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4 爭風吃醋

葉敏昭離開了養性齋,卻把須臾不肯離身的小韓子留了下來。雨瀾一整晚輾轉反側根本無法入眠,第二天早早起來,可是剛一出門就發現葉敏昭專門派了一營御林軍前來保護,雨瀾向外一走就有兩個披掛整齊,手拿兵刃的士兵出來阻攔。

雖然早有預料,雨瀾還是勃然大怒,質問小韓子道:“這是什麼意思?”

小韓子昨天一晚上侍候得分外謹慎小心,那是拿出了伺候皇上的精神來,可是雨瀾卻對他愛搭不理的,顯然是遷怒到他了。小韓子哈着腰解釋道:“啓稟王妃,這是皇上派人專門來保護您的!”

“保護我的?我看是來軟禁我的吧!”雨瀾冷笑道。

小韓子看了雨瀾一眼:“王妃,皇上的意思是,只要您答應了不離開皇宮,整個紫禁城裡任您來去!您要是覺得住在這兒悶了,奴才帶着您四處逛逛!”

小韓子看見雨瀾臉色越來越不好看,想了想,還是忍不住勸道:“奴才一直跟在皇上身邊,最知道皇上對王妃的心意,這些年來,皇上對您可是須臾沒有忘懷啊,皇上要不是念着昔日的舊情,他一道聖旨下來,您也沒有抗拒的餘地,他之所以不願意這麼做,還是說明他把您放在心尖子上的啊!奴才說句不該說的,都說胳膊拗不過大腿,您這樣對您,對您的孃家,對攝政王府都沒有好處,何不就……”小皇帝就是看着雨瀾是個念舊情的,才把小韓子給留下來,也有規勸她的意思。

雨瀾聽了他的這番話卻是勃然大怒,還沒等他把剩下的話說完就截斷道:“你給我閉嘴!滾一邊去!!”這麼多年來,她還是第一次發這麼大的脾氣,她也是久居上位的人,這一番發作也是頗具威勢,小韓子嚇了一跳,不敢多說:“奴才這就滾,這就滾!”灰溜溜地跑遠了。

另一頭慈寧宮的太后也接到了線報:“已經把楊氏弄進宮裡了?”

“是!”陳嘉垂首回答。

太后沉思良久,“進來就救來吧!總好過皇上一天到頭地往攝政王府裡跑。原來隔得遠了,自然瞧着她處處都好,現在能夠朝夕相處,過段日子,說不定皇上就厭了!”

“太后明見萬里!正是這句話呢!”

太后擺了擺手:“你也不用給我說這些好聽的,這件事確實讓哀家頭痛不已!哀家也曾想過乾脆一杯毒酒結果了楊氏,保全了皇上的令名,可是皇上的性子哀家最瞭解,怕是從此壞了母子之間的情分……哀家也是個難啊!”

陳嘉字斟句酌地說道:“太后顧慮得是!奴才以爲,攝政王失蹤了這麼久都沒有任何消息,如今怕是也回不來了!沒有葉邑辰的王府,就像沒有了爪牙的老虎,無足懼載!您何不就遵從了皇上的意思,下一道懿旨把楊氏給了皇上做妃子,全了皇上這片心思!如今朝廷裡頭百廢待舉,皇上有多少大事要辦,把太多的精力耗在後宮也不是辦法!至於外頭的人怎麼說?咱們西廠東廠錦衣衛也不是吃乾飯的,誰也敢亂嚼舌根,直接抓起來殺了就是,這些人知道怕了,自然不會亂說話!”

太后道:“這件事不是你說的那樣簡單。如今皇上雖然暫時坐穩了皇位,其實朝廷內外暗流洶涌,葉邑辰在軍隊中下層的影響力不是一天兩天就能肅清的,現在把楊氏納爲妃嬪實在不是時候。哀家也要好好想一想才行!”

陳嘉一向佩服太后的高瞻遠矚,這番話自然也是極爲信服的。太后又問:“現在外頭可是已經有了什麼不好的傳言了?”

