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八十九節 聞之心酸

從內心來說,爲陣亡將士建造忠烈祠,這些文官非常牴觸甚至是抗拒。

因爲這將徹底打破大明兩百多年來重文輕武的格局,標誌着武人從此崛起。

想想看,首輔、太子、皇上親率文武百官祭拜,有明一日,香火不絕,這對於粗鄙武夫而言是何等殊榮?

可偏偏他們卻反對不得,更不用說帶頭建言。

爲何?

因爲民心不可違,民意不可逆。

在場的都是老狐狸,察言觀色只是小道矣,再說,他們也從來用不着看崇禎臉色行事。

可民心民意他們不得不看,這是他們爲官的根本。

已經被秦浩明鼓動的民心和民意,宛如熊熊烈火,誰敢飛蛾撲火?

他們若是敢反對,那就是大街上的老鼠,人人喊打。名聲臭了,這官自然也當不成。

不得不說,在大明當官,名聲這東西很重要。這東西雖然看不見摸不着,可卻真真切切存在。

爲什麼御史言官不怕崇禎皇帝的廷杖,哭着喊着也要屁股來那麼幾下,就是爲了求名。

別的不說,看看水太涼頭皮癢就知道,他和崇禎皇帝關係一點都不好,憑什麼能幾次起復,還不是名聲這東西在作祟。

天下文人是一家,而文人又操控着輿論,影響着天下萬民心態。

否則,錢謙益和這些朝廷大佬,又做了哪些利國利民的好事,憑什麼有偌大名聲?

可惜,隨着秦浩明拉攏復社士子,組建復報,再用一系列實實在在的行動,終究慢慢的掌握輿論喉舌。

瞧着諸大臣灰頭土臉,無言以對,崇禎心裡暗自酸爽。

過往,這些大臣都是裹挾民意逼迫於他,令他惱火震怒,卻又無可奈何。

畢竟,大明王朝最講究的就是民心民意,或者也可以說是臉面。

多少次,他不得已對東林黨人妥協讓步,還不是因爲這個。

現在秦愛卿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堵住滿朝大臣之口,怎能不令他開心。

“既然諸位愛卿無異議,那就由太子府主導,禮部負責設計,工部負責施工,務必於今年內竣工,萬不可寒了將士們的心。

所有錢財等物,一律從內帑支出。”

見衆人無言,崇禎笑眯眯的說道。

時至今日,崇禎心中對朝中文官已然失望,對軍人逐漸重視起來。

所以,他特意令太子參與忠烈祠的建造,目的爲太子拉攏軍心。

“皇上,微臣以爲,不如等秦大人勝利回師再做計較。否則,豈不是……”

張四知心裡終究有些不甘心,仗着是帝師的身份,想用拖延計策,徐徐圖之。

“荒唐!你還是大明的臣子嗎?”

崇禎見羣臣意動,龍袍一甩,厲聲斥責。

張四知這話說得誅心之至,哪裡有絲毫朝廷重臣的覺悟?

恐怕在他心中,估計是巴不得秦浩明大敗或者殞身遼東半島,那才稱心如意。

這一刻,望着蠢蠢欲動的朝臣,崇禎心中對文官再無半分念想。

“朝堂諸臣既然憂心遼東戰事,即是戰報,就由陳尚書代爲通傳吧。

縱然如此,爲了不撕破臉皮,崇禎最後還是平復心情,讓兵部尚書陳新甲念秦浩明上報的奏摺。

陳新甲俯首一禮,掏出奏疏陰陽頓挫當衆念起。

“閩粵總督爲遼東大捷疏:

韃虜肆虐,屢次寇邊殘害大明子民。微臣念此,寇可往吾亦可往!

