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7章 殺破狼(十五)

從朝廷到地方,也很久沒有整理這些廂軍了,各個營號下面有多少人,有多少積儲,是不是乾脆就名存實亡,基本上就是一筆糊塗賬,就是闕官了,也往往十幾年不補。

看朝廷本心,只怕未嘗,沒有讓這些廂軍自然消亡的意思,但是對於廂軍這個體系而言,還是有一些不得不維繫住的,比如說管驛的廂軍,遞鋪的廂軍,修治汴河的廂軍,發運使下轄用以轉運供應汴梁漕糧的廂軍,這些廂軍闕官即補,偶爾還能遇次升遷,多少也還有一點點糧餉發下來,效節軍一部,現在就正管着河東路東南方向隆德府,威勝軍,澤州,潞州一帶的館驛,遞鋪,太平驛正是其中之一。

不過雖然還是朝廷要維繫住的廂軍,隨着這幾年大宋財政收入驟減,資源也集中向幾次大的戰事全盤傾斜,效節軍已經是幾年沒有看見軍餉了,只是每年兩次,能在當地官倉裡面領一些老陳米罷了,不過效節軍上下不等不靠不要,積極生產自救,早多少年就不指望朝廷能瞻養這支強壯效節軍了。

靠山吃山,依託着他們管理數州軍驛站遞鋪的優勢,將驛站經營成旅社大車店,將遞鋪用以爲商家爲民夫帶私信,甚而用驛站可以管理馬騾的權限,倒買倒賣從北地運來的牲口,要是位於地方衝要的驛站,驛站中的這些掛着廂軍名義的所謂軍人,過得比都門禁軍當中的普通軍漢,恐怕還要滋潤不少。

隆德府北面的太平驛,就是屬於地方要緊的一個大驛站,從京畿路出發,向西北而行望河東路,這裡是主要通路,隆德府就是現在上黨這個地區,向來號稱山西的腳盆之地,是平地在河東路算多的了,向北過去就是山。

往來商旅行人,必然是要在這裡落腳的,太平驛經過幾十年的經營,從單純的官驛已經變成了集客棧,酒肆,大車店,車馬行,小規模的騾馬市,土貨山貨集散地爲一體的一個市鎮。

依託太平驛爲中心,已經有幾百上千戶的民人聚居,襄垣縣還專門發了這裡集市的牙貼,派了監稅的人在這裡收稅。

此時正是冬季,河東路算是北地,早就下了幾場大雪下來,道路上行人稀少,往來北地做生意的行商也早就各自歸裡,等開春化凍之後再出門,百姓們也大多閉門過冬了,集市都已經暫停。

襄垣縣的監稅官也回了縣城,平日裡顯得相當熱鬧的太平驛,這個時侯就是一片冷冷清清的景象,貫穿太平驛的一條土路上面,只有幾個閒漢靠着牆根曬太陽,沿街開門的店鋪寥寥無幾,只有一兩家熬羊肉湯,賣蒸餅的小店還勉力開張,等着做驛站內那些軍爺的生意,不過待詔都懶懶的躲在避風處,根本不願意費氣力吆喝。

朱仝摸摸花白的鬍子,打定主意等會兒去來一角酒加一碗羊肉湯,然後回驛內睡個下午覺去。他四十出頭的人了,十四歲開始就在太平驛內當差混事,慢慢的也爬到了掌管一驛的位置,自覺過得還算舒服,不缺錢使,孫子孫女都有了,雄心壯志早就沒有半點,只盼這平安日子能天長地久的下去。

不過想起這個總有些煩燥,遼人早就不和大宋兵戎相見了,就算邊境偶爾有打草谷,也打不到隆德府這個羣山環抱的地方來,這樣兩國平安有什麼不好?偏生要和那個什麼女真一起將遼國滅了,打遼國的時侯,河東路也要支差支馬,幾十年未曾大動的驛站上下忙亂成一團,不僅一個小錢邊子都瞧不見,還生生的幹賠下去不少。

這些倒也罷了,聽聞北面來的客商說,這女真甚是兇悍,有遼人開國時侯的威風,要知道遼人立國之初的那幾十年內,可是深入中原不知道多少次!從後晉到本朝真宗年間,不知道狠狠的打了多少場仗,河東路也向來都是主要戰場之一。

原來的餓狼餵飽了,現在來個新的,要是深入中原,豈不是又是好長一段時日的兵連禍結?自己老了,倒也罷了,但是兒子女婿,孫兒孫女,現在都指着這太平驛過日子,他們將來的日子又是如何?

越想這個,就越是煩惱,近五十年來,足跡沒有離開過太平驛百里的朱仝朱指揮使,也實在理不出個頭緒出來,只好搖搖頭不去琢磨,咳嗽一聲,就準備邁步向吃食店走去。

這個時侯,就聽見北面傳來馬蹄聲響,還伴隨着懸鈴疾響之聲,一聽就知道是有人策馬疾疾馳來,這麼冷的天氣,行旅絕足,還有人這般拼命趕路?

