宮妃若要放遣宮婢,當然需要先經皇后首肯,同安公主縱然不是宮妃,論來也不應例外,但賀燁既然允准她在外建府,自然也會另撥僕從家人歸公主府轄屬,雖說同安仍然長住宮廷,但拾翠殿之外,公主府的僕從其實已經不在宮籍之內,十一娘自然不會在侍從等事上橫加干涉,婷潔柔潔是在潛邸時便已調遣去同安身邊服侍,原本就未錄名宮籍,同安在外建府,乾脆將二婢調離左右,並不需要經過皇后批准。
主人當然也有權力主張僕婢的姻緣,可皇后畢竟是同安的長輩,婷潔柔潔二婢乃叔母所賜,從禮節上說,同安無論是懲罰,抑或放遣二婢,至少應該知會十一娘。
這兩名侍婢可不普通,乃賀湛爲十一娘精心培教,忠心耿耿自不多說,也都是身懷武藝。
婷潔的表兄乃私兵之一,當年未隨往太原,如今當然也不在長安,二人幼年時雖互許終身,可也知道有可能分別之後再也不能相見,但婷潔心中扔有堅持,至少不願另嫁他人,但這些事情,未得皇后許可,她是不能向同安坦誠的,眼下人在宮外,無法直接懇求皇后,逼於無奈,才尋碧奴轉告請求。
柔潔的身世悽慘,母親被生父休棄,帶着她一度在青樓謀生,後雖被另一豪強贖身,不久又遭厭棄,柔潔眼睜睜看着母親被繼父活活虐殺,緊跟着她又被賣給了牙行,後來雖被白魚擇中,暗中教導武藝,沒有再受虐打,但因爲幼年時的遭遇,對姻緣再不抱希望,故而寧願獨身。
十一娘聽碧奴細訴緣由,起初也沒怎麼放在心上,只讓碧奴轉告二婢稍安勿躁,答應了代二婢向同安求情。
若說二婢既然已經賜給同安,十一娘這叔母也不好再更多幹涉,但她又有些自責當初考慮得並不周道,明知玉管居的婢女都有非常之處,也沒詢問二婢對將來姻緣有何意願,事先叮囑同安一聲,如今才鬧出這樁事故,她若置之不理,對二婢豈不是有失公允。
關於去從之事,十一娘其實從來不願勉強奴婢,也不是說十一娘多麼與衆不同,事實上世俗雖區限了尊卑之別、貴賤之分,奴婢對主人之令必須絕對服從,沒有資格討價還價,但大多數主人,對於身邊的貼身侍婢,心腹家人,還是會給予相對寬容,比如蕭氏曾經對待姜姬,也是相當有情有義。
奴婢們當然也是因爲能夠得到主人的善待,才甘願捨生忘死、鞍前馬後。
十一娘常聽阮鈺提起,都說婷、潔二婢服侍同安盡心盡力,從不敢半點疏慢,僕婢既事主忠懇,主人也應當體恤幾分,如去從、婚嫁之事,一般不會自作主張,否則其餘僕婢眼見“前人”無過而受責,難免會生物傷其類之心,今後行事會爲自己多多打算,不會再以主人的利益爲重。
故而十一娘以爲同安只是不知二婢異於常人的身分,想當然認爲許以婚配便是善待,經她勸和幾句,這事也就算解決了。
又正好碧奴剛走不久,同安便來蓬萊殿尋十一娘閒話,十一娘也就提起了這事。
同安頓時變了神色:“請叔母諒解,我並非有意難爲婷柔、潔柔,只是想到,叔母改革內宮之制,因許宮婢年二十五歲即可請辭,婷柔、潔柔原本乃叔母所賜,我又怎敢誤了她們終身?雖說她們未夠請辭之齡,但我想着,也不用如此侷限,所以,所以才爲她們張羅婚事,並非有意冒犯叔母。”
說着竟紅了眼圈。
倒讓十一娘很過意不去,連忙安撫道:“我豈會怪你?二婢既然賜予你,我原本不該再過問,但當初,也怪我有些事情未與你說明,她們不同於普通僕婢,自幼便習武藝,甚至精通間術。”便將婷潔已經有心上人,還有柔潔的心病詳細分說一番,又道:“二婢謹記幼時訓則,故而不敢向你說明,我代她們求情,也是爲了彌補過失。”
同安羞愧道:“難怪叔母擇此二位服侍同安,原來是擔憂我在外居住,安全難得保障,二位五年以來,護我周全、侍奉起居,從無半點偏失謬錯,我不該自作主張,叔母既已說明,同安還哪敢爲難?二位去從,全憑叔母作主。”
這事眼看就這麼過去了,不想長安殿又來傳詔,十一娘與同安只好去見太后。
原來是眼看入冬,太后意動,想往驪山華清宮暫住,享享湯泉溫浴,以解寒涼之苦,這原本也不算件事,但太后卻提出要讓同安隨行,話說得還很是冷嘲熱諷。
“自太宗帝始,便連君王,也愛往驪宮越冬,老身也知道,當今天子身強體壯,不懼寒涼,又不願勞師動衆離京入駐別宮,天子留在京城,皇后當然也不能遠遊,否則世人不說皇后是孝順我這婆母,倒會議論皇后貪圖享樂了,只同安到底是我孫女,留在宮中,也不能替皇后分擔內務,便由得她代叔父叔母盡孝也罷,如此也算兩全了。”
十一娘當然不放心同安隨往華清宮,沒有賀燁與她庇護,同安豈不只能受太后折騰?便推脫道:“聖上誕辰將至,雖不操辦宴慶,卻也希望一家團圓,不敢爲此耽擱太后休養玉體,但若連同安也去了華清宮,聖上誕辰也太冷清了些,太后慣喜謝美人溫柔和順,又能閒話逗趣,依妾身看來,莫若讓謝美人隨行華清宮,代聖上與妾身,略盡孝道之禮。”
韋太后當然不會善罷甘休:“皇后倒是一片好心,生怕我爲難同安,可我乃同安嫡親祖母,自從得知同安幸還未遇劫殺,也是感恩唸佛,又怎會爲難與我骨肉相聯之晚輩?我與孫女一別數載,不比得聖上在太原時,叔侄兩相聚一處,皇后以疏間親,這要傳揚出去,外人可不會體諒皇后待同安一片真摯,反而會誹議皇后居心不良。”
同安眼見長安殿裡像瀰漫了一股硝石硫磺的味息,稍有一點火星便要引炸,連忙勸和:“大母誤解了,叔母無非是體諒叔父政務纏身,誕辰日有家人陪伴說說笑笑,亦能放鬆一日,但孫女與大母分別數載,心中也十分掛念,好容易團聚,也理當承歡膝下。”又向十一娘說道:“叔母放心,我先隨大母往華清宮,叔父誕辰之前,定會趕回。”
韋太后十分滿意一斜脣角:“真是個孝順孩子,我這乖孫女,如今可真是長大成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