“卻是有了一些風言風語。奴才已經將那些亂嚼舌頭的抓了起來。”

“防民之口,甚於防川!”太后感嘆了一句,又接着道:“不過現在乃是非常時期,你就辛苦一點,絕對不能讓不利於皇上的言行流傳出去!攝政王妃進宮的消息,要絕對保密!不能讓任何人知道!”

“是!”

“湘鄂那邊要是能打一場大勝仗就好了!”對蜀漢的部隊只要能取得一場勝仗,哪怕不是決定性的,小皇帝的威望也就能樹立起來了,就不需要像現在這樣戰戰兢兢的了。

陳嘉下去之後,太后召來慈寧宮的掌事姑姑吩咐道:“去把皇后和淑妃、宜妃給哀家請過來!”

當初選擇了這一後二妃固然主要的目的是政治聯姻,鞏固葉敏昭對於軍隊的掌控權,太后對她們的容貌和品性也是滿意的,畢竟經過這麼多年你死我活的政治鬥爭才終於幫助兒子奪取了皇位,現在也不想太過委屈了兒子。

沈皇后和淑妃、宜妃接到太后的傳召,很快就到了慈寧宮。見禮已畢,太后給她們賜了座,看了看下頭的女孩,個個明眸皓齒如花似玉,氣質也是春蘭秋菊各有各的特色,連太后瞧着都覺得賞心悅目,小皇帝如今也該是食髓知味的年紀了,怎麼就對這一後二妃看都懶得多看一眼呢?

太后也真是百思不得其解!

沈皇后道:“不知母后喚兒臣等前來有何吩咐?”

太后和顏悅色地笑笑,她的交際手腕何等強悍,這段日子,她對沈皇后也好,對淑妃、宜妃也好都沒有什麼架子,太后好侍候,一後二妃進宮之後過得都挺自在的。所以三人也並沒顯得有多拘束。

Wшw ★тt kán ★¢○

太后道:“也沒有什麼別的事,就是昨日新得了幾兩好茶,今天枯坐無聊,便把你們叫過來陪哀家一起品品茶,也好打發這時日!”

淑妃是鄭老將軍的孫子,一家子都是武將,父兄乃是從軍之人,性子爽朗,她也跟着養成了爽利敢言的性子,爲人十分活潑,聽到這裡就笑着道:“還是母后心疼咱們!咱們也正是覺着不知如何打發這無聊的日子呢。你們說是不是,皇后姐姐,宜妃姐姐!”

沈皇后和宜妃也跟着應是:“淑妃妹妹說的是呢。母后寬厚慈和,垂範天下,正是我等的楷模!”

衆人說說笑笑,不一會兒功夫,自有擅長茶道的宮女沏好了茶一一奉上,衆人一邊品茶一邊奉承着太后說話。一時之間氣氛其樂融融。

閒話說得差不多了,太后終於轉入正題:“哀家瞧着最近這些日子,皇帝忙於前朝政務,不大在後宮流連……”

沈皇后等三人能夠脫穎而出進入侍候小皇上自然是個個都有一副玲瓏心肝的,太后這句話一出口,現場詭異地安靜了下來。沈皇后和宜妃淑妃臉上全都火辣辣的,皇上不肯進他們的房,鬧到太后親自過問,讓她們失了大大的顏面。皇上不肯召幸,太后自然不會怪皇上,只會怨她們魅力不足。

沈皇后便起身道:“都是兒臣等不懂事,沒有伺候好皇上叫母后費心了。”

太后慈和地笑了笑,擺擺手道:“你坐下,坐下!哀家自己的兒子哀家清楚,皇兒一心想要做一代聖主,底定大楚萬世不移之基業,他一心撲在朝事之中,冷落了你們也是有的。這件事哀家會多勸勸他!你們呢,平日裡也要多留心着皇上,沒事也到皇上面前多露個臉,撒撒嬌什麼的……多想點法子籠住皇上的心!不爲別的,哀家這裡還想早日抱上皇孫呢!”

其實這番想法三人早就有了,之所以沒有人敢施行,都是害怕行爲孟浪,惹了太后皇上的不喜,再給扣上一頂狐媚惑主的帽子,到時候不但偷雞不成,反而連家族都有可能連累了。所以她們纔不敢妄動。

太后見三個人全都滿臉通紅,呵呵笑道:“哀家知道你們都是名門貴女,不過這感情都是日積月累處出來的,你們儘管放心大膽地行動,萬事有母后給你們做主!”

