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部 一八零師在朝鮮戰場實錄(19)

城蝗堂陣地丟失,意味着180師身後陣地出現了美軍。180師指揮所頓時一片寂靜,死一樣的寂靜!師長鄭其貴、副師長段龍章、代理政委兼政治部主任吳成德此時明白了,城蝗堂陣地失守,說明美軍已經完成了對180師的弧形包圍!

城蝗堂陣地阻擊戰打得是慘烈的。540團1營3連打得只剩下十幾個人時,在教導員任振華的帶領下,與美軍展開了肉搏戰,直到最後時刻,拉響了手榴彈,與美軍同歸與盡。炮營陣地被美軍第24師突破,當成羣的坦克碾向志願軍士兵時,營長雖然命令棄炮撤退,但連長華銀貴視炮如命,說什麼也不願意把火炮丟棄而逃生。他大喊一聲:“要扔炮,就先把我華銀貴扔了吧!”他命令三炮手,裝填擊發,將炮彈平射幾十米近的美軍坦克,震得美軍鐵甲左右搖擺,歪倒在了一邊。陣地上也被震得山搖地動。美軍心驚肉跳,大爲驚恐。

就是在這樣的時刻,師長鄭其貴依舊執行着上級的命令,以180師全體指戰員的生命堅持原地阻擊。

城蝗堂陣地失守,讓60軍的領導坐不住了。確實,不能再等上面的指示了。因爲60軍兩翼暴露,受到敵人威脅越來越嚴重。到24日17時,60軍軍長韋傑下令180師轉移至有利陣地。但是,這個撤退命令來遲了,爲時已晚。

能夠見證60軍軍長韋傑下令180師撤退命令,就是當時同時報告給3兵團的這份電報了:

……180師正面進犯之敵已進至春川面倉村裡,控制竹裡、江村裡渡口,由正面攻擊土木洞、牟峰、杜武洞陣地,敵爲我擊退未逞,該師北移路線已受威脅,繼續堅持江南陣地已不利,……180師今(24日)晚渡江1個團進至馬跡山(春川東北15公里)以北兩個山地佈防,1個團位於西北山地佈防,另1個團暫留江南岸。181師……

顯然60軍領導是在得不到上面的指示後,迫於戰場形勢,不得不這樣下達命令了,儘管這個命令早已下晚了。

5月24日夜,180師組織部隊向北漢江撤退。鄭其貴命令一個團把最後300名傷員運走,然後後勤部門撤退,接下來是炮兵,最後是師指揮部。在江邊,沉重的火炮沒有辦法過江,炮兵們只能把所有的炮彈向南打光,然後留下最後一顆炮彈自毀火炮。愛炮如命的炮兵們,毀炮的那一刻,都淚流滿面。北漢江的所有渡口都已經被美軍佔領,180師只有在不是渡口的地方下水。連日來,朝鮮半島大雨傾盆,江水猛漲。徒涉是不可能了。官兵們憑藉臨時架設的3根鐵絲,拉着涉水渡江。美軍發射的照明彈,不時在頭頂劃過;美軍一顆顆炮彈飛落到江面,在官兵們周身爆炸。齊胸深的江水洶涌,力氣弱小的女兵和年紀大的士兵緊緊地拉住馬尾,戰馬嘶鳴中士兵們互相呼喊着,但還是不斷地有人被江水捲走,身體傾斜後迅即就消失在無情的江面裡,黑暗中想拉住戰友的手,卻沒有半點亮光照耀。擡着傷員過江的士兵,爲了傷員不被江水弄溼,把擔架高高地舉起來。在這天夜晚,180師部分官兵被炮彈擊中,鮮血染紅了整個北漢江的江面。

有資料顯示,180師死於江水中的官兵達600人之多。

擋住180師退路的北漢江猛漲的江水雖然克服了,但擋住180師退路的還有白天進攻至身後的美軍第24師。美軍如狼狗般,攔截180師的退路。不但如此,美軍第7師突破179師536團的防禦陣地,將179師與180師的聯繫徹底割斷,南朝鮮軍第6師也已到達芝巖裡。

