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 臨汾旅檔案(25/26)

25王墉旅長在李闖王掛甲的那個地方中了冷槍,光榮犧牲了。這一天是1948年3月23日。

徐向前心情悲憤地下令:“破城雪恨!”

王墉旅長犧牲的當天下午5時半,攻城全線展開,憤怒的炮火炸開了東關一個約10米寬的口子,24旅從突破口衝進去,攻佔了一個碉堡羣。閻軍組織猛烈的火力反擊。

24旅和閻軍打成拉鋸戰。

在24旅突破東關後,23旅也展開了衝擊,但沒佔到什麼便宜。開始,23旅很快突破閻軍前沿,攻佔了碉堡陣地。後來,閻軍組織反擊,陣地又被閻軍奪了回去。

13縱和太嶽軍區部隊進攻東關也均未得手。

3月24日,攻城部隊再次攻打了一天,傷亡不少,但攻城未能奏效。

痛失良將王墉,徐向前深爲惋惜,他沉思良久,還是下令:“暫停攻擊!”

26經過一個星期的討論後,3月31日,徐向前召集團以上幹部,部署下一步軍事行動。

徐向前再一次簡單地闡明攻克臨汾的意義,總結半個月來的戰鬥經驗,分析突破未果的教訓,並作了自我批評。接着,他說:“關於攻城的手段,還是用23旅的‘土行孫戰術’,挖地道,鑽地下,最後拱翻臨汾城。《封神演義》中的土行孫是個神話人物,擅長鑽地行走,來無影,去無蹤,在姜太公手下屢建奇功。我們打曲沃、攻運城,8縱23旅創造了‘土行孫戰術’。這個戰術,對我們來說,很管用。因爲我們炮火不強,而臨汾城堅難摧,只好從地下想辦法,依靠地道爆破解決戰鬥。”最後,徐向前明確宣佈,哪個旅最先登城,就授哪個旅爲“臨汾旅”榮譽稱號。

自然,徐向前看中23縱。因爲23縱是“土行孫戰術”的首創部隊。徐向前對王新亭說:“臨汾哪有攻不下的道理,就是把鬍子打白了,也要打下臨汾;打不下臨汾,你我都到五臺山當和尚!”

王新亭立即號召全縱各旅,爭當“臨汾旅”。各旅紛紛表決心。23旅旅長黃定基要求把最艱苦的任務交給他們。

決心堅定,決策正確。徐向前重新調整部署:8縱23旅從東北方向,向東關進攻;13縱37旅從東南方向,向東關進攻。

23旅和37旅是兩支勁旅。23旅以善於攻堅作戰著稱,旅長黃定基曾獲特等殺敵英雄獎章。37旅擅長機動作戰,旅長王誠漢,在孟良固戰役中指揮靈活,曾受到陳毅司令員表彰。現在,徐向前用這兩個鐵拳,摔向東關,意在突破東關後,23旅由北向南攻擊,37旅由東向西突破,這樣,臨汾就完全解決了。

就在徐向前部署兵力之際,守城的閻軍總指揮樑培璜給下屬宣佈“八殺”命令:奉命進攻遲延不進者,殺;奉令赴援遲延不進者,殺;未奉令放棄守地者,殺;鄰陣被攻有力不援者,殺;鄰陣被陷不堅持本陣地者,殺;濫行射擊虛報彈藥、陣前無敵屍者,殺;謊報軍情企圖卸責者,殺;主官傷亡次級不挺身而代行職務者,殺。

