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9章 切磋

離中秋佳節僅餘三日之時,此日秋高氣爽。

忙完公務,皇帝陛下忽然來了興致,點名讓賀湛陪着他到麟德殿前廣場比試馬球活動筋骨,於是君臣兩個,“黑人”一雙,各領一支禁衛切磋球技,正覺酣暢淋漓、不亦樂乎,長安殿卻來掃興,韋太后遣人來請皇帝,聲稱“要事商談”。

賀燁原本沒打算“隨叫隨到”,摞下“知道了”三字,轉臉衝告負的賀尚書挑一挑眉頭:“再比一局?”

不想江迂卻提醒道:“太后先告尚宮局司記,已經往蓬萊殿去請皇后。”

韋太后做爲一隻被拔了牙的老虎,左右當然不會再設中書舍人、起居舍人等等職官記錄言行,但內闈雖然不同外朝,如果商議重要事務或者發生重大事故,理論上也會有尚宮局的女官負責記錄,以備需要時呈交史官,韋太后這回有意驚動尚宮局,無疑便是向皇后失壓,她把皇后傳喚到了長安殿,也就是向天子施壓,賀燁若然延怠,皇后便只能候於長安殿,賀燁當然不肯讓皇后憋屈。

“真不讓朕省心。”賀燁將球杖丟給親衛,不無遺憾說道:“只能改日再與澄臺一戰了。”

卻招招手示意賀湛跟上,他一邊往步輦那頭走,一邊囑咐道:“雖說今歲中秋佳節,宮中不能大行宴慶,朕攜皇后,以家宴款待近臣、親友共賞月色卻是無妨,阿姑、太夫人等等由皇后邀請,絢之與你便由朕告訴一聲,你記得把修兒他們也帶上,那日正好與遲兒做伴,皇后也很掛念幾個子侄晚輩,中秋夜咱們便在宮中聚會。”

其實要論來,國喪未過,宮中不該宴請臣子,賀洱雖非賀燁父兄,到底是個名正言順的皇帝,賀燁這麼做有不敬“先君”之嫌,說不定還會引人詬病,只賀燁壓根便對賀洱這個“先帝”不以爲然,自認爲已經治喪,還爲賀洱服喪二十七日,已經算是克盡禮儀了,再者他得獲帝位的經歷,錄於國史都歸結於“人心向服”,並不是尊奉賀洱的遺命,“先帝”駕崩之前已被太后軟禁是衆所皆知的事實,相當於已被廢位,“先帝”的尊威理當折扣,再加上這回說是家宴,又沒打算張燈結綵鼓樂伴慶,無非是邀請親朋賞月而已,賀燁並不擔心會有哪個言官跳出來不依不饒。

賀湛卻提醒道:“太后早前不是因爲苦夏鬱煩?聖上莫不如以讓子侄晚輩承歡尊長膝下爲由,更加穩妥。”

“澄臺還真狡詐,咱們聚會玩樂,卻把太后推在前頭避免口實,太后這個中秋過得,怕是更煩鬱了。”話雖如此,皇帝陛下卻顯然極爲贊同。

這還真是近墨者黑,物以類聚。

“韋太后裝病,用意並不當真是想刁難皇后,那任氏當日便奉令出宮,呼三喝四有意張揚太后已經與皇后反目,打着什麼算盤?可韋太后公然表示與後族爲敵,卻不敢表示對我這皇帝不滿,我偏就借她名義款待後族親朋,朕就想看看,那些太后殘黨,首鼠兩端之輩敢不敢挑釁帝威。”賀燁冷笑道。

皇帝一肚子磨刀霍霍,直到步輦抵達長安殿外,他竟不及猜測韋太后今日大張旗鼓又有什麼伎倆,當然也沒有必要猜測,就算韋太后引來洪水,他也有足夠的土堰填平。

妙的是十一娘也剛來不久,有尚宮局女官在側執筆相待,韋太后不得不收斂劍拔弩張,柳皇后大不必脣槍舌箭,無非是虛情假意客套,綿裡藏針應對,雙方水平都是爐火純青,於是照常不分勝負,等天子及時撐腰,韋太后徹底歇火,柳皇后心平氣和,反而那可憐的女官,執筆的手腕如壓千鈞重量,出了一身冷汗。

