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四零章 璧與罪

韓延徽在知道兒子韓德樞平安歸來後老懷欣慰,以他的謀略,不會猜不到兒子在天策政權下可能發生過什麼,但他什麼都沒說。

耶律德光既然選擇了相信他,韓延徽就不多說什麼。自己頂頭這位雖然是一個胡人,卻也是一位明主,明主自然有明主的心胸。就算韓德樞這次歸遼真的有問題,只要耶律德光還能信任韓延徽,只要韓延徽能將事情控制在一定程度之下,只要事情不被表面化,耶律德光就可以裝作不知道!

當初,韓延徽甚至是公開叛逃歸漢,但回來時阿保機仍然以無保留地姿態歡迎他信任他,雖然現在的形勢與阿保機時代不一樣了,但耶律德光目前還急切地需要韓延徽,這點容人的心胸他也還是有的。

也就是在那時,韓延徽就向韓德樞派去了私使,那位私使是緊隨耶律屋質之後去的,但這個私使雖是韓家的僕人,傳的消息卻不涉私人,而是一個與國事有關的計劃。

韓延徽很清楚,只要韓德樞能按照自己的吩咐推行這個計劃,就可以洗清他身上的所有嫌疑!

——————————

洛陽,桑府。

桑維翰收到了來自秦西的最新消息,心中越來越高興,最近事情的進展,似乎正越來越順利呢。

正如秦州方面,收到了洛陽方面昭告天下的消息,洛陽這邊,也聽說了遼使進入秦州。這幾年,中原這邊也向西北派遣了不少的細作。由於彼此都是漢人羣體,中原和甘涼要互相滲透遠比與契丹互相滲透要容易得多。石晉這邊是因爲行政體系疏漏得就像一個篩子,天策那邊是因爲堅持商業開放,所以都不可能完全杜絕細作的進入。

甚至這些細作還與天策政權下的富商大戶乃至糾評御史。都有了一定的勾結——這種情況在中原這邊也是一樣的。也不見得這些富商大戶糾評御史就是有心背叛天策大唐,但在某種形勢下,“稍微”泄露一些情報,甚至爲石晉政權做一點不大不小的事情,以換取一定的利益,只要控制在一定的程度之內。是既有好處又無危險的。

而石晉政權的秘密情報部門,就是桑維翰。

不過,這次桑維翰卻將消息壓制住了,雖然到最後不可能壓得不讓石敬瑭知道,但他還是要拖一拖。

遼國的意圖,桑維翰已經可以猜到,雖然讓人覺得難受,但只要最後和談能推行下去,對石晉政權本身也是有利的。而當下,直接把事情表開只會觸怒石敬瑭,只會妨礙整個計劃的推行。

當然,這次能讓桑維翰高興的,肯定不是遼使進入秦州這個消息,而是有另外一個消息也傳了回來。

當初,韓德樞不止是帶來了遼國的一紙讓土國書,還帶來了另外一個重要計劃!來自韓延徽的一個圖謀。這個圖謀。只有一句話。

“家父讓在下轉告桑相,”韓德樞道:“家父以爲天策。但天策內部並非無機可乘。”

“哦?韓相的意思是……”

“家父要在下轉告的,只有一句話。”韓德樞道:“楊易無罪,懷璧其罪!這就是天策目前的死穴!”

桑維翰當初聽到這句話的時候幾乎是愣了,但以他的智商,自然很快就消化了過來,並痛恨自己竟然沒有想到這個!

楊易無罪。懷璧其罪!

是啊,這麼簡單的道理,自己怎麼會不懂!還要等幾千裡外的韓延徽來提醒自己!這腦袋真是漿糊了!

他迅速地派出了人手,在天策境內進行相關的活動,而今天讓他高興的原因。就在於活動已經有了初步的成果。

在天策境內從事細作活動,從來都沒有這麼順利過的!但桑維翰還能冷靜,知道並不是自己的手下水平提高了,而是因爲韓延徽指點下的這一條計策,本身在天策境內就有肥沃的土壤!

所以自己做的事情,只是將原本就可能爆破的人心提防,輕輕地推了一把!

