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9章 又聞山梭崩

十一娘人雖“驚醒”,疲乏尚未褪去,突然又被賀燁壓在身子底下,隱隱透入輕紗帳的燈光,只讓她看得清那雙近在咫尺的眼,像一片幽森的夜空裡燒起兩簇星火,燙得她心尖一顫,她懷疑自己的身體一定滲出了汗跡,偏偏壓着她那具身體,雖說體膚散發着溫暖,卻仍乾爽。

她突覺莫名地窘迫,將手指抵擋在兩張嘴脣之間,語氣裡便帶着幾分嗔怪:“不是要說正事,殿下還是正經些纔好。”

賀燁聽她聲嗓裡更多幾分柔懶,只覺胸腔之內被軟羽輕拂,渙起酥癢一片,但他強忍着,挑着眉梢和脣角,調侃道:“想要讓我正經,王妃便別用這麼不正經之目光引誘。”

這簡直就是倒打一耙,她何時不正經了?十一娘憤憤不平,竟一時忘記了專注正事,當真垂下眼瞼來:“殿下既賜欲加之罪,我遵令便是。”

賀燁看她雖說藏避了秋波裡的風情,卻無法藏避一場歡愛之後,兩靨渙生那霞色,甚至蔓延到了胸前豐盈之處,披散的烏髮映襯得肌膚如雪,如雪的肌膚又映襯得那兩粒朱櫻越發嬌豔,她的體內也一定還殘餘了悸動,她也一定因爲他的攻伐而情動,否則鎖骨輕陷處,爲何因尚且紊亂的呼吸起伏,正如再是天生麗質的芳朵,不經春風麗日滋潤,又哪能渙發那美豔無雙?

“已經晚了。”

話音未落,便輕銜了她欲迎還拒的指尖,賀燁閉着眼,像一個強忍飢餓的人慢慢品嚐美味佳餚,這回他一點沒有表現得急切,十分克意的溫柔,他的脣舌勾勒遊走,細緻得一寸半分都不肯放過,又不在任何一處曼妙長久滯留,直到聽見女子終於忍不住地呻吟出聲,他才終於勾起一抹詭計得逞的得意,滿足這因他而生的迫切。

當兩人真正能夠言歸正傳時,案上紅燭已經只餘不夠三寸了。

不知何時下起小雨,瓦上密密一片淅瀝。

十一娘再不肯承擔“欲加之罪”,繫好訶子,穿着裡衣,才肯回到帳子裡來。

但她不知道的是,衣襟裡脖子兩側,仍然透着粉櫻的膚色。

賀燁強忍着不去探究——天都要亮了,正事還隻字未提呢!

他把胳膊枕在腦後,眼睛瞪着帳頂。

“我令姜導守玉門關,燕國公守甘州,這是防範突厥再度東進,另外王橫始必須先返雲州,燕國公世子鎮守居庸關,遼東叛亂平定,榆關暫時不用置重兵,然營州仍需駐兵,防範北遼異動,故,這回前往金陵,三郎與我同行,無鬱會留在長安鎮守。”

聽賀燁這麼說,十一娘立即意識到不會有太多人馬跟隨他南下,當然會擔心:“姚潛雖不頂事,但韋太后掌控禁軍畢竟多達數十萬!”

“奪回長安之前,我在途中已經有了部署。”賀燁卻甚是輕鬆:“據探人通報,賀洱已經駕崩,韋太后這時還未至金陵,而滯留於廬州。”

“賀洱駕崩?”十一娘“騰”地坐起,吃驚道:“賀洱怎會突然駕崩?!”

