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零三章 四面唐歌

“比奇中文網”就能找到我們哦!http://.tiantiandu/

鐵蹄聲是從西南傳來。

玉門關矗立於山湖之間,東北是瓜州大澤,從關城向西延展開去有一個缺口,在秦漢隋唐之際一直有一堵城垛,乃是長城最西段的一部分,如今卻已經荒廢,慕容歸盈即指揮兵馬從這裡踏過,向狄銀涌來。

儘管衝到跟前尚有一段距離,但那威勢已足以使狄銀愕然。他正猶豫着是要退兵還是要分兵往西面抵擋,關城之上殺聲大作,關城的南部也是鐵蹄如雷,原本城頭是偃旗息鼓,其實城牆之後卻隱藏着超過六千兵馬。

回紇人的進攻命令一時尚未取消,許多人馬已經涌到玉門關前,偏偏就在這時關上唐軍倏地出現,或持弓,或持弩,對準了正在攀附關城的甘州回紇部隊猛然『射』擊。

玉門關屬於古長城的一部分,長城雖然綿延萬里,但古代先賢對長城每一部分的設計都有獨到之處,許多的設置極其精準巧妙,幾乎每一個細節都有它的道理,垛牆的高度、箭孔的位置、女牆的密度,都經過嚴密的計算,正是一個最能發揮步弩優勢以剋制胡騎的大堡壘,如今玉門關的設置雖然多已荒廢,但基本的建制與佈局卻還在。

哥碩指揮着城內的農兵,搬起燃得通紅的火炭,以輕便腳踏彈『射』機彈出。那彈『射』機大概只有五斤重,由彈繩、木板等組合而成,可以摺疊起來搬運,十分輕便,此機利用槓桿原理可以將十幾二十斤的物事彈出十餘步外,若再加上居高臨下的優勢便能彈出老遠,是慕容歸盈剛剛從冥河大營帶來的輔助『性』防守器械。這種彈『射』機是“播揚”類器械,沒有強弩那種集約的穿透力或者投石車那種強悍的撞擊力,然而放上火油彈、熟煤團之類,彈『射』後飛灑而下,關城城牆延伸出去三十步內登時瀰漫在一片火雹之中。

“哇哇哇——”

關下慘呼驚呼之聲四起,有的煤屑當頭砸下,若有頭盔還好,若是溜入衣領之中整個背脊都要被燙得起泡,若是落在頭髮上、衣服上燒了起來那就更加難當了。若那些煤屑還混着石油,沾上的人慘呼聲就要加倍了。

煤屑紛飛之中,眼睛都要閉起來以防被飄入燙傷,狄銀的主力部隊反應較快,舉起盾牌還能抵擋,右翼卻有些『亂』了。

這一撥的攻擊幾乎發生在鐵蹄聲響起的同時,回紇人原本還處於對這突如其來的震響的驚駭之中,被這漫天火屑一罩又平添了幾分慌『亂』。

“轟”,一聲大響,玉門關的城門不攻自開,一隊隊的帶甲戰士列隊而出!那火屑竟然不是守城的依靠,而只是一碟開路的前菜,狄銀一見關門打開就暗叫:“不好,看來這不是虛張聲勢,而是真的陷阱!”他心中便萌生了退意。

戰場的形勢,說時慢那時快,就在狄銀才反應過來的時候,謀落戈山叫道:“可汗,你看!”

“什麼?”

“龍家!是龍家!是肅州的龍家!”

“什麼!”

狄銀這時還離城門不遠,定眼看去,他幾乎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眼前出現的竟然是肅州軍!更確切地說乃是龍家的鐵甲步兵團,乃是甘州回紇政權下唯一一支以漢人爲主體的軍隊。這支步軍踏踏地從玉門關中大步走出來,不但隊列整齊,而且編制基本完整!幾名將領在陣中呼喚指揮,臉都是熟悉的臉——狄銀縱然叫不出他們的名字也對他們有些印象,而主將竟然就是龍柏!副將則是龍巖!

一剎那間,一股無名火從腹下竄起,直燒大腦,狄銀怒了!這怒火發成了一聲巨吼:“龍柏!龍柏!”

