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節 海陵伯玉

盧欣榮心裡暗自稱奇,眼前之人未弱冠便考取生員,可謂少年得意。

然舉止談吐卻是老道至極,讓人毫無生澀違和之感。

更難得深諳人情世故,使人如沐春風。

可觀之衣着打扮,又不像大家族子弟,自小調教而成。

若是一貫如此,此子未來不可限量!

秦浩明哪裡知道盧欣榮一瞬間想得這麼多。

他只不過覺得此人頗有風骨,能幫一把是一把,順便近距離接觸大明朝讀書人的真實想法而已。

原來身體的主人雖爲讀書人,然而並不和其他士子接觸,除了餘佑漢,就再無其他朋友。

店家上菜很快,酒水也一併端來。

出了福建臨浦,到了江蘇地界,這酒也變成黃酒。

它是世界上最古老的酒類之一,黃酒在中國分佈很廣,尤以江浙、江蘇最爲推崇。

入鄉隨俗,秦浩明並未挑剔。

作爲主人,他把雙方酒杯斟滿,舉起杯子朝盧欣榮說道:“萍水相逢,能坐在一起喝酒便是有緣,請伯玉滿飲此杯,秦某先乾爲敬!”

說完一飲而盡。

“好,爽快!”

盧欣榮哈哈一笑,甚爲灑脫,滋的一聲,也一飲而盡。

“一醉千古一功名。數風流,盡在將進酒。細品人生百味生。滿壺酒,酌來杯中情。”

喝完杯中酒,盧欣榮搖頭晃腦,似吟詩似感懷更有絲絲不甘。

“古有琴、棋、書、畫,對應詩、茶、花、酒。謂之善琴者通達從容,善棋者籌謀睿智,善書者至情至性,善畫者至善至美。

善詩者韻至心聲,善茶者陶冶情操,善花者品性怡然,善酒者情逢知己。卻是不知伯玉擅長何者?”

秦浩明幫忙滿上酒,似笑非笑盯着盧欣榮,看來是個傷心人啊!一來便感慨。

“豪飲一壺太白酒。江湖路,笑傲天涯走。與爾同銷萬古愁。杯斟滿,莫教淚空流。”

盧欣榮輕輕碰了一下秦浩明的酒杯,自顧一飲而盡。

對於問題,避而不答。

秦浩明也不在意,與他邊喝邊聊。

只是盧欣榮喝酒甚急,往往秦浩明才喝一杯,他已經三杯下肚。

“棋琴書畫詩酒茶,本爲大雅之事。當年樂在其中,何其風流瀟灑,而今好景不再,卻是再難言及此事。”

盧欣榮酒喝得很多,目光卻非常清澈,顯然是酒量不錯。

許是二人聊得投緣,起先他不願說的事情也一一道出。

盧欣榮,字伯玉,海陵縣人,萬曆三十九年生人,現26歲。

祖父與盧象升祖父爲堂兄弟,早年因家中變故,移居海陵縣,家中世代書香門第。

其自小天賦異稟,過目不忘,所學頗雜。

天文地理、山川河流、河漕、海運、兵農及經史百家、均有涉獵。

崇禎五年中秀才,後因前往省城考取舉人過程之中,偶得大病,至此身體狀況不佳。

再加上其父不幸早亡,之後的科舉之路又屢試不中,家道漸漸中落。

現在應天府雞籠山麓國子監學習,奈何常有驚人言論,爲其他學子和教諭所不喜。

故一氣之下離開國子監,欲返回海陵老家,再不言科考之事。

“哦,盧兄對海運也有研究。”秦浩明吃驚的問道。

在這年代可是殊爲難得,特別是一個士子而言。

而沿海的許多跑海運的人,那是亦商亦盜,獲利頗豐。

“弱冠之年跟隨族裡跑占城,居南海中,自瓊州航海順風一晝夜可至,自海陵西南行十晝夜可至。

那裡是好地方啊,一年四季都有瓜果,稻穀一年可三季。

可惜占城國人太懶,不愛耕種。若大明有此氣候,自然無需缺糧之苦。”

盧欣榮眼裡難掩羨慕之意,卻也有些蕭索。

難得的明白人啊,可惜受到時代格局的限制。

不要說占城,整個東南亞都是著名的糧倉,哪個地方糧食不是可以收割三季,可惜給一羣猴子佔據。

秦浩明眼光有點陰冷,心裡漸漸有其他想法。

“可否售賣占城之糧,解大明缺糧之苦?”

秦浩明沉吟片刻,朝盧欣榮問道。

“那自然是大明之幸!”

