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部 太原(20)

20閻錫山已看出蔣介石不計前嫌了。因爲一批批物資、彈藥和糧食就是證明。他露出了笑臉。

閻錫山的心情確實有所好轉。太原城外的槍炮聲有一聲沒一聲的,慢慢地就聲息了。當然,閻錫山不知道是徐向前病重的原故。如此一來,便有了讓閻錫山加固太原工事的機會。以至於後來,閻錫山要求部隊:“只要地球還轉動一天,工事就要加強一天;要把每個陣地,都要修成能經得起一萬發炮彈轟擊的永久性工事。”

閻錫山深知,除了工事外,還得安定人心。他不斷在軍政要員和部隊下層軍官中打氣:“我們今日的碉堡及一切工事,可以說已構成不失敗的陣地了。降一等說,我們的碉堡工事能夠一個殺十個,我們的槍炮彈可以構成殺傷150萬敵人的增援兵力,只要大家不濫發,我們更保險。可以說,我們是不怕敵人攻我們的。”閻錫山這種以彈藥計算戰鬥力的方法,儘管很可笑,但在沒有“格鬥”之前還是十分管用的。

作爲軍人,閻錫山自然不會忘記恢復和補充被殲的部隊番號。“親訓師”和第61軍、第34軍、第43軍、第33軍、第19軍等5個軍部8個師、2個總隊,他統統都補滿員額,配齊各級軍官,給團以上軍官每人發5000元金圓券,提高軍官的士氣。

不僅如此,閻錫山還學***的經驗,也叫“人民戰爭”。不過,他的做法則是十分另類:一是,把被俘後放回的人員編成“雪恥奮鬥團”,人數有3500人。二是,把18至35歲的婦女,編成婦女助戰隊,人數有5.96萬人。三是,把13至17歲的學生,編成少年助戰隊,人數也有5400人。四是,把7至12歲的兒童,編成兒童助戰隊,人數有1.4萬人。五是,把48至60歲的男子,編成老年助戰隊,人數有6000人。還有,他把那些沒有當兵的18至35歲的男人,編爲甲級參戰隊,36至47歲的男人,編爲乙級參戰隊。如此一來,太原全部強制編組參戰和參加戰勤人員達13萬餘人。閻錫山稱,這就是“人民戰爭”,有了這樣的人民的隊伍,**一踏進太原,就會葬身在人民的汪洋大海之中。

當然,這些做法是閻錫山一廂情意的事。他說,“一旦有事,關上大門一起上房院、守院街,成了天羅地網。”他還說,“捨命才能保命,毀家才能保家!”閻錫山說,“太原形勢像人樣,東山好比太原頭,手是南北飛機場,兩腳伸在汾河西,太原好比是內臟。”

閻錫山在自己的公館裡,洋洋得意自己的傑作時,他的參謀長郭宗汾急急忙忙跑進來,手裡拿着一疊傳單,說:“太原的地下***在搗亂。”

閻錫山接過傳單,細細看了起來。最上面的那張傳單寫着“十不得”:

閻錫山鬼話聽不得,特務造謠信不得,太原工事守不得,紅皮七九槍用不得,捱餓挨凍過不得互相督促要不得土造飛機坐不得解放軍攻城了不得親人盼你等不得逃跑回家遲不得。

接着,閻錫山又看第2張傳單:

放哨看地形,打柴看路線,知心朋友商量好,看準機會一起跑。

白天過來用記號,黑夜過來高聲叫,解放軍大力掩護你,不怕誤會跑不了,帶上子彈和步槍,誰敢追趕打他娘!

閻錫山看到這張傳單——胡宗南,恐慌在西安,蔣介石,準備逃臺灣,太原城,很快被攻下,三十軍,你們怎麼辦?

——時,破口罵道,“他媽個蛋!三十軍剛剛來到太原,就打起注意來了!給我抓!”他氣不打一處,把一疊傳單狠狠地拍在桌面上,“太原城內的***員,一個不剩地給我抓起來再說!”