但女官沒有如釋重負,因爲戰爭纔剛剛打響。

“太后有何要事?竟特地驚動尚宮局記錄,驚得朕慌忙丟下一堆政務,頂着日頭趕來長安殿。”賀燁見了禮,大刺刺坐下,話說得很調侃,眼鋒卻往女官那邊一瞥。

女官心中一緊,手抖得更加厲害,好半響,終於落筆——帝聞太后有詔,不敢延怠,擱置朝政而速聆慈諭,見禮示恭敬,笑言全孝道。

要說來韋太后也知道自己再不能隻手遮天,更沒辦法震懾諸多女官,她這番虛張聲勢,無非是向帝后施壓而已,好讓她接下來的要求,至少能夠達到基本目的,不被賀燁一一批駁罷了。

“今日議事,確然關係甚大,我倒也不是突發其想,原本思謀已久,只亦明白聖上政務繁重,故猶豫再三拖延至今,不過眼看中秋佳節將至,天上月圓,然人間離恨,心中越動愁鬱,又逢昨晚,夢境竟見穆宗,連連自責不孝……不孝有三,無後爲大,穆宗帝故而魂靈不安,我心有不忍,這才決定請聖上與皇后,商量爲穆宗帝過繼之事。”

太后說完這話,見賀燁與十一娘神情凝重,她長嘆一聲:“要論來,嗣子當在近支擇選,穆宗帝爲信兒叔父……不過我也明白,信兒身爲皇長子,擔負甚大,怎麼也不能讓信兒過繼叔父,穆宗帝嗣子,也只好在宗室裡擇選。”

這便是先讓一步,顯示自己並非強人所難。

當初韋太后的確動過將皇長子過繼給賀洱的心思,但那是基於帝后夫妻離心的基礎,如今她當然明白賀燁不可能把嫡長子過繼他人,但只要穆宗帝有了嗣子,將來便可能威脅儲位,穆宗嗣子養在長安殿,交給任瑤光教導,任瑤光便能爭取夫人之品階,就算沒法色誘賀燁,日後爲先君嗣子養母,至少有了聽政的名義,當然,前提是賀燁駕崩,穆宗嗣子被立爲儲君。

先不論成算有幾分,至少得往這方向努力。

但太后這伎倆,哪裡瞞得過帝后二人?十一娘眼觀鼻鼻觀心,這時不用她上陣,有賀燁這“孝子”在前呢,根本就沒她這兒媳置喙的必要。

賀燁果然挽起袖子迎戰:“太后昨晚夢見三弟,朕卻時常夢見阿兄,阿兄斥教,若非當年燁頑劣不知上進,難以擔當社稷之重,兄怎會迫於無奈煩勞太后問政,使太后不能頤養天年?遺令三弟爲君,也是期望三弟成年之後能夠替太后分擔,不想三弟竟也短折,總算燁尚知悔改,未使國祚絕於共治,阿兄在夢境之中,叮囑燁務必以江山爲重,此方克盡孝忠,兄魂靈於上蒼,大慰燁有子嗣爲繼,皇長子雖爲朕之骨肉,亦同爲長兄、三弟子侄,皇長子敬重伯叔,必然無異於朕,正如阿兄視皇長子與親出無異。”

太后擡出賀洱,賀燁便擡出賀衍,這番話意思是仁宗帝並未因無後而感不安,所以不曾“託夢”轉告太后爲他過繼子嗣,也“難怪”這麼多年過去,韋太后壓根沒想起來爲親生兒子過繼子嗣。

仁宗帝以社稷江山爲重,穆宗帝卻心心念念身後香火無繼,不思險些亡國之謬,短折死後還意圖弄個嗣子出來爭權奪利,就算沒被廢位,也是昏君,理當責鄙。

然而無論仁宗還是穆宗都不可能託夢,賀燁這是在指桑罵槐。

韋太后爲何不願爲仁宗帝過繼?那是因爲仁宗與賀燁之間隔了一個穆宗,當初仁宗駕崩之時,太后都不曾爲他過繼嗣子,此時提出,那就顯明居心叵測了,再兼仁宗帝還有個遺孀住在仙居殿,縱便是爲仁宗帝過嗣,賀燁完全可以主張將孩子交給仁淑妃教養,太后無法控制稚子,就更與任瑤光無關,豈非與太后目的毫無助益。

