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9節 舌戰羣騷



龍居士將馬交給隨從,大步走進去一看,果然如傳說中的那樣,堂堂的大清軍營變成了文人墨客的談天說地,賣弄風騷之處。面裡穿着青布長袍的士子,接踵摩肩。個個紅光臉面,滿嘴流油,高淡闊論。大道兩邊設有一溜的書案,備上文房四寶,可供士子們比文鬥墨之用。寫好的墨寶像過春節時的對聯那樣,掛滿懸繩,隨風漂盪,似紅雲落地,蔚爲壯觀。

離轅門沒幾步,便設有一個類似於寺院功德箱的大木箱子。外面用朱漆的筆寫下了“廣納平夷良策”大字。旁邊有一位師爺並着四位軍爺看守。龍居士走過去。那師爺道:“和尚有策快投,投了便可上席。”

“阿彌陀佛!”龍居士響亮的唸了一句佛號,這聲裡中慘加了精神力量,蓋過了嚷嚷的衆人,所有人都停下了高談闊論,看了過來。

“貧僧是賣藥的。”

師爺見這和尚有氣宇不凡,倒也不敢小瞧,便施了一禮問道:“不知神僧賣什麼藥啊?若是對刀槍劍棍損傷有奇效,我家老爺不吝重金購買,以備抗夷之需。”

“非也,非也!”龍居士搖頭晃腦,“貧僧這藥,乃天下奇藥,獨一無二,以天下勇士之血和天下黎民之淚,再經七七四十九天,在太上老君的練丹爐中合成。名曰壯膽丸。一治大將軍擁兵不進,二治各督撫束手無策,三治各武將臨陣脫逃,四治州縣官棄城不守。”

話說到此,任誰都明白這和尚是來搗亂的了。師爺當即黑下了臉,惱羞成怒的道:“和尚,我家老爺招賢納士,就是爲了抗英,何曾擁兵不進了?大夥說說,我們在此,是不是天天商量平夷良策來着?”

衆士子紛紛點頭。一些膽大者,甚至圍過來朝着龍居士的禿頭吐口水。

“你這和尚,出言無狀,還不趕緊收回去,惹怒天下讀書人,叫你好看。”

龍居士唸了一句佛號,便壓下了所有人,右手駐杖,左手合什,朝那師爺道:“既然如此,可否說來一聞?若是有一條是良策,貧僧自摑耳光,示衆天下。”

龍居士這話說得很絕,他等於是將這兒的幾百奇人異士全都貶成了酒囊飯袋了。 當然,他敢說這樣的話,也絕非狂語。以當時的清朝人和政府實力,無論怎麼想,都不可能想出真的能退敵的良策的。所以,他敢說這樣的話。

“和尚,這是你說的!”師爺發出一陣冷笑,“我家老爺自設宴以來,共納得良策3754條,條條甚稱退夷良方。本人便撿最未的幾條你聽聽,包管你心服口服。”

“貧僧洗耳恭聽。”

“其一,請神靈護佑。西湖關帝廟,最爲靈驗,我家老爺可去拜拜。關帝爺乃武聖,保衛劉皇叔,赤膽忠心。請他老人家出動,一柄青龍郾月刀,便可殺盡英夷!你說是也不是!”

龍居士略感吃驚,這請神之類的江湖把戲,堂堂大清一品揚威大將軍,竟然將之當成克敵制勝的良策?當即唸了一句佛號:“阿彌陀佛,關雲長連他的蜀國都未能護住,如何能佑大清?”