第二十一軍首任軍長滕海清(1)第一部 臨汾旅檔案(14/15)第六節 追悼會,賀龍元帥特派王震參加第十五章 襄樊役(2)第四部 皮旅:一八一師(6/7)第十二章 隴東三邊(2)第四章 突出重圍(2)第二部 太原(21)第三節 保衛首都領空——羅元發擔任北京軍區空軍司令員第二部 太原(11)第三章 力挽狂瀾(1)第九章 葫蘆河畔(2)第一章 南昌 ? 洪湖(1)第六章 齊會?陳莊?太行山(1)第九章 葫蘆河畔(5)第五章 雁門關?大青山(5)第四章 突出重圍(2)第六章 劍指豫北(2)第十四章 三攻運城(3)第六章 劍指豫北(5)第十章 暴雷驚電連天掃(5)第十一章 血路?淮河險夷(1)第二部 太原(8)第廿二章 上甘嶺●英雄嶺(4)第二十章 出國第一仗(1)第五部 一八零師在朝鮮戰場實錄(24)第四部 皮旅:一八一師(17)第十三章 兩打榆林(3)第六章 齊會?陳莊?太行山(2)第九章 葫蘆河畔(2)第十八章 怪事:投降只舉一隻手(1)第五部 一八零師在朝鮮戰場實錄(14)第二十章 基谷山 ? 牡丹峰(1)第十六章 西府戰役(3)第四部 皮旅:一八一師(17)第六章 齊會?陳莊?太行山(3)第三章 力挽狂瀾(3)第一部 臨汾旅檔案(16)第二十一軍首任軍長滕海清(3)二十五軍首任軍長成鈞4:好勝第二十章 基谷山 ? 牡丹峰(1)第三節 保衛首都領空——羅元發擔任北京軍區空軍司令員第三部 天府裡的和平交接(2/3)第 七 章 戰士,在戰火中永生(2)第廿一章 百戰經典?金城防禦(2)第五部 一八零師在朝鮮戰場實錄(34)第二部 太原(1/2)第十軍首任軍長杜義德(3)第四部 皮旅:一八一師(6/7)小序 王近山第十一章 血路?淮河險夷(1)第四部 皮旅:一八一師(20)第七章 家仇國恨民族氣(5)第二十一章 將軍洞 ? 星裡湖(3)第十三章 兩打榆林(5)第 八 章 六營集風波(1)第二十四軍首任軍長王必成(2)第一部 臨汾旅檔案(5)王必成(3):虎軍長和他的虎威(中)第廿二章 上甘嶺●英雄嶺(5)第三章 血洗大楊湖(5)第一部 臨汾旅檔案(10/11)第三部 天府裡的和平交接(16)第五部 一八零師在朝鮮戰場實錄(30)第二十章 基谷山 ? 牡丹峰(4)第十二章 隴東三邊(8)第十二章 大別山的冬天(1)第四部 皮旅:一八一師(17)第二部 太原(7)第四部 皮旅:一八一師(18/19)第七章 家仇國恨民族氣(4)第十三章 兩打榆林(1)第十三軍首任軍長周希漢(2)第十章 暴雷驚電連天掃(3)第一部 臨汾旅檔案(30/31)第二十一章 將軍洞 ? 星裡湖(5)十五軍首任軍長秦基偉(4、5)第十九章 西南人心(1)第三部 天府裡的和平交接(9)第五部 一八零師在朝鮮戰場實錄(2/3)第六部 大潛伏(7)第十七章 揮戈荔北(3)第三章 力挽狂瀾(3)第十一章 延安!延安!(4)第五章 雁門關?大青山(4)第十二章 隴東三邊(6)第十二章 大別山的冬天(4)第二部 太原(16/17)第四節 朝鮮失利:毛澤東調查王近山第一章 南昌 ? 洪湖(2)第五部 一八零師在朝鮮戰場實錄(18)第十一章 延安!延安!(3)第一部 臨汾旅檔案(8)第十二章 大別山的冬天(2)第三十四軍首任軍長何基灃(5)第二章 利劍出鞘----蘭封劍雲(7、8)第十一章 血路?淮河險夷(3)第廿二章 上甘嶺●英雄嶺(6)第十九章 西南人心(2)第廿一章 百戰經典?金城防禦(1)