盧欣榮先是拍案叫好,可是瞬間又緩緩搖搖頭繼續說道;“今年年初,崇禎帝應工科給事中傅元初所請,開福建海禁,通商佐餉。

可自從嘉慶年間,倭寇亂我江南,朝廷實施海禁,海軍薄弱已久。

堂堂大明海軍反而不如江浙、福建沿海私人海商。豈不悲哉?

然現在大明哪裡有財力顧及海軍建設?不過井中月水裡花而已?更談何糧食?”

盧欣榮思維非常敏捷,很快便轉過彎來,發表自己的見解。

秦浩明點點頭,這是大明的實際情況。

直到崇禎皇帝吊死,大明始終沒有自己的海軍參加對韃子的戰鬥。

至於開放福建海禁,也無非收些關稅,於事無補。

“伯玉覺得朝廷袞袞諸公如何?國子監學子可否心憂國事?”

秦浩明藉機問道。

“朝廷諸公其義不明,其話胡言,談何爲大明?國子監士子聚不三不四之人,說不痛不癢之話,作不淺不深之舉,啖不冷不熱之食。談何憂心國事?”

盧欣榮顯得憤憤不平,就差沒有大聲辱罵。

話音剛落,他自己手執酒壺,不間歇連幹三杯。

因爲喝得太急的緣故,酒水滴到衣領上,而他猶自不覺。

大才!華夏不是沒有人才,而是沒有出頭之日啊!

遠的不說,就說眼前此人。

就衝他這番言論和見解,比之朝廷尸位素餐的袞袞諸公不知高明多少?

然而有卵用?

現在整個朝廷上下俱爲東林黨人所把控,崇禎自己又不是一個英明的皇帝,有多少這樣的人才湮沒在歷史長河裡,終身鬱郁不得志?

“伯玉就不想建功立業留名青史,或者說重新光復盧家先祖榮光?”

現在國家的概念還不強,最能打動士子人心的反而是這些名聲的東西。

秦浩明決定盡力拉攏盧欣榮,說實話,這是他到大明第一個想拉攏的人才。

“想,如何不想?卻是不知浩明有何指教?”

輪到盧欣榮臉上似笑非笑,盯着秦浩明一臉的玩味。

兩人聊了許久,這個少年郎的心思他多少知曉些許,突兀說出這番話,定有所圖。

“不若沽些小酒,咱們到房間再聊如何?店家也該打烊了?”

秦浩明笑着對盧欣榮說道。

大庭廣衆之下,有些事情卻是不方便。

“有何不可?”