督軍閩粵之際,幸有鄭家海師相助,可千里奔襲建奴老巢,奪回遼東故土。

得皇上庇護,五月上旬有季風,微臣和鄭家軍出海,六月初抵達濟州島。

之後暫作休整兵分兩路,微臣於六月十八日一戰奪取旅順口。

後馬不停蹄一鼓作氣進軍金州,和韃子激戰登沙河,大勝,斬敵三千騎,俘虜千餘人,明奸耿仲明逃跑。

八月取瓦房店,迫降韃子軍民合計五千餘人,戰死若干。

微臣於瓦房店整訓將士,構築城防,誓於韃虜在此血戰,達到削敵效果。

期間,令騎兵分成若干股縱橫千里,深入不毛,燃處處烽火,毀蠻夷民生,分敵之兵勢。

奴酋憤怒,引雄兵二萬爲先鋒,欲襲佔瓦房店。

兵威赫赫,氣焰滔天,一日而下微臣佈置山寨,一日而下外圍,現雙方都在積蓄力量,再行一戰。

縱觀過去幾戰,奴酋損兵累累,折大將鰲拜,折固山額真費以下甲喇牛錄章京數十人,損兵過萬,輜重消耗無數。

我定南軍捐軀三千餘人,傷殘四千,士氣尚可。

定南軍六萬男兒,上爲天子之隆恩,下爲遼東黎庶之困苦,當以血肉作鐵壁,於地動山搖間巋然不動。

守如巍峨,攻則滔滔。定讓建奴哭嚎,勇士殞命,強軍折翼,飲恨遼東。

羣雄束手,倉皇北顧,唯我萬軍齊呼,可敢再戰,英雄豪氣,氣壯山河。

今幸得吾皇福佑,將士用命,宣天子之威於遼東,伸百姓之冤於奴兵,行雷霆之怒於蠻夷,不敢稱功。

惟願皇上威德於四海,百姓安居於斯土,將士流血而無淚,則心安矣。

故有請皇上爲戰死將士修建忠烈祠,讓將士們的一縷忠魂長留天際,護我大明。

若此,將士之幸,百姓之幸,大明之幸。

至於微臣,此前爲權變,有違朝廷法度之行,有傷陛下用人之名。請天子掩功責過,勿開倖進,微臣心甘而無怨也。

臨表涕泣,不勝惶恐,微臣秦浩明九扣而拜,定南軍三呼萬歲!

閩粵總督秦浩明再拜!”

陳新甲含淚讀罷,太子感動,羣臣無言,崇禎皇帝搖頭晃腦,不住說道:

“好,好,好!故土重回,功在社稷,不存名利,一片忠心啊。”

陳新甲躬身笑道:“此乃皇上洪福,慧眼識人,威德四海,天下歸心之故啊。”

崇禎哈哈大笑,撇嘴一衆大臣,神清氣爽地笑道:“諸位卿家尚有何言,可一一道來。”

張四知以下,尤其是錢謙益、顧念真等人,皆是垂頭喪氣的伏身而拜,齊曰:“皇上聖明,臣爲皇上賀!”