——————————

仍然是洛陽。

相府。

石晉皇朝真正的宰相,在整個中原擁有巨大影響力的馮道,也收到了消息。

馮道有馮道的情報網絡,雖然與桑維翰不同,但說到對天策政權的深入程度,可能比桑維翰更加厲害。

不說別的,就衝他和他的門人都偶爾會給範質、魏仁浦等人寫信,而範、魏等人都會回信這一點,桑維翰就比不上。更何況,與馮道及其門人保持類似關係甚至更加親密關係的西北儒生,不知幾何!

所以,有些消息,馮道不一定會知道得比桑維翰早,卻常常知道得比石敬瑭快!有些事情,馮道知道的或許沒有桑維翰全面,卻常常比他更加深刻!

這一天,當他收到來自西北的一封信時,不禁喟然。

“自己最擔心的事情,還是發生了啊!”

剛好來探望他的親家問是何事,馮道拿出了書信,這封信探討的是詩詞,並提起一點西北發生的瑣事,但劉昫也是當世大儒,看了良久,終於從信中品出了味道,有些驚駭,但又不意外地道:“西北可是有‘三人成虎’之患?”

“三人成虎,倒還是好的。”馮道說道:“事情鬧開,真的將曾參逼成安祿山!”

劉昫正想說一句“不至於吧”,但是在政權更迭的五代時期,身處中原看慣了城頭變幻大王旗的劉昫,實在是不肯相信這個世間還真有什麼忠心,還有什麼情義!

馮道卻在搖頭:“其實,我也覺得不至於!但看安西唐軍西征一路的經歷、付出與犧牲,他們這批人,和朱溫李嗣源之流是完全不同的!但縱使君將同心,卻難保底下的人也能相信張楊之間親密無隙,一旦河西人心浮動,只怕張元帥也要設法緩解國人之疑。這就會給當下天策的總攻勢造成障礙。而現在契丹所要爭取的,就是一點時間罷了。哼,韓藏明啊,韓藏明,莫道老夫不知道你要做什麼!”

——————————

曹元忠和範質先後出發,曹元忠在前。範質則還被鄭渭留了下來,商議與洛陽的外交。

而在前一天,張邁剛剛跟曹元忠講了自己的底線,曹元忠在出發之前與耶律屋質碰了個頭,經過試探,覺得契丹接受和議的可能性很大,想到此行即將創造的功績,心中不免志得意滿。

曹元忠將出秦州這一天,好些個沙州故舊都來相見。均祝曹元忠此行順利,馬到功成。就連馬繼榮、魯嘉陵也都來送他,馬小春更是代表了張邁來替曹元忠踐行。曹元忠幾次出使,可從來沒有過這樣的待遇,自知今時今日自己的地位已經不同往日,而且這次出使的又是大遼,牽涉的更是一塊具有重大戰略意義的領土,被重視也是理所當然。

——————————

長長的送行隊伍經過的太白酒樓上。包廂之中坐着兩人,一個是天策境內首屈一指的大商人鄭濟。另外一個是在天策大唐有宰相之實的鄭渭。

看着窗外對曹元忠的追捧,鄭濟將窗簾掩下,道:“想不到他們曹家也有翻身之日!”

沙州曹家自取得歸義軍大權以後,一直權傾河西,然而自張邁取沙州、平河西以後,沙州曹家雖然表面尊榮。實際上卻是被猜忌的對象,這就像西周時代的宋國,雖然爵位極高,被西周王室高高捧起,但由於是商朝後裔。只要西周王室掌控天下一天,就沒有宋人的出頭之日!

之前曹元忠等雖然努力經營爭取,但張邁發派給他的多是可有可無、無關大局的任務,但曹元忠都還是竭盡全力地把事情給做成了。許多人都認爲,這是他的辛勞勤謹獲得了張邁的肯定,但也有另外一種看法,正如鄭濟所說——

“咱們大唐如今的家業是越來越大了,如果說,當初剛剛取得河西時,沙州瓜州的勢力還有重大影響,到現在所謂沙瓜故舊體系就已經不可能影響全局了!曹家失其璧,卻也因此解其罪了。”

所謂“匹夫無罪懷璧其罪“,由於天策政權的影響力越來越大,相形之下曹家的影響力就變小了,小到根本就沒有顛覆天策政權的可能性——可以說曹家已經失去了成功造反的能耐,所以鄭濟才道這是曹家失其璧,卻也因此而解其罪。

鄭渭端着葡萄釀,悠悠道:“不止如此!”

