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三節 碰撞

“這其中是不是有什麼差錯,可需要重新統計一遍?”

原本不欲摻和的李侍郎再也看不下去,急忙出來打圓場。

心裡卻是暗自叫苦不迭,可千萬不要裡外不是人,兩邊不得好。

你這也太霸道了,開口就要人家一半的數量,誰受得了?

“斷無錯誤,二十人足足一個時辰,倘若有些許,回到兵部自然一清二楚。”

李侍郎是兵部元老,又比他高半級,鄧員外自然要好生答覆。

可是李侍郎遞過來的梯子,他卻拒絕了。

不對勁,李侍郎神色一怔,料不到鄧員外如此回答。

自己已經看在同僚的份上,把臺階遞過去,他只要裝模作樣再過一遍數,降低首級數目即可。

“哈哈哈,真是笑話。

幾千將士浴血奮戰,傷亡將近一千人,給你一句輕飄飄的有疑義便抹殺掉。

現在居然誣陷天雄軍殺良冒功,你到底是何居心,既然膽敢如此顛倒是非?

欺我等武將無人耶?”

張遊擊氣急反笑悲憤莫名,獨眼怒睜,臉上的刀疤不可抑制的顫動着,手指着鄧郎中,滿身的殺氣泄放,活生生逼得鄧郎中張口結舌,步步後退。

秦浩明冷眼旁觀,感慨萬千,大明不是沒有忠勇善戰之士,也不是沒有熱血壯義之士。可惜這曹尼瑪的文官制度,活生生毀掉一個燦爛的的大明王朝。

就拿這件事情來說,相信鄧郎中如果不是獅子大張口,只要兩百首左右,估計張遊擊都有可能退讓一步,不至於撕破臉。

畢竟兵部職方司掌握着前線將士的生死命脈,敘功、核過、賞罰、撫卹及軍旅檢閱等等,都操之與他人。

閻王易見,小鬼難纏。

這些刀筆小吏,頂着兵部的頭銜,對普通的大明將士來講,無疑是需要仰視的存在。

鄧郎中被張遊擊氣勢所攝,心裡也是委屈得不行。

都是明白人,如何不知自己的要求過分。奈何身不由自,上頭的意思必須傳達到位。

“張遊擊,你有什麼道理有什麼苦楚可以向上頭申訴,本郎中不過是按程序執行罷了!

這個兵部不是鄧某一人,也不是由鄧某一言而決,自有其他同僚監視督察。

況且鄧某也只不過說有疑義,一切還未有定數,你緣何如此着急?”

鄧郎中久在宦海沉浮,言辭犀利,口風一轉,既然讓自己站在道義的最高點,言語間反而是張遊擊無理取鬧的意思。

“顛倒是非!顛倒是非!去請盧總督來評理。”

張遊擊有口難言,他只是一介武將,戰場殺敵他不怕,可是鬥嘴皮子如何是文人的對手?

情急之下,他吩咐親兵去請盧象升過來主持公道。

不對!秦浩明反應過來,這裡面肯定有陰謀!

這不像是要分功的樣子,功勞是天雄軍將士拼死拼活浴血廝殺出來。

作爲上級主官部門,你要分一杯羹沒有問題,但絕對不至於強勢至此,連商量的餘地都沒有。

這七百首級無論如何也不能讓他們帶走,如果真有陰謀,只要從中掉包,他們另外找其他良民首級遞上去,那一切都說不清。

但同時也不能讓盧象升過來,否則就正落入他們的奸計中。

鄧郎中只要寫上一句:盧總督橫加插手干預,臣等不敢辯。

如此一來,黃泥巴落入褲襠,不是屎也是屎!

“且慢!大敵當前,盧督日理萬機分身無暇,豈有時間理會這等齷齪之事?”

秦浩明暗嘆一聲,不得不站出來斡旋。

“秦百戶,你目前沒有資格在此指手畫腳,請自重!

如若不然,說不得本郎中要向聖上參你一個妄議軍機。”

鄧郎中面色陰沉,口裡的言辭犀利。

說來也是,立馬就要大功告成之際,被人橫加攪合,換了誰也不舒服。

“請問此次檢驗韃子首級,誰爲主,誰爲次?”

秦浩明對鄧郎中的指責根本不做理會,而是徑直走到李侍郎面前,沉聲問道。

張遊擊和戚守備也反應過來,事情是明擺着的,兵部行文講得很清楚,李侍郎帶隊,鄧郎中從之。

李侍郎面帶苦澀,看了一眼臉色鐵青的鄧郎中,無奈的拱拱手,“是本侍郎!”