朱仝站定腳步,就呆着臉朝馬蹄聲響的來路看,不多一會兒,就看見一匹駿馬疾馳而來,朱仝是老把式了,在這一帶也以熟悉騾馬著稱,北地商旅販馬過來,對於馬騾有什麼爭議,都是奉請他老人家來論定。

雖然不會騎,但是這輩子朱仝經手過的馬不知道有多少,一看就知道這是北面銅山驛出挑的渤海馬,當時銅山驛的那個指揮使,是花了一百幾十貫買下來,留着準備自用的,馬上騎士,穿着紅色胖襖,外罩絳紅色褙子,再披了一領白色披風,披風圍頸處鑲了一圈兔毛,軍靴佩刀,正是軍健模樣,頭上戴着的卻是一頂黑羽,鷹羽隨着馬匹疾奔,在風中直動。

這身裝扮,既威武又矯健,看他在馬上的樣子,這馬術精熟程度,比北面那些韃子也不差似什麼!轉眼之間,這馬上騎士就直奔到朱仝面前,朱仝還呆着臉站在館驛門口。

那騎士問道:“那老兒,可是館驛裡的軍漢?”吼了一聲,才反應過來,有些年在河東路未曾看到這般威風強健的傳驛軍漢了,特別又是在這種冬日,讓朱仝很是發了一會兒傻。

他咳嗽一聲,維護自家尊嚴:“俺便是此間館驛主事,效節軍指揮使,兀那是哪路軍漢?這大冷天的,又當的是什麼差使?”那騎士跳下馬來,滿頭大汗也不先擦,忙不迭的先替坐騎鬆肚帶,朱仝一下就對這軍漢有了些好感,是個愛馬的漢子!

那黑羽騎士也沒對所謂效節軍中指揮使表現出太多敬意,只是道:“俺是神策軍中軍使,急遞軍情回京,文書牌票在此,既是館驛官人,就速速換一匹好馬與俺便是。”

他停頓一下,又強調一句:“最好的馬!”

說着他就從馬鞍旁插袋當中取出油紙包裹着的文書牌票,遞了過去,朱仝的應了聲,這才反應過來,神策軍?

天氣還未曾全然冷下來,大雪未曾封路的時侯,就聽說神策軍移鎮到了河東,上萬軍馬移鎮,隨軍多少騾馬車輛,可是讓太平驛足足熱鬧了好一陣,四下的人都過來看熱鬧,神策軍裝備之精良,騎軍之多,將士之精悍,都是足以讓此間人瞠目結舌的。

朱仝對神策軍也是頗有好感,一則是有強軍守邊,他們這些人自然就多了不少安全感,二則是神策軍移鎮經過此處,吃用的糧米,臨時僱募的伕役,補充些馬騾,可是讓他做了好大一筆生意,饒是驛站中人做的只是中人,在中間不過是抽些貼水,也是一二百貫滿滿的到了腰。

朱仝在這等朝廷用以守邊的經制軍馬面前,可擺不出什麼廂軍中一個指揮使的官威,當下回頭吼了一聲,頓時幾個驛丁就出來牽馬照料,朱仝草草了看了文書牌票一眼,正是軍中勘合,神策軍緣邊換鎮,自然就有了憑藉軍中勘合,動用沿途驛站照料軍情傳遞的權力,樞密院也不會在這個上頭勒掯神策軍,也都將這些勘合頒給沿途驛站作爲對照驗看的憑證。

韓世忠沿途經過,還次第召集這些沿途管驛主事之人交代周旋了一番,朱仝遲疑一下,臉上堆起笑意:“上下,好馬便有,都是黑馬,看你騎過來這坐騎,是銅山驛中最好的牲口,想必也知道這虛實……現在驛站當中,官馬還能有幾匹?就算有,也是老弱經不得驅馳的……”

“要官馬,便沒話說,不要一文,是俺們的應分差使。但是上下要好馬,那就不同,到了下一驛,換馬之後,這個天氣,別人要將其養一冬再送回來,這草料錢,都算在俺們帳上,而且傷了損了,又是怎麼一番話說?押頭使費,都要在這個上頭……”

“上下儘管放心,你回程時侯,只要平安將坐騎還回來,押頭分文不少的退回,俺們管驛也幾十年了,不敢砸了自家名聲。”

黑羽騎士嘿了一聲,笑意未免就帶了三分譏諷:“俺是一路換馬過來的,當年又是西軍出身,如何不知道其間情事?多少錢文你儘管開口就是,只有一樁,馬若是不好,俺卻是要生事的!”說着他就有意無意的按着腰間佩刀。

