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十、海戰與技術進步(一)

南方聯盟所訂購的,實際上就是一批高速防護巡洋艦。

隨着南北戰爭的進行,麥國北方和南方海軍所裝備的一百多艘防禦薄弱的老式木質風帆戰艦很快就幾乎被消耗殆盡,雙方的海軍都陸續換成了最新式的鐵甲蒸汽戰艦。由於在經濟上佔據了絕對優勢,北方聯邦可以從歐洲購買大量的新式鐵甲軍艦,而南方聯盟只能是依靠易貨貿易方式,從歐洲,主要是奧地利訂購鐵甲輪船,然後再自己進行改裝。

表面上“中立”的歐洲各國並沒有爲這些軍艦上裝備上武器,可實際上麥國人在把艦開到公海上之後,輕易就能把裝載在船艙甚至是甲板的箱子裡的各型火炮安裝到這些新購買的艦船上,使之立刻就變身一艘“真正的軍艦”。

南方各州每年所出產的超過2億麥元的棉花,吳維覺得如果運不出來,顯得十分可惜。出於“人道主義原則”,吳維堅持認爲爲南方各州運送“救濟食物”是歐洲各國應盡的責任,看在大家都信奉同一個上帝的面子上。

至於運送軍火——那是南方聯盟海軍的事情。

穿越者的蝴蝶效應所造成的後果就是:到了1865年初,北方聯邦的海軍規模在急驟擴充後,擁有的蒸汽艦船數量已經超過700艘,其中排水量超過1000噸的大型艦船數量超過了120艘,排水量將近80萬噸,而南方聯盟則擁有47艘新式的鐵甲蒸汽戰艦。

麥國聯邦海軍的快速發展,其規模已經是直逼世界第一海軍強國,受到刺激的大英帝國皇家海軍也在緊跟着擴大他們的艦隊規模,計劃將海軍的總噸位從95萬噸提高到130萬噸,其中包括10艘萬噸級的新式鐵甲艦。

不甘落後的拿破崙三世也下令法蘭西第二帝國海軍也加快了鐵甲艦的建造速度。

十二艘軍艦大約相當於六十萬包棉花,再加上兩千多萬麥元的軍火等其他物資,加起來就又超過了一百萬包棉花。由於受戰爭的影響,棉花產量和運輸都變得十分困難,從麥國輸往歐洲的棉花從八百萬包減少到了三百萬包,南方聯盟只能是動用白銀和黃金儲備來支撐着將戰爭繼續打下去。

不是他們不想和談,而是北方聯邦根本不給他們和談的機會。

人類海戰史上第一次蒸汽裝甲艦之間進行的戰鬥本來就發生在南北戰爭期間,吳維只不過是把它的規模擴大了十幾倍而已。由於麥國沿海成了各國新式艦船和海軍新式武器的試驗場,所以每一次海上戰鬥,都吸引了來自英、法、奧、西甚至是俄國的海軍艦船進行圍觀,以學習和總結這種海軍新式蒸汽裝甲艦之間的戰鬥。

1864年9月,在查爾斯頓港外海,南北艦隊之間爆發了自開戰以來的第一次艦隊決戰。南方聯盟艦隊指揮官布坎南少將擁有十六艘蒸汽鐵甲艦,而北方聯邦海軍南大西洋封鎖分艦隊司令杜邦海軍少將手上則擁有二十三艘戰艦。戰鬥在麥國海軍明尼阿波利斯海軍學院的兩位創辦者之間進行。戰鬥的進程十分簡單,雙方排成一列縱隊互相接近,最後布坎南的艦隊搶到了T字橫頭的位置,結果就是南方聯盟艦隊出人意料地取得了這場海戰的勝利。

二比六,這是雙方艦船的損失情況,麥國海軍學院的第一任院長在於第一任副院長之間的海上對決中取得了勝利。在這場海戰之後不久,根據本人的請求,塞繆爾?杜邦被解除了艦隊指揮官的職務。