“是!”三個人全都答應着,聲如蚊吶。這算是奉旨勾引皇上嗎?三個人都覺得心裡怪怪的。

沈皇后出了慈寧宮,沒有乘坐輿轎,而是帶着貼身宮女碧桃慢慢踱步往坤寧宮而回。一邊走一邊想着心事。此時已是仲春,正是草長鶯飛的時節,皇宮中處處鳥語花香,一片生機盎然的景象。

皇后的心思卻是極深的。入宮之前,伯祖父英國公沈老爺子曾經對她有過一番言傳身教,讓她對目前的形勢有了清醒的認識,她知道目前正是皇上用得着沈家的時候,也是她在宮中地位最穩固的時候。太后對她態度溫和,親如母女,就很能說明問題。

她若是不趁着這個機會,趕緊生出皇上的嫡長子,藉以穩固後位。將來皇帝年紀大了,三宮六院佳麗無數,到時候變數就多了。沈家的外孫能不能當上太子就不好說了。

如今宮裡一切就是求穩,淑妃和宜妃的出身家世都不如自己,甚至容貌也比自己差上一些,就是爲了突出她至高無上的地位。不想後宮中起了紛爭,正是自己最好的機會。可是,可是皇上根本連自己的門都不進,機會再好,自己也不可能憑空生出兒子來呀!

皇后畢竟也只是十幾歲的小姑娘,雖然經過了家族的精心培養,到底有些沉不住氣了。她又想到,今天太后對她們三個說的這番話到底是個什麼意思呢?沈公爺曾經對她說過,太后乃是當世第一的女中豪傑,比絕大多數的男兒都更有本事,所以面對太后的時候,她表面雖平靜,心裡都是戰戰兢兢的,打醒了十二萬分的精神。太后的一言一語,她都要反反覆覆在心裡咀嚼。

今天太后這番話定然是有深意的。想到這裡她問碧桃:“最近宮裡有沒有什麼特別的事情!”

碧桃想了想道:“好像沒有什麼特別的事!哦對了,聽說最近皇上讓內務府收拾了養性齋,似乎十分重視的樣子,皇上每天早晚各要問一次,宮裡的人都在猜測,說皇上可能又要納新妃了。不過昨天攝政王妃來了一趟,因爲落鑰早出不去門,皇上就叫人把她安置在了那裡!什麼納新妃,都是胡說八道!”

沈皇后聽得心裡微微一動:“攝政王妃?她今天離開皇宮沒有?”

“好像沒有!”

沈皇后猶豫了一下:“走,咱們去見見攝政王妃!”

碧桃沒有動地方,低聲勸道:“娘娘,攝政王死了,攝政王府現在江河日下,咱們何必這個時候湊上去,萬一惹得皇上不高興可怎麼辦?”這丫鬟也是沈家精心培養出來的,纔有這番見識。

“你知道什麼?只管聽我的吩咐就是!”

慈寧宮在紫禁城的西邊,養性齋卻在最東邊,兩下里相差甚遠,沈皇后就派小太監擡了一乘輿轎過來,沈皇后上了輿轎,過月華門、日精門,到了養性門的時候,沈皇后停下轎子,發現養性門這裡守着一百多帶刀侍衛。

沈皇后微感詫異。及至到了養性齋,發現守在門外的居然是皇帝身邊須臾不離左右的小韓子。

“皇后娘娘?您怎麼來了”小韓子十分震驚地看着平地裡忽然冒出來的皇后。

皇后對他這個御前紅人十分客氣,抿嘴笑道:“怎麼,這裡本宮來不了嗎?”

小韓子連忙擡手給了自己一巴掌:“皇后娘娘恕罪!娘娘恕罪!瞧奴才這張臭嘴!奴才就是沒想到……”擡眼偷看了沈皇后一眼,才繼續道:“您到這兒來,是……”

“聽說攝政王妃在此,本宮就是來拜訪一下!”