“哦,那還有什麼?”

鄭渭盯着琉璃杯中鮮紅的葡萄釀,猶豫着,不願意說。

鄭濟不悅道:“怎麼,做了宰相,就不當我是你哥哥了?這裡再無第五隻耳朵,你還怕被人聽見?”

鄭渭道:“不是,只是這種事情,一旦出自我口,本身就是禍亂的根源了。不談也罷,不談也罷!”

鄭濟沉吟着,將聲音壓得很低很低,又湊近了來,道:“剛纔我們才談到曹家‘失璧解罪’,你想到的,可是‘得璧得罪’的……楊家?”

鄭渭臉色大變,儘管鄭濟的話聲低得不可能有第三個人聽見——就算房間中再有第三人只怕也聽不清楚,但鄭渭還是一手掩住了鄭濟的嘴巴,用低沉卻充滿怒火的聲音道:“這種話,也是可以亂說的!”

鄭濟拿開鄭渭的手,道:“這種話,誰也不會公開說,但在私密場合,我已經聽了不下十次了!”

鄭渭臉色變得更加難看:“你跟別人說了?”

“自然沒有!”鄭濟道:“我只是聽,沒說。”

“就是聽,也不該聽的!”鄭渭道:“這種事情若是沒鬧開,什麼後果都不會有,但如果鬧開,只要牽涉其中就說不清楚!再說,就算不爲咱們鄭家考慮,爲國家計,也不該助漲這種流言!”

鄭濟哼了一聲,道:“這種流言,扼也扼不掉!就算去闢謠也無濟於事。其實倒不見得說這話的人都有什麼壞心,但就是因爲某人的確有璧,這纔是謠言的根源!”他抓住了鄭渭,又將聲音壓得極低。道:“弟弟,你身在中樞,一定知道一些比別人更真切的消息,你給哥哥一句實話,張元帥與四姓之間,不會真的有什麼不穩吧。”

鄭渭甩開了鄭濟的手。道:“好好做你的生意去!不要胡亂打聽!元帥和楊將軍之間那是生死之交,什麼叫生死之交?就是連生死都可以託付,何況身外之物!”

鄭濟聽着,沉默了好一會,才道:“那就好,那就好!”但看他的神色,鄭渭就知道鄭濟並未相信。

————————————

鄭濟的話,鄭渭已經不是第一次聽說了。實際上,有關的流言。從鷹揚軍公開出現在漠北之後就一直在醞釀着,就算沒有桑維翰的推動也總有暴突出來的時候,桑維翰的推動,只是將本來就潛流在地下的流言捅破了一個爆發的缺口。

就是鄭渭自己,其實也不是第一次聽到這種聲音了。這種流言,甚至一些怪異的現象,乃至一些。

肅州的市井,甚至出現了“無根弦鏽落。有根楊花開”這等居心叵測的童謠!雖然在當前整體振奮的氣勢中,這些童謠都未能廣泛傳播。但暗藏的潛流仍讓鄭渭感到不舒服。

這一次,作爲天策中樞宰執的鄭渭,爲什麼會不顧涼州的政務,不遠數百里跑到涼州來?除了表面的那些緣由之外,要來親眼看看張邁本身的態度,看看張、楊之間是否真的完好無罅。纔是鄭渭真正的目的。

鄭渭是從中亞地區的商家子弟,漢文化的根底其實未入其心,本身也沒有經歷過帝王之術的浸淫,但連他也覺得有必要親眼看看張邁的態度,則其他人會這麼想。鄭渭也就可以推知了。

看着曹元忠的使團離城而去,鄭渭告別了鄭濟,幾經猶豫,終於還是走進了張邁的大帳。

——————————

“無根弦鏽落,有根楊花開。”

還沒出使的範質看到了童謠,心頭一震。以他的敏銳觸覺,自然馬上想到了這是什麼意思!

張從弓,弓以弦爲重,弓弦無根之物,故會鏽敗,楊樹有根,所以能開花結果。硬說起來,似乎牽強,但是童謠的邏輯就是這樣的。而其中的暗喻,範質卻不敢說!