憑白無故,賀燁哪裡願意爲皇長子樹立敵患,他相信遲兒不會疏怠祭拜世父仁宗皇帝,與其爲仁宗過繼個沒有血緣的嗣子,不如讓遲兒以侄子之名克盡孝道,他相信兄長在天有靈,也會贊同他的決意。

韋太后見賀燁不肯妥協,竟然還敢擡出仁宗帝的名義冠冕堂皇駁拒,心中雖說惱怒,但也並非出乎意料,她當然更加不會在意賀洱身後有無孝子祭祀,於是再退一步:“聖上提起仁宗帝,我越發哀傷,只因想到同安,她是仁宗帝唯一骨血,奈何不幸薄命……罷,罷,畢竟大郎、三郎兩任帝君,過繼嗣子也的確不利於大統,大郎既託夢予聖上,教誨以社稷穩定爲重,我也不會再爲難聖上。”

這便是道破了天子心思,無非是不想讓嗣子成爲儲君日後的威脅罷了。

韋太后提起帕子沾了沾眼角:“我如今也樂得頤養天年,隻眼看着天家子嗣單薄,膝下冷清,心中未免愁苦,雖說聖上年富力強,將來還會開枝散葉,宮中必然會有皇子、公主,但我想到大郎、三郎無後,便揪着心,嗣子就不提了,聖上若真還掛念你阿兄,體諒我這母親,能否答應爲你阿兄過繼一個女兒,權當代同安盡孝罷。”

話說到這個層面,韋太后便是不容賀燁拒絕了。

但皇帝陛下卻微微一笑:“同安不用旁人代她盡孝。”

韋太后勃然變色:“天子竟然這般不念手足孝悌!”

“太后息怒,也怪朕一心打算給太后驚喜,隱瞞同安並未遇難之事……當初朕聽聞太后令同安和親,想到同安嬌生慣養,怕是受不了遠嫁蠻荒之苦,又預見阿史那奇桑野心勃勃,並不是真心與大周修好,同安豈不是羊入虎口?同安乃阿兄獨女,朕爲同安叔父,無論如何也不能袖手旁觀,故將同安救回,五載以來,同安隱居太原,朕前不久下令將同安接返,算時間也快抵京了,說不定還能趕上中秋佳節與太后團聚。”

“你說什麼?同安竟然還活着?!”一句話脫口而出,太后恍悟自己這驚怒的情緒哪裡像個得知孫女饒幸不死的祖母,連忙掩示道:“好,真是太好了!”手裡的帕子,卻被皺巴巴捏成一團。