殺!殺!殺!第二階段的一場惡戰,就這樣打響了。

第一部 臨汾旅檔案(16)第五章 雁門關?大青山(3)第十三章 王家店的槍聲(4)第一部 臨汾旅檔案(8)第三節 保衛首都領空——羅元發擔任北京軍區空軍司令員第十二章 大別山的冬天(4)第廿二章 上甘嶺●英雄嶺(2)第十三軍首任軍長周希漢(1)第一節 急中生智:幾句話嚇退一個旅第四部 皮旅:一八一師(3/4)十五軍首任軍長秦基偉(2)第二章 烏雲密佈(3)第五部 一八零師在朝鮮戰場實錄(15)第二部 太原(19)第七章 家仇國恨民族氣(3)第八章 殺盡日兵如殺草(6)第十六章 淮海嘯(1)第五章 豫皖劍韻(4)第五章 豫皖劍韻(3)十五軍首任軍長秦基偉(1)第二部 太原(28/29)第十一章 血路?淮河險夷(2)第二章 利劍出鞘--蘭封劍雲(2、3)第五部 一八零師在朝鮮戰場實錄(22/23)二十五軍首任軍長成鈞4:好勝第十二章 大別山的冬天(4)第五部 一八零師在朝鮮戰場實錄(27)第十五章 襄樊役(6、7)第三部 天府裡的和平交接(1)第十四章 三攻運城(3)第六章 劍指豫北(4)第四部 皮旅:一八一師(18/19)第一節 保衛中央蘇區——羅元髮指揮一個團接替兩個師的陣地第五部 一八零師在朝鮮戰場實錄(32)第十二章 大別山的冬天(3)第五部 一八零師在朝鮮戰場實錄(30)第二章 利劍出鞘----蘭封劍雲(6)第五部 一八零師在朝鮮戰場實錄(24)第三章 力挽狂瀾(3)第二章 烏雲密佈(2)第五部 一八零師在朝鮮戰場實錄(1)第五部 一八零師在朝鮮戰場實錄(33)第五部 一八零師在朝鮮戰場實錄(1)第十二章 隴東三邊(4)第 九 章 羊山集(4)第十九章 西南人心(3)第二十四軍首任軍長王必成(4)第六章 齊會?陳莊?太行山(4)第三節 猛虎掏心:打襄陽一反常規小序 賀炳炎第三部 天府裡的和平交接(18)第二十章 出國第一仗(2)第四章 突出重圍(1)第二部 太原(22/23)第九章 葫蘆河畔(5)第三節 猛虎掏心:打襄陽一反常規第廿二章 上甘嶺●英雄嶺(4)第二章 烏雲密佈(2)第二章 烏雲密佈(4)第三部 天府裡的和平交接(12)第 十 章 血路?汝河險情(2)第二部 太原(28/29)第二部 太原(1/2)第三部 天府裡的和平交接(13)第十九章 西南人心(1)第十一章 血路?淮河險夷(2)第十二章 隴東三邊(6)第二十二章 槍聲逼近大觀樓(1)第 十 章 血路?汝河險情(2)第三章 力挽狂瀾(3)第十六章 淮海嘯(4)第四部 皮旅:一八一師(15)第十六章 西府戰役(3)第五部 一八零師在朝鮮戰場實錄(14)第三部 天府裡的和平交接(13)第二十一章 將軍洞 ? 星裡湖(4)第十七章 揮戈荔北(2)第三部 天府裡的和平交接(13)第一部 臨汾旅檔案(17)第一部 臨汾旅檔案(7)第五部 一八零師在朝鮮戰場實錄(9)第五部 一八零師在朝鮮戰場實錄(22/23)第十章 暴雷驚電連天掃(5)第五章 雁門關?大青山(1)第二部 太原(27)第六章 劍指豫北(5)第九章 葫蘆河畔(2)第四章 突出重圍(3)第十九章 西南人心(2)第四部 皮旅:一八一師(17)第五部 一八零師在朝鮮戰場實錄(29)第十四章 王近山重仗劍(2、3)第三部 天府裡的和平交接(10)第二十一軍首任軍長滕海清(1)第一部 臨汾旅檔案(4)第三部 天府裡的和平交接(10)第二部 太原(7)第廿二章 上甘嶺●英雄嶺(6)第八章 殺盡日兵如殺草(5)
