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6章 兵敗

當東門外傳來一陣衝殺吶喊聲的時候,在城門洞交戰的宋夏雙方的士兵都是一愣神,但渾身上下都是血的沈承益卻在馬上大喊一聲:“是援軍到了,兄弟們殺退黨項蠻子啊!”說罷一刀砍了在馬前方正在猶豫的党項士兵。

沈承益自己也不知道東門外的吶喊聲是不是自己的援軍,但他知道若是不把門口這些党項士兵殺退,那不用援軍到,自己和保安城內的軍民保證先變成一攤肉泥。正是趁着雙方士兵都迷糊的時刻,沈承益這一聲大喊極大的振奮了宋軍將士,而党項人雖然聽不懂他的話,但看到宋軍士兵那種拼命的架勢便知道似乎自己的後背不是很妙,很可能被宋軍給包餃子了。雙方士兵士氣此消彼漲,在刀劍長矛爲主的冷兵器作戰時代,士氣便是弱小戰勝強大的重要法寶,一時間党項人被趕出了城門洞,甚至在城牆腳下都被宋軍打回去一截。

沈承益看到自己的策略成功後,心中不是高興,適時的指揮後面的部隊趕快趁着党項兵敗退的當口,在城門洞裡面填充沙袋,宋軍開始在城頭攻勢的掩護下撤回城內,打算用沙袋亂木把東門徹底封死。到現在爲止就聽到東門外喊聲震天,誰也不知道遠處究竟發生了什麼。

党項人一看剛纔還氣勢如虹的宋軍如縮頭烏龜一般又回到城內,知道自己被欺騙了。頓時火冒三丈,有持刀殺了回來,冒着頭頂上如暴雨一般密集的磚頭雷木地打擊。儘快的拆除城門洞中的沙袋亂木,準備再次殺進城內,一鼓作氣拿下保安城,那他們可就不僅成就了大大地軍功,還可以率先在城內燒殺搶劫!

党項人剛剛冒着宋軍的拼死抵抗清除了城門洞內的障礙物,後面的吶喊聲到現在就更大了。此時雙方出現了戲劇性的一幕——後面的吶喊聲真地是宋軍的援軍和東門党項人廝殺的聲音!

保安城自党項人遊騎前鋒來到後,就和外面的消息斷絕了。在放棄順寧寨之前,韓琦便已經開始大規模的調動西北宋軍地軍事力量,大軍主力從延安府出發經招安驛抵達園林堡已經兩天了,這兩天來保安城之戰的一切都落在宋軍派出探子的眼中。園林堡距離保安城不過百里。

原本樑格嵬計劃是兩面開工一齊做掉的,不過順寧寨的反常狀況已經嚇倒了他,讓他疑神疑鬼不敢分兵,只想在短時間內解決保安城獲得根據地,園林堡實在太小,不足以作爲根基。只要攻下了保安城,園林堡也就失去了必守的價值,到時候宋軍守堡地決心也會受到很大的打擊,不攻自破的可能性都會出現。

韓琦沒有想到樑格嵬居然會犯這種低級錯誤,仗着自己帶的兵多,在攻打保安城的時候連遊騎也沒有撒出去,韓琦還以爲天上掉下個餡餅,把大隊的騎兵還有小型的隨軍牀弩都給調了過來,一切準備好之後。佈置了一個陷阱準備用誘敵深入之策將党項人引進自己的埋伏圈。

不過埋伏在一旁的宋軍沒有想到白天沈承益地“拋頭”事件大大的激怒了党項人的復仇之心,傷亡過大後不得不拼死攻下保安城,這讓準備明天打個埋伏戰的宋軍將領計劃落空。尤其是党項人挑燈夜戰四面出擊,眼看保安城就要被攻破,這可使宋軍將領坐不住了,連夜準備騎兵,撒出四面偵騎確定周圍党項兵力部署之後。就在東門對面的山坡上看党項人攻城,打算在最後一刻待到党項士兵疲憊不堪的時候,趁亂用騎兵將党項大軍衝散。