“因爲韋太后一行至廬州,竟得知金陵不少士宦及世族聯名請願,質疑遷都之議,上諫朝廷不應棄長安東撤,又有諸多百姓,拒絕響應朝廷徵召,出錢出力營建宮城,韋太后只能在廬州滯留,偏偏禁軍又生哄變,有將士應合金陵臣民請願,提出應由賀洱親政,西征收復京畿,韋太后進退兩難,當然明白將士已經知聞長安失守,擔憂家人親朋安危,對遷都之議心存牴觸,她若是以謀逆之名治罪將士,只能激化哄變,所以……賀洱也就只能駕崩了。”

“金陵臣民與禁軍哄變,皆乃殿下煽動?”十一娘猜測道。

“我在禁軍中雖有安插暗線,不過均非統領要害之職,要是韋太后不曾盡失軍心,這哄變也難以煽動,不過禁軍多爲京畿、河南、晉朔之籍,原就不甘拋家舍業隨朝廷南遷,再者聽聞金陵民怨沸騰,牴觸韋太后政令,他們當然會擔憂無法立足,人心生變,諸多統領憂慮傾家蕩產,更不提榮華富貴,再經遊說,於是便不難激發哄亂了,至於金陵臣民,卻要多虧崔公以及源平郡公等等門生同僚煽動,王七郎在江漸爲官,暗中也貢獻不少力氣,又至於賀洱之死,其實也在我預料之中。”賀燁承認了他便是始作俑者。

賀洱是仁宗帝崩逝前承認的繼位人,雖說仁宗帝並沒來得及向百官宣詔,但繼位詔書乃陸離所寫,賀燁不可能否定賀洱乃合法繼位,但此人不死,他取而代之便是謀逆篡位,正統派當然會心存異議,賀燁又不想激生內亂,屆時只能選擇迎回賀洱,逼得賀洱授令由他輔政,賀洱又豈是甘於傀儡之人?內亂遲早都會爆發,所以對於賀燁的上策,便是逼得韋太后不得不對賀洱下手,造成天子駕崩,這樣一來禁軍將士便沒有了旗號,韋太后多少還有苟延殘喘的機會。

賀洱無嗣,一旦駕崩,韋太后務必會再立宗室之後爲帝,雖說韋元平及姚潛等太后黨會鼎力支持,然而王淮準等重臣當然會提出異議,賀燁是要趁此時機南下,宣告已經驅逐突厥的消息,王淮準等人便有理由推舉賀燁繼位,而那些曾經力主太后交權的將士,當然會傾向晉王——已經得罪了韋太后,要是韋太后仍然執政,誰敢保證不會秋後算帳?

所以賀燁才胸有成竹,既有成算不動干戈登極九五,那麼便沒有必要率領重軍南下。

奇桑雖敗,失了關中,可損毀五部聯盟懾服蠻狄之事還未及實施,要是大周發生內亂,吐蕃當然又會搖擺不定,說不定連天竺、大食等國也不甘功敗垂成,賀燁必須留下兵力鎮守西、北關防,免得外敵再度侵入中華,他雖然眼看距離帝位只有一步之遙,但這一步不是沒有可能變天塹。

這一風險,他必須擔當。

十一娘真心欽佩賀燁在大是大非之上的取捨,他諸多部署雖然也有陰謀詭計,不過與韋太后的根本區別是,賀燁並沒有因爲權位放棄底限,而他所堅持的底限,從始至終都是先平外患,以社稷江山爲重。

只不過她還不及表達這欽佩,賀燁卻話鋒一轉:“你不用擔心我,我若沒有把握,也不至於以身涉險,有幾件事……我往廬州去後,秦氏等等會先被送回長安,她們暫時安置在晉王府,但王妃卻會被‘軟禁’於崇仁坊,除親信之外,如秦氏等有心之人,都會認爲我先行脅迫王妃來洛陽,王妃在我逼令下,遊說李辰翁等官員投效,絢之因王妃之故,不得不答應潛入長安與澄臺、宇文盛以及李由在接洽,配合我之部署收復失地。”

這就是說,賀燁要完全抹殺十一娘在這場戰役中的主導作用!

