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二十七節 志不在此

天色褪去,東方泛起了魚肚白,又是一天過去。

多爾袞的大軍日夜兼程,距離抵達金州只有三天的路程。前線不斷傳來的壞消息,刺激着全軍上下叫囂着趕快前行滅了這股不知天高地厚的明軍。

其中尤以鰲拜叫得最爲起勁,不停的向其他建奴將士痛訴明軍的罪行。

可奇怪的是,平日頗爲激進的睿親王多爾袞卻尋了一片空曠之地,命令大軍安營紮寨修整兩天。

這種穩打穩紮的作風,令一貫熟悉他的許多建奴將士不大適應。

中軍帥營,親自執行偵查任務回來的多鐸,掀開帥篷走進來問多爾袞爲何不一鼓作氣前行,和大明軍隊交戰?

這個建奴的短命王爺,三十五歲就因爲殺漢人太多,被老天爺收拾了。

此時他才二十三歲,正是銳氣正盛的年紀。

多鐸在建奴諸王當中最爲與衆不同,特立獨行,極富特色。

之所以多鐸有那麼率性而爲,狂放不羈的叛逆個性,同多爾袞一樣,與他幼年在一晝夜之間喪父喪母心理遭受極大創傷很有關係。

父死母生殉,給當時只有十一歲的他造成心理上的重大刺激,所以一直表現得性情乖張,行爲荒唐,使繼承汗位的皇太極大傷腦筋。

不過,他和多爾袞倒是兄弟情深。

“十五弟,這趟出去有什麼發現,有沒有一點不同的東西?”面對多鐸的質疑,多爾袞並沒有多說,反而問起他的感受。

因爲多鐸和鰲拜沒有和秦浩明的大明軍隊交手過,所以多爾袞便派他們充當斥候暗中觀察。

“是有點不一樣,敢打敢拼,有股兇悍勁。不過,個人勇武方面不及我們大清將士,兩軍相逢,勝利的肯定是我們。”

多鐸自信慢慢的答道。

“唉!”多爾袞細長白皙的手指從明黃色的寬大袖擺中伸出,撫摸着青色的頭皮,突然間嘆了一口氣。

多鐸到底還是年輕,看問題只看到表面,沒有深入分析其中的利弊,包括鰲拜也一樣。

他們覺得此次大清精銳盡出,單是滿人將士就由萬餘人,又是在本土作戰,勝利沒有問題,這是軍中將士普遍的想法。

若是按照常理,確實如此。大清起兵至今,萬餘純粹滿人的戰鬥,從來沒有輸過。

故有滿人不過萬,過萬不能敵。雖說有點吹噓的成分,但純碎是建奴的部隊戰鬥力確實不錯。

但是他們考慮了沒有,大清能組織幾個萬人隊伍?

多爾袞先把這些情況告訴年幼的多鐸,然後才滿臉憂慮的說道:

“十五弟,你要知道,我們沒有大勝就是輸,拼戰爭實力,大清不是大明的對手。

現在他以逸待勞等待大清,前方又不知有些什麼佈置,不如修整。

而且,這一仗我們絕無贏的可能,能把他們趕走就萬事大吉。”

“贏不了,這怎麼可能?”

人口資源不足,大清將士不多,死一個少一個,這些多鐸自然清楚。

可該拼命的時候,大清也沒慫過。否則,這偌大的土地是如何打下來,人口又是如何增加?

怎麼一貫勇武的大哥,對上秦浩明就如此憂慮重重。

“來者不善,善者不來!

十五弟不知曉,這個秦浩明年紀雖和你相仿,可狡詐如狐,陰險毒辣,對我大清不懷好意。

說句實在話,他的意圖若只是騷擾遼東沿海,打擊大清的戰爭潛力,本王倒覺得有些簡單了。

怕就怕他志不在此,纔是麻煩!”

多爾袞答非所問自言自語,滿滿的憂愁寫在臉上。

轉頭看見多鐸不可置信的模樣,苦笑着解釋,“至於說我們贏不了,這便是他的狡詐之處。

未謀勝,先慮敗!

這小賊沒有開打,已經把後路全部準備好了。

十五弟請看,金州、皮島、獐子……戰況一旦不妙,他們立馬撤往大海,爲之奈何?”

多爾袞指着遼東地圖,目光充滿無奈。

要說恨,他比任何人都恨秦浩明,濟南城下那份充滿侮辱的信件至今留在腦海,時時刻刻吞齧他的神經,尤其是在見到想到大玉兒,唉。

如果有機會,即使損兵折將拼個兩敗俱傷也想把他留下,爲大清除此後患。

可惜,天不遂人願!難!

