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軍用日晷的計時下,堪堪一刻鐘,第一個抵達校場的是隨着盧欣榮入閩的楊峰超,隨後是秦浩和陸陸續續的護衛隊員。
“這傢伙身體素質非常出色,從小習武,將來可以入選斥候營,現在是第三隊試百戶。
秦浩也不差,跟隨您去金陵路上學過繪圖,已經能熟練的在軍事地圖上做分析佈置,有模有樣,第一隊試百戶。
王頂峰,臨浦葛村獵手,看起來五大三粗,其實心思細膩,第七隊試百戶。
李天目,原蓮塘衛所將士,今天發揮不錯,第五隊試百戶……”
按照護衛隊員回來的先後順序,餘佑漢對他們如數家珍,一一點評給秦浩明聽。
“不錯,繼續努力。”
見到他們相差無幾逐一列隊,秦浩明笑得很開心。十里負重訓練非常考驗將士耐力,體能消耗大。
如今他們不僅在極短的時間內完成,並且第一名和最後一名只是相差十幾分鍾,這說明兩點。
第一自然是訓練刻苦;第二則說明整體素質差不多。
想到時間,秦浩明心裡一動,地平日晷製造容易,安裝簡便。但日晷必須依賴日照,不能用於陰天和黑夜。
因此,單用日晷來計時是不夠的,還需要其他種類的計時器,如水鍾、沙漏等與之相配。
而行軍打仗,沒有精確到具體時間,不方便友軍配合。
大明從代萬曆皇帝得到二架意大利的自鳴鐘,歷經幾十年時間,也可以自產。但都爲王宮貴府所用,一般平民百姓還是看天曉時。
若是稍加改進,把體積變小一點甚至做出手錶,那無疑對各軍之間配合非常有利。
這事要儘早解決,秦浩明點點頭,心裡想到。
“解散,休息一刻鐘後吃飯!”
徵得秦浩明同意,餘佑漢走上前,對面紅耳赤氣喘吁吁的護衛隊員大聲喝道。
校場東側的茅屋頂上炊煙漸漸淡去,十幾個老兵擡着一個個大木桶搖搖擺擺走出來,將木桶放在空地之上,又去屋內擡一摞粗口海碗。
幾個人揮舞着木勺,敲打着木桶的邊緣,放出嘭嘭的聲音。
“開飯啦,開飯啦!”嘶啞的吼聲在校場響起。
護衛隊員每人拿起一個粗瓷大碗,排好隊伍,依次走到桶盆之前。
一大碗米飯,澆上一勺蒜苗青菜夾炒的豬肉,小孩巴掌大的肉片之上,肥瘦各佔一半,瘦的鮮紅,肥的透亮,與蒜苗青菜裹在一間,不但味香,更是色佳。
另一處,則有木耳、豆腐、紅蘿蔔等時下蔬菜,葷素皆有,湯上漂着雞蛋花和韭菜,委實豐富。
便是沒吃早飯的秦浩明,見此也忍不住嚥下了一口唾沫。
“每天的伙食都是如此嗎?”
舉着粗瓷大碗,秦浩明朝排隊的餘佑漢問道。
“嗯,基本上是魚和肉輪流着,不然根本承受不了如此大的訓練量。
現在秦家村有許多人衝着護衛隊的伙食,要求加入護衛隊。”
餘佑漢笑了笑,指着負責分發米飯的老兵,“可惜他們達不到要求,我索性就從其中挑選一些有廚藝的人,當伙伕。”
“農閒時期訓練民兵,使這些人召之即來,揮之即去。
要的時候便能彙集成兵,保護村莊,不要的時候,解散下去便是農人。”
端着特意關照過的海碗,秦浩明無奈的笑笑,對一樣待遇的餘佑漢說道。
“那光是伙食就是不小的負擔啊!”
“沒有你想象的那麼多,只讓十八歲以上,三十歲以下的正常男人蔘加。
把他們登記造冊,統計好人數。”
秦浩明打算實行預備役,爲以後大規模招兵做些前期準備。
ps:感謝書友家裡窩囊家外雄打賞,銘感盛情!今天出差在外,更新少了,明天補上,故土難離敬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