狄銀因爲肅州漢軍的出現而沒有馬上退去,周圍有近衛正拿着大盾牌替他遮擋火屑,他和龍柏兩人還處於可以對話的距離,但龍柏看了他一眼,眼神中卻早沒有了以前的那種巴結、討好與諂媚,反而『露』出厭惡乃至兇光——這條咬人的狗一旦換了主人,見到舊主就像見到仇人。

“龍柏!”謀落戈山怒喝:“可汗對你恩重如山,你居然背叛可汗!”

龍柏哈哈大笑:“什麼背叛!我本來就是漢人,豈能一輩子聽回虜暴君的驅遣?謀落戈山,說起來你也是漢裔,所謂識時務者爲俊傑!你也趕緊棄暗投明吧,砍下狄銀的腦袋,這場仗就算你頭功!”

狄銀眼光一斜,掃了謀落戈山一眼,眼神中竟然就帶着懷疑,謀落戈山大驚,趕緊叫道:“可汗,我對你可忠心耿耿,你千萬不可聽……”

狄銀這時卻已經沒功夫聽他好好解釋完了,指着龍柏怒道:“叛主的反骨老兒,我發誓定要將你碎屍萬段,回肅州定要滅你龍氏滿門!”

龍巖呸了一聲說:“還滅我們滿門呢,我們到了甘州之後先滅你全族!”

只聽城門處一個聲音放聲狂笑:“還等去到甘州?在這裡就滅了他!”

謀落戈山驚呼:“是鐵獸石拔!”

卻聽西面的鐵蹄聲越來越近,龍家的鐵甲步兵也正步步『逼』近——他們有城牆上的弓弩做掩護,又有側翼的騎兵做呼應,所以步步上前毫不畏懼——只因唐軍這邊人人都認爲此戰必勝,所以無人怯戰。

“可汗!”幾個甘州回紇的族老挽住了馬頭,叫道:“留得馬種,就能重新繁衍出馬羣來。這裡是一個陷阱,我們快走吧!”

“現在纔想走?來不及了!”

也不知道是誰說話,只是玉門關東南那段城牆忽然破裂了十幾個洞,那是預先開鑿的,只是沒有完全鑿穿,這時才猛地撞崩,牆洞破裂導致了整一堵城牆的崩塌,就如多開了一個更大的城門一般。

一隊隊的騎兵從這個大洞中衝了出來,卻是慕容春華帶領的五千騎兵。

至此所有回紇人都已經看明白:唐軍的姿態乃是完全的進攻,而且是攻而不守——要不然就不會自己毀掉賴以防守的城牆!

“退,退!”狄銀叫道。

可就在這時,後方來報:“不好了!可汗!後面,後面……”

“後面也有敵人!”

“什麼!”

原來張邁與慕容歸盈等商量圍攻之計,慕容歸盈以爲幾路大軍互相生疏,難以進行有效的緊密配合,所以不如才用分合進擊的手段,正面由幾支軍隊中次弱的肅州鐵甲步軍正面迎敵,慕容歸盈料定狄銀不敢正面攻擊,就算正面攻擊,有城頭弓弩作爲掩護鐵甲軍也完全可以扛住一段時間——這是它的長處,等到其它部隊圍攏那狄銀就只有等死的份。

慕容歸盈自己卻帶領大軍,從西面的缺口繞過,攻擊狄銀的側翼,這一路大軍的兵力最多,但同時有個缺點就是距離較遠,來得較慢,但由於軍力最強,當其抵達之時幾乎就可以視爲整個戰場勝負已決之時!

而慕容春華則帶領五千騎兵,守候在左面,只等城頭看準時機發出命令,他馬上就毀牆突馳而出,慕容春華所部乃是安西正規軍,是張邁最信任的一部戰鬥力,也是張邁最寄望其斬狄銀之首的一部人馬。

這三路人馬一正兩側,兩快一慢,三路大軍互相之間保持着一定的距離不至於擠到一塊,又能夠互相呼應對狄銀展現出半包圍之勢,慕容歸盈料定這三部人馬一出現,甘州回紇就會暫時失去戰意!