東門打的熱火朝天,尤其是党項人破壞掉東門城門,與保安城守軍在城門洞中形成拉鋸戰地局面後,宋軍將領終於得到了這個最佳攻擊時刻,一聲令下兩萬宋軍精騎外加後面跟着的三萬步卒趁亂衝擊党項軍陣,正好打了党項人一個措手不及,短時間之內便將東門外準備給守城宋軍最後一擊的党項人擊潰。

而剛剛指揮完城門洞爭奪戰的沈承益也急忙登上東門城樓,想要看看剛纔聽到的吶喊聲是怎麼一回事,正好看到外面一支軍隊正在和党項人交戰,知道自己的援軍來到了,立刻又回到城門下,重新組織好自己剩下的近三千精騎,高聲對所有的人說道:“外面正是我軍援軍到來,大家裡應外合殺退黨項蠻子!”

一時間城內守軍氣勢如虹,城門洞中雖然還有沙袋等阻攔之物,但並不影響騎軍通過,打馬衝出城門便向已經亂作一團的党項士兵一陣砍殺,東門外的剛纔還士氣高昂的党項軍立時就如同霜打的茄子一般,整個戰線只是象徵性的抵抗了一下便全線崩潰了。回合後的兩支宋軍騎兵沒有停下腳步,只是相互通報了一聲便匯聚在一起徑直殺向北門,後面跟隨而來的步兵來解決剩下的散兵遊勇。

東門這麼大動靜的廝殺,陸詵正在保安城最高的北門城樓上當然能夠遠遠的望到東門外前來支援宋軍隊伍的火把,光看火把的數量和運動的速度便知道這是不少於兩萬人的騎兵隊伍,後面緩慢朝保安城行進而來有更多的火把。陸詵知道那是園林堡的方向,而園林堡是沒有這麼多駐軍的,這肯定是韓帥合圍党項大軍的援兵!

當下向正在守城的北門宋軍將士傳達援兵到來的消息,一時間宋軍如狼似虎,一鼓作氣的將剛剛攻上北門的党項士兵全部趕下城頭,石塊、滾木、熱油一齊向城下投去,也不管城牆底下是否還有党項士兵。

陸詵立刻下令將自己剩下的兩千騎兵在北門集結,看到令旗爲號。準備打開北門用這兩千騎軍趁勢追殺潰敗地党項人。

與對面宋軍上下的興奮不同,此時樑格嵬所在的大帳內四處瀰漫着一種消沉地氣氛,就是再遲鈍的党項將領也知道此時大勢已去。已經疲憊作戰一天的党項士兵,怎能擋住如狼似虎的宋軍援軍?!

樑格嵬臉色蒼白,一個渾身上下都是血的党項將領闖進大營對正在發愣的樑格嵬悲涼地喊道:“大人,野力雄將軍所部已被宋朝蠻子擊潰,野力雄將軍本人已經身死殉國,現在我軍快要頂不住了。請大人速速決斷,我們不能再在這裡待下去了,必須趕快渡過周河,前往順寧寨才能夠有一線生機,否則我十幾萬党項男兒將會埋骨保安了!”

這名將領的喊聲震醒了還在發呆的樑格嵬。他立刻下令:“本部變前軍橫渡周河,中軍騎兵協助正在攻城的部隊後退阻擊宋軍!”此時任誰都知道正在攻城的党項軍是撤不回來了,樑格嵬地命令不過是讓中軍當後軍掩護撤退,而後面的党項兵也只能當作擋箭牌拋給宋軍,以絆住宋軍了。

党項人也顧不得什麼帳篷糧草輜重了,大軍直接涌向周河河邊。還好船隻夠用,党項人加緊渡河,以便擺脫後面的如狼似虎的宋軍。樑格嵬在船上聽着周河湍急的水聲,心裡面直髮冷——就算他能夠逃到順寧寨又如何?自己的十幾萬大軍能夠逃出來多少?看着漸漸離遠地河岸,敗退的党項士兵甚至連馬匹兵器都不要了,搶着上船,這一幕讓樑格嵬心中更加悲哀——自己將怎麼來對付順寧寨北邊的那五萬大宋軍隊?!