“那娘娘請進吧!”皇后乃是後宮之主,自然沒有叫她等着的道理,小韓子一邊叫一個小太監進去通傳,一邊引着沈皇后進了養性齋的院子。雨瀾呆在屋子裡正心裡鬱卒,聽人通報說皇后娘娘來了,心裡是老大不願意接觸葉敏昭的後宮,不過卻也不得不強打精神出去應酬。

沈皇后就看見一個十七八歲的女子在兩個丫鬟的陪伴下迎了出來,她穿着極爲素淨,一身湖藍色繡水紋的褙子,白色的裙子,一頭烏黑油亮的秀髮鬆鬆挽着,只以一支珍珠釵固定在腦後,頭上手上再無首飾點綴。

攝政王葉邑辰大名鼎鼎,可她的王妃卻十分低調,和京師的一衆貴婦們交往並不多,沈皇后只聽說過出身楊家,因爲是填房,本身還是個庶女。就是再出色也出色不到哪裡去。今日一見,只覺得她生得容顏秀美眉目如畫還在其次,單是那一份行之內而發乎於外的沉靜婉約的氣質就令宮中的美人們望塵莫及。

容貌是從孃胎裡帶出來的,氣質卻是後天培養出來的,居移氣,養移體,能有這份氣質,誰能否認她是一個秀外慧中的女子?與她相比,沈皇后自知自己和淑妃、宜妃縱然容貌上差不了許多,可是卻顯得青澀了許多。

不需要太多理由,沈皇后心裡陡然升起一股妒忌的情緒。

雨瀾卻是第一次見這位小皇后。當年皇帝大婚的時候,雨瀾正在家裡守孝,沒能參加皇上的大婚,自然也就沒見過小皇后的面。只見沈皇后十三四歲的年紀,皮膚白皙、身材窈窕,長得頗爲大氣明麗,雖說古人普遍早熟,但那份沉着穩重的勁兒,自己像她那麼大年紀的時候是萬萬沒有的。

“臣妾楊氏拜見皇后娘娘!不知道皇后娘娘駕到,有失遠迎,還望娘娘恕罪!”雨瀾翩然行禮下去,姿勢優雅,賞心悅目。顯然是具有良好的修養和家教的。

沈皇后心裡對自己的判斷更是又信了幾分。

“嬸嬸快請起,都是自家人,何必這般見外客氣!”沈皇后態度十分溫和,說是這般說,卻不叫自己的貼身宮女去扶雨瀾起來。直到雨瀾行禮如儀,她才上前拉着雨瀾的手,明顯就是爲了要讓雨瀾明白,讓她自己看清楚,皇后纔是母儀天下,萬千女子中的第一人。

這套把戲,雨瀾是心知肚明。

皇后故作親密卻意有所指地說道:“早就聽說嬸嬸容貌出衆,才華過人,今日一見果然名不虛傳!”

雨瀾淡淡地道:“皇后娘娘謬讚了!娘娘母儀天下垂範萬民,至尊至貴,臣妾蒲柳之姿,實在不值一提!”雨瀾心裡十分無奈,本來就心緒不佳,這又來了一個爭風吃醋的。之前就聽說過葉敏昭不怎麼進後宮們的寢宮,這是來找自己算賬的了?

前一世她畢竟是活到三十歲的人了,現在要她和這麼一位十幾歲的小姑娘爭風吃醋,她實在沒有這個心情好嗎?不由得更加惱恨葉敏昭把她架在火爐上烤。

雖然心裡十分不爽,雨瀾也只得耐着性子把皇后請到養性齋,請皇后坐了上座。皇后假意推脫了一番,也就坐了。雨瀾則坐於下首相陪。雨瀾道:“不知娘娘此來有什麼吩咐?”

“瞧嬸嬸說的,您難得進宮一趟,本宮怎能不趁此機會前來拜訪聆聽教誨。”

“娘娘此話怎敢當,娘娘乃是天下萬民之母,該聆聽教誨的是臣妾纔是!”