過了江的180師被四面包圍了。

在全身心拼死突圍的每一個方向上,都發生了極其殘酷的戰鬥。因爲,每一個突圍方向,都集中了多於180師士兵的幾倍仍至幾十倍的美軍。特別是美軍的炮兵跟進速度極快,尤其是坦克和自行火炮,可以與步兵一起參加任何位置的戰鬥。美軍的飛機似乎也比過去勤快了,投入的架次超過以往的任何一次。而180師官兵的彈藥越來越少,沒有武器還擊,只好用石頭、槍托和牙齒。師長鄭其貴在師指揮所裡得到的傷亡數字,令他不忍再看,一個連打不了多一會兒,幹部們全部犧牲了,士兵只剩下十幾個。再上去一個連,過不了多久,重演複製了上次的鏡頭。

比死亡更加可怕的是,難以忍受的飢餓。180師全師斷糧已好幾天了,官兵們只能啃樹皮吃草根充飢,不少戰士吃野菜中毒了。傷員們的情況更加悲慘,他們的傷口由於不能及時處理,開始潰爛,他們嚼不動草根,連水也沒有了。一個追擊炮班在炮彈沒有了之後,有士兵主張把馱炮的騾子殺了吃,但立即遭到反對,士兵們寧可餓死,也不願意殺跟隨自己出生入死的騾馬。馭手們怕這些騾馬被人吃了,就解開繮繩放它們走,但是,這些騾馬戀着主人,總是打到哪兒跟到哪兒,令炮兵馭手們放聲大哭。哎,如今一些人,連騾馬都不如啊!眼睛只盯着錢,其他的什麼都沒有了。

5月25日,不斷向上級發出求救電報的180師,幾乎是在同一時間接到兩封內容互相矛盾的電報。先到的一封電報要求他們轉移到馬坪裡以北阻擊美軍,部隊剛走出五公里地,又一封電報到了:

“韋、袁、查、鄧並志願軍司令部、15軍:24日11時30分電悉,基本同意你們第一方案,於北漢江以南只留1個至2個加強營遊擊偵察活動,掩護15軍傷員運送完畢後即到北漢江以北地域,你軍除1個師控制於加平至新延江(春川西)以北山區,擔任阻擊任務外,軍主力(2個師)應進至官廳裡、但山裡(不含)、場巖裡、史倉裡地區進行短期休整。王王李。25日18時50分”。

60軍領導根據兵團的電報,給180師下達了“原地掩護傷員”的命令。

這時,180師538團已經北移行軍一個多小時,現在又要奉命返回,扼守駕德山、明月裡、上芳洞陣地。538團團長龐克昌、539團團長王至誠、政委韓啓明分別打電話給師長,對此提出異議,陳述意見,“部隊斷糧5天,如此往返調動,徒增疲勞。”鄭其貴回答:“按上級命令執行。”

軍令難違。

軍令不可違。

軍令也不能違。

180師,就這樣執行新的命令,重新返回。爲了爭取主動,師領導進行了分工。由參謀長王振邦組織機關勤雜人員及傷員1000餘人向北轉移,由王逸民、張傑兩位科長具體負責。目的是這些人員先脫離險境。這一路儘管後來脫離了險境,但也非易事。他們無糧無彈,人困馬乏,還有幾十名女同志。他們互相照應,互相聯絡,終於突出了美軍的合圍。但其他往回走的部隊,統統被一個壞消息擊倒了:美軍佔領馬坪裡。

180師僅有的一線生路徹底被切斷。

180師的周圍,是5倍美軍如鐵桶般密不透風地死死的包圍着。

鏡頭不忍再對準180師了。這一天,朝鮮戰爭還發生了什麼呢?

?5月25日?據解放軍出版社1998年9月出版的《在志願軍司令部的歲月裡》第140頁記載,25日,彭德懷及志願軍司令部其他領導研究決定,爲了迅速穩定局勢,制止敵人瘋狂反撲,急令60軍迅速北撤至華川西南的國望峰、史倉裡一帶,堅決阻擊北犯之敵。(題外話:可惜60軍領導沒接到這個命令。)?5月25日?志願軍全線繼續北移。19兵團63軍、64軍撤過臨津江,擔負掩護任務的65軍也已轉移至“三八線”以北的漢灘川。9兵團已向麟蹄方向轉移。3兵團15軍和12軍也在北移,唯獨60軍還在孤立突出的部位上作戰。

?5月25日?據《韓國戰爭史》中,在5月25日的《戰爭日誌》記載:“我軍(指南朝鮮軍)沿洪川、麟蹄公路快速前進。”“聯軍在春川西北突破三八線。”“春川、華川的敵人在退卻中。”“美軍在寒溪東北部與敵進行激戰。”“範佛里特將軍視察三八線。”

