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 臨汾旅檔案(6)

65月10日,胡宗南的兩個旅全線渡過黃河,抵近運城。

徐向前考慮到配合陝北作戰是全局性戰略,而胡宗南援兵即將到達運城,再戰已不利解放軍。於是,5月11日召集各旅旅長會議,決定停止進攻運城,野戰部隊撤出,地方部隊困擾運城守軍。

當時的山西《復興日報》,在一篇社論中是這樣評論“一打運城”的:在20余天中,丟失晉南17個縣,如以經濟與戰略估計,這個損失的確不是收復陝北所能補償的。

私底下,老百姓則譏諷蔣介石:丟了一塊大肥肉,撿了一塊硬骨頭。

胡宗南率部進攻陝北,側翼暴露,隴海鐵路沿線兵力空虛。這一點,國共兩軍都看得十分清楚。蔣介石給胡宗南發去密電:“運城之圍已解,爲保隴海鐵路豫陝段作戰之力量,速從運城調第83旅和第80旅一部駐防西安。”給徐向前捎去話語:“注意隴海鐵路沿線動態,找準時機,殲滅運動之敵。”

1947年7月11日,胡宗南調第206師增強隴海路東線防務,並指定蔣介石重慶警衛團(第248團)掩護第206師渡河。這一情報,很快被太嶽軍區司令員王新亭、副司令員孫定國獲得。獲得情報時,第248團已護送第206師渡過黃河,正沿太陽渡、張垣村返回運城。

這是打一次運動殲滅戰的好機會。王新亭命令3軍分區司令員王墉率在靈寶一帶活動的55團和56團連夜返回茅津渡,配合4軍分區獨3團消滅第248團。

王墉司令員和軍分區參謀長樊執中,冒雨率部連夜出發,及時出現在第248團返回運城的必徑之路——廟底。7月12日10時,第248團全部進入伏擊圈。

隨着一聲號令,解放軍55團、56團、獨3團一齊開火,僅僅30分鐘左右,號稱“王牌御林軍”的第248團,在國民黨軍的花名冊上,宣佈一筆勾銷。該團團長劉麻子被俘後,看到手下被俘的1400餘名官兵,有三分之一的士兵,手中武器連子彈都還沒來得及上膛,氣得連連翻眼白。

第248團被截殲,讓守城的閻軍1萬餘人,和逃亡在城內的20個專署、縣的流亡政府,恐慌萬分。“二打運城”在這樣的契機下展開了。

{本章節選自《首任軍長》上卷,該書由河南人民出版社出版,可在網上購買到實體書!謝謝您的喜歡!}{首發http://ss.QB5200.org網站。如果您不是在QB5200網站閱讀,就是其他網站的盜貼。盜貼可恥,盜貼不厚道。請讀友支持正版,支持作者QB5200原創首發,您的支持就是對作者的最大鼓勵,多謝!}{本章節選自《藏九地,動九天——中國人民解放軍第六十軍征戰紀實》一書,該書由解放軍文藝出版社出版,可在網上購買到實體書!~~~謝謝您的喜歡!}