查爾斯頓港海戰的結果表明,大口徑的前膛火炮雖然威力巨大,但是由於射速較慢,在海戰中很難命中移動中的目標,反而是由於南方聯盟艦隊由於裝備了較多的伊斯萊亞式小口徑速射炮,反而在海戰中獲得了不少的優勢。

另外就是雙方戰沉的軍艦都是老式的鐵甲木殼防護巡洋艦,由於無法有效地抵禦開花彈的攻擊,木殼鐵甲戰艦在這一戰後,也很快被各國海軍所淘汰。

1865年2月,內戰的形勢對於南方聯盟來說愈發嚴峻起來。格蘭特將軍指揮的聯邦軍在海軍的配合下,已經完全控制了密西西比河兩岸,並攻佔了新奧爾良,麥國南部墨西哥灣相臨的海岸,已經全部爲北方艦隊所封鎖。隨着海軍實力的增強,北方聯邦艦隊開始加強了對東海岸南方港口的封鎖。

3月,雙方在威明頓附近海域再次爆發了一場大規模的海戰。

在杜邦被解職後,北方聯邦任命約翰?達爾格倫海軍少將繼任南大西洋封鎖艦隊指揮官。這位“麥國海軍火炮之父”指揮着一支由四十多艘蒸汽裝甲艦所組成的龐大艦隊,從1864年底就開始加強了對南部聯盟東部港口的封鎖。

爲了打破北方聯邦艦隊的海上封鎖,布坎南將軍下令由塞默斯海軍少將率領南方主力艦隊出海迎戰。

威明頓港內停泊着南方聯盟海軍新型的裝甲巡洋艦“弗吉尼亞”號和“田納西”號,它們是奧地利海軍“查理曼大帝”級裝甲巡洋艦的改進型,排水量爲7760噸。艦上的的武備有艏艉兩座廓裝旋轉炮臺上的四門雙聯裝8英寸前裝線膛炮,兩舷還各佈置有三座雙聯裝5英寸旋轉炮臺,另外還有大量的65毫米和50毫米後膛速射炮,火力強大。更主要的是這兩艘裝甲巡洋艦的速度,超過了十八節,這足以讓北方艦隊大多數防護巡洋艦在遇到它後跑都沒法跑,只有選擇舉白旗或是被擊沉的兩條道路。

而達爾格倫將軍的艦隊中擁有兩艘從英國船廠購買的新銳鐵甲艦“哈特福德”號和“曼哈頓”號,這兩艘英國製造的鐵甲艦排水量更是達到了8100噸,裝備有四門11英寸主炮和四門9英寸二級主炮,火力和防禦更爲強大。這兩艘軍艦唯一的缺陷是最高航速只有14.5節,遠遠趕不上目前巡洋艦的速度,很容易被敵人所擺脫。