5月22日至25日這4天的戰況,整理到這裡,相信對180師被包圍的全過程,大致是清楚了……

{本章節選自《首任軍長》上卷,該書由河南人民出版社出版,可在網上購買到實體書!謝謝您的喜歡!}{首發http://ss.QB5200.org網站。如果您不是在QB5200網站閱讀,就是其他網站的盜貼。盜貼可恥,盜貼不厚道。請讀友支持正版,支持作者QB5200原創首發,您的支持就是對作者的最大鼓勵,多謝!}

第三部 天府裡的和平交接(20)第九章 葫蘆河畔(5)第十章 暴雷驚電連天掃(2)第一節 保衛中央蘇區——羅元髮指揮一個團接替兩個師的陣地第六部 大潛伏(1、2)第十七章 揮戈荔北(3)第五部 一八零師在朝鮮戰場實錄(12)第十一章 延安!延安!(1)第六部 大潛伏(5、6)第四部 皮旅:一八一師(18/19)第一章 南昌 ? 洪湖(1)第七章 家仇國恨民族氣(7)第十三章 兩打榆林(3)第二部 太原(11)第十九章 劍隨心移(3)第二十一章 將軍洞 ? 星裡湖(4)第六章 劍指豫北(5)第一部 臨汾旅檔案(25/26)第二部 太原(18)第一節 急中生智:幾句話嚇退一個旅第四部 皮旅:一八一師(21)第十二章 大別山的冬天(4)第四部 皮旅:一八一師(6/7)第十一章 血路?淮河險夷(2)第一部 臨汾旅檔案(8)第一部 臨汾旅檔案(4)第十二章 大別山的冬天(4)第三部 天府裡的和平交接(7/8)第一部 臨汾旅檔案(8)第二章 利劍出鞘----蘭封劍雲(4、5)第 九 章 羊山集(5)第五章 雁門關?大青山(5)第十五章 襄樊役(5)第一部 臨汾旅檔案(16)第六章 劍指豫北(2)第四章 突出重圍(3)第二部 太原(1/2)第五部 一八零師在朝鮮戰場實錄(2/3)第二部 太原(24)二十五軍首任軍長成鈞3:莽撞引 子第十九章 西南人心(3)第廿二章 上甘嶺●英雄嶺(4)第五部 一八零師在朝鮮戰場實錄(9)王必成(3):虎軍長和他的虎威(下)第 十 章 血路?汝河險情(1)第一部 臨汾旅檔案(12/13)第十五章 襄樊役(2)二十五軍首任軍長成鈞1:造化第五部 一八零師在朝鮮戰場實錄(14)第三章 血洗大楊湖(7)第十二章 大別山的冬天(4)第二部 太原(7)第三部 天府裡的和平交接(12)第十三軍首任軍長周希漢(4、5)第五部 一八零師在朝鮮戰場實錄(26)第十章 暴雷驚電連天掃(4)第五部 一八零師在朝鮮戰場實錄(6/7)第五部 一八零師在朝鮮戰場實錄(18)第廿二章 上甘嶺●英雄嶺(3)第廿一章 百戰經典?金城防禦(1)第十九章 西南人心(3)第八章 殺盡日兵如殺草(5)第二十章 出國第一仗(1)第四章 突出重圍(5)第二十一軍首任軍長滕海清(2)第二章 利劍出鞘----蘭封劍雲(7、8)第十一章 血路?淮河險夷(2)第十二章 隴東三邊(3)第五部 一八零師在朝鮮戰場實錄(29)第七章 家仇國恨民族氣(4)第廿一章 百戰經典?金城防禦(2)第二十二章 槍聲逼近大觀樓(2)第三章 力挽狂瀾(2)第十九章 劍隨心移(2)第十七章 揮戈荔北(2)第五部 一八零師在朝鮮戰場實錄(4)第二部 太原(5/6)第八章 殺盡日兵如殺草(3)第七章 家仇國恨民族氣(2)第九章 葫蘆河畔(2)第十二章 隴東三邊(8)第 八 章 六營集風波(3)第二十一軍首任軍長滕海清(2)第三十四軍首任軍長何基灃(5)第三十四軍首任軍長何基灃(5)第五章 雁門關?大青山(1)第十三章 王家店的槍聲(1)第十二章 大別山的冬天(5)第十三軍首任軍長周希漢(3)第十章 暴雷驚電連天掃(6)第十七章 揮戈荔北(1)第二部 太原(20)第十章 暴雷驚電連天掃(6)第五章 雁門關?大青山(1)第四部 皮旅:一八一師(1/2)第十六章 淮海嘯(4)第一部 臨汾旅檔案(6)第廿二章 上甘嶺●英雄嶺(2)
