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上一尊鎏金的三角爐內,細如遊絲的青煙從爐中飄出,裊裊上升,在殿內繚繞徘徊,凝滯着不願散開。
崇禎心裡一蕩,拉着周皇后的柔夷輕聲說道:
“不急,吩咐御膳房抄兩個小菜,來壺小酒,咱們也奢侈一回。再說,也有情調不是?”
崇禎談興正濃,不願意就此早睡,嘴角含笑說道。
周皇后啐了崇禎一口,卻難掩眉角的風情,站起身,自去安排。
片刻功夫,周皇后親自帶着幾個宮娥,提着食盒來到殿內。
很快,桌上擺了四五盤精緻的小菜,一壺竹葉青,皆是崇禎皇帝喜歡的口味。
“對酒當歌,人生幾何?”
崇禎興致盎然親自斟滿酒,跟周皇后碰杯,一口飲盡,愜意高叫。
理政十二年,除了剛開始幾年,有多少年沒這麼高興了。
“皇后說得對,這個秦愛卿,還真能給朕驚喜。驚才絕豔,皇后可有聽說他的新作?”
“嗯,聽說傳遍大江南北,響徹大明內外,國子監的士子皆言要投筆從戎,報效大明。
單就這篇文章,依臣妾看就抵十萬雄兵。”
周皇后替崇禎斟滿酒,難掩欽佩之情答道。
“投筆從戎,報效大明,哪有那麼容易?
皇后不知道,想進總督府,還得受得了秦愛卿的考驗,把這些文弱書生和大頭兵一同訓練,再幹些雜活以待觀察,然後再擇優錄用,端的嚴謹異常。
還有這篇,讓朕終於知道什麼叫洛陽紙貴,京畿各印刷廠,那可是一版再版,一文難求啊!。
不知朝堂那些自詡飽讀詩書的大臣,原來瞧不起秦愛卿秀才出身,現在又作何感想?”
崇禎不甚感慨,搖頭晃腦低聲念道:
“……少年智則國智,少年富則國富;少年強則國強,少年獨立則國獨立;少年自由則國自由;少年進步則國進步……
紅日初升,其道大光。河出伏流,一瀉汪洋。潛龍騰淵,鱗爪飛揚。乳虎嘯谷,百獸震惶。
鷹隼試翼,風塵翕張。奇花初胎,矞矞皇皇。干將發硎,有作其芒。天戴其蒼,地履其黃。
縱有千古,橫有八荒。前途似海,來日方長。美哉我大明中國,與天不老!壯哉我大明少年,與國無疆!
來,皇后,爲秦愛卿賀!”
崇禎神采奕奕,高舉酒杯對周皇后說道。
“恭喜陛下,賀喜陛下,得此良臣,大明中興在即!”
周皇后笑語晏晏,舉杯恭賀。
“好,這話朕愛聽。”
崇禎舉杯一飲而盡,舀了一碗鱈魚羹,溫柔的放在周皇后桌前說道:
“秦愛卿此人,知國家利弊而通兵事,縱情于山水又心憂國事民生,無慾無爭又行事狠辣無所顧忌。
慷慨赴難又趨利避兇,得民望善操縱民意而無文人根基,重情重義卻冷心冷腸,可爲君子,也是小人。
朕既看重他,又和他惺惺相惜,年少有爲,可爲天子刃,壓朝臣而威蠻夷,平內亂而開疆土,聚財富而革利弊。
朕當愛之惜之用之……且防之,若無異心,實在是朕的最佳近臣、重臣。”
此等帝王心術,周皇后不曉內情,不敢胡亂接話影響崇禎皇帝判斷,只是微笑着遙敬一杯,默不作聲。
“皇后不知道,秦愛卿說得好,我大明國力,滅十個、百個建奴都沒有問題,可是國力不在朝廷手中,更不在朕手中,爲之奈何。
我們明明有二十萬、三十萬……兵甲具足的大軍壓上,就可以碾碎大漠草原,壓垮建奴,橫掃天下,就是這麼簡單。
可是富甲天下的大明朝,偏偏沒有這樣的可能。
士卒兵餉不足養家,文武百官俱爲一己之私,貪生怕死,國庫空空如也,何以爲戰?
朝臣總說,治大國如烹小鮮,不可急切,以免傷了國本。
這是他們一天到晚敷衍朕,不能與民爭利,當朕是傻瓜,一有什麼危難險情,俱推脫到朕身上,可偌大的大明王朝,朕的旨意哪一次得到嚴格執行?”
看得出來,崇禎感觸頗多,過去國事艱難,他一直積壓在心裡不說。
如今,時局陡然有所好轉,心情鬆懈下來,又是在周皇后面前,方有真心話。
周皇后眼角溼潤,緊緊握着崇禎的手,感同身受。
他們少年夫妻,一路走來,其過程之艱辛,如人飲水,冷暖唯餘自知。
不說別的,由於她出身貧寒,又在信王府生活過一段時間,始終保持平民本色。
在後宮常常身穿布衣,吃素食,與皇帝一起提倡節儉,一切女紅之類事務,都親自動手。
後宮又設置了二十四具紡車,教宮女紡紗,用於減少開支。
可這一切,十一年來並未有任何改變,反而時局變得越來越艱難。
終於在去歲,彼時尚是一介秀才之身的秦浩明,憑藉一己之力改變了這些。
“朝臣靠不住,勳貴大臣也逐漸和朕不同心,現在連朕身邊的奴才也欺騙朕。”
崇禎明顯有些喝高,握着周皇后的手,臉上閃過一絲痛苦,“皇后,你不知道,秦愛卿說,福建市舶司一年至少有上千萬的紋銀。
可這些該死的奴才,說一年只有兩百多萬的收入,一年上繳宮中只有七八十萬。
若是沒有高起潛的事情,朕如何也不敢相信,這些奴才膽敢這樣做。
可現在由不得朕不相信,因爲,秦愛卿說他一年可以給內帑五百萬,而且人手俸祿由他負責。
皇后,你說朕是不是很有錢?這天下,又有多少瞞着朕的東西?”
殿外雨勢漸漸變大,密密的雨點不停地敲打着滴水檐,一聲聲,一縷縷,綿綿不絕。
周皇后心疼崇禎皇帝,握着他手低聲安慰,“皇上,聽臣妾的,一切都會好起來。”
燈火明暗,崇禎臉上神色亦是莫測,四面黑沉沉的一片,只聞風雨交加之聲。
半晌,崇禎才語意淒涼說道:“朕是皇帝,是真龍天子,富有四海,萬民臣服……沒關係!
朕自會討還,不論他們曾經奪去過什麼,朕都要一樣一樣討還回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