樑格嵬心中越想越苦悶,喉頭涌上了一陣惺惺的甜味,嘴一張便吐出了一口鮮血——自己已經窮途末路了!樑格嵬不知道窮途末路這個詞。但此時他的心裡面亂糟糟的,什麼榮耀、什麼軍功,這個時候全部都化爲了泡影。雙眼充血的樑格嵬心跳加速,衝上船甲板大吼一聲後便縱身跳進了周河——他已經沒有面目回到西夏,就算他僥倖能夠活着回去,自己的家族也會爲了平息國內的憤怒而把他送上斷頭臺,他已無生念!

陸詵見到從東面衝擊正在攻城党項軍陣地大宋援兵。下令將城頭一切可以扔出去的東西全部砸在党項人的腦袋上,叫傳令兵揮動旗號,打開城門,已經列隊整裝的兩千騎兵霎時衝出了保安城,後面是保安城內所能夠調動的所有步卒,他們跟在騎兵的後面,衝出城後見人就砍。

保安城北門——党項人狂攻三天也沒有拿下的城門,此時正對着他們敝開,不過此時党項人已經不想進去了,他們地每一個士卒都知道這次攻打保安一敗塗地,現在只狠自己的爹媽少給自己生了兩條腿,丟掉兵器不顧監軍的砍刀和皮鞭,沒命的朝後面跑去,整個党項陣線徹底崩潰!

大宋熙寧元年六月初三,這一天是值得大書特書的日子,對於大宋朝來說,西北保安城下一戰擊潰了所有來犯的党項軍隊,斬殺敵人無數,繳獲糧草輜重甚多,最重要的是馬匹——共有超過六萬匹戰馬被宋軍獲得,當然還有近五萬党項俘虜——只有不到三萬的党項人渡過周河,狼狽的朝順寧寨方向逃竄。更重要的是天亮的時候,宋軍在保安城西划船渡河的時候,撈起了上百具党項人的屍體——那是党項人昨夜潰敗倉促渡河的時候被擠翻的後果,當然沒有被宋軍撈起的党項屍體更多,不過一具屍體引起了宋軍將士的注意——那人雖然被河水泡的浮腫,但其身上穿着魚鱗甲——党項人防護裝備一向很弱,士卒多穿牛皮甲,只有軍官才穿鐵甲,但只有將軍纔可以穿魚鱗甲——這個人是個將軍,問題是就是党項將軍由於各種原因也不是人人都可以穿戴魚鱗甲的——這個人在党項軍中身份地位一定是個顯貴的重要人物!

這具屍體很快的被送到陸詵的面前,他派人從党項俘虜中挑出幾個身份不低的將領來辨認,沒有想到這些前來辨認的党項將領一看到這這具屍體便在議事堂嚎啕大哭,嘴裡面語無倫次的說着党項將軍。經過翻譯之後,整個議事堂之內地宋軍大小將領爲之歡呼雀躍——這具屍體便是統兵來犯的党項大將軍樑格嵬的屍體!

樑格嵬身體上下沒有一處傷痕,陸詵和其他宋軍將領也只是認爲他不慎落入河中溺水而死。畢竟周河水勢比較湍急,黑夜逃亡之中這種事情也很有可能發生,在不久之後西夏地那些“和尚”返回來的消息才使宋人知道樑格嵬是因爲心中憂憤,跳河自殺而死。不過這一切都沒有什麼意義了,樑格嵬是西夏樑乙埋的子侄,梁氏家族統兵的最高將領。而且統帥的軍隊是西夏的精銳部隊,這樣級別西夏將領地屍體,對於大宋來說不亞於國之瑰寶——可以極大的振奮國人士氣,在對西夏的政治鬥爭中,這具屍體將會有着特殊的作用!