第一部 臨汾旅檔案(16)第五章 雁門關?大青山(3)第十三章 王家店的槍聲(4)第一部 臨汾旅檔案(8)第三節 保衛首都領空——羅元發擔任北京軍區空軍司令員第十二章 大別山的冬天(4)第廿二章 上甘嶺●英雄嶺(2)第十三軍首任軍長周希漢(1)第一節 急中生智:幾句話嚇退一個旅第四部 皮旅:一八一師(3/4)十五軍首任軍長秦基偉(2)第二章 烏雲密佈(3)第五部 一八零師在朝鮮戰場實錄(15)第二部 太原(19)第七章 家仇國恨民族氣(3)第八章 殺盡日兵如殺草(6)第十六章 淮海嘯(1)第五章 豫皖劍韻(4)第五章 豫皖劍韻(3)十五軍首任軍長秦基偉(1)第二部 太原(28/29)第十一章 血路?淮河險夷(2)第二章 利劍出鞘--蘭封劍雲(2、3)第五部 一八零師在朝鮮戰場實錄(22/23)二十五軍首任軍長成鈞4:好勝第十二章 大別山的冬天(4)第五部 一八零師在朝鮮戰場實錄(27)第十五章 襄樊役(6、7)第三部 天府裡的和平交接(1)第十四章 三攻運城(3)第六章 劍指豫北(4)第四部 皮旅:一八一師(18/19)第一節 保衛中央蘇區——羅元髮指揮一個團接替兩個師的陣地第五部 一八零師在朝鮮戰場實錄(32)第十二章 大別山的冬天(3)第五部 一八零師在朝鮮戰場實錄(30)第二章 利劍出鞘----蘭封劍雲(6)第五部 一八零師在朝鮮戰場實錄(24)第三章 力挽狂瀾(3)第二章 烏雲密佈(2)第五部 一八零師在朝鮮戰場實錄(1)第五部 一八零師在朝鮮戰場實錄(33)第五部 一八零師在朝鮮戰場實錄(1)第十二章 隴東三邊(4)第 九 章 羊山集(4)第十九章 西南人心(3)第二十四軍首任軍長王必成(4)第六章 齊會?陳莊?太行山(4)第三節 猛虎掏心:打襄陽一反常規小序 賀炳炎第三部 天府裡的和平交接(18)第二十章 出國第一仗(2)第四章 突出重圍(1)第二部 太原(22/23)第九章 葫蘆河畔(5)第三節 猛虎掏心:打襄陽一反常規第廿二章 上甘嶺●英雄嶺(4)第二章 烏雲密佈(2)第二章 烏雲密佈(4)第三部 天府裡的和平交接(12)第 十 章 血路?汝河險情(2)第二部 太原(28/29)第二部 太原(1/2)第三部 天府裡的和平交接(13)第十九章 西南人心(1)第十一章 血路?淮河險夷(2)第十二章 隴東三邊(6)第二十二章 槍聲逼近大觀樓(1)第 十 章 血路?汝河險情(2)第三章 力挽狂瀾(3)第十六章 淮海嘯(4)第四部 皮旅:一八一師(15)第十六章 西府戰役(3)第五部 一八零師在朝鮮戰場實錄(14)第三部 天府裡的和平交接(13)第二十一章 將軍洞 ? 星裡湖(4)第十七章 揮戈荔北(2)第三部 天府裡的和平交接(13)第一部 臨汾旅檔案(17)第一部 臨汾旅檔案(7)第五部 一八零師在朝鮮戰場實錄(9)第五部 一八零師在朝鮮戰場實錄(22/23)第十章 暴雷驚電連天掃(5)第五章 雁門關?大青山(1)第二部 太原(27)第六章 劍指豫北(5)第九章 葫蘆河畔(2)第四章 突出重圍(3)第十九章 西南人心(2)第四部 皮旅:一八一師(17)第五部 一八零師在朝鮮戰場實錄(29)第十四章 王近山重仗劍(2、3)第三部 天府裡的和平交接(10)第二十一軍首任軍長滕海清(1)第一部 臨汾旅檔案(4)第三部 天府裡的和平交接(10)第二部 太原(7)第廿二章 上甘嶺●英雄嶺(6)第八章 殺盡日兵如殺草(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