他又繼續說道:“你心裡得有準備,我猜韋太后見大勢失趨,不會與我硬拼,將來你便要用這套說辭應付韋太后,暫時一段時間,還需要與她虛以委蛇……另有一件,這回崔公在長安,之於煽動江漸臣民請願之事,只能依靠陸師持崔公憑信聯絡門生故舊,當時陸師並未推脫,有意隱瞞已經抱疾之實,他往金陵一路急趕,雖不負使命,卻在金陵病逝,陸師雖攜長子同行,家眷卻多在洛陽,不日亦將歸來長安,爲陸師治喪之事我雖交待了無鬱,他那妻子韋氏一貫不怎麼細緻,暗中還需王妃操持瑣務。”

又長嘆道:“當年阿兄爲我請了不少老師,但爲防韋太后,我只能以頑劣不思進取僞裝,只有陸師雖恨我暴戾不堪教導,卻不肯違令,我在那鼾聲如雷,他尚還照本宣科,正因他如此,我才熟諳不少經史道義,後我與陸師開誠佈公,他更加不吝指教,嘆惜我終無能報答這師生之情,牽連得恩師病逝異鄉,治喪之事我無法分心主持,只能託付王妃暗中盡力了。”

十一娘強忍住突然敗壞的心情,堅定貫徹不計忌備的僞裝,頷首道:“關於爲陸公治喪之事,我會與秦無鬱商量,亦會請託十四兄等盡力籌辦……另有一件,殿下雖篤斷韋太后盡失人心、只能妥協,也萬萬不能大意,十四兄在多年之前,已經安插了兩人在竇輔安旗下,如今已經授職親衛,殿下或能一用。”

她在這個時候選擇將兩個極其重要的暗線交給賀燁,當然是爲了示誠——如果不能從韋太后手中奪回軍政大權,對於她的最終願望當然毫無益處,於情於理,都必須力助賀燁的計劃順利達成。

賀燁知道再得兩員內應,當然喜出望外,幾乎沒忍住又要“以身相許”,十一娘這時卻完全沒有了情緒與他雲雨恩愛,怕自己露出破綻,只能連稱疲倦,兩人這才趁着天未大亮的時光,閉目養神一陣,卻是誰也沒有當真睡着。

晉王殿下有“內功護體”,稍經調息後便精神渙發,十一娘卻難掩倦乏,但仍堅持親自侍奉殿下洗漱更衣,又陪隨着向韋太夫人問安,回到浮翠塢,還往小廚房張羅了早膳,調製了大合殿下胃口的湯食。

哪知幾多“賢惠”,偏偏卻在惜別之時,一着不慎竟然激怒了晉王!