陸詵連忙又寫了一封加急軍情。用急腳遞向延安府坐鎮的魏國公韓琦做通報。陸詵是個文官,與議事堂中地武將相比,他有着特殊的閱歷。他招來那些華英書院的郎中,要求他們能夠儘可能的完整的保存這具屍體,郎中們接到這個任務後,便立刻動手——這裡缺乏必要的工具和物資。他們只能夠用石灰將這具屍體醃製。陸詵派出了一個千人隊,將這具屍體護送到延安府交給魏國公韓琦來處理。

大宋汴都駙馬府王靜輝悠然地坐在躺椅當中,在他對面是緊皺眉頭的趙公公——他又在用那手非常難看的棋藝來對付趙公公,從兩人的面部表情可以判斷,顯然趙公公在他手裡吃憋了。今年的掄才大典在五天前便結束了,他後面判卷子的事情是蘇軾他們的活兒,自己是萬萬不能夠插手的,所以正好樂得清閒在家中好好陪陪自己的妻子,閒來無事地時候便和趙公公捉對廝殺一番。也好增進和這個老太監的私人關係,儘管這樣做是徒勞的,但也算是個娛樂項目吧!

正當他等着趙公公棄子投降的時候,十二書童中的老二彥生手中拿着一卷紙條匆匆的走進涼亭,將手中的紙條恭敬地交給王靜輝。王靜輝接過紙條後掃了一眼,身體便從躺椅中跳了出來,把在旁邊正在思考的趙公公給嚇了一跳。還以爲駙馬乍屍了呢。

王靜輝把紙條握在手中,臉上的神色變化不斷,這讓趙公公很是奇怪,再看看旁邊的書童彥生,臉上也是一副激動的表情。王靜輝終於調整好情緒,將手中的紙條遞給正在好奇的趙公公,趙公公打開紙卷看到兩行蠅頭小楷:“党項來犯之敵十數萬完敗於保安城下,軍馬、俘虜各五六萬之多,主將樑格嵬在敗退當中落河溺死,現在屍身已經由延安府運送到洛陽的路上!”

趙公公看後也是心中極爲震動,但畢竟年極大了,跟隨兩代皇帝大風大浪見得多了,養氣的功夫已經爐火純青,很快的便平復了心中的波瀾。

王靜輝對趙公公說道:“趙公公,這是西北在下生意網中信鴿傳遞來的消息,現在魏國公的急腳快遞還在路上,具體情況還是要等魏國公的札子呈送上來才知道,請問公公這個消息在下該如何處理呢?”

趙公公知道駙馬爺訓練信鴿傳遞消息的事情,這信鴿傳遞消息之法他也曾向宮中的某個老太太彙報過,皇帝趙頊也知道,不過皇帝趙頊當下表示要將駙馬的信鴿傳信之法運用到軍中,可惜的是遭到樞密院的強力反對——在試運行的當中,曾經發生過信鴿不知道飛到哪裡去的惡性事件,經過調查才得知信鴿飛躍山林的時候被山林中的猛禽獵殺,好在是試運行,沒有發生機密泄露的惡性事件。而樞密院的態度經此之後更加強硬——若是被獵戶甚至是有心的敵國探子獵殺,那引起的泄密後果不堪設想!

王靜輝和皇帝趙頊也認爲趁現在還沒有發生這種烏龍事件,信鴿還是下馬的好,不過王靜輝自己依然建立起了一個信鴿聯絡的網絡,信息的有效性和快捷性是王靜輝致力於追求的目標,這樣可以使他更好的把握全局事件發展的脈搏。

趙公公聽到王靜輝的提問後,眯起雙眼淡淡的說道:“近日宮中時常傳出消息說官家正在爲西北憂心,飲食起居都混亂不堪,長此以往恐龍體有恙。駙馬既然知道了西北的事情,也應該和官家說道說道,這樣也是對官家好。不過王介甫、司馬君實等衆位大臣那裡就算了,要不然魏國公也難逃御史筆刀之災,更不要說駙馬了!”