盧欣榮搖搖晃晃站起身,哈哈大笑,說不盡的灑脫。

第四百八十五節 事情做在明處第五百五十四節 炮兵第五十七節 大捷第一百五十四節 怒火中燒第四百三十五節 大明之危,萬曆之始?謬矣!第一百六十一節 曲意奉承第一百四十二節 蓄勢待發第七十七節 阿巴泰的渴望第三十九節 如是動心第四百四十五節 聰慧之女第三百八十八節 掛羊頭賣狗肉第五百五十八節 碾壓韃虜第三百一十六節 佳人風情第四百一十五節 滄海桑田第六十一節 震撼第四百四十三節 突發事件第五百七十節 他們是畜生第八十二節 殺俘第四百八十五節 事情做在明處第四百四十八節 取捨之間第六百二十九節 漢人至上第五百四十九節 無奈第五百八十八節 袞袞諸公第三百三十節 志存高遠第四百零九節 居安思危第二百九十九節 兩手準備第三百五十三節 修羅地獄第三十節 唯有源頭活水來第三百一十九節 冰火兩重天第四百零八節 這錢來得堂堂正正第四百二十六節 功敗垂成第四百二十四節 忍一時風平浪靜第一百二十六節 嶽託授首第一百零四節 文成武就第六百二十九節 漢人至上第一百九十五節 給鄭家下套第三百零九節 殺是爲了不殺第三百二十二節 護衛隊第六百五十五節 海上形勢第四百零七節 私鹽氾濫第一百八十四節 多爾袞,一生爲何?第三百九十八節 不要折騰第二百零四節 秦浩明的第一把火第一百三十九節 自此而始第四百九十六節 以退爲進第三百一十七節 不負婉如不負卿第四百一十八節 南洋局第四百七十節 視察慰問第一百一十五節 預備禮物第二百節 大朝會第九十九節 淺議和談第二百六十六節 靠海吃海第二百二十節 以弱勝強第二百二十七節 傷殘紀要第六百三十一節 彼其娘之第二百五十六節 水師革新第四百一十五節 滄海桑田第三百五十一節 慘烈屠殺第六百四十九節 雲臺詔對第三百節 暗潮涌動第三百三十六節 鄭芝龍的根基第三百八十五節 還是不是男人第一百一十八節 殺韃滅虜,唯我漢人!第六百四十一節 搞臭東林,提高軍人地位第一百九十七節 三年之期第二百零五節 歪理邪說第六十一節 震撼第四百二十五節 膽大妄爲第九十七節 重塑漢魂第三百六十節 誰的孩子第二百六十六節 靠海吃海第六百六十八節 復仇第一百三十五節 暴戾第九十六節 欺軟怕硬第一百六十一節 曲意奉承第六百六十二節 援兵抵達第六節 苦逼的大明生活第四百零九節 居安思危第三百零八節 有情有義第三百五十四節 難忘今宵第一百三十九節 自此而始第五十三節 對策第五百四十九節 無奈第五百六十五節 鰲拜怎麼逃的第一百九十九節 崇禎的步驟第四百九十五節 山雨欲來第六百五十一節 調教太子第三十五節 秦淮河畔第三百二十二節 護衛隊第六百三十五節 什麼人帶什麼兵第三百五十一節 慘烈屠殺第三百三十七節 來了,就不走了第二百一十三節 另類連蒙第二百一十一節 史上第一利器第六百零六節 來了,就別走第五百零六節 翻雲覆雨第六百四十九節 雲臺詔對第三百二十一節 承包到戶第六百六十一節 流民安置
第四百八十五節 事情做在明處第五百五十四節 炮兵第五十七節 大捷第一百五十四節 怒火中燒第四百三十五節 大明之危,萬曆之始?謬矣!第一百六十一節 曲意奉承第一百四十二節 蓄勢待發第七十七節 阿巴泰的渴望第三十九節 如是動心第四百四十五節 聰慧之女第三百八十八節 掛羊頭賣狗肉第五百五十八節 碾壓韃虜第三百一十六節 佳人風情第四百一十五節 滄海桑田第六十一節 震撼第四百四十三節 突發事件第五百七十節 他們是畜生第八十二節 殺俘第四百八十五節 事情做在明處第四百四十八節 取捨之間第六百二十九節 漢人至上第五百四十九節 無奈第五百八十八節 袞袞諸公第三百三十節 志存高遠第四百零九節 居安思危第二百九十九節 兩手準備第三百五十三節 修羅地獄第三十節 唯有源頭活水來第三百一十九節 冰火兩重天第四百零八節 這錢來得堂堂正正第四百二十六節 功敗垂成第四百二十四節 忍一時風平浪靜第一百二十六節 嶽託授首第一百零四節 文成武就第六百二十九節 漢人至上第一百九十五節 給鄭家下套第三百零九節 殺是爲了不殺第三百二十二節 護衛隊第六百五十五節 海上形勢第四百零七節 私鹽氾濫第一百八十四節 多爾袞,一生爲何?第三百九十八節 不要折騰第二百零四節 秦浩明的第一把火第一百三十九節 自此而始第四百九十六節 以退爲進第三百一十七節 不負婉如不負卿第四百一十八節 南洋局第四百七十節 視察慰問第一百一十五節 預備禮物第二百節 大朝會第九十九節 淺議和談第二百六十六節 靠海吃海第二百二十節 以弱勝強第二百二十七節 傷殘紀要第六百三十一節 彼其娘之第二百五十六節 水師革新第四百一十五節 滄海桑田第三百五十一節 慘烈屠殺第六百四十九節 雲臺詔對第三百節 暗潮涌動第三百三十六節 鄭芝龍的根基第三百八十五節 還是不是男人第一百一十八節 殺韃滅虜,唯我漢人!第六百四十一節 搞臭東林,提高軍人地位第一百九十七節 三年之期第二百零五節 歪理邪說第六十一節 震撼第四百二十五節 膽大妄爲第九十七節 重塑漢魂第三百六十節 誰的孩子第二百六十六節 靠海吃海第六百六十八節 復仇第一百三十五節 暴戾第九十六節 欺軟怕硬第一百六十一節 曲意奉承第六百六十二節 援兵抵達第六節 苦逼的大明生活第四百零九節 居安思危第三百零八節 有情有義第三百五十四節 難忘今宵第一百三十九節 自此而始第五十三節 對策第五百四十九節 無奈第五百六十五節 鰲拜怎麼逃的第一百九十九節 崇禎的步驟第四百九十五節 山雨欲來第六百五十一節 調教太子第三十五節 秦淮河畔第三百二十二節 護衛隊第六百三十五節 什麼人帶什麼兵第三百五十一節 慘烈屠殺第三百三十七節 來了,就不走了第二百一十三節 另類連蒙第二百一十一節 史上第一利器第六百零六節 來了,就別走第五百零六節 翻雲覆雨第六百四十九節 雲臺詔對第三百二十一節 承包到戶第六百六十一節 流民安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