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八節 秘議

“不是今上不能乾坤獨斷,而是東林黨和盧建鬥等人好虛名,置大明利益不顧,行那以卵擊石之事,真真誤國誤民,罪該萬死!”

楊嗣昌面色陰沉,敲打着上好花梨木茶盤,怒罵盧象升和朝廷清流人士。

當然,他和崇禎君臣兩相宜,聽不得任何人說崇禎的不是,包括陳新甲。

“最近陳總兵也要注意自己的言行舉止,兵部給事中彈劾你任用私人親信,結交宦官,大部分給我壓下了,其他的陛下沒有追究。”

陳新甲有才幹,但是不能以廉潔自持,所使用的人都是他欠了人情債的軍官。

另外他還和宮廷中的宦官深相結交,引以爲援。

其中與司禮王德化尤其親近,所以言官御史彈劾他。

“多謝楊本兵照拂,剛到宣府,改編隊伍、強化訓練、整頓馬政、演習火器、查禁貪佔等事務,件件都是得罪人的事情,然不做又不行,真是爲難!”

陳新甲心中暗自苦笑,這張大嘴多次惹禍,楊嗣昌是趁機敲打自己。

“不知你此次冒險潛入京城,所謂何事?”

陳新甲是自己的盟友,雙方的利益是一致的。

看見他認錯,楊嗣昌沒有繼續爲難,畢竟快速掌握宣府兵權,也經過他同意。

“三件事,件件跟盧建鬥脫不了干係。”

說到正事,陳新甲面色嚴肅,原本有些鬆懈的身體挺直,扭過頭面對楊嗣昌咬字清晰慢慢說道。

“第一件,盧建鬥聲稱在趙縣遇到後金韃虜大部隊,要求宣府五千天雄軍歸建。

第二,宣府楊總兵要求帶走部分軍械和糧草,馳援盧建鬥。

第三,盧建鬥聲稱全殲多爾袞正白旗一千五百人,報功塘報估計已經在來往京城的路上。”

楊嗣昌剛開始心情不錯,盧建斗居然敢無視兵部行文,要求天雄軍歸建,這是抹黑他的好機會。

想擁兵自重嗎?陛下對這種行爲最是猜忌,簡直是不知死活。

第二件事情也不錯,這是結黨,同樣爲陛下不喜。

可是當陳新甲講完第三件事情的時候,他真的惶恐,這才明白陳新甲之所以甘冒大險私離宣府的原因。

一個應對不好,悔之晚矣!

陳新甲講完,他的臉色越聽越難看,最後整個人都彷彿僵直,目光轉都不轉,緊緊盯着晶瑩通透的茶盞。

心裡卻在不停的盤算着,首先,不用懷疑盧建鬥剿滅韃子的真實性。

這一點,縱使是對手,但相知多年,他的人品還是有保證的。

其次,朝堂上下聽到這個消息,一定會歡呼雀躍,包括部分主和人員。

當然他和陳新甲、高起潛三人除外,概因他們已經沒有退路。

最後,纔是他最擔憂的,那就是崇禎皇帝聽到大捷,原先的態度是否有所轉變?

沒有陛下的支持,所有的一切都將化爲泡影。

看看盧象升就可以知道,之所以這麼任他們拿捏,還不是心灰意冷嗎?

現在,瞧他動作,分明是想借此機會反撲。

壓是壓不住的,剿滅一千五百的韃子,稱之爲滔天大捷也不爲過。

近幾年,已經沒有一次性殺死這麼多韃虜的機會。

“陳總督不知道有沒有什麼應對之策?”

想了半天,楊嗣昌臉上陰晴不定,慢悠悠的憋出一句話出來。

陳新甲嘴裡發苦,心裡頗有不滿。

楊嗣昌自小聰慧,號稱三步一計,瞧他情形,分明早有對策。只不過有些話不方便說,想借他口而已。

“如此大事,首先要看看聖意如何?”

陳新甲眼角的餘光輕瞥楊本兵,不緊不慢的緩緩說道。

“不錯,此乃正理,請繼續。”

楊嗣昌眼皮都不擡一下,彷彿老僧入定般,只是盯着茶盞。

楊本兵的態度反而讓陳新甲發狠,都是一根繩子上的螞蚱,跑不了我也跑不了你。

“若是陛下大怒,自然最好,但此種可能不大。

估計是舉棋不定的可能性比較大,到時一定諮詢楊本兵。

而在這樣的情況下,楊本兵也不能說不戰,不然會遭到天下士林的唾棄。

所以最好的方法就是,捧殺他。

盧建鬥想逞能,那就滿足他,我也很想看看他是否能夠抵擋八萬韃子大軍?”