“傳令,讓耿仲明的隊伍迅速趕往此地,戴罪立功負責掃清前方道路……”

“傳令,尚可喜和孔友德的隊伍務必拖住鄭家的隊伍,不可有一兵一卒增援金州……”

想到秦浩明的狡詐和對火器的運用,多爾袞大聲下達軍令。

金州城,耿仲明的王府,秦浩明他們也在排兵佈陣。

“大人,要下雨了。”

突然,留意天氣的浩子驚喜叫道。

秦浩明站到窗前,窗外果然有烏雲在翻滾,從昨晚開始,所有人都感覺有一場大雷雨近在眼前,現在看來今天這場雨是免不了了。

遼東半島就象是一口大鍋,一場豪雨很可能淹滅所有的漢人村落的道路,也會淹沒往城外的幾條官道。

遼東半島原本就是地廣人稀,道路稀少,更多的是踩出來的些許痕跡,其餘的地方是一望無際的荒野。

大雨過後,建奴軍隊恐怕在行軍上更加困難……

“來人!”秦浩明下令。

一旁的侍從官文案很快趕過來,拿着紙板和硬筆,等着秦浩明的命令。

“把駐防圖拿過來。”

地圖很快取來,秦浩明在地圖上看到一個個紅色的小圓點,那是百戶單位的標識,大一些的就是千戶級單位的標識。

這是昨天晚上剛送來的,應該是三天前好幾個輜兵大隊在當時的駐防圖。

大青山腳,壩口子村,菜園子村,東營子,破廟子……一個個村落象是鎖鏈一般,已經把大半個金州城鎖在了包圍圈內。

幾萬人的隊伍,是不可能一窩蜂的全放在城裡,那被人包了餃子都不知道。

大抵分爲前軍、中軍、後軍以及非戰鬥部隊。

至於夜不收部隊的任務則更重,時刻不停的跑動中,並且隨時有傷亡。

金州南邊,則是西起白廟子,張雲駐守,中間桃花村,派了閻應元去,金州城,秦浩明和總督府本部人員在此,也有相當的野戰部隊。

在往後,則是上萬人的輜重部隊守着海港。一切,時刻準備着等待建奴的到來。

而且,隨着這場雨,戰鬥的時間無疑會往後推。或許,其他地方的佈置也應該能發揮作用。

“鄭芝龍那裡的情況怎樣?城裡情況如何?寧錦那裡有什麼消息?宣大張將軍到達那裡……”

順着駐防圖,秦浩明口裡的問題一個一個拋出來。

旁邊,剛剛擔任軍情室長官的馮厚敦拿着手稿低聲稟報。

ps:感謝書友吃清屎的叫獸延蟲年打賞打賞,銘感盛情。延蟲年,與本書嚴崇年有異曲同工之妙,真是公道自在人心!