第二十一軍首任軍長滕海清(1)第一部 臨汾旅檔案(14/15)第六節 追悼會,賀龍元帥特派王震參加第十五章 襄樊役(2)第四部 皮旅:一八一師(6/7)第十二章 隴東三邊(2)第四章 突出重圍(2)第二部 太原(21)第三節 保衛首都領空——羅元發擔任北京軍區空軍司令員第二部 太原(11)第三章 力挽狂瀾(1)第九章 葫蘆河畔(2)第一章 南昌 ? 洪湖(1)第六章 齊會?陳莊?太行山(1)第九章 葫蘆河畔(5)第五章 雁門關?大青山(5)第四章 突出重圍(2)第六章 劍指豫北(2)第十四章 三攻運城(3)第六章 劍指豫北(5)第十章 暴雷驚電連天掃(5)第十一章 血路?淮河險夷(1)第二部 太原(8)第廿二章 上甘嶺●英雄嶺(4)第二十章 出國第一仗(1)第五部 一八零師在朝鮮戰場實錄(24)第四部 皮旅:一八一師(17)第十三章 兩打榆林(3)第六章 齊會?陳莊?太行山(2)第九章 葫蘆河畔(2)第十八章 怪事:投降只舉一隻手(1)第五部 一八零師在朝鮮戰場實錄(14)第二十章 基谷山 ? 牡丹峰(1)第十六章 西府戰役(3)第四部 皮旅:一八一師(17)第六章 齊會?陳莊?太行山(3)第三章 力挽狂瀾(3)第一部 臨汾旅檔案(16)第二十一軍首任軍長滕海清(3)二十五軍首任軍長成鈞4:好勝第二十章 基谷山 ? 牡丹峰(1)第三節 保衛首都領空——羅元發擔任北京軍區空軍司令員第三部 天府裡的和平交接(2/3)第 七 章 戰士,在戰火中永生(2)第廿一章 百戰經典?金城防禦(2)第五部 一八零師在朝鮮戰場實錄(34)第二部 太原(1/2)第十軍首任軍長杜義德(3)第四部 皮旅:一八一師(6/7)小序 王近山第十一章 血路?淮河險夷(1)第四部 皮旅:一八一師(20)第七章 家仇國恨民族氣(5)第二十一章 將軍洞 ? 星裡湖(3)第十三章 兩打榆林(5)第 八 章 六營集風波(1)第二十四軍首任軍長王必成(2)第一部 臨汾旅檔案(5)王必成(3):虎軍長和他的虎威(中)第廿二章 上甘嶺●英雄嶺(5)第三章 血洗大楊湖(5)第一部 臨汾旅檔案(10/11)第三部 天府裡的和平交接(16)第五部 一八零師在朝鮮戰場實錄(30)第二十章 基谷山 ? 牡丹峰(4)第十二章 隴東三邊(8)第十二章 大別山的冬天(1)第四部 皮旅:一八一師(17)第二部 太原(7)第四部 皮旅:一八一師(18/19)第七章 家仇國恨民族氣(4)第十三章 兩打榆林(1)第十三軍首任軍長周希漢(2)第十章 暴雷驚電連天掃(3)第一部 臨汾旅檔案(30/31)第二十一章 將軍洞 ? 星裡湖(5)十五軍首任軍長秦基偉(4、5)第十九章 西南人心(1)第三部 天府裡的和平交接(9)第五部 一八零師在朝鮮戰場實錄(2/3)第六部 大潛伏(7)第十七章 揮戈荔北(3)第三章 力挽狂瀾(3)第十一章 延安!延安!(4)第五章 雁門關?大青山(4)第十二章 隴東三邊(6)第十二章 大別山的冬天(4)第二部 太原(16/17)第四節 朝鮮失利:毛澤東調查王近山第一章 南昌 ? 洪湖(2)第五部 一八零師在朝鮮戰場實錄(18)第十一章 延安!延安!(3)第一部 臨汾旅檔案(8)第十二章 大別山的冬天(2)第三十四軍首任軍長何基灃(5)第二章 利劍出鞘----蘭封劍雲(7、8)第十一章 血路?淮河險夷(3)第廿二章 上甘嶺●英雄嶺(6)第十九章 西南人心(2)第廿一章 百戰經典?金城防禦(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