這黑羽騎士是西北大漢,身高臂長,渾身滿滿都是精悍矯捷之氣,更不知道臨陣殺過多少敵手,自然就有一股森然殺氣,腰間佩刀一看就知道是精利之器,在馬鞍側袋當中,還插着一張騎弓,佩着四撒袋的箭支,箭頭粗長尖銳,配平的尾羽也極長闊,不是三石以上的弓,使不得這般羽箭。

單單這個黑羽騎士,估計這太平驛的百十號廂軍一起上,都未必是他的對手,怪不得敢孤身在這大冬天的行路傳信,朱仝嚇了一跳,忙不迭的陪笑:“馬便是好,馬便是好!”

他咽口吐沫,硬着頭皮開價:“押頭一百三十貫,使費十五貫。本份價錢,不敢欺哄上下。”

那黑羽騎士笑笑,將馬鞍袋取下來,弓袋和裝雜物的插袋,就擺在地上,還有一個褡袋,就擔在肩上,伸手在裡頭掏摸,問了一句:“交鈔可成?”

朱仝遲疑一下,這個時侯他精明得就如一名老賈:“宣和四年新屆交鈔,折五,三年交鈔,折三,三年之前,就告罪不收了,上下回程時侯,俺還的也只能是交鈔。”黑羽騎士再不多說什麼,在褡袋當中掏了一疊交鈔出來,一張張點給朱仝。

朱仝蘸着唾沫數清楚了,才招呼那些呆着臉在旁邊看熱鬧的驛卒:“去將破落青牽來,仔細被它踢着!”說罷又看看那黑羽騎士,看着他褡袋裡面鼓鼓囊囊的都是當年新屆交鈔,怕不有千把貫之多,忍不住好心勸了一句:“上下,這行路攜帶這麼多錢鈔,卻要多多當心纔是,怎生不幾人同行?”

黑羽騎士冷笑一聲,眉毛就挑了起來:“若是幾人同行,俺們神策軍本來就是被朝廷薄待,十萬貫開鎮資財就打發出來了,要說多來幾個人,全軍上下,就得吊着嘴喝風!什麼鳥世道,踏實打仗御邊,就是罪過!”

朱仝訥訥的不敢多說什麼,大宋驛站體系,除了面向西軍一路,還有平燕時侯緊急重建恢復的,其他的早就破敗,帳冊上也許還有成千上萬匹驛用官馬,實際存在的加起來一百匹都不知道有沒有。

不管是地方官還是緣邊軍鎮,想傳遞什麼緊急事物,都得用這些驛站養着的黑馬,這也是這些管驛廂軍相當重要的一項收入來源,時人都認可這個潛規則,誰也沒有多說一句什麼,但是別人是在緣邊苦寒之地,去當着那才崛起,據說兇悍無比的女真韃子的,要吃苦要打仗要死人,軍用驛站卻還要貼錢,就是依此爲生的朱仝,也覺得麪皮上略略有點臊。

尷尬之間,只有另找話題:“神策軍上下,就十萬貫開鎮使費?這不能罷?大軍來此,俺們也看在眼裡。上萬大軍,上萬騾馬,一天人吃馬嚼就是多少,還得營建堡寨邊牆,開設屯兵大營,十萬貫夠個什麼?如此這般,上下們也願意挪窩?”

黑羽騎士冷冷一笑,笑意背後,有說不出的自豪:“總還是有人,願意爲這大宋打仗,總還是有人,拼盡全力照應周全俺們這支肯打仗的神策軍!俺們不是那些廢物禁軍,直娘賊,俺們好漢子功名富貴都從馬上取,傳給子孫,一代代心裡都踏實!那些勒俺們頸項的人物,哪個在俺們神策軍上下萬餘廝殺漢的眼裡擺着?俺們卻只聽……”說到這裡,他就趕緊住口。(。