一言擊中要害!師爺頓時傻眼了。連忙又看了一條。

“土司獻以虎吞羊計。洋乃羊也,虎吃羊好兆頭。可着全軍戴虎頭帽,暗合以虎吃羊之天意,必能大破洋兵。”

龍居士再驚,歷史上的奕經在第一次鴉片戰爭中,的確有過全軍皆戴虎頭帽,以唬英軍之事。奕經選擇的是1842年3月10日四更時分出兵。1842年是壬寅年;3月爲陰曆正月,

戊寅月;29日爲戊寅日;四更時爲甲寅時。所謂虎年虎月虎時虎分,再以虎吞羊,自然是虎到羊滅,大吉大利了。

結果……

被英軍打得大敗。

於是,被當時英軍目擊者和後世的史學家們引爲笑談,和楊芳的馬桶陣一樣,流傳百世。

只是讓龍居士沒有想的是,這個“以虎吃羊”名頭,並非奕經大人創造發明,而是在這場廣徵天下良策活動當中,徵集到的一個方案。

這些討吉利的說法,存於人心,最不好說破,不過龍居士見多識廣,略一思索,便道:“若是真虎倒真能吃羊,但戴着虎帽的人,那是假虎。貧僧只見過天下有真虎吃羊的,沒見過假虎也能吃羊。”

師爺無言以對。那些士子如同被拆了西洋鏡的阿Q,惱羞成怒,紛紛嚷了起來。

“和尚好沒見識。大清虎賁,人人忠勇,個個武藝精湛,比猛虎更強三分,如何不是真虎,如何不能吃羊!?”

龍居士見惹了衆頭,但也不怕,他知道這些秀才,也就只有張嘴皮子,真敢動手的一個也沒有,所謂“秀才造反,三年不成”,就是這個意思。於是道:

“若真有虎賁之師,大人何不立刻開拔,馭虎吞羊?大清去歲以來,戰必敗,守必失,虎門折了關天培,定海失了三總兵。眼下年關將至,寧波百姓盼王師己久,諸位爲何還在此逞論喉舌,不見動兵?豈不聞空談誤國乎?”

此語一出,那些有點良知的士子羞愧得閉了嘴,但仍有人叫嚷。

“我等文弱書生,上陣肉搏非我等所長,你這和尚,孔武有力,何不投效軍旅,反而在此逞喉舌,豈不也是空談誤國?五十步笑一百步?”

“貧僧杖下的英妖之鬼已有十數!”龍居士仰首挺胸,目光逼視過去,“阿彌陀佛,破了殺戒,罪過,罪過!”

“妄言攬功,和尚可知羞恥二字?”

龍居士在此又沒個旁證,自然不便說他倒底殺了多少英兵。不想與這些人糾纏,便置這些士子不理,問那師爺道:“可否真有良策?”

師爺見識了龍居士的厲害,一言即能直擊要害,將天下士子的良策給貶得一文不值,心想,找個絕妙法子說出來,才能鎮往這和尚,便道:“泗州知州張應雲獻有一妙計。此乃火燒夷船之計。英夷火藥較大清倍用硝磺,性尤猛烈,稍遇火星便轟爆。可使人登艦上船,縱火燒之,只需一點火星,便能毀其一艦。”

龍居士反問:“英夷火藥深藏艦底,人如何進去?”

“這是絕密。”師爺不作聲了。故弄起玄虛來。

龍居士思索片刻,猛的想起一事,那是在《鴉片戰爭趣聞錄》中見到的,說是清軍有人想了個縱火燒船的方法,那便是用“猴兵猴將”。將煙花爆竹綁在猴猻的身上,扔之上英艦。猴子行動敏捷,屁股上又點了火,亂蹦亂跳,極有可能竄到英艦艙底,引爆火藥。只要一隻奏效,便是大勝。

猴猻又不值錢。低成本,大回報啊。

這個辦法雖好,但問題是,沒辦法將猴子給扔到艦上去!

所以,這種設想,只能是設想,沒有現實意義。

龍居士想到此節,便胸有成竹了,微笑一笑,叫師爺伸過手來,在他的掌心上寫了一個“猴”字,然後問他,“是不是此計?”

師爺大驚,這和尚如何猜到的?

龍居士笑着講了一個故事。

一羣老鼠苦

於總有鼠兄鼠弟總被貓捉住,於是想了一個聰明的辦法。決定在貓的脖子上掛個鈴鐺,這樣貓一靠近,他們就可以聞鈴而逃了。

“後來呢?”師爺問。

“沒有後來。”

“怎麼會沒有後來?”

“你想啊,這個辦法是好,但是沒有哪隻老鼠有能力將鈴鐺系在貓的脖子上啊,是也不是?”