兩個人你來我往相互恭維了一番,小韓子悄悄退了出去。吩咐了一個小太監去御前報告,他實在不知道皇后此來的目的爲何。皇上昨天臨走的時候吩咐他,叫他照顧好雨瀾,有什麼問題即刻報到他那。若是雨瀾少了一根頭髮,皇上就會剝了他的皮,小韓子自然不敢有絲毫怠慢。

內間裡,雨瀾和皇后漫無邊際地閒話了幾句,皇后試探道:“不知嬸嬸此次是要小住呢,還是長住呢?”探究詢問之意十分明顯,雨瀾是新寡之人,寡婦不祥,她身上有孝,出外走動實在於理不合,進宮就更不合適了。

皇后又道:“您也知道,本宮在宮中沒有什麼親人,我與嬸嬸一見如故,想多留嬸嬸住幾日,也好多和嬸嬸親近親近呢!”說着便笑。

誰願意在這兒呆着似的?雨瀾正要開口回答,忽然外頭傳來一陣冷哼,替雨瀾回答了這個問題:“王妃既然進宮了,朕就不會再放她走了!”簾子一挑,小皇帝大踏步地走了進來,穿着明黃色的團花龍袍,英姿颯爽,俊美無儔。

沈皇后的目中閃過一絲迷醉。小皇帝皇帝漸漸長大,氣質樣貌都是一時之選,加之高貴的身份,尊崇的地位,哪個女子不爲他心旌搖動。

自從大婚之後,她就只在太后的慈寧宮見過小皇帝幾回,這一次的偶遇讓她的心跳不由快了幾分,連忙以最優雅的姿態起身道:“參見皇上,皇上萬福金安!”

小皇帝本來正在文華殿裡和大臣們議事,聽了小韓子派的小太監傳回來的消息,擔心雨瀾吃虧,這才二話不說就扔下一衆大臣,急急忙忙趕了過來。他冷冷地看着皇后,也不叫皇后起身。

沈皇后保持着屈膝下蹲的姿勢,只覺得一股無形的壓力從天而降,小皇帝年紀不大,威勢着實不小,一瞬間,皇后的手心就溼了。另一方面,她是六宮之主,皇上這樣不給她面子,她又覺得有點兒下不來臺。

葉敏昭卻不管那些,他森然道:“誰叫你到這裡來的?”那咄咄逼人的質問語氣再明顯不過了,令皇后心裡猛地一沉。

雨瀾看得一陣氣悶,心知今天要是讓小皇帝就這麼下了皇后的面子,日後這筆賬皇后鐵定是要記在自己的賬上的。她本來不想攙和小皇帝后宮裡的事,這時也不得不出面給皇后解圍,“是臣妾來得魯莽,沒來得及和皇后娘娘報備!皇后娘娘前來看望臣妾,也是她的一番心意。皇上、娘娘你們請上座!”不着痕跡地扶了皇后一把,拉着她在自己的位子上坐了,又請小皇帝坐於上首。

這才把這尷尬的局面化解了。

葉敏昭見雨瀾出面調解,神色緩和了一些。應聲在首位上坐了。

皇后坐下之後才舒了一口氣,這還是葉敏昭第一次對她發這麼大的脾氣。另一方面,雨瀾在葉敏昭跟前有這麼大的臉面,還讓她有些吃驚不小。這個對任何女子都不假辭色的小皇帝,似乎對這位小寡婦格外的與衆不同呢。

葉敏昭坐下之後,便硬邦邦地對皇后說:“你且下去吧,朕還有幾句話要對攝政王妃交代!”

