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4章 盤問要技巧

陸離彷彿對十一娘與毛維的爭執並不關心,他是全場唯一一直關注着嫌犯的人,當然沒有錯過丁梧亮受那“質問”後如釋重負的情緒變化,不過陸離也早料到今日丁梧亮必定不會那麼輕易便承認罪供,所以他先審的是丁駟,這也算是一招奇手。

大周律法,雖也對訴訟程序做出了一些限定,嚴格來說,一般不許越級提出訴訟,比如本案,當由晉陽縣衙初審,報州府複審,再請刑部核決,可事實上有許多地方官員都享有特權,比如陸離及晉王府得到了太后授權,便完全可以直接過問各縣刑案,說得更明白些,不許越級告舉的規例實際上是限制起訴人,只要地方長官先有主張,那麼便不存在越級一說。

又如律法規定不能隨意刑訊,看似保護民衆權益,實際也如虛置,因爲只要主審官員認爲有確鑿罪證,而嫌犯又拒絕認罪,刑訊也就成爲了理所當然的手段,屈打成招的事司空見慣,甚至有人被刑訊致死,只要沒有御史彈劾,主審官員並不會受到任何追究。

至於主審官員審理案件過程,除了兇器等實證以外,主要依賴“五聽”,簡單概括便是通過察顏觀色捕捉當事人心理活動,判斷證辭是否可信,這便給予了司法官極大靈活性,怎麼審訊嫌犯、人證,順序如何,是否允許雙方當庭辯論,等等等等其實都可由主審官員根據情勢自主安排。

而在目前來說,負責屍檢的仵作是由賤民擔任,地位十分低下,雖不代表仵作沒有真才實學,可因爲位卑言輕,就算髮覺蹊蹺,也不能左右案件走向,因爲驗屍筆錄可並非仵作寫成,他們的專業意見很有可能不被採納。

故而此時,其實所謂罪證確鑿,完全是由主審官判定。

要說來,毛維曾經擔任過大理寺卿,應當察覺陸離先審丁駟必有用意,可他當年任職司法官,完全是因爲韋太后的政治需要,根本就對刑審一竅不通,除了審決裴鄭逆案,並沒有別的“實戰”經驗,所以這時完全沒有察覺,他們那些所謂的“亡羊補牢”之策,落在認真負責並頗懂刑審技巧的陸離手上,可謂漏洞百出,一無是處。

“嫌犯丁梧亮,可識原告鄭遠?”不待丁梧亮更多時間參悟毛維那番提醒,陸離先是循例一問。

只簡簡單單一個問題,卻讓丁梧亮愣怔當場。

“還不據實回答?!”陸離加重了語氣。

“本不認識,眼下當然是認識了。”丁梧亮慌忙解釋:“我聽說鄭遠誣告我殺人,當然要問個明白,才知他是我家佃農。”

“七日前,即承德四年二月廿六日子初,你率家丁婁虎等十三人,夜闖靖平坊鄭遠賃居處,是爲何故?”

關於這事,丁梧亮倒不需要串供,立馬便有說辭:“只因憤怒鄭遠誣告,便是想教訓他一番。”

“你是何時聽聞鄭遠舉告一事,又是怎麼聽說?”

“就是二月廿六日大早便聽說,我有一個長隨婁豹,與太原府衙役姜大牙交好,姜大牙聽說了這事,便通知婁豹。”丁梧亮這時只圖自己脫身事外,哪裡還顧得上什麼長隨衙役,將這些人都連盤托出。

因爲今日庭審,丁牢則一早也趕來府衙外聽候消息,又因忽然准許公審,他一路擠了進來,劉力自然要給他方便,然而作爲旁聽,他當然沒有單另設座的資格,丁梧亮被押上刑堂時,壓根便沒注意見老爹居然也在人羣當中,更別說這時,他站位在前,老爹坐席在後,就更加看不見老爹急得衝着他的後腦勺呲牙咧嘴了。

丁牢則這會兒,真是恨不得當衆提醒,可想到連毛府尹說了那句“公道話”,都險些被晉王驅逐出庭,他要是敢吱聲,說不定立馬坐實了兒子故殺之罪,急雖急,也只好乾瞪眼。

陸離沒有急着拆穿丁梧亮與丁駟口供的矛盾處,繼續問道:“那麼你又是何時打聽清楚鄭遠暫居之地呢?”

“廢了一些周折,不過午時也便察探清楚了。”丁梧亮本就張狂,意欲滅口前壓根就沒細想過怎麼讓自己脫罪,對於這些細節只以爲不幹要緊,哪裡知道他這一實話實說,毛維早前的解釋立馬便被推翻。

“你既午時便知鄭遠居住靖平坊,爲何等到夜深人靜時才往爭鬧,既無殺人之意,又何故令人攜帶兵刃?”陸離又問。

這問題倒是將丁梧亮問住了,好一歇沉默。

陸離這回倒不急,由得他思索辯辭。

“是因被家父勸阻,故待到夜深,才方便私自行爲。”這理由倒也說得過去,順便擇清了丁牢則。

然而佩帶兵刃的質疑,丁梧亮便只好狡辯了:“晉陽丁爲豪族,歷來崇武,莫說教訓佃農,便是去妓家飲宴,家丁也都是佩有兵刃,難道佩有兵刃,便一定爲了殺人?”