第三部 天府裡的和平交接(20)第九章 葫蘆河畔(5)第十章 暴雷驚電連天掃(2)第一節 保衛中央蘇區——羅元髮指揮一個團接替兩個師的陣地第六部 大潛伏(1、2)第十七章 揮戈荔北(3)第五部 一八零師在朝鮮戰場實錄(12)第十一章 延安!延安!(1)第六部 大潛伏(5、6)第四部 皮旅:一八一師(18/19)第一章 南昌 ? 洪湖(1)第七章 家仇國恨民族氣(7)第十三章 兩打榆林(3)第二部 太原(11)第十九章 劍隨心移(3)第二十一章 將軍洞 ? 星裡湖(4)第六章 劍指豫北(5)第一部 臨汾旅檔案(25/26)第二部 太原(18)第一節 急中生智:幾句話嚇退一個旅第四部 皮旅:一八一師(21)第十二章 大別山的冬天(4)第四部 皮旅:一八一師(6/7)第十一章 血路?淮河險夷(2)第一部 臨汾旅檔案(8)第一部 臨汾旅檔案(4)第十二章 大別山的冬天(4)第三部 天府裡的和平交接(7/8)第一部 臨汾旅檔案(8)第二章 利劍出鞘----蘭封劍雲(4、5)第 九 章 羊山集(5)第五章 雁門關?大青山(5)第十五章 襄樊役(5)第一部 臨汾旅檔案(16)第六章 劍指豫北(2)第四章 突出重圍(3)第二部 太原(1/2)第五部 一八零師在朝鮮戰場實錄(2/3)第二部 太原(24)二十五軍首任軍長成鈞3:莽撞引 子第十九章 西南人心(3)第廿二章 上甘嶺●英雄嶺(4)第五部 一八零師在朝鮮戰場實錄(9)王必成(3):虎軍長和他的虎威(下)第 十 章 血路?汝河險情(1)第一部 臨汾旅檔案(12/13)第十五章 襄樊役(2)二十五軍首任軍長成鈞1:造化第五部 一八零師在朝鮮戰場實錄(14)第三章 血洗大楊湖(7)第十二章 大別山的冬天(4)第二部 太原(7)第三部 天府裡的和平交接(12)第十三軍首任軍長周希漢(4、5)第五部 一八零師在朝鮮戰場實錄(26)第十章 暴雷驚電連天掃(4)第五部 一八零師在朝鮮戰場實錄(6/7)第五部 一八零師在朝鮮戰場實錄(18)第廿二章 上甘嶺●英雄嶺(3)第廿一章 百戰經典?金城防禦(1)第十九章 西南人心(3)第八章 殺盡日兵如殺草(5)第二十章 出國第一仗(1)第四章 突出重圍(5)第二十一軍首任軍長滕海清(2)第二章 利劍出鞘----蘭封劍雲(7、8)第十一章 血路?淮河險夷(2)第十二章 隴東三邊(3)第五部 一八零師在朝鮮戰場實錄(29)第七章 家仇國恨民族氣(4)第廿一章 百戰經典?金城防禦(2)第二十二章 槍聲逼近大觀樓(2)第三章 力挽狂瀾(2)第十九章 劍隨心移(2)第十七章 揮戈荔北(2)第五部 一八零師在朝鮮戰場實錄(4)第二部 太原(5/6)第八章 殺盡日兵如殺草(3)第七章 家仇國恨民族氣(2)第九章 葫蘆河畔(2)第十二章 隴東三邊(8)第 八 章 六營集風波(3)第二十一軍首任軍長滕海清(2)第三十四軍首任軍長何基灃(5)第三十四軍首任軍長何基灃(5)第五章 雁門關?大青山(1)第十三章 王家店的槍聲(1)第十二章 大別山的冬天(5)第十三軍首任軍長周希漢(3)第十章 暴雷驚電連天掃(6)第十七章 揮戈荔北(1)第二部 太原(20)第十章 暴雷驚電連天掃(6)第五章 雁門關?大青山(1)第四部 皮旅:一八一師(1/2)第十六章 淮海嘯(4)第一部 臨汾旅檔案(6)第廿二章 上甘嶺●英雄嶺(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