不管不顧一口氣說完,陳新甲再無言語,靜坐在太師椅上,一動不動。

“大善!就按陳總督的意見辦。說了半天,不若邊吃邊談,一些細節方面還想聽聽你的意思,另外,戰場的情況也說給我說說。”

楊嗣昌哈哈大笑,一掃之氣的頹廢,站起身雙手拍掌,既是爲陳新甲的主意叫好,同時也是通知外邊的貼心奴僕。

趙縣是一個小縣,四周城郭只有三十餘里,人口不足五千戶。

因爲戰亂的原因,聽聞有“天下兵馬大元帥”盧總督在此駐紮,陸陸續續有許多周邊縣城的百姓託庇於此。

董長青帶領上次被韃子俘虜的兩千七百名青壯,正在秦浩明的指導下佈置防禦工地。

這其中還包括一百多名貌美女子,在亂世中,大部分無家可歸,盧欣榮也做主把她們收留下來。

被俘青壯原本有三千五百人左右,可是有部分人員需要歸家,盧欣榮再是如何坑蒙拐騙也無法挽留,只能任其離去。

趙縣城防由大同總兵虎大威統一負責,他對城防建設有經驗。

秦浩明在諮詢了虎大威的打算後得知,他準備以一里一墩,墩以土爲之。

三裡一臺,臺以磚石爲主。計墩三十,臺十一個。

這其中又用鐵蒺藜和據馬層層撲疊,輔以秦浩明提供的鐵絲網創意。

若是兩三萬騎兵倒也足夠,可是一想到八萬騎兵鋪天蓋地,秦浩明還是有點不寒而慄。

反正這些人閒着也是閒着,所以秦浩明打算自己建立一套有別於虎大威的防禦系統,有備無患嘛!