如果丁梧亮背後長了一雙眼睛,這時便能見到諸如孟九郎等人不無嘲弄的目光,簡直已經視他爲必死無疑了。

稍懂得點“五聽”的人,這時大約都明白主動權已經盡被薛少尹掌握。

然而陸離卻仍然沒有拆穿,而是一揚手中的供辭:“嫌犯丁梧亮,這是你經王妃盤問,所作供辭,由你簽字畫押,承認故殺鄭遠子鄭康,並企圖將鄭遠一家殺人滅口,然而你卻在庭審時翻供,你可知這意味着什麼?”

當然是晉王屈打成招!!!

可這句脫口欲出的話,卻變成了如鯁在喉,丁梧亮壓根便不敢說出來。

陸離又將供辭拍在案上:“你當日招供道,是因侍妾丁氏受其父丁伍挑唆,告知你鄭遠子鄭康不服管束,誹議晉陽丁苛扣佃農收成,你便帶着丁駟等人,往農莊對鄭康施以毒打,並當着鄭康祖父面前,將其毆殺,還承認後來用了刀匕割喉,這些口供,與鄭遠父陳述相符,你既說你在鄭遠告官之前,甚至不知有此戶佃農,爲何卻對案發事實知之甚詳?”

丁梧亮更是啞口無言。

其實他也不是不能狡辯,只要說晉王妃逼迫他在已經寫成的供辭上簽字畫押即可,然而丁梧亮一眼睨見晉王陰森森的目光,這話讓他怎麼敢當衆說出?

他已經是被晉王的狠毒嚇破了膽,就算暫時能脫身罪控,但爲此指控晉王妃,將來晉王哪裡能饒得過他?只怕躲去天涯海角,都逃不過晉王的毒手。

再說,鄭遠一介賤民,要說晉王府與他勾結,硬要誣陷他這豪族子,在場這麼多人,也都會拆穿是他在狡辯。

然而眼見有一線曙光,丁梧亮卻又不甘被問刑罪,掙扎道:“少尹明鑑,小民當日之所以招供,是因……是因心生懼意……不瞞少尹,小民的確早便聽聞鄭遠子被毆殺,可這事當真不是小民指使,是丁氏,對,就是丁氏!丁氏因爲其父丁伍不平,指使丁駟等人將鄭康毆殺,事後小民得知,因丁氏苦苦哀求,才代爲隱瞞,後因鄭遠告官,小民心慌意亂,是欲趁夜威脅他撤訴,不想卻被晉王府兵丁逮拿,小民一時糊塗,爲免受更多刑罪,才胡亂招供了。”

隱瞞罪行並非死罪,連從犯都算不上,丁梧亮這時只望能夠息事寧人。

“人犯丁梧亮,可確定你今日當場供辭爲實?”

“不敢再有狡言。”

丁梧亮這時倒睨見了毛維等人急怒的目光,但他只以爲這位還在氣惱晉王妃早前的當衆質疑。

他當日欲殺鄭遠一家滅口,根本沒有想過會受刑審,當然也不會與衆多從犯串供,再者丁梧亮從前哪有被押受審的經驗?怎會想到老爹會讓丁駟背這黑鍋,而就算他想到,也無法做到與丁駟口供完全一致,陸離將人犯分開詢問,又明知丁梧亮不敢攀咬晉王府,從二人口供中找到漏洞便是理所當然了。

接下來提審之人便是丁伍,他不知丁梧亮說了些什麼,供辭當然與丁駟一模一樣。

這下子別說豪貴子弟,便連馬大叔等平民都恍然大悟了。

陸離這才讓丁梧亮主僕三人同堂受詢,自是不顧毛維的複雜神色,申明主張:“三名主要嫌犯,供辭出入甚大,本審以爲,證辭均有隱瞞,丁駟、丁伍聲稱丁梧亮並不知情,然而丁梧亮卻一口咬定他是在爲丁伍瞞罪,而原告又堅稱丁梧亮當日在場,爲主使毆殺被害者,鑑於丁梧亮竟能供認兇器,與原告陳述相符,故本審支持原告供辭,毛府尹,嫌犯拒不認罪,依律可再施刑訊,今日不能審斷,此案延後再宣結果。”

不待毛維發表意見,丁梧亮先就急了,他可是看得清清楚楚,毛維受了晉王妃喝斥,卻連嘴都不敢還一句,這要是還被刑訊……

賀燁適時大笑兩聲:“甚好,本大王最感興趣之事,便是刑訊了。”

丁梧亮只覺毛骨悚然,竟當着衆人的面,一腳便踢響丁伍:“都是你這刁奴,是你這刁奴慫勇!”