王靜輝聽後略微細想了一下後笑着說道:“公公言之有理,多謝賜教!”

第321章 經濟評論第196章 寸草不生第288章 序幕第216章 亮旗第283章 天波第71章 奇思第355章 馬氏兄弟第42章 得失之間第228章 渴望第28章 文聯第115章 退讓第218章 狼外婆第85章 外放第348章 試刀第321章 經濟評論三百六十七章 貿易第47章 人口販子(下)第299章 范進中舉第405章 牛刀小試第74章 心事第43章 轉機第292章 西征三百六十七章 貿易第28章 文聯第331章 捨棄第45章 試探第364章 伏兵第343章 殺伐西夏(七)第144章 最後的寧靜第334章 李代桃僵第88章 天價第364章 伏兵第134章 王靂第49章 彌合第415章 諷刺第224章 大力支持第396章 變局第332章 送行第223章 收帳第198章 掃興而歸第244章 一語成第77章 兩難第375章 海上第314章 白衣觀音第411章 功成第32章 求助第107章 無謂第419章 志向第38章 收徒第217章 試製第420章 馬屁第410章 鐵與血第362章 分裂第59章 潛移默化第212章 正名第114章 大師第2章 觀光第146章 傳位第132章 宿命第353章 合力第136章 科舉第269章 應對第161章 先手第54章 上邪第275章 誘惑第227章 狀元第202章 攻守第307章 投身第73章 獻寶第360章 政治交換第97章 捷報第45章 試探第319章 天變第241章 持平第421章 創新第174章 質疑第246章 燃燒彈第326章 談判第228章 渴望第322章 期待第129章 銷路第167章 種子第79章 新生第326章 談判第212章 正名第198章 掃興而歸第10章 孤寂第291章 蛻變第149章 利之所在第398章 脅迫第33章 拜訪第58章 憂慮第344章 殺伐西夏(八)第421章 創新第219章 許諾第103章 準備第98章 俘虜第422章 根本第386章 疑惑第416章 勒索
第321章 經濟評論第196章 寸草不生第288章 序幕第216章 亮旗第283章 天波第71章 奇思第355章 馬氏兄弟第42章 得失之間第228章 渴望第28章 文聯第115章 退讓第218章 狼外婆第85章 外放第348章 試刀第321章 經濟評論三百六十七章 貿易第47章 人口販子(下)第299章 范進中舉第405章 牛刀小試第74章 心事第43章 轉機第292章 西征三百六十七章 貿易第28章 文聯第331章 捨棄第45章 試探第364章 伏兵第343章 殺伐西夏(七)第144章 最後的寧靜第334章 李代桃僵第88章 天價第364章 伏兵第134章 王靂第49章 彌合第415章 諷刺第224章 大力支持第396章 變局第332章 送行第223章 收帳第198章 掃興而歸第244章 一語成第77章 兩難第375章 海上第314章 白衣觀音第411章 功成第32章 求助第107章 無謂第419章 志向第38章 收徒第217章 試製第420章 馬屁第410章 鐵與血第362章 分裂第59章 潛移默化第212章 正名第114章 大師第2章 觀光第146章 傳位第132章 宿命第353章 合力第136章 科舉第269章 應對第161章 先手第54章 上邪第275章 誘惑第227章 狀元第202章 攻守第307章 投身第73章 獻寶第360章 政治交換第97章 捷報第45章 試探第319章 天變第241章 持平第421章 創新第174章 質疑第246章 燃燒彈第326章 談判第228章 渴望第322章 期待第129章 銷路第167章 種子第79章 新生第326章 談判第212章 正名第198章 掃興而歸第10章 孤寂第291章 蛻變第149章 利之所在第398章 脅迫第33章 拜訪第58章 憂慮第344章 殺伐西夏(八)第421章 創新第219章 許諾第103章 準備第98章 俘虜第422章 根本第386章 疑惑第416章 勒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