“事情陷入如此境地,李侍郎可否有什麼要說的?還是說您認同鄧郎中所言?”

秦浩明步步緊逼。

李侍郎長嘆一聲,這個少年不簡單,一眼看穿上面佈下的機關陷阱。

只是如今這般情形,難受的可是自己。

“你們把有疑義的七百首級搬出來,咱們共同檢驗一番,再做計較。”

事到臨頭,李侍郎甚有決斷。

官場沉浮多年,在看不清誰輸誰贏的情況下,把自己的事情做好,無疑是誰都不得罪的最好方式。

事情的結果很明顯,七百首級無一作假,沒有任何疑義。

事實勝於雄辯!

鄧郎中和幾個心腹面若死灰,誰也想不到此次首級居然無一作假,讓他們想借機發作的理由都沒有。

還有天雄軍衆位將士的決絕,竟然撕破臉皮跟兵部鬥爭。

更想不到平常唯唯諾諾的李侍郎,居然有此魄力公事公辦,打了他們一個措手不及。

得理不饒人!

秦浩明不是一個善茬,息事寧人更不是他的風格。

冷哼一聲,秦浩明轉身離開庫房,徑自往盧象升的帥營走去。

自始至終,都沒有跟鄧郎中講過一句話,彷彿他不存在一般。

張鬆榮和戚綱面面相覷,想不到秦秀才在戰場上殺伐果斷,性子卻也是如此激烈,不給任何人情面。

原本他們還想自作主張,送個一兩百首,緩和雙方的關係,現在看來,沒這個必要。

“走,走,李侍郎,帶您出去看看我們的防禦,這裡骯髒晦氣,不是您這樣的謙謙君子呆的地方。”

戚綱挽起李侍郎的手臂,當着鄧郎中的面,大大咧咧的說道。

李侍郎雖說有些圓滑,但關鍵的時候不掉鏈子。這個情,他們是要領的。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雖然是武將,這些道理戚綱明白。

“同去,同去!”