第1124章 賀郎遊長安第292章 又現楊叩玉第212章嚴格督教,威慎衆女第93章 惡名滿長安第1232章 滴水之報第428章 阮嶺之用第1028章 太后不少煩心事第60章 原本和睦,奈何挑唆第255章 小間諜第586章 對峙第80章 可憐慈母心第312章 招魂還是懾魂第822章 可憐的“落花”第1022章 凌虛真的冤孽第660章 大計劃第1043章 王夫人的威脅第202章 又是一年了第1067章 爲父當推賀三歲第442章 意料之外第112章 黑鍋第1250章 一個比一個倔強第695章 串謀故識第11章 以大欺小,勝之不武第93章 惡名滿長安第1398章 “積勞成疾”第1406章 還是想殺人第1003章 楊公自薦第1305章 妖魔上陣第419章 方氏成密友第1239章 柳二伯的春天第636章 秦氏三勸第331章 還有個“小幫手”第1194章 碧奴入宮第1171章 廬州之亂第650章 婷而的心第1362章 決戰在即第48章 龍顏震怒第455章 收買人心第534章 使臣之爭第1053章 新格局第833章 棋局之上第176章 成曲已晚第1256章 轉身之間第1222章 禍難多因“不服輸”第1148章 誘導非偶然第14章 嫡母的重要性第866章 “雙美”共浴第1212章 正着第1407章 逼問第1409章 來了第1198章 美人還不死心第1305章 妖魔上陣第747章 吵起來了第1172章 賀瓊第633章 元媵人第360章 姐妹相見第46章 命定之人第654章 夜遊第868章 晉王去,王妃歸第48章 龍顏震怒第31章 反戈一擊第827章 意圖探親被拒第994章 這回真緊急了第1154章 周文君第361章 相見不能相認第621章 厚望第879章 難自禁第499章 謝瑩獻計第1102章 偏向虎山行第1169章 又聞山梭崩第53章 風波來了第967章 妒嫉極可怕第999章 你想玩弄誰?第613章 陪媵是個大問題第241章 十一娘原來是“獅子”第692章 夜會第322章 撩撥並未結束第284章 被擄第1191章 公然打壓第1107章 幽冥邊緣第475章 搶手第213章 鬥心第969章 伏屍禁苑第1362章 決戰在即第937章 御史房延清第668章 甄夫人的進擊第633章 元媵人第1327章 兩難全第1217章 準了?第159章 餘味軒,半東家第510章 拒絕第127章 重返舊居第1371章 宣諭第1240章 柳小弟的姻緣第379章 對峙紫宸殿第144章 六月晦日第582章 九成宮中第1055章 王妃有喜第830章 拜壽風波第455章 收買人心
第1124章 賀郎遊長安第292章 又現楊叩玉第212章嚴格督教,威慎衆女第93章 惡名滿長安第1232章 滴水之報第428章 阮嶺之用第1028章 太后不少煩心事第60章 原本和睦,奈何挑唆第255章 小間諜第586章 對峙第80章 可憐慈母心第312章 招魂還是懾魂第822章 可憐的“落花”第1022章 凌虛真的冤孽第660章 大計劃第1043章 王夫人的威脅第202章 又是一年了第1067章 爲父當推賀三歲第442章 意料之外第112章 黑鍋第1250章 一個比一個倔強第695章 串謀故識第11章 以大欺小,勝之不武第93章 惡名滿長安第1398章 “積勞成疾”第1406章 還是想殺人第1003章 楊公自薦第1305章 妖魔上陣第419章 方氏成密友第1239章 柳二伯的春天第636章 秦氏三勸第331章 還有個“小幫手”第1194章 碧奴入宮第1171章 廬州之亂第650章 婷而的心第1362章 決戰在即第48章 龍顏震怒第455章 收買人心第534章 使臣之爭第1053章 新格局第833章 棋局之上第176章 成曲已晚第1256章 轉身之間第1222章 禍難多因“不服輸”第1148章 誘導非偶然第14章 嫡母的重要性第866章 “雙美”共浴第1212章 正着第1407章 逼問第1409章 來了第1198章 美人還不死心第1305章 妖魔上陣第747章 吵起來了第1172章 賀瓊第633章 元媵人第360章 姐妹相見第46章 命定之人第654章 夜遊第868章 晉王去,王妃歸第48章 龍顏震怒第31章 反戈一擊第827章 意圖探親被拒第994章 這回真緊急了第1154章 周文君第361章 相見不能相認第621章 厚望第879章 難自禁第499章 謝瑩獻計第1102章 偏向虎山行第1169章 又聞山梭崩第53章 風波來了第967章 妒嫉極可怕第999章 你想玩弄誰?第613章 陪媵是個大問題第241章 十一娘原來是“獅子”第692章 夜會第322章 撩撥並未結束第284章 被擄第1191章 公然打壓第1107章 幽冥邊緣第475章 搶手第213章 鬥心第969章 伏屍禁苑第1362章 決戰在即第937章 御史房延清第668章 甄夫人的進擊第633章 元媵人第1327章 兩難全第1217章 準了?第159章 餘味軒,半東家第510章 拒絕第127章 重返舊居第1371章 宣諭第1240章 柳小弟的姻緣第379章 對峙紫宸殿第144章 六月晦日第582章 九成宮中第1055章 王妃有喜第830章 拜壽風波第455章 收買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