第28章 接使入城第259章 書生誤國(下)第506章 驚龍(六)第142章 風雲動(九)第139章 風雲動(六)第118章 暗潮生(四)第233章 大江東去(二)第542章 整練禁軍(二)第455章 慶父不死(五)第332章 槍挑鐵滑車(四)第293章 去留何處第129章 暗潮生(十五)第154章 馬蹄急(一)第75章 萬事俱備第298章 傻人不傻第458章 慶父不死(八)第586章 改天(十六)第441章 莫須有(十二)第214章 雪滿弓刀(九)第193章 恩怨了(完)第226章 江山如畫(五)第631章 擁駕(一)第239章 出路何在第175章 馬蹄急(二十二)第89章 大功(八)第114章 涿州(十四)第489章 鋒芒暗蘊(九)第356章 河東亂象(二)第322章 內亂平定第144章 風雲動(十一)第355章 河東亂象(一)第419章 風雷齊動(八)第541章 整練禁軍(一)第236章 大江東去(五)第328章 躊躇第107章 涿州(七)第401章 收網(十)第655章 整頓京師(五)第518章 行路難(八)第441章 莫須有(十二)第594章 將出(四)第126章 暗潮生(十二)第574章 改天(四)第555章 殺破狼(三)第128章 暗潮生(十四)第134章 風雲動(一)第649章 擁駕(十九)第346章 狹路相逢(三)第475章 初入汴梁(五)第652章 整頓京師(十二)第238章 大江東去(七)第413章 風雷齊動(二)第498章 潛雷生(八)第342章 血濺葫蘆道第658章 安得猛將守四方第59章 暗流(五)第604章 大風起兮(四)第567章 殺破狼(十五)第687章 肅清第26章 秉燭夜談第241章 大江東去(十)第42章 困局(七)第480章 初入汴梁(完)第243章 大江東去(十二)第588章 改天(十八)第528章 倖進(八)第302章 權臣奸相第109章 涿州(九)第536章 潛龍在淵(六)第29章 老種相公第699章 合兵(九)第59章 暗流(五)第715章 整軍會獵(四)第589章 改天(十九)第505章 驚龍(五)第693章 合兵(三)第454章 慶父不死(四)第607章 大風起兮(七)第295章 招兵買馬第179章 馬蹄急(二十六)第14章 嶽爺爺第553章 殺破狼(一)第522章 倖進(二)第628章 北上(十八)第655章 整頓京師(五)第316章 馳援蔚州第536章 潛龍在淵(六)第565章 殺破狼(十三)第394章 收網(三)第90章 大功(九)第146章 風雲動(十三)第298章 傻人不傻第207章 雪滿弓刀(二)第317章 兵變第72章 摔杯爲號第508章 驚龍(八)第564章 殺破狼(十二)第294章 天下梟雄第61章 暗流(七)第661章 西軍態度
第28章 接使入城第259章 書生誤國(下)第506章 驚龍(六)第142章 風雲動(九)第139章 風雲動(六)第118章 暗潮生(四)第233章 大江東去(二)第542章 整練禁軍(二)第455章 慶父不死(五)第332章 槍挑鐵滑車(四)第293章 去留何處第129章 暗潮生(十五)第154章 馬蹄急(一)第75章 萬事俱備第298章 傻人不傻第458章 慶父不死(八)第586章 改天(十六)第441章 莫須有(十二)第214章 雪滿弓刀(九)第193章 恩怨了(完)第226章 江山如畫(五)第631章 擁駕(一)第239章 出路何在第175章 馬蹄急(二十二)第89章 大功(八)第114章 涿州(十四)第489章 鋒芒暗蘊(九)第356章 河東亂象(二)第322章 內亂平定第144章 風雲動(十一)第355章 河東亂象(一)第419章 風雷齊動(八)第541章 整練禁軍(一)第236章 大江東去(五)第328章 躊躇第107章 涿州(七)第401章 收網(十)第655章 整頓京師(五)第518章 行路難(八)第441章 莫須有(十二)第594章 將出(四)第126章 暗潮生(十二)第574章 改天(四)第555章 殺破狼(三)第128章 暗潮生(十四)第134章 風雲動(一)第649章 擁駕(十九)第346章 狹路相逢(三)第475章 初入汴梁(五)第652章 整頓京師(十二)第238章 大江東去(七)第413章 風雷齊動(二)第498章 潛雷生(八)第342章 血濺葫蘆道第658章 安得猛將守四方第59章 暗流(五)第604章 大風起兮(四)第567章 殺破狼(十五)第687章 肅清第26章 秉燭夜談第241章 大江東去(十)第42章 困局(七)第480章 初入汴梁(完)第243章 大江東去(十二)第588章 改天(十八)第528章 倖進(八)第302章 權臣奸相第109章 涿州(九)第536章 潛龍在淵(六)第29章 老種相公第699章 合兵(九)第59章 暗流(五)第715章 整軍會獵(四)第589章 改天(十九)第505章 驚龍(五)第693章 合兵(三)第454章 慶父不死(四)第607章 大風起兮(七)第295章 招兵買馬第179章 馬蹄急(二十六)第14章 嶽爺爺第553章 殺破狼(一)第522章 倖進(二)第628章 北上(十八)第655章 整頓京師(五)第316章 馳援蔚州第536章 潛龍在淵(六)第565章 殺破狼(十三)第394章 收網(三)第90章 大功(九)第146章 風雲動(十三)第298章 傻人不傻第207章 雪滿弓刀(二)第317章 兵變第72章 摔杯爲號第508章 驚龍(八)第564章 殺破狼(十二)第294章 天下梟雄第61章 暗流(七)第661章 西軍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