張遊擊哈哈大笑,留下鄧郎中和幾個兵部小吏,臉上青一陣綠一陣,不知想些什麼。

第三百八十九節 也就那樣第五百零六節 翻雲覆雨第六十五節 部署第三十一節 行軍路上第六百零六節 來了,就別走第五百零一節 首重軍功第一百二十一節 較量第二百四十八節 一舉兩得第七節 敗家少爺第一百四十四節 萌生去意第九十一節 漢家文化第一百一十四節 戰雲密佈第六百五十九節 初臨臺灣第二百四十五節 雞飛狗跳第五百一十五節 戰前第十二節 性格大變第三百七十三節 戰略藍圖第一百三十六節 遼東漢人第五百九十二節 總攻之前第四百節 不堪用第六百五十節 其樂融融(新書《崇禎大帝國》已發,求諸君支持!)第四百六十四節 銀幣的作用第七十五節 交心第四百一十七節 科學研究院第二節 表演的最高境界第一百三十二節 威望第一百九十五節 給鄭家下套第四百四十九節 囂張第九十四節 君臣相宜第四百三十三節 規矩第五百六十四個節 此生無憾第六百五十二節 將士退役第二百七十七節 敲打第三百一十三節 邵武路第七十五節 交心第六十六節 疏忽第五百六十六節 受降第一百二十節 趁勢出擊,捨我其誰第四百五十一節 鐵血柔情第四十二節 合則兩利第七節 敗家少爺第十節 自取其辱第九十八節 帝王心術第五百零一節 首重軍功第四百六十節 爲建奴做事,斷子絕孫!第二百二十節 以弱勝強第四十四節 發酵第四百零五節 要狠第二百二十九節 家宴第五十三節 對策第四百一十六節 本末倒置第一百八十八節 這錢必須給第三百七十四節 那就聽你們的第四百三十七節 崇禎的感觸第十二節 性格大變第五百九十節 大戰開幕第一百零八節 黑暗第三百八十四節 明月中秋第一百七十四節 豺狼餓虎第二百八十三節 君臣相宜第四百四十一節 見好就收第一百四十九節 亡羊補牢第二百八十七節 字字珠璣第二百六十二節 衝突來臨第四百二十節 軍工民用第五百二十五節 煞費苦心第二百零九節 挖牆腳第一百九十四節 被激將的崇禎第八十七節 告捷塘報第一百一十四節 戰雲密佈第三百零一節 朝堂鬧劇第四百零三節 又是與民爭利第六百二十三節 算計東林(二合一)第二百九十二節 臨別前夕第六百六十六節 有仇報仇第五百八十節 勇武第二百二十三節 一箭三雕第一百五十四節 怒火中燒第二百四十五節 雞飛狗跳第一百四十八節 傷殘將士第六十三節 形勢第三百二十三節 軍事第二百九十六節 總督不好當第四百零七節 私鹽氾濫第一百八十三節 進退兩難第一百二十六節 嶽託授首第二百八十節 你方唱罷我登場第二百九十三節 潤物細無聲第四百九十節 斬草除根第五百四十七節 先利其器第四百一十四節 家事第六百三十一節 彼其娘之第一百七十八節 心懷不軌第一百四十二節 蓄勢待發第五百零九節 萬事俱備,不欠東風第四百六十四節 銀幣的作用第二百五十五節 巡視水師第四百四十節 海關總署第三百六十五節 敵跡初現第三百零九節 殺是爲了不殺
第三百八十九節 也就那樣第五百零六節 翻雲覆雨第六十五節 部署第三十一節 行軍路上第六百零六節 來了,就別走第五百零一節 首重軍功第一百二十一節 較量第二百四十八節 一舉兩得第七節 敗家少爺第一百四十四節 萌生去意第九十一節 漢家文化第一百一十四節 戰雲密佈第六百五十九節 初臨臺灣第二百四十五節 雞飛狗跳第五百一十五節 戰前第十二節 性格大變第三百七十三節 戰略藍圖第一百三十六節 遼東漢人第五百九十二節 總攻之前第四百節 不堪用第六百五十節 其樂融融(新書《崇禎大帝國》已發,求諸君支持!)第四百六十四節 銀幣的作用第七十五節 交心第四百一十七節 科學研究院第二節 表演的最高境界第一百三十二節 威望第一百九十五節 給鄭家下套第四百四十九節 囂張第九十四節 君臣相宜第四百三十三節 規矩第五百六十四個節 此生無憾第六百五十二節 將士退役第二百七十七節 敲打第三百一十三節 邵武路第七十五節 交心第六十六節 疏忽第五百六十六節 受降第一百二十節 趁勢出擊,捨我其誰第四百五十一節 鐵血柔情第四十二節 合則兩利第七節 敗家少爺第十節 自取其辱第九十八節 帝王心術第五百零一節 首重軍功第四百六十節 爲建奴做事,斷子絕孫!第二百二十節 以弱勝強第四十四節 發酵第四百零五節 要狠第二百二十九節 家宴第五十三節 對策第四百一十六節 本末倒置第一百八十八節 這錢必須給第三百七十四節 那就聽你們的第四百三十七節 崇禎的感觸第十二節 性格大變第五百九十節 大戰開幕第一百零八節 黑暗第三百八十四節 明月中秋第一百七十四節 豺狼餓虎第二百八十三節 君臣相宜第四百四十一節 見好就收第一百四十九節 亡羊補牢第二百八十七節 字字珠璣第二百六十二節 衝突來臨第四百二十節 軍工民用第五百二十五節 煞費苦心第二百零九節 挖牆腳第一百九十四節 被激將的崇禎第八十七節 告捷塘報第一百一十四節 戰雲密佈第三百零一節 朝堂鬧劇第四百零三節 又是與民爭利第六百二十三節 算計東林(二合一)第二百九十二節 臨別前夕第六百六十六節 有仇報仇第五百八十節 勇武第二百二十三節 一箭三雕第一百五十四節 怒火中燒第二百四十五節 雞飛狗跳第一百四十八節 傷殘將士第六十三節 形勢第三百二十三節 軍事第二百九十六節 總督不好當第四百零七節 私鹽氾濫第一百八十三節 進退兩難第一百二十六節 嶽託授首第二百八十節 你方唱罷我登場第二百九十三節 潤物細無聲第四百九十節 斬草除根第五百四十七節 先利其器第四百一十四節 家事第六百三十一節 彼其娘之第一百七十八節 心懷不軌第一百四十二節 蓄勢待發第五百零九節 萬事俱備,不欠東風第四百六十四節 銀幣的作用第二百五十五節 巡視水師第四百四十節 海關總署第三百六十五節 敵跡初現第三百零九節 殺是爲了不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