——————————

五代時期,地方凡擁兵者必成軍閥,部下凡勢大者必然克上,自安史之亂以來,這種現狀無時不在,無地不有,到最後幾乎變成了整個中原的一種思維慣性!

人人都認爲,事情一定是這樣的,人人都認爲,事情一定會這樣的。

然後,因爲人人都這樣想,事情就真的這樣了。

朱溫敢於滅唐,石敬瑭喪心病狂到割地求援,都是如此,直到這個時代還未發生的黃袍加身事件——不管趙匡胤的本心如何,當他掌握了權力,部下將黃袍披到他身上的時候,他和他的部下們就都沒有選擇了。

不管楊易此刻的本心是怎麼樣的,但他掌握了天策政權最強大的武力,在許多人看來,他就擁有了造反的能力,作爲君王的張邁就要設法限制他!至少,要未雨綢繆!

而對楊易來說,現在又是他最危險的時候,功高震主,權力逼天,有那個君王,會允許這樣的臣子存在?自古震主逼天之臣,有哪個有好下場的?楊易就算不爲自己考慮,也要爲子孫後代考慮。他要爲子孫考慮,他就得造反!

有這種想法的人,不一定都是包藏禍心,也不一定都是圖謀不軌,有很多人會想到這些,其實是在爲“國家”打算,或者說是在爲他們心目中的君主——張邁打算。

有多少的赫赫名將,就是因爲這個原因,最後死在意圖維護國家一統與穩定的忠臣手中。

一個政權越是擴大,內部的人員就會越多,人越多,派系就會越多,若是其外有強敵,或許會壓得內部各派系團結起來,但若是外部壓力陡降,就會出現“外無敵國外患者”的情況。所謂“敵國”者,不是敵對國家的意思,而是勢均力敵之國的意思。

華夏每逢大一統之後,內爭便要擡頭。就是其處於“無敵”狀態之中,爭奪是全人類的天性,當整個民族對外已經爭無可爭,其爭奪自然要轉而向內,而一種狀態持續得久了,就會形成慣性。乃至傳統。

安西唐軍在中亞時苦苦求生,那個時候整個團體的精神理念純粹到不受故國糟粕的半點玷污。然而進入中原之後,當環境再非困絕狀態,當他們與中原重新融合,有些東西就自然萌發。

並不只是天策政權在影響着中原大地,中原大地也在影響着天策政權。尤其是在天策越來越強大,強大到都快可以俯視當世其它政權的時候,一些本來深自抑制的潛流就慢慢浮出了水面。它原本就在那裡,不會因爲你不希望它不存在。它就不存在。

——————————

看着鄭渭拿上來的童謠,張邁皺眉道:“什麼狗屁不通的東西!”

“你會罵它狗屁不通,就是看出其中門道了?”

張邁不悅道:“你聽到了什麼!”

“聽到的很多!”鄭渭道:“這其實只是其中一則,大部分我能抹掉的,其實已經抹掉了。”

“但你還是要跑到秦州來,就是因爲這些東西?你還是擔心河西不穩,所以才覺得和談更好?”

鄭渭沒有否認。這的確是他來秦州的原因之一。

張邁又說道:“你那天說,自己之所以贊成和談。是因爲我不當家不知柴米貴,是因爲我們兩年內已經打不起仗了。是因爲你想趁機敲敲契丹與石敬瑭。但實際上,你最擔心雖然仍是內政,但從始到終都不是錢的問題,而是人的問題,對吧。”

鄭渭仍然沒有否認,卻道:“難道你不是?自去年冬天之後。你的行事,已有顧忌,我雖然人在涼州,卻也看得出來。到了幾日前接見耶律屋質時,你的表現亦使人覺得並不似以前那樣一往無前。”

“狗屁!”張邁道:“我和楊易之間。沒有問題!你看過薛復的書信,應該知道那次會議我爲何會那樣做。”

“但有人擔心你們有問題。而且不是一個人在擔心。我也相信楊易,但這種事情,不在於你和楊易之間是否真有問題,而在於別人的看法,只要別人認爲楊易有可能造反……”

鄭渭說到這裡,範質心頭大駭,在這種這麼敏感的時期,“造反”這種話也是可以說出口來的?尤其你鄭渭還是國家宰執啊!