然而即便如此還是不夠。背靠關城的漢人對胡人向來是『逼』退對手容易,擊潰敵人不難,但卻很難殲滅敵人的有生力量!

勝敵而不殺敵,那勝利便沒有很大的意義,因爲遊牧民族跑了之後又會再來。漢唐與宋朝最大的區別即在前者都曾有過對胡人的大殲滅、大降服,哪怕付出了極大的代價,但由漢民族的承受力遠勝於草原民族,所以能夠成爲最後的勝利者,而後者卻總只是處在永遠的拉鋸戰中,其戰勝率雖高卻後患永存,且其禍患愈演愈烈。

楊易在澤北草原的第一次與第三次阻擊都曾擊潰狄銀的大量人馬,但這些人當時逃散,戰鬥結束後又尋到本部大纛聚集起來,所以兩次阻擊楊易只是在心理上暫時打擊了狄銀,卻沒有對狄銀造成重大的兵力創傷,反而讓狄銀在戰鬥中悟到了許多楊易的缺點,從這一點上說狄銀相對於楊易其實是變強了,這不是狄銀本人勝過楊易,而是漢胡軍事習『性』與形勢使然。若不是後援大至,在第四場決戰中楊易已經難有勝算了。

這次唐軍的兵力遠勝楊易當時,但如果安排不當,便依舊只是破敵,而非殲敵,因此慕容歸盈在與張邁、楊易、慕容春華等人幾番探討之後,最終的重點便落在如何殲敵上面。

此刻漫天塵土飛揚,殺聲或近或遠,讓狄銀不知道有多少,由於前後左右都有敵人,他甚至不知道該進還是該退!在一片慌『亂』之中,只聽關城之內響起了一首竄改過的唐歌,狄銀此刻哪裡還有心思去分辨那唐歌的含義?但謀落烏勒卻聽得清清楚楚,心中也忍不住一陣發寒,因爲他聽明白了那歌用的是變文俗調,唱的是——

“陌刀殺人不可限,唐騎蹄下國無疆,若要四夷無侵陵,殺他個,胡無人兮漢道昌!”