第1225章 入冬第736章 王妃被長舌第679章 衝突第391章 問對之間第994章 這回真緊急了第524章 高樓相見第532章 趁火打劫第1372章 雷劈第1178章 心病第763章 財權第377章 南陽郡王第292章 又現楊叩玉第638章 赴藩第1163章 千里鏡第744章 應當死了第853章 衆人拾柴火焰高第558章 邵廣之悔第691章 露尾第342章 未嘗不知隱患第685章 殺來第333章 衙堂公審第907章 長公主的家事第482章 師生第1149章 攻潼關第797章 朝晞苑裡好熱鬧第282章 謝毛秘談第525章 告白第1306章 捉弄第263章 必須扳回顏面第902章 無關緊要的事第757章 不該惹第1026章 世子妃的“不幸”第524章 高樓相見第557章 別無選擇第993章 疫情洶洶第797章 朝晞苑裡好熱鬧第144章 六月晦日第4章 再聞舊事,怎不傷懷第906章 將亂第1253章 未平息第1283章 再也不見第388章 計逞第1220章 冥冥之中第1018章 王妃似“變心”第940章 大功告成?第1274章 柳青嵐第41章 瑩陽真人第1406章 還是想殺人第936章 風波與新歲齊近第124章 人爲第1268章 準才人、準女官第1045章 真正的殺人無形第1176章 第一招第695章 串謀故識第42章 兩個天才比高低第1397章 何懼沉淪第1003章 楊公自薦第240章 六娘還活着第901章 觸及第494章 難怪第207章 上崗的上崗,落榜的落榜第972章 衆口鑠金第5章 昔日名動京華第435章 公然求見第183章賀湛的應對第891章 驅逐舊僕第995章 舍藥第175章 不是爲了解救天子第267章 長安五子第103章 小九險傷第457章 情之一字第978章 雲州有變第600章 及冠了第1270章 新人第1046章 魯護之威第79章 七娘捱打第831章 元氏拜壽第85章 蕭氏的憂慮第241章 十一娘原來是“獅子”第980章 你也不是真智慧第218章 國民好叔父第1308章 後着第672章 奇特反應第843章 菜餚第33章 來自祖母的關注第1343章 殘局第210章 誰是居心不良第662章 兩撥訪客第1027章 謝瑩鬧夫家第1355章 大膽任知故第1186章 老戲骨第567章 小魚兒第357章 又一個執迷不悟第453章 姻緣第955章 王知禮的毒計第1185章 再見長安殿第1169章 又聞山梭崩第928章 針對的究竟是誰第915章 秦孺人的好算盤第195章 不可能的事
第1225章 入冬第736章 王妃被長舌第679章 衝突第391章 問對之間第994章 這回真緊急了第524章 高樓相見第532章 趁火打劫第1372章 雷劈第1178章 心病第763章 財權第377章 南陽郡王第292章 又現楊叩玉第638章 赴藩第1163章 千里鏡第744章 應當死了第853章 衆人拾柴火焰高第558章 邵廣之悔第691章 露尾第342章 未嘗不知隱患第685章 殺來第333章 衙堂公審第907章 長公主的家事第482章 師生第1149章 攻潼關第797章 朝晞苑裡好熱鬧第282章 謝毛秘談第525章 告白第1306章 捉弄第263章 必須扳回顏面第902章 無關緊要的事第757章 不該惹第1026章 世子妃的“不幸”第524章 高樓相見第557章 別無選擇第993章 疫情洶洶第797章 朝晞苑裡好熱鬧第144章 六月晦日第4章 再聞舊事,怎不傷懷第906章 將亂第1253章 未平息第1283章 再也不見第388章 計逞第1220章 冥冥之中第1018章 王妃似“變心”第940章 大功告成?第1274章 柳青嵐第41章 瑩陽真人第1406章 還是想殺人第936章 風波與新歲齊近第124章 人爲第1268章 準才人、準女官第1045章 真正的殺人無形第1176章 第一招第695章 串謀故識第42章 兩個天才比高低第1397章 何懼沉淪第1003章 楊公自薦第240章 六娘還活着第901章 觸及第494章 難怪第207章 上崗的上崗,落榜的落榜第972章 衆口鑠金第5章 昔日名動京華第435章 公然求見第183章賀湛的應對第891章 驅逐舊僕第995章 舍藥第175章 不是爲了解救天子第267章 長安五子第103章 小九險傷第457章 情之一字第978章 雲州有變第600章 及冠了第1270章 新人第1046章 魯護之威第79章 七娘捱打第831章 元氏拜壽第85章 蕭氏的憂慮第241章 十一娘原來是“獅子”第980章 你也不是真智慧第218章 國民好叔父第1308章 後着第672章 奇特反應第843章 菜餚第33章 來自祖母的關注第1343章 殘局第210章 誰是居心不良第662章 兩撥訪客第1027章 謝瑩鬧夫家第1355章 大膽任知故第1186章 老戲骨第567章 小魚兒第357章 又一個執迷不悟第453章 姻緣第955章 王知禮的毒計第1185章 再見長安殿第1169章 又聞山梭崩第928章 針對的究竟是誰第915章 秦孺人的好算盤第195章 不可能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