第一百四十五節 拳拳維護第五百四十五節 海軍大都督第一百一十節 狼行千里第五百五十二節 不必了第二百零六節 何處撈錢第一百一十三節 有女婉如第四十八節 忠義盧象升第三百二十一節 承包到戶第五百三十四節 內外有別第三百九十七節 措手不及第五百一十二節 此生無遺憾第二百四十一節 王樸伏罪第八十四節 佳人遠至第一百三十九節 自此而始第六百零五節 這是輔兵嗎第三十七節 詩詞歌賦的表演第六百五十七節 揚帆出海第二百二十二節 漢蒙一家親第二十五節 翻雲覆雨第二百六十七節 餘孽第一百九十八節 顏繼祖的作用第一百三十節 知音第三百一十五節 歸家第四百三十六節 崇禎也分贓第二百六十一節 商議第三百一十二節 逼良爲娼第五百八十九節 聞之心酸第四百六十四節 銀幣的作用第三十九節 如是動心第一百五十六節 兩面三刀第四百四十六節 一家哭總好過萬家哭第一百一十三節 有女婉如第一百九十八節 顏繼祖的作用第七十一節 驗收首級第五百八十四節 各有打算第一百六十節 成人之美第四百九十九節 前因後果第二十三節 風波第十節 自取其辱第一百三十四節 憤懣第二百三十八節 視察兵仗局第六百二十八節 不管有主無主之地,微臣替大明取之!第六百五十節 其樂融融(新書《崇禎大帝國》已發,求諸君支持!)第六百六十五節 兵發呂鬆第六百一十八節 終成軍第六百六十七節 炮灰第二百五十八節 無敵水師第二百七十四節 分贓我做主第四百三十八節 去去火第四百六十六節 利益均沾第四百四十四節 到時滅了他第五百零七節 抵近偵查第六百四十四節 國戰無英雄第二百七十七節 敲打第六百二十一節 怎地一個了得第十三節 規章制度第二百四十七節 招募私兵第八十五節 二美初見第一百八十一節 壯哉,天雄軍第三百二十一節 承包到戶第四百七十四節 彎彎繞繞第三百七十五節 今夜無眠第一百零八節 黑暗第三十七節 詩詞歌賦的表演第四百節 不堪用第一百四十二節 蓄勢待發第四十一節 泄密第三百八十節 大明第一人第五百八十二節 左右爲難第一百二十二節 戰法第二百八十七節 字字珠璣第一百二十四節 漢奸悲哀第三百零二節 刀砍首輔(感謝書友家裡窩囊家外雄萬賞,敏感盛情!)第三百五十四節 難忘今宵第五百七十節 他們是畜生第三百六十五節 敵跡初現第五百五十八節 碾壓韃虜第一百四十九節 亡羊補牢第二百九十四節 與民爭利第六百四十七節 離京之際第一百三十八節 形勢突變第三百四十節 送禮第六百二十六節 國之根本,大明長城!第九節 無需再忍第二百三十三節 勾心鬥角第五百六十八節 軍魂第四百二十一節 囂張第五百四十三節 遼東貓膩第三百四十七節 蓄勢待發第二百六十九節 自力更生第五百九十八節 十五弟,糊塗第五百七十六節 黑心戰術第八十四節 佳人遠至第三百七十三節 戰略藍圖第六十四節 論戰第一百八十七節 逃之夭夭第四百七十七節 欺人太甚第三百三十六節 鄭芝龍的根基第十三節 規章制度第一百八十九節 倒算反攻
第一百四十五節 拳拳維護第五百四十五節 海軍大都督第一百一十節 狼行千里第五百五十二節 不必了第二百零六節 何處撈錢第一百一十三節 有女婉如第四十八節 忠義盧象升第三百二十一節 承包到戶第五百三十四節 內外有別第三百九十七節 措手不及第五百一十二節 此生無遺憾第二百四十一節 王樸伏罪第八十四節 佳人遠至第一百三十九節 自此而始第六百零五節 這是輔兵嗎第三十七節 詩詞歌賦的表演第六百五十七節 揚帆出海第二百二十二節 漢蒙一家親第二十五節 翻雲覆雨第二百六十七節 餘孽第一百九十八節 顏繼祖的作用第一百三十節 知音第三百一十五節 歸家第四百三十六節 崇禎也分贓第二百六十一節 商議第三百一十二節 逼良爲娼第五百八十九節 聞之心酸第四百六十四節 銀幣的作用第三十九節 如是動心第一百五十六節 兩面三刀第四百四十六節 一家哭總好過萬家哭第一百一十三節 有女婉如第一百九十八節 顏繼祖的作用第七十一節 驗收首級第五百八十四節 各有打算第一百六十節 成人之美第四百九十九節 前因後果第二十三節 風波第十節 自取其辱第一百三十四節 憤懣第二百三十八節 視察兵仗局第六百二十八節 不管有主無主之地,微臣替大明取之!第六百五十節 其樂融融(新書《崇禎大帝國》已發,求諸君支持!)第六百六十五節 兵發呂鬆第六百一十八節 終成軍第六百六十七節 炮灰第二百五十八節 無敵水師第二百七十四節 分贓我做主第四百三十八節 去去火第四百六十六節 利益均沾第四百四十四節 到時滅了他第五百零七節 抵近偵查第六百四十四節 國戰無英雄第二百七十七節 敲打第六百二十一節 怎地一個了得第十三節 規章制度第二百四十七節 招募私兵第八十五節 二美初見第一百八十一節 壯哉,天雄軍第三百二十一節 承包到戶第四百七十四節 彎彎繞繞第三百七十五節 今夜無眠第一百零八節 黑暗第三十七節 詩詞歌賦的表演第四百節 不堪用第一百四十二節 蓄勢待發第四十一節 泄密第三百八十節 大明第一人第五百八十二節 左右爲難第一百二十二節 戰法第二百八十七節 字字珠璣第一百二十四節 漢奸悲哀第三百零二節 刀砍首輔(感謝書友家裡窩囊家外雄萬賞,敏感盛情!)第三百五十四節 難忘今宵第五百七十節 他們是畜生第三百六十五節 敵跡初現第五百五十八節 碾壓韃虜第一百四十九節 亡羊補牢第二百九十四節 與民爭利第六百四十七節 離京之際第一百三十八節 形勢突變第三百四十節 送禮第六百二十六節 國之根本,大明長城!第九節 無需再忍第二百三十三節 勾心鬥角第五百六十八節 軍魂第四百二十一節 囂張第五百四十三節 遼東貓膩第三百四十七節 蓄勢待發第二百六十九節 自力更生第五百九十八節 十五弟,糊塗第五百七十六節 黑心戰術第八十四節 佳人遠至第三百七十三節 戰略藍圖第六十四節 論戰第一百八十七節 逃之夭夭第四百七十七節 欺人太甚第三百三十六節 鄭芝龍的根基第十三節 規章制度第一百八十九節 倒算反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