第一三六章 公審大會第二二七章 國家未來之一第七十章 磨磨第十六章 血色之夜之一 附地圖第三十四章 三計連環第五十章 狼牙營之二第三十二章 嶺西迷雲第二十章 改姓漢人第一六九章 通牒第六十一章 百帳風雲之一第二九一章 石敬瑭之死第九十九章 兵權與大義寫在章節後第一百一十一章 橫槊掃千軍第一一九章 陣營第一二七章 火燒浮屠城之二第三零四章 遼津第一二六章 冰雪渠務第九十八章 張邁再升官?第九十三章 天下無敵第十五章 一讓再讓第五十章 狼牙營之二第一四一章 邁之鍊金術師寫在章節後第八十八章 舊族的黃昏第一二六章 羣賢第六十九章 回馬槍第五十六章 攻佔怛羅斯之二第一四五章 會戰投筆崗 之二第八十四章 再上征程第六章 改姓毀宗第二四九章 全面緩衝期的到來第一九一章 三面圍攻第一一九章 陣營第一三八章 晉北鉅變第六十二章 滅爾基之亂第三十七章 和平一統——不戰而取河西!第三一零章 大輪臺第五十八章 阱城第六十四章 相認第二十九章 疲敵奔命之一第一二四章 士子西行第一一三章 戰後的難題第二一四章 先鋒政略之二第三章 燈下谷第三零七章 西巡前夕第二二九章 國家的未來之三第五十三章 致命缺陷第一二七章 火燒浮屠城之二第五十八章 阱城第一五七章 追亡逐北第二零五章 宗教與貿易第一九八章 周秦漢唐,四代故民第一零八章 非我族類 不降者殺!第一二七章 換城之議第四十二章 假夜戰第一八六章 十州易幟!第六十九章 回馬槍第二十九章 野菜湯第三十八章 突騎施第一六三章 士子之心第一零三章 郭洛之鞭第八十章 西域縱橫之二第一二九章 碎葉留守第一零七章 大昭寺之一第九十二章 南征之志第一三六章 公審大會第一六五章 萬里西域盡華族第九十八章 澤北最後一戰第九十二章 飛師圍敦煌第七十二章 烈焰陌刀之二第一六二章 套南失陷第五十一章 畏唐威德之一第三二二章 陷第一七一章 吐谷渾第十四章 破敵趁勝第二二九章 國家的未來之三第一九九章 留給我一個完整的長安第一六零章 隔岸觀火第二三七章 全滅第三十二章 陌刀之下無仁慈第三十五章 破營第二八三章 白馬歸心 下第六十八章 折狼牙第二十四章 大雲寺第三二九章 最後的皮室第一五四章 自強而後國強第四十三章 大殺而後大治第四十六章 活佛第二四九章 全面緩衝期的到來第一六零章 貨殖府後人第二四零章 璧與罪第二二八章 國家的未來之二第一一零章 鐮刀的威力上第一零八章 非我族類 不降者殺!第四十一章 向誰請功第二三零章 牛馬疲春第八十四章 玉門破敵!第四十三章 大殺而後大治
第一三六章 公審大會第二二七章 國家未來之一第七十章 磨磨第十六章 血色之夜之一 附地圖第三十四章 三計連環第五十章 狼牙營之二第三十二章 嶺西迷雲第二十章 改姓漢人第一六九章 通牒第六十一章 百帳風雲之一第二九一章 石敬瑭之死第九十九章 兵權與大義寫在章節後第一百一十一章 橫槊掃千軍第一一九章 陣營第一二七章 火燒浮屠城之二第三零四章 遼津第一二六章 冰雪渠務第九十八章 張邁再升官?第九十三章 天下無敵第十五章 一讓再讓第五十章 狼牙營之二第一四一章 邁之鍊金術師寫在章節後第八十八章 舊族的黃昏第一二六章 羣賢第六十九章 回馬槍第五十六章 攻佔怛羅斯之二第一四五章 會戰投筆崗 之二第八十四章 再上征程第六章 改姓毀宗第二四九章 全面緩衝期的到來第一九一章 三面圍攻第一一九章 陣營第一三八章 晉北鉅變第六十二章 滅爾基之亂第三十七章 和平一統——不戰而取河西!第三一零章 大輪臺第五十八章 阱城第六十四章 相認第二十九章 疲敵奔命之一第一二四章 士子西行第一一三章 戰後的難題第二一四章 先鋒政略之二第三章 燈下谷第三零七章 西巡前夕第二二九章 國家的未來之三第五十三章 致命缺陷第一二七章 火燒浮屠城之二第五十八章 阱城第一五七章 追亡逐北第二零五章 宗教與貿易第一九八章 周秦漢唐,四代故民第一零八章 非我族類 不降者殺!第一二七章 換城之議第四十二章 假夜戰第一八六章 十州易幟!第六十九章 回馬槍第二十九章 野菜湯第三十八章 突騎施第一六三章 士子之心第一零三章 郭洛之鞭第八十章 西域縱橫之二第一二九章 碎葉留守第一零七章 大昭寺之一第九十二章 南征之志第一三六章 公審大會第一六五章 萬里西域盡華族第九十八章 澤北最後一戰第九十二章 飛師圍敦煌第七十二章 烈焰陌刀之二第一六二章 套南失陷第五十一章 畏唐威德之一第三二二章 陷第一七一章 吐谷渾第十四章 破敵趁勝第二二九章 國家的未來之三第一九九章 留給我一個完整的長安第一六零章 隔岸觀火第二三七章 全滅第三十二章 陌刀之下無仁慈第三十五章 破營第二八三章 白馬歸心 下第六十八章 折狼牙第二十四章 大雲寺第三二九章 最後的皮室第一五四章 自強而後國強第四十三章 大殺而後大治第四十六章 活佛第二四九章 全面緩衝期的到來第一六零章 貨殖府後人第二四零章 璧與罪第二二八章 國家的未來之二第一一零章 鐮刀的威力上第一零八章 非我族類 不降者殺!第四十一章 向誰請功第二三零章 牛馬疲春第八十四章 玉門破敵!第四十三章 大殺而後大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