勤政殿上空,響起崇禎皇帝肆無忌憚的哈哈大笑,卻令人聞之心酸。

第四十六節 情定終生第四百零三節 又是與民爭利第三百六十三節 多爾袞的才能第二百五十九節 集思廣益第四百八十四節 請秦督見諒第六十四節 論戰第一百五十四節 怒火中燒第三百二十四節 招募浙兵第四百一十九節 無恥之尤第五百四十三節 遼東貓膩第一百二十二節 戰法第一百四十六節 組建隊伍第四百四十六節 一家哭總好過萬家哭第一百零九節 崛起第六十六節 疏忽第二百九十六節 總督不好當第三百六十九節 慘烈廝殺第六百零七節 圖窮匕見第一百零一節 三餉禍明第一百一十六節 亂戰第五百三十二節 得意門生第五百二十六節 鰲拜的鬱悶第三百九十九節 好戲開場第六百五十四節 葡萄牙人第一百一十三節 有女婉如第五百三十二節 得意門生第五百九十七節 活捉多鐸第一百九十五節 給鄭家下套第五百一十七節 要開打了第三百四十五節 此生無憾第五百七十五節 擒拿鰲拜第四百六十二節 處理漢奸的方法第三百一十五節 歸家第六十六節 疏忽第二百三十四節 借刀殺人第二百零八節 術業有專攻第六百三十五節 什麼人帶什麼兵第二百一十八節 你擋路了第五百五十四節 炮兵第二百八十六節 男兒功名馬上取第六百五十二節 將士退役第九十節 梟雄淚第八十一節 官職在身第二百六十五節 野心第五百六十九節 太子朱慈烺(感謝書友阿杰阿軒阿心六萬大賞!)第五百七十五節 擒拿鰲拜第一百八十四節 多爾袞,一生爲何?第六百六十五節 兵發呂鬆第六百一十九節 說出去誰信呢第三節 文武雙全第四百八十七節 開花結果第六百二十節 撤退事宜第四百一十八節 南洋局第一百八十三節 進退兩難第三百九十九節 好戲開場第五十節 天雄軍第四百五十四節 崇禎有點變壞了第四百八十七節 開花結果第一百四十八節 傷殘將士第二百四十八節 一舉兩得第一百六十一節 曲意奉承第一百二十五節 又是這套第三百七十三節 戰略藍圖第五百四十節 關寧之事第六百零六節 來了,就別走第二百四十五節 雞飛狗跳第二百二十九節 家宴第五百八十三節 建奴詭計第五百一十三節 皇太極的憂慮第二百一十二節 所圖甚大第七十二節 風波起第一百三十二節 威望第十四節 葉家的惦記第九十八節 帝王心術第八十一節 官職在身第二百一十五節 楊府密謀第六百三十三節 許以專斷第六百二十三節 算計東林(二合一)第一百一十節 狼行千里第八節 忍無可忍第三百六十八節 利劍出鞘第二百五十八節 無敵水師第五百四十七節 先利其器第二百八十六節 男兒功名馬上取第四節 悔不當初第六百四十八節 心思變化第三百五十六節 絞殺建奴第三百九十一節 高手在民間第五百五十節 憂心第一百九十九節 崇禎的步驟第二百一十八節 你擋路了第五百四十五節 海軍大都督第三百節 暗潮涌動第四百七十一節 男人最怕有心無力第二百六十一節 商議第六百一十四節 建奴白甲第三百六十七節 一觸即發第四百一十四節 家事第四百六十節 爲建奴做事,斷子絕孫!第二百六十九節 自力更生
第四十六節 情定終生第四百零三節 又是與民爭利第三百六十三節 多爾袞的才能第二百五十九節 集思廣益第四百八十四節 請秦督見諒第六十四節 論戰第一百五十四節 怒火中燒第三百二十四節 招募浙兵第四百一十九節 無恥之尤第五百四十三節 遼東貓膩第一百二十二節 戰法第一百四十六節 組建隊伍第四百四十六節 一家哭總好過萬家哭第一百零九節 崛起第六十六節 疏忽第二百九十六節 總督不好當第三百六十九節 慘烈廝殺第六百零七節 圖窮匕見第一百零一節 三餉禍明第一百一十六節 亂戰第五百三十二節 得意門生第五百二十六節 鰲拜的鬱悶第三百九十九節 好戲開場第六百五十四節 葡萄牙人第一百一十三節 有女婉如第五百三十二節 得意門生第五百九十七節 活捉多鐸第一百九十五節 給鄭家下套第五百一十七節 要開打了第三百四十五節 此生無憾第五百七十五節 擒拿鰲拜第四百六十二節 處理漢奸的方法第三百一十五節 歸家第六十六節 疏忽第二百三十四節 借刀殺人第二百零八節 術業有專攻第六百三十五節 什麼人帶什麼兵第二百一十八節 你擋路了第五百五十四節 炮兵第二百八十六節 男兒功名馬上取第六百五十二節 將士退役第九十節 梟雄淚第八十一節 官職在身第二百六十五節 野心第五百六十九節 太子朱慈烺(感謝書友阿杰阿軒阿心六萬大賞!)第五百七十五節 擒拿鰲拜第一百八十四節 多爾袞,一生爲何?第六百六十五節 兵發呂鬆第六百一十九節 說出去誰信呢第三節 文武雙全第四百八十七節 開花結果第六百二十節 撤退事宜第四百一十八節 南洋局第一百八十三節 進退兩難第三百九十九節 好戲開場第五十節 天雄軍第四百五十四節 崇禎有點變壞了第四百八十七節 開花結果第一百四十八節 傷殘將士第二百四十八節 一舉兩得第一百六十一節 曲意奉承第一百二十五節 又是這套第三百七十三節 戰略藍圖第五百四十節 關寧之事第六百零六節 來了,就別走第二百四十五節 雞飛狗跳第二百二十九節 家宴第五百八十三節 建奴詭計第五百一十三節 皇太極的憂慮第二百一十二節 所圖甚大第七十二節 風波起第一百三十二節 威望第十四節 葉家的惦記第九十八節 帝王心術第八十一節 官職在身第二百一十五節 楊府密謀第六百三十三節 許以專斷第六百二十三節 算計東林(二合一)第一百一十節 狼行千里第八節 忍無可忍第三百六十八節 利劍出鞘第二百五十八節 無敵水師第五百四十七節 先利其器第二百八十六節 男兒功名馬上取第四節 悔不當初第六百四十八節 心思變化第三百五十六節 絞殺建奴第三百九十一節 高手在民間第五百五十節 憂心第一百九十九節 崇禎的步驟第二百一十八節 你擋路了第五百四十五節 海軍大都督第三百節 暗潮涌動第四百七十一節 男人最怕有心無力第二百六十一節 商議第六百一十四節 建奴白甲第三百六十七節 一觸即發第四百一十四節 家事第四百六十節 爲建奴做事,斷子絕孫!第二百六十九節 自力更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