鄭渭卻恍若未覺,道:“或者說,國人對楊易有造反的能力,心存疑慮,河西就有可能不穩。河西不穩,前線就不能安心作戰!”

“就連等打過這一仗,都等不及麼!”張邁幾乎是在壓抑憤怒地道:“打贏了這一仗,阿易就會回來,他回來之後,兵權歸還國家,到時候自然什麼流言都沒有了。”

“但他要是不回來呢?”鄭渭忽然說。

張邁愣了一下,他再怎麼也想不到鄭渭會說這樣的話。

但很快他就明白了過來,鄭渭這樣說,不一定是他這樣想,而是有人這樣想!

如果楊易打贏了這一仗,那麼楊易就建立了蓋主之功,如果楊易建立了蓋主之功,手裡握着潑天的權勢,卻又不回來……對於生長於極權時代的人來說,這是帝王最怕的事情!

張邁卻笑了:“如果他不回來……你們最怕的就是這個?”卻笑得有些勉強,他已經能漸漸理解鄭渭的擔心。

“國人有疑,必須消除,若不消除,前線不穩。”鄭渭道:“這就是我怕的東西,也是我們必須解決的事情,最近關於這件事情的有些發展,不像以前一般安穩,可能是來自敵方的滲透,若連敵方都已經知道要利用這種事情來爲我們製造麻煩,我們就更加不能再回避下去了。”

張邁皺着眉頭,道:“那你覺得,我該怎麼做才能消除國人的疑慮?”

鄭渭道:“這種事情,壓又壓不住,闢謠是越闢謠傳越多,這是我之前不敢妄動的緣故。但你素能出奇制勝,所以我希望你能想出個辦法來。”

張邁忽然轉問範質,道:“文素,你覺得呢?”

範質嚇了一跳,在許多事情上,範質的能耐其實比鄭渭更強。但在中原日久,於皇權事務上便總顯得畏縮。不過,這次他並沒有退縮,當即跪下道:“這種事情,當鎮之以靜,莫去理會。若去理會,反而着相。”

這裡用了佛家的着相二字,說的有些玄,其實卻是政治上常有的事情——有些事情,你不去提它便罷,若是去否認它,反而可能越說越讓人懷疑。

“鎮之以靜?”張邁自嘲般一笑,道:“去年冬天以來,我們不一直在這樣做麼?結果不但外頭的人。連你們心裡都生疑慮了。”

範質道:“但如今形勢特殊,確實得先穩住局面啊。等到戰局抵定、楊將軍迴歸涼州之日,到時候流言自散。”

張邁盯着範質,道:“別人也就算了,連你也這樣顧忌,那就是說,大家的確都是這樣想,這樣擔心的。唉。我畢竟不是這個……這個地方長大的人,竟未考慮到這些。”

他的聲音略略一低。他的本意,並不是要說“這個地方”,而是要說“這個時代”。

————————————

洛陽相府。

劉昫看着馮道給他的書信,道:“天策如今外有大戰未決,內則國人已疑,這可不是好徵兆。必須設法破解才行。”

馮道嘆息道:“沒辦法的,這是無解之事。沒有一個君王能容忍臣下有蓋主之功,更沒有一個帝王能容許臣下有逼天之權。楊易自破漠北,已經功高震主,而眼下更是權勢熏天。當此之際,國人生疑是最正常的事情。目前張龍驤能做的就是對內將國人之疑強行壓住,對外將楊易設法籠絡住,打完這一仗再說。至於戰後……”

“戰後怎麼辦?”

“若此戰再勝,楊易之功勳兵權,只怕還要再蓋張龍驤一頭!所以我有時候寧可此戰不勝!”馮道嘆息了一聲,道:“張龍驤不應該將這麼大的功勳,都交給他啊。這不是成全他,而是害了他啊!”

————————————

張邁的心情忽然變得壓抑。

就在大戰前夕,就在爭奪全勝的前夕,卻發生了他最不希望看到的事情!

忽然之間,張邁還想到了楊定國!