1865年3月5日凌晨5時30分,南方聯盟艦隊升火啓航,離開了威明頓的錨地,向着主航道入口處緩緩前進。

一場引發世界海軍劇烈變革的海戰即將打響……

六一、比巡洋艦還快三七、最後的衝刺四三、非洲戰場五七、東攻西守(二)七一、凱塞琳七四、海上戰局五一、宣戰十九、合夥人六七、加利西亞(三)三、 夢境或遊戲?六七、聖城(一)十七、多格爾沙洲(八)三六、勝負因素五五、電機時代(一)五五、基希拉海峽之戰(三)八一、海戰與技術進步(二)五、北海迷霧(一)六十、遠東艦隊(三)二三、多格爾沙洲(十四)十、東方(二)三七、決擇三五、戰爭本質四五、前線七五、海神之語(一)四十、襲擊艦隊(二)四六、地下工廠(三)六三、移民二三、多格爾沙洲(十四)三一、現狀四七、艦隊調整十二、多格爾沙洲(三)三三、調令十三、後膛步槍(二)二九、遊戲商城七三、威悉演習(一)二十、棚戶區八十、德奧戰巡十九、合夥人七一、聯合力量八一、海戰與技術進步(二)五二、意外收穫二七、多格爾沙洲(十八)五五、電機時代(一)四五、巡洋艦長六五、奔流(六)五、和談十一、多格爾沙洲(二)二二、變革四八、東線計劃七八、炮擊四九、鋼鐵輪船二四、改裝合同七、翻烏龜八十、海戰與技術進步(一)十六、新帝國三六、戰棋?(二)二五、多格爾沙洲(十六)二六、發展問題二三、日常四三、非洲戰場四十、家庭十二、後膛步槍(一)六三、奔流(四)六十、奔流(一)七、設計五七、海殤(五)二九、最強前無畏二六、發展問題三五、戰棋?(一)二五、前無畏二七、油田四二、第一筆生意三七、調整四六、出發準備五三、海殤(一)四一、頑強四十、經濟發展方式五二、驚險歸程三二、整頓六五、加利西亞戰役(一)四七、保住布魯克七三、工業化十九、多格爾沙洲(十)七一、凱塞琳三、淺海獵殺(一)二五、多格爾沙洲(十六)四一、魚雷七六、海神之語(二)九、海洋霸主(二)三三、馬耳他(三)二九、遊戲商城三五、戰爭本質十八、西班牙艦隊十七、多格爾沙洲(八)四三、聯合力量七、翻烏龜三八、新的任命四三、非洲戰場十三、後膛步槍(二)七二、加利西亞(八)
六一、比巡洋艦還快三七、最後的衝刺四三、非洲戰場五七、東攻西守(二)七一、凱塞琳七四、海上戰局五一、宣戰十九、合夥人六七、加利西亞(三)三、 夢境或遊戲?六七、聖城(一)十七、多格爾沙洲(八)三六、勝負因素五五、電機時代(一)五五、基希拉海峽之戰(三)八一、海戰與技術進步(二)五、北海迷霧(一)六十、遠東艦隊(三)二三、多格爾沙洲(十四)十、東方(二)三七、決擇三五、戰爭本質四五、前線七五、海神之語(一)四十、襲擊艦隊(二)四六、地下工廠(三)六三、移民二三、多格爾沙洲(十四)三一、現狀四七、艦隊調整十二、多格爾沙洲(三)三三、調令十三、後膛步槍(二)二九、遊戲商城七三、威悉演習(一)二十、棚戶區八十、德奧戰巡十九、合夥人七一、聯合力量八一、海戰與技術進步(二)五二、意外收穫二七、多格爾沙洲(十八)五五、電機時代(一)四五、巡洋艦長六五、奔流(六)五、和談十一、多格爾沙洲(二)二二、變革四八、東線計劃七八、炮擊四九、鋼鐵輪船二四、改裝合同七、翻烏龜八十、海戰與技術進步(一)十六、新帝國三六、戰棋?(二)二五、多格爾沙洲(十六)二六、發展問題二三、日常四三、非洲戰場四十、家庭十二、後膛步槍(一)六三、奔流(四)六十、奔流(一)七、設計五七、海殤(五)二九、最強前無畏二六、發展問題三五、戰棋?(一)二五、前無畏二七、油田四二、第一筆生意三七、調整四六、出發準備五三、海殤(一)四一、頑強四十、經濟發展方式五二、驚險歸程三二、整頓六五、加利西亞戰役(一)四七、保住布魯克七三、工業化十九、多格爾沙洲(十)七一、凱塞琳三、淺海獵殺(一)二五、多格爾沙洲(十六)四一、魚雷七六、海神之語(二)九、海洋霸主(二)三三、馬耳他(三)二九、遊戲商城三五、戰爭本質十八、西班牙艦隊十七、多格爾沙洲(八)四三、聯合力量七、翻烏龜三八、新的任命四三、非洲戰場十三、後膛步槍(二)七二、加利西亞(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