第十五章 天下第一團的由來(3)第十三章 兩打榆林(4)第一部 臨汾旅檔案(12/13)第 八 章 六營集風波(3)第四章 突出重圍(2)第四章 突出重圍(4)第廿二章 上甘嶺●英雄嶺(2)第十三軍首任軍長周希漢(1)第 十 章 血路?汝河險情(4)第二部 太原(18)第十三軍首任軍長周希漢(3)第十五章 襄樊役(4)第十三章 兩打榆林(4)第三章 血洗大楊湖(6)第二部 太原(5/6)第五節 最後傳奇:人死還當顧問第二節 保衛紅色首府——羅元發率一個旅硬是頂了七天七夜第四章 突出重圍(1)第三章 力挽狂瀾(1)第十一章 血路?淮河險夷(1)第十七章 揮戈荔北(1)第二部 太原(16/17)第六章 齊會?陳莊?太行山(2)第 八 章 六營集風波(2)第五部 一八零師在朝鮮戰場實錄(20/21)第十六章 淮海嘯(5)第十五章 襄樊役(3)第五部 一八零師在朝鮮戰場實錄(25)第二章 利劍出鞘----蘭封劍雲(7、8)小序 賀炳炎第十一章 延安!延安!(1)第十四章 王近山重仗劍(2、3)第五章 雁門關?大青山(4)第四部 皮旅:一八一師(21)第十五章 襄樊役(4)第一部 臨汾旅檔案(12/13)第三章 血洗大楊湖(6)第十二章 大別山的冬天(3)第六部 大潛伏(8、9)第 九 章 羊山集(4)第十二章 隴東三邊(7)第四部 皮旅:一八一師(17)第十六章 淮海嘯(5)十五軍首任軍長秦基偉(4、5)第三部 天府裡的和平交接(17)第廿二章 上甘嶺●英雄嶺(1)第三章 血洗大楊湖(1、2)第十五章 襄樊役(6、7)第二部 太原(19)第十一章 血路?淮河險夷(1)第六章 齊會?陳莊?太行山(2)第五部 一八零師在朝鮮戰場實錄(4)第六章 劍指豫北(1)第五部 一八零師在朝鮮戰場實錄(25)第五部 一八零師在朝鮮戰場實錄(24)第二十一章 將軍洞 ? 星裡湖(5)第六章 齊會?陳莊?太行山(4)第二章 利劍出鞘--蘭封劍雲(2、3)第 八 章 六營集風波(3)第一部 臨汾旅檔案(32)第十七章 揮戈荔北(2)第廿一章 百戰經典?金城防禦(3)第十七章 揮戈荔北(3)第二十章 基谷山 ? 牡丹峰(3)第十軍首任軍長杜義德(2)第一章 利劍出鞘----劍勢(4)第十六章 淮海嘯(4)第一部 臨汾旅檔案(12/13)第十二章 大別山的冬天(3)第五部 一八零師在朝鮮戰場實錄(1)第十九章 西南人心(3)第 九 章 羊山集(4)第十章 暴雷驚電連天掃(2)第三部 天府裡的和平交接(21)第一部 臨汾旅檔案(18)第四章 突出重圍(2)第六部 大潛伏(12、13)第五部 一八零師在朝鮮戰場實錄(26)第五部 一八零師在朝鮮戰場實錄(14)第二十一章 將軍洞 ? 星裡湖(4)第十軍首任軍長杜義德(4、5)二十五軍首任軍長成鈞4:好勝第十二章 隴東三邊(7)第五部 一八零師在朝鮮戰場實錄(24)第三部 天府裡的和平交接(22)第六節 追悼會,賀龍元帥特派王震參加第五章 豫皖劍韻(3)第十七章 揮戈荔北(1)第一章 利劍出鞘----劍勢(2)第四章 突出重圍(2)第五部 一八零師在朝鮮戰場實錄(22/23)第二部 太原(11)第三部 天府裡的和平交接(19)第十六章 西府戰役(3)第一章 利劍出鞘----劍勢(4)第二十四軍首任軍長王必成(2)第十二章 隴東三邊(5)第八章 殺盡日兵如殺草(5)第三十四軍首任軍長何基灃(5)第十九章 西南人心(1)
第十五章 天下第一團的由來(3)第十三章 兩打榆林(4)第一部 臨汾旅檔案(12/13)第 八 章 六營集風波(3)第四章 突出重圍(2)第四章 突出重圍(4)第廿二章 上甘嶺●英雄嶺(2)第十三軍首任軍長周希漢(1)第 十 章 血路?汝河險情(4)第二部 太原(18)第十三軍首任軍長周希漢(3)第十五章 襄樊役(4)第十三章 兩打榆林(4)第三章 血洗大楊湖(6)第二部 太原(5/6)第五節 最後傳奇:人死還當顧問第二節 保衛紅色首府——羅元發率一個旅硬是頂了七天七夜第四章 突出重圍(1)第三章 力挽狂瀾(1)第十一章 血路?淮河險夷(1)第十七章 揮戈荔北(1)第二部 太原(16/17)第六章 齊會?陳莊?太行山(2)第 八 章 六營集風波(2)第五部 一八零師在朝鮮戰場實錄(20/21)第十六章 淮海嘯(5)第十五章 襄樊役(3)第五部 一八零師在朝鮮戰場實錄(25)第二章 利劍出鞘----蘭封劍雲(7、8)小序 賀炳炎第十一章 延安!延安!(1)第十四章 王近山重仗劍(2、3)第五章 雁門關?大青山(4)第四部 皮旅:一八一師(21)第十五章 襄樊役(4)第一部 臨汾旅檔案(12/13)第三章 血洗大楊湖(6)第十二章 大別山的冬天(3)第六部 大潛伏(8、9)第 九 章 羊山集(4)第十二章 隴東三邊(7)第四部 皮旅:一八一師(17)第十六章 淮海嘯(5)十五軍首任軍長秦基偉(4、5)第三部 天府裡的和平交接(17)第廿二章 上甘嶺●英雄嶺(1)第三章 血洗大楊湖(1、2)第十五章 襄樊役(6、7)第二部 太原(19)第十一章 血路?淮河險夷(1)第六章 齊會?陳莊?太行山(2)第五部 一八零師在朝鮮戰場實錄(4)第六章 劍指豫北(1)第五部 一八零師在朝鮮戰場實錄(25)第五部 一八零師在朝鮮戰場實錄(24)第二十一章 將軍洞 ? 星裡湖(5)第六章 齊會?陳莊?太行山(4)第二章 利劍出鞘--蘭封劍雲(2、3)第 八 章 六營集風波(3)第一部 臨汾旅檔案(32)第十七章 揮戈荔北(2)第廿一章 百戰經典?金城防禦(3)第十七章 揮戈荔北(3)第二十章 基谷山 ? 牡丹峰(3)第十軍首任軍長杜義德(2)第一章 利劍出鞘----劍勢(4)第十六章 淮海嘯(4)第一部 臨汾旅檔案(12/13)第十二章 大別山的冬天(3)第五部 一八零師在朝鮮戰場實錄(1)第十九章 西南人心(3)第 九 章 羊山集(4)第十章 暴雷驚電連天掃(2)第三部 天府裡的和平交接(21)第一部 臨汾旅檔案(18)第四章 突出重圍(2)第六部 大潛伏(12、13)第五部 一八零師在朝鮮戰場實錄(26)第五部 一八零師在朝鮮戰場實錄(14)第二十一章 將軍洞 ? 星裡湖(4)第十軍首任軍長杜義德(4、5)二十五軍首任軍長成鈞4:好勝第十二章 隴東三邊(7)第五部 一八零師在朝鮮戰場實錄(24)第三部 天府裡的和平交接(22)第六節 追悼會,賀龍元帥特派王震參加第五章 豫皖劍韻(3)第十七章 揮戈荔北(1)第一章 利劍出鞘----劍勢(2)第四章 突出重圍(2)第五部 一八零師在朝鮮戰場實錄(22/23)第二部 太原(11)第三部 天府裡的和平交接(19)第十六章 西府戰役(3)第一章 利劍出鞘----劍勢(4)第二十四軍首任軍長王必成(2)第十二章 隴東三邊(5)第八章 殺盡日兵如殺草(5)第三十四軍首任軍長何基灃(5)第十九章 西南人心(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