沒錯,甚至就是楊易的這位老父親,內心深處都在擔心。

以老傢伙以往的性格,在接見耶律屋質之後的軍事會議中,在不知道薛復來信的情況下,本來不會就議和之事作出那樣的退讓妥協!

依他以往的性格,老傢伙一定會一爭到底!

但是他退讓了,爲什麼退讓!張邁忽然明白了。

鄭渭爲了這個事情,特意從涼州跑到秦州來,就是爲了確認自己的態度,可笑剛纔自己心中還在笑他小題大做,但真正可笑的是自己啊!

是自己沒有真正認識到問題的嚴重性!

其實,大家都在擔心啊!只有自己,因爲是這個時代“外來者”的緣故,對這個問題,反而竟是最遲鈍的!

緊跟着,張邁又想起了楊易,想起了楊易的病!

從去年開始,楊易的病就忽然變得很重!來勢之猛讓張邁又是擔心,又是詫異,但這一刻他忽然有了另外一個想法。

“他不會想着,打完這一仗,然後就死在東北吧!”

想到這裡,一種悲怒從張邁心中噴涌而出!

忽然之間,一道閃電在張邁腦中劃過!

雷光電閃之中,他感覺自己已有些觸及到漢民族,失去尚武精神的根本原因!

這個,纔是老天爺讓自己來到這個時代的真正原因吧!

——————————

最近速度可能又要慢下來了,我得思考。書寫到這裡,已經越來越接近《唐騎》的核。

《唐騎》的核,不在於稱霸,不在快意恩仇,不在一統天下!不在於“醒掌天下權、醉臥美人膝”!

而在於拷問:究竟是什麼讓我們永遠地失去了大唐!不是失去大唐的國土,而是失去我們心中的大唐精神——那種開放的、光明的、尚武的精神!我們這個民族必須解決這個問題,然後纔可能迎來真正的復興!

這是《邊戎》未能解決的問題,是楊應麒寧可被雷劈死亦無法面對現實的緣故,也是我寫這本書的起因。

我還沒有寫完,不知道未來會怎麼樣。但邁哥比我強大,他不是有着文人式脆弱的楊應麒,也不是我筆下任我玩弄的木偶,而是我心中一個活着的人!一個比我自己還強大的人!是一個真男兒!

我或許對自己都沒有自信,但我相信邁哥!我相信他能夠給我們一個滿意的答案。

請大家給我點時間。

————————

————————(未完待續。。)