師爺啞然失笑。他明白了。泗州知州張應雲獻的這個猴計,也不過是隻聰明的老鼠罷了。

“和尚不是凡人啊!”師爺見集全下才俊得到的奇思妙法,被龍居士一一破去,感嘆起來,“不知神僧法號是什麼,在哪出家?”

“貧僧法號全真,龍居寺出家!”

“你就是國師老爺!”師爺連忙跪了下去,“小人有眼不識泰山,還望國師恕罪。”

“他就是國師壽佛老爺!”士子們一聽,頓時矮了一節,紛紛跪了下去。

龍居士問了這位師爺的姓名,這才知道這師爺並非簡單人物,他叫臧紆青。字牧庵,江蘇宿遷人。現年47歲。史載他爲人豪爽,慷慨有志,好談兵,有智略。生平簡樸勤儉,布衣蔬食,無世俗嗜好。

道光十一年中舉人。

鴉片戰爭爆發後,他在家自辦團練。奕經路過時,聽說他的名聲,給他封官,但臧紆青超然世外,不想當官,只給奕經做了幕僚,言明等英夷退去,他便回鄉。

臧紆青給奕經的建議是:廣招丁壯,讓他們分伏寧波、鎮海與定海,分作數股,各自爲戰,戰不擇地。各地士紳亦可領團勇伏於城內,大軍伏舟港口,聲東擊西,內外交逼,英夷應接不暇,必敗。

這相當於清朝版的:“人民戰爭”,“全民游擊戰”。

奕經認可這種戰術,將之彙報給道光,但是在執行的時候,他從滿漢大防出發,不敢過多的武裝鄉兵。

對滿清的統治者來講,真正的敵人始終是本朝百姓,而不是外來的英夷。

此外,奕經對民間義軍的戰鬥力和奕山一樣深表懷疑,他對道光奏報說:“水勇、鄉勇,或系無業遊民,或系鄉村笨漢,所持兵械,不過稻杈木棒,無事或可壯聲威,遇敵則必先潰散,……此浙省兵丁、浙省鄉勇均不可用之情形也。”(注1)

自有人通報奕經,奕經片刻就迎了出來。

奕經是正一品欽差大臣,揚威大將軍,面對從一品的國師龍居士也不敢小視。從他經驗來看,但凡是和國師走得近的大臣,都能辦事順利。比如說奕山,若不是有國師相助,奕山這會兒該因爲顏伯燾的參奏他“諱敗爲勝,欺騙聖上”而被革職拿問,斬監候了。但凡和他走得遠的,比如顏伯燾,現在就丟了官職了。

顏伯壽也真夠笨的,在重用國師的時候打了勝仗,卻偏生猜忌,逼走了國師,結果國師前腳剛走,後腳他就丟了廈門,被革職拿問,若不是他在朝庭根基深厚,有人爲他說好話,從輕發落了,這會兒該被問斬了。

天下盛傳,安邦定國,一僧一俗,得一可安天下。僧指龍居士,俗指魏源。魏源現在於奕山帳下效力,而這個僧已經是從一品的大國師了,奕經曾派人送去名貼,但無迴音,現在見龍居士親自來了,豈不是大喜過望,禮爲上賓?

龍居士見奕經盛情邀請,也不推辭,便去中軍大帳坐了,與奕經談起平夷策。

(注1)《中國近代史資料叢刊·鴉片戰爭》第四冊,第270頁)

(本章完)