78 古徑幽幽佛寺重逢17 加標點討好老太太92 埋暗樁皇后受欺瞞227 行第刑263 大案140 訴衷情願結連理枝221 穢亂宮闈266 私話38 遺失繡帕雨瀾心驚286 生產256 和諧152 雨霞失算小妾夢碎259 探視239 出路194 闖後宮小王爺阻路15 指點迷津姐弟情深23 衆姐妹私語話表哥57 雨霞鬧事怒摔船模47 銀月邀約過府一敘341 逼宮345 有情人終成眷屬52 承業誤考雨瀾入宮44 貴女齊聚炫富攀比325 其樂融融159 仇深似海唯有和離35 論朝政宮闈秘事多81 雨霏出嫁再見敏淳284 昏聵174 洞房花燭魚水交歡234 偶遇161 一六一不毀一樁婚21 同仇敵愾雨馨贈銀297 牽連72 向來情深奈何緣淺298 親子165 起波折姻緣難成就188 一八八326 雨馨出宮65 婚姻既定是喜是愁257 啓釁164 郡主邀約說合親事225 嫁雞隨第雞264 事端314 蕭妃被廢220 各有籌謀278 設計274 二七四206 怒火171 良辰吉日等待迎娶197 和好如初更增情誼186 一八六39 再會表哥智解難題230 地震183 一八三311 末路窮途104 城破逃離共乘一騎165 起波折姻緣難成就246 伏禍192 一九二73 聖旨既下美夢破碎137 做大媒逼婚謝之遠291 產後12 知性齋姐妹起紛爭54 挺身而出勇救皇子33 晉親王怒闖慈寧宮218 生病124 隱患除巧使離間計29 連環計去除眼中釘234 偶遇247 驚變107 秀色美食溫馨甜蜜286 生產80 火場王爺英雄救美175 新年快樂馬到成功157 塵埃落定王爺回京198 你儂我儂143 王爺贈釵及笄禮成246 伏禍242 了結125 首戰告捷算計趙王58 四姑娘爲婚事發愁276 婆媳332 威逼利誘193 一九三223 秋闈183 一八三1 楔子86 雨馨大婚將入東宮172 結良緣抱得美人歸19 怡寧居父女鬧意氣309 風雲變幻238 婚事311 末路窮途185 一八五18 挑爭端雨瀾遭陷害38 遺失繡帕雨瀾心驚234 偶遇187 一八七278 設計53 雨瀾入宮三見晉王
78 古徑幽幽佛寺重逢17 加標點討好老太太92 埋暗樁皇后受欺瞞227 行第刑263 大案140 訴衷情願結連理枝221 穢亂宮闈266 私話38 遺失繡帕雨瀾心驚286 生產256 和諧152 雨霞失算小妾夢碎259 探視239 出路194 闖後宮小王爺阻路15 指點迷津姐弟情深23 衆姐妹私語話表哥57 雨霞鬧事怒摔船模47 銀月邀約過府一敘341 逼宮345 有情人終成眷屬52 承業誤考雨瀾入宮44 貴女齊聚炫富攀比325 其樂融融159 仇深似海唯有和離35 論朝政宮闈秘事多81 雨霏出嫁再見敏淳284 昏聵174 洞房花燭魚水交歡234 偶遇161 一六一不毀一樁婚21 同仇敵愾雨馨贈銀297 牽連72 向來情深奈何緣淺298 親子165 起波折姻緣難成就188 一八八326 雨馨出宮65 婚姻既定是喜是愁257 啓釁164 郡主邀約說合親事225 嫁雞隨第雞264 事端314 蕭妃被廢220 各有籌謀278 設計274 二七四206 怒火171 良辰吉日等待迎娶197 和好如初更增情誼186 一八六39 再會表哥智解難題230 地震183 一八三311 末路窮途104 城破逃離共乘一騎165 起波折姻緣難成就246 伏禍192 一九二73 聖旨既下美夢破碎137 做大媒逼婚謝之遠291 產後12 知性齋姐妹起紛爭54 挺身而出勇救皇子33 晉親王怒闖慈寧宮218 生病124 隱患除巧使離間計29 連環計去除眼中釘234 偶遇247 驚變107 秀色美食溫馨甜蜜286 生產80 火場王爺英雄救美175 新年快樂馬到成功157 塵埃落定王爺回京198 你儂我儂143 王爺贈釵及笄禮成246 伏禍242 了結125 首戰告捷算計趙王58 四姑娘爲婚事發愁276 婆媳332 威逼利誘193 一九三223 秋闈183 一八三1 楔子86 雨馨大婚將入東宮172 結良緣抱得美人歸19 怡寧居父女鬧意氣309 風雲變幻238 婚事311 末路窮途185 一八五18 挑爭端雨瀾遭陷害38 遺失繡帕雨瀾心驚234 偶遇187 一八七278 設計53 雨瀾入宮三見晉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