案(30/31)引子:一軍史話第廿二章 上甘嶺●英雄嶺(4)第一章 利劍出鞘----劍勢(4)第二章 利劍出鞘----蘭封劍雲(6)第九章 葫蘆河畔(4)第九章 葫蘆河畔(2)第五部 一八零師在朝鮮戰場實錄(18)第五節 最後傳奇:人死還當顧問第三部 天府裡的和平交接(22)第十三軍首任軍長周希漢(3)二十五軍首任軍長成鈞1:造化第一部 臨汾旅檔案(12/13)十五軍首任軍長秦基偉(3)第一部 臨汾旅檔案(32)第五部 一八零師在朝鮮戰場實錄(16/17)第二十一軍首任軍長滕海清(3)第二章 烏雲密佈(3)第十六章 淮海嘯(5)第二章 烏雲密佈(2)第十七章 揮戈荔北(4)第十九章 劍隨心移(3)第十三章 兩打榆林(1)第十七章 揮戈荔北(5)第六部 大潛伏(10、11)第十五章 襄樊役(1)第五部 一八零師在朝鮮戰場實錄(1)第五部 一八零師在朝鮮戰場實錄(14)第三部 天府裡的和平交接(14)第一部 臨汾旅檔案(1)開卷語第五部 一八零師在朝鮮戰場實錄(1)第一部 臨汾旅檔案(5)第二部 太原(12)第二十二章 槍聲逼近大觀樓(1)第二部 太原(13)第四部 皮旅:一八一師(15)第三部 天府裡的和平交接(6)第一節 後衛變前鋒——獨臂將軍第十六章 西府戰役(4)第七章 家仇國恨民族氣(2)第十三章 兩打榆林(1)第十九章 劍隨心移(3)第十一章 延安!延安!(5)第二十一章 將軍洞 ? 星裡湖(4)第十三章 兩打榆林(5)第三部 天府裡的和平交接(19)第十二章 隴東三邊(7)第二部 太原(25/26)第三十四軍首任軍長何基灃(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