第四十六章 安胡策第三十七章 征途的此端第二零八章 局外之局第七十九章 西域縱橫之一第七十二章 烈焰陌刀之二第八十二章 血人巷第一五三章 疑慮第十一章 城外伏擊之一第九十四章 西征開始第一三四章 攻佔之後第一七四章 開荒大元帥第二五七章 接雁將第三十一章 家畜之安第二二九章 國家的未來之三第一二三章 將誅第一七六章 尾聲第一二九章 血塗門之一第六章 敦煌第十四章 汾陽兵典第一七三章 落水狗第二六零章 羣儒舌戰第二五三章 人心馬力第十七章 飛雀郭郎第一三五章 有冤抱冤有仇報仇!第二十九章 疲敵奔命之一第一四二章 幽州告急第七十章 磨磨第十七章 宣戰第二六五章 晉北餘音第一零八章 張郭會師第一六七章 契丹輪臺之恥第三零四章 遼津第十五章 一讓再讓第四章 殖民第一百一十一章 橫槊掃千軍第一二五章 士子西行之二第一六七章 契丹輪臺之恥第二零六章 馬賊與將軍第五十二章 唐言學習班第一二二章 李從珂第四十六章 大漠雙煙直第二七一章 上京會戰之六第一一零章 鐮刀的威力上第二十八章 四鎮規復!第二二九章 國家的未來之三第二九九章 流放,已經是最大的仁慈第二十三章 我不是楊易第九十四章 西征開始第一二六章 冰雪渠務第二二五章 兵議和議第八十章 西域縱橫之二第五十七章 狼牙初試之一第四十九章 羣龍再動第三十章 疲敵奔命之二第六十三章 接口第一三二章 輕取怛羅斯第一三三章 馮道第一四二章 疏勒戰局規劃第二二九章 國家的未來之三第一五三章 疑慮第四章 鄭家往事第一章 烏護第一美女第一六七章 和平的威脅第一三五章 北庭分裂第二八一章 滾出雲州第一五六章 槍王出動!第二二九章 國家的未來之三第一章 拆城第二零九章 度盡漠北第一三七章 蕭關第三零四章 遼津第二十章 豈有民弱而國能強!第二十二章 大都護軍帳會議—中斷!第一三二章 來日之天下!第十三章 戰後修煉第三一八章 楊易入京第九十六章 忠臣孝子第四十章 揭羅第十二章 威動漠北第九十二章 南征之志第一百章 威震中原第六十四章 肅州甲士第二七六章 晉北縱橫第一百章 夜襲者第一二七章 火燒浮屠城之二第三十六章 以戰養戰第八十一章 烽火臺上第二十六章 兩筆賬之二第三零五章 作嫁衣第三章 搜兵第二章 長安特使第三百章 淮北事件第四十三章 馬血毛氈之一第一四八章 巡河死線第七十八章 狹路相逢之二第九章 小金山第一八七章 九路大軍第四十四章 馬血毛氈之二第二七五章 大戰餘緒第一七六章 韓家父子
第四十六章 安胡策第三十七章 征途的此端第二零八章 局外之局第七十九章 西域縱橫之一第七十二章 烈焰陌刀之二第八十二章 血人巷第一五三章 疑慮第十一章 城外伏擊之一第九十四章 西征開始第一三四章 攻佔之後第一七四章 開荒大元帥第二五七章 接雁將第三十一章 家畜之安第二二九章 國家的未來之三第一二三章 將誅第一七六章 尾聲第一二九章 血塗門之一第六章 敦煌第十四章 汾陽兵典第一七三章 落水狗第二六零章 羣儒舌戰第二五三章 人心馬力第十七章 飛雀郭郎第一三五章 有冤抱冤有仇報仇!第二十九章 疲敵奔命之一第一四二章 幽州告急第七十章 磨磨第十七章 宣戰第二六五章 晉北餘音第一零八章 張郭會師第一六七章 契丹輪臺之恥第三零四章 遼津第十五章 一讓再讓第四章 殖民第一百一十一章 橫槊掃千軍第一二五章 士子西行之二第一六七章 契丹輪臺之恥第二零六章 馬賊與將軍第五十二章 唐言學習班第一二二章 李從珂第四十六章 大漠雙煙直第二七一章 上京會戰之六第一一零章 鐮刀的威力上第二十八章 四鎮規復!第二二九章 國家的未來之三第二九九章 流放,已經是最大的仁慈第二十三章 我不是楊易第九十四章 西征開始第一二六章 冰雪渠務第二二五章 兵議和議第八十章 西域縱橫之二第五十七章 狼牙初試之一第四十九章 羣龍再動第三十章 疲敵奔命之二第六十三章 接口第一三二章 輕取怛羅斯第一三三章 馮道第一四二章 疏勒戰局規劃第二二九章 國家的未來之三第一五三章 疑慮第四章 鄭家往事第一章 烏護第一美女第一六七章 和平的威脅第一三五章 北庭分裂第二八一章 滾出雲州第一五六章 槍王出動!第二二九章 國家的未來之三第一章 拆城第二零九章 度盡漠北第一三七章 蕭關第三零四章 遼津第二十章 豈有民弱而國能強!第二十二章 大都護軍帳會議—中斷!第一三二章 來日之天下!第十三章 戰後修煉第三一八章 楊易入京第九十六章 忠臣孝子第四十章 揭羅第十二章 威動漠北第九十二章 南征之志第一百章 威震中原第六十四章 肅州甲士第二七六章 晉北縱橫第一百章 夜襲者第一二七章 火燒浮屠城之二第三十六章 以戰養戰第八十一章 烽火臺上第二十六章 兩筆賬之二第三零五章 作嫁衣第三章 搜兵第二章 長安特使第三百章 淮北事件第四十三章 馬血毛氈之一第一四八章 巡河死線第七十八章 狹路相逢之二第九章 小金山第一八七章 九路大軍第四十四章 馬血毛氈之二第二七五章 大戰餘緒第一七六章 韓家父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