對於自己後世閒暇之餘看書得知的防禦騎兵方法,他有點躍躍欲試。

第四百七十五節 行動第三十三節 海陵伯玉第三百零八節 有情有義第三百二十九節 有容乃大第一百六十一節 曲意奉承第一百零一節 三餉禍明第二百一十一節 史上第一利器第四百零一節 軍令如山第三百零三節 無恥之尤(再次感謝家裡窩囊家外雄萬賞,明日加更回報!)第三百五十二節 速戰速決第二百九十節 朕不相信第二百四十三節 快刀斬亂麻第四百八十七節 開花結果第五百二十七節 志不在此第二百節 大朝會第三百五十六節 絞殺建奴第三百四十四節 醉夜迷情第四百五十二節 賊寇初現第六百四十八節 心思變化第三百九十節 檢閱第一百三十六節 遼東漢人第一百三十八節 形勢突變第二百七十一節 公道自在人心第二百九十五節 大公無私第三百二十七節 搶手的流民第六百六十五節 兵發呂鬆第二百七十七節 敲打第一百七十七節 奪權用人第二百零七節 吾心甚慰第四百七十三節 何等之難第三百九十一節 高手在民間第六百二十二節 罪名第一百零八節 黑暗第六百二十六節 國之根本,大明長城!第四百二十三節 千金買馬骨第八十九節 西山大營第四百零九節 居安思危第三百六十五節 敵跡初現第五百零五節 本督管不了第一百九十九節 崇禎的步驟第五百五十九節 對比第六百六十六節 有仇報仇第四百零五節 要狠第二百四十三節 快刀斬亂麻第五百六十二節 想要逃跑的鰲拜第五百四十七節 先利其器第五百二十九節 變化第四百九十四節 挽起袖子,大幹一場第四百一十六節 本末倒置第四百八十一節 無所不能第四百九十六節 以退爲進第二百七十六節 風暴第九十五節 府軍驕橫第七十節 籌備第十五節 前期準備第五百二十六節 鰲拜的鬱悶第六百六十九節 攻陷馬尼拉第四百八十九節 三件大事第四百四十五節 聰慧之女第五百四十二節 都不是好鳥第五百八十九節 聞之心酸第二百五十九節 集思廣益第一百一十節 狼行千里第一百五十節 機關算盡第二百五十三節 聯手第一百一十九節 殺兄弟一,他日屠百!第五十四節 借我三千騎第九十七節 重塑漢魂第一百一十四節 戰雲密佈第五百八十六節 人心向背定成敗第四十三節 衝冠一怒爲紅顏第二百八十五節 國子監的辯論第四百一十七節 科學研究院第二百五十七節 舉賢不避親第六十五節 部署第三百一十六節 佳人風情第一百二十九節 希望第三百四十節 送禮第三百三十七節 來了,就不走了第六百五十節 其樂融融(新書《崇禎大帝國》已發,求諸君支持!)第三百五十節 練兵練將第二百五十四節 碩果第二百六十七節 餘孽第一百二十節 趁勢出擊,捨我其誰第五百八十七節 華夏英烈第三百九十六節 寧德府第五百八十八節 袞袞諸公第六百五十三節 遼東漸定第二百零四節 秦浩明的第一把火第七十二節 風波起第三百九十節 檢閱第四百一十三節 大婚第一百五十二節 口腹蜜劍第一百六十一節 曲意奉承第三百七十二節 首戰告捷第六百二十四節 秦愛卿壞着呢第二百九十三節 潤物細無聲第四百三十一節 醉紅樓第四百八十二節 難道去給別人賺第三百五十節 練兵練將
第四百七十五節 行動第三十三節 海陵伯玉第三百零八節 有情有義第三百二十九節 有容乃大第一百六十一節 曲意奉承第一百零一節 三餉禍明第二百一十一節 史上第一利器第四百零一節 軍令如山第三百零三節 無恥之尤(再次感謝家裡窩囊家外雄萬賞,明日加更回報!)第三百五十二節 速戰速決第二百九十節 朕不相信第二百四十三節 快刀斬亂麻第四百八十七節 開花結果第五百二十七節 志不在此第二百節 大朝會第三百五十六節 絞殺建奴第三百四十四節 醉夜迷情第四百五十二節 賊寇初現第六百四十八節 心思變化第三百九十節 檢閱第一百三十六節 遼東漢人第一百三十八節 形勢突變第二百七十一節 公道自在人心第二百九十五節 大公無私第三百二十七節 搶手的流民第六百六十五節 兵發呂鬆第二百七十七節 敲打第一百七十七節 奪權用人第二百零七節 吾心甚慰第四百七十三節 何等之難第三百九十一節 高手在民間第六百二十二節 罪名第一百零八節 黑暗第六百二十六節 國之根本,大明長城!第四百二十三節 千金買馬骨第八十九節 西山大營第四百零九節 居安思危第三百六十五節 敵跡初現第五百零五節 本督管不了第一百九十九節 崇禎的步驟第五百五十九節 對比第六百六十六節 有仇報仇第四百零五節 要狠第二百四十三節 快刀斬亂麻第五百六十二節 想要逃跑的鰲拜第五百四十七節 先利其器第五百二十九節 變化第四百九十四節 挽起袖子,大幹一場第四百一十六節 本末倒置第四百八十一節 無所不能第四百九十六節 以退爲進第二百七十六節 風暴第九十五節 府軍驕橫第七十節 籌備第十五節 前期準備第五百二十六節 鰲拜的鬱悶第六百六十九節 攻陷馬尼拉第四百八十九節 三件大事第四百四十五節 聰慧之女第五百四十二節 都不是好鳥第五百八十九節 聞之心酸第二百五十九節 集思廣益第一百一十節 狼行千里第一百五十節 機關算盡第二百五十三節 聯手第一百一十九節 殺兄弟一,他日屠百!第五十四節 借我三千騎第九十七節 重塑漢魂第一百一十四節 戰雲密佈第五百八十六節 人心向背定成敗第四十三節 衝冠一怒爲紅顏第二百八十五節 國子監的辯論第四百一十七節 科學研究院第二百五十七節 舉賢不避親第六十五節 部署第三百一十六節 佳人風情第一百二十九節 希望第三百四十節 送禮第三百三十七節 來了,就不走了第六百五十節 其樂融融(新書《崇禎大帝國》已發,求諸君支持!)第三百五十節 練兵練將第二百五十四節 碩果第二百六十七節 餘孽第一百二十節 趁勢出擊,捨我其誰第五百八十七節 華夏英烈第三百九十六節 寧德府第五百八十八節 袞袞諸公第六百五十三節 遼東漸定第二百零四節 秦浩明的第一把火第七十二節 風波起第三百九十節 檢閱第四百一十三節 大婚第一百五十二節 口腹蜜劍第一百六十一節 曲意奉承第三百七十二節 首戰告捷第六百二十四節 秦愛卿壞着呢第二百九十三節 潤物細無聲第四百三十一節 醉紅樓第四百八十二節 難道去給別人賺第三百五十節 練兵練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