第793章 “歹人”潛入第261章 東瀛四傑第538章 外強中乾契苾讓第857章 彈琴“說愛”第675章 農事良才第96章 柳婷而第702章 人證第804章 噩耗到第1361章 反目第1399章 已經接近真相了第600章 及冠了第685章 殺來第331章 還有個“小幫手”第727章 晉王真惡霸第483章 驪山行第1008章 即將出洞第845章 中算計,猶糊塗第876章 當時兩大門派第474章 相當操心的晉王殿下第957章 夫人不靠譜第176章 成曲已晚第524章 高樓相見第1037章 楊先生初會新“東家”第37章 袁氏抓緊“一線生機”第848章 晉王不急婢女急第896章 狗急跳牆第428章 阮嶺之用第331章 還有個“小幫手”第99章 和裴後“齊名”第75章 被允“參政”第780章 擴充幫手第548章 鄭雄事件的遺禍第331章 還有個“小幫手”第1190章 定妃嬪第17章 樂妓叩音第138章 鬧上門前第1354章 弱女子的營救第1037章 楊先生初會新“東家”第912章 轉變第343章 母子殊途第1276章 大醉第969章 伏屍禁苑第936章 風波與新歲齊近第355章 攀咬吧,妃嬪們!第865章 密謀風波亭第326章 劍走偏鋒第627章 車裡作戲第14章 嫡母的重要性第370章 投書的作用第874章 說好的捉姦呢第249章 衆力推牆倒第601章 搬弄第648章 長輩的架子第22章 父女之間第57章 柳茵如的天賜良機第903章 遠客第176章 成曲已晚第73章 迷煙第1305章 妖魔上陣第9章 初見嫡母第887章 元氏有動向第1384章 坦然面對第1018章 王妃似“變心”第885章 氣象第1327章 兩難全第778章 陳氏家訓第865章 密謀風波亭第807章 真是虧大了第17章 樂妓叩音第880章 機心第1264章 這樣的君臣第12章 主母施罰第1246章 辦砸了第1278章 傾心第1114章 寧死不爲喪家犬第222章 痛改前非的茵如娘子第807章 真是虧大了第324章 “槍手”在行動第34章 波濤暗涌的柳氏族內第452章 要錢不要命第1051章 自古艱難唯一死第1106章 如果這還不應悲憤第842章 生辰第1050章 逃匿第1361章 反目第155章 第一輪第1308章 後着第21章 一對和諧妻妾第726章 宴以烤肉第1175章 感業寺中第1287章 逗刺蝟第867章 偏是江迂“叫停”第424章 出風頭第1309章 自尋死路第463章 亂來第923章 熱血少年第277章 招惹小人的麻煩第787章 王妃缺錢,四方支援第621章 厚望第945章 楊氏好霸道
第793章 “歹人”潛入第261章 東瀛四傑第538章 外強中乾契苾讓第857章 彈琴“說愛”第675章 農事良才第96章 柳婷而第702章 人證第804章 噩耗到第1361章 反目第1399章 已經接近真相了第600章 及冠了第685章 殺來第331章 還有個“小幫手”第727章 晉王真惡霸第483章 驪山行第1008章 即將出洞第845章 中算計,猶糊塗第876章 當時兩大門派第474章 相當操心的晉王殿下第957章 夫人不靠譜第176章 成曲已晚第524章 高樓相見第1037章 楊先生初會新“東家”第37章 袁氏抓緊“一線生機”第848章 晉王不急婢女急第896章 狗急跳牆第428章 阮嶺之用第331章 還有個“小幫手”第99章 和裴後“齊名”第75章 被允“參政”第780章 擴充幫手第548章 鄭雄事件的遺禍第331章 還有個“小幫手”第1190章 定妃嬪第17章 樂妓叩音第138章 鬧上門前第1354章 弱女子的營救第1037章 楊先生初會新“東家”第912章 轉變第343章 母子殊途第1276章 大醉第969章 伏屍禁苑第936章 風波與新歲齊近第355章 攀咬吧,妃嬪們!第865章 密謀風波亭第326章 劍走偏鋒第627章 車裡作戲第14章 嫡母的重要性第370章 投書的作用第874章 說好的捉姦呢第249章 衆力推牆倒第601章 搬弄第648章 長輩的架子第22章 父女之間第57章 柳茵如的天賜良機第903章 遠客第176章 成曲已晚第73章 迷煙第1305章 妖魔上陣第9章 初見嫡母第887章 元氏有動向第1384章 坦然面對第1018章 王妃似“變心”第885章 氣象第1327章 兩難全第778章 陳氏家訓第865章 密謀風波亭第807章 真是虧大了第17章 樂妓叩音第880章 機心第1264章 這樣的君臣第12章 主母施罰第1246章 辦砸了第1278章 傾心第1114章 寧死不爲喪家犬第222章 痛改前非的茵如娘子第807章 真是虧大了第324章 “槍手”在行動第34章 波濤暗涌的柳氏族內第452章 要錢不要命第1051章 自古艱難唯一死第1106章 如果這還不應悲憤第842章 生辰第1050章 逃匿第1361章 反目第155章 第一輪第1308章 後着第21章 一對和諧妻妾第726章 宴以烤肉第1175章 感業寺中第1287章 逗刺蝟第867章 偏是江迂“叫停”第424章 出風頭第1309章 自尋死路第463章 亂來第923章 熱血少年第277章 招惹小人的麻煩第787章 王妃缺錢,四方支援第621章 厚望第945章 楊氏好霸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