第045節 自悟杖法第004節 化腐朽爲神奇第052節 套中套第102節 銀行風暴第031節 風雨中第067節 一個賭注第055節 水勇營第014節 中英貴族第056節 光頭營第074節 兵力不足第104節 *戰爭第002~003節 三元古廟第055節 水勇營第097節 過年第040節 佛爺天降第066節 知己知彼第078節 浙江武將第023節 八卦陣第026節 爛泥坑坑妖第063節 退敵三戰略第020節 千頭萬絮第005節 血戰英夷第008節 雨中血戰第051節 水師提督第099節 連鎖反應第076節 四大戰略第106節 龍椅第105節 關門打狗第066節 知己知彼第029節 標槍陣再現第079節 舌戰羣騷第055節 水勇營第034節 魏源第038節 決死水師第052節 套中套第025節 鬥智鬥勇第001節 目標1838!第090節 一八四二第084節 漢奸問題第083節 送功收將第016節 連夜血戰第088節 鎮江之戰第065節 大炮地雷第009節 白熾現身第102節 銀行風暴第077節 揚威將軍第035節 神風瘟疫第022節 火牛陣第093節 圓桌會議第077節 揚威將軍第018節 慘烈的小勝第058節 購槍鑄炮第032節 勝敗標準第089節 南京條約第022節 火牛陣第061節 如覆薄冰第037節 火箭颱風第034節 魏源第045節 自悟杖法第085節 我是漢奸?第087節 張勝之第020節 千頭萬絮第002~003節 三元古廟第097節 過年第004節 化腐朽爲神奇第049節 舌戰劉耀椿第010節 步步緊逼第106節 龍椅第034節 魏源第069節 反登陸戰第031節 風雨中第022節 火牛陣第019節 不可救藥第085節 我是漢奸?第043節 黃麒英第044節 時空感應第073節 養鴿人第015節 模擬演習第090節 一八四二第065節 大炮地雷第065節 大炮地雷第090節 一八四二第093節 圓桌會議第014節 中英貴族第011節 無神論者第092節 電梯問題(2)第005節 血戰英夷第040節 佛爺天降第022節 火牛陣第088節 鎮江之戰第091節 電梯問題第102節 銀行風暴第016節 連夜血戰第043節 黃麒英第064節 抗戰石雷第027節 火炮對火槍第045節 自悟杖法
第045節 自悟杖法第004節 化腐朽爲神奇第052節 套中套第102節 銀行風暴第031節 風雨中第067節 一個賭注第055節 水勇營第014節 中英貴族第056節 光頭營第074節 兵力不足第104節 *戰爭第002~003節 三元古廟第055節 水勇營第097節 過年第040節 佛爺天降第066節 知己知彼第078節 浙江武將第023節 八卦陣第026節 爛泥坑坑妖第063節 退敵三戰略第020節 千頭萬絮第005節 血戰英夷第008節 雨中血戰第051節 水師提督第099節 連鎖反應第076節 四大戰略第106節 龍椅第105節 關門打狗第066節 知己知彼第029節 標槍陣再現第079節 舌戰羣騷第055節 水勇營第034節 魏源第038節 決死水師第052節 套中套第025節 鬥智鬥勇第001節 目標1838!第090節 一八四二第084節 漢奸問題第083節 送功收將第016節 連夜血戰第088節 鎮江之戰第065節 大炮地雷第009節 白熾現身第102節 銀行風暴第077節 揚威將軍第035節 神風瘟疫第022節 火牛陣第093節 圓桌會議第077節 揚威將軍第018節 慘烈的小勝第058節 購槍鑄炮第032節 勝敗標準第089節 南京條約第022節 火牛陣第061節 如覆薄冰第037節 火箭颱風第034節 魏源第045節 自悟杖法第085節 我是漢奸?第087節 張勝之第020節 千頭萬絮第002~003節 三元古廟第097節 過年第004節 化腐朽爲神奇第049節 舌戰劉耀椿第010節 步步緊逼第106節 龍椅第034節 魏源第069節 反登陸戰第031節 風雨中第022節 火牛陣第019節 不可救藥第085節 我是漢奸?第043節 黃麒英第044節 時空感應第073節 養鴿人第015節 模擬演習第090節 一八四二第065節 大炮地雷第065節 大炮地雷第090節 一八四二第093節 圓桌會議第014節 中英貴族第011節 無神論者第092節 電梯問題(2)第005節 血戰英夷第040節 佛爺天降第022節 火牛陣第088節 鎮江之戰第091節 電梯問題第102節 銀行風暴第016節 連夜血戰第043節 黃麒英第064節 抗戰石雷第027節 火炮對火槍第045節 自悟杖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