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讓對方放下心理包袱(1)

人類的眼睛會說話,利用眼神傳達信號

我們知道馬克思與恩格斯之間的偉大友誼,卻很少有人知道他們也曾經產生過疙瘩誤解,馬克思向恩格斯的道歉方法也是值得我們效仿的。

恩格斯的夫人瑪麗·白恩士因病逝世。恩格斯懷着極其悲痛的心情,寫信通知馬克思。馬克思當時正處於嚴重的家庭經濟危機中,他在回信中除了開頭的“關於瑪麗的噩耗,使我感到極爲意外,也極爲震驚”外,沒有表現出恩格斯所期待的同情與安慰,反而大念自己的苦經。恩格斯讀完信,又氣憤、又傷心,幾天後給馬克思寫了封信:“你自然明白,這次我自己的不幸和你對此冷冰冰的態度,使我完全不可能早些給你回信。我的一切朋友,包括相識的人在內,在這種使我極其悲痛的時刻對我表示的同情和友誼,都超出了我的預料,而你卻認爲這正是表現你那冷靜的思維方式的卓越性的時刻,那就悉聽尊便吧!”

馬克思收到這封措辭嚴厲的信後,心裡像壓了一塊大石頭那樣沉重,眼看二十年的友誼發生裂痕,他深深感到自己寫的那封信是大錯特錯,而現在又不是馬上能解釋清楚的時候。過了十天,他估計朋友已“冷靜”下來了,就寫信認錯,解釋情況,表明心跡:“在給你回信以前,我想還是稍微等一等爲好。一方面是你的情況,另一方面是我的情況,都妨礙我們‘冷靜地’考慮問題。”

“從我這方面來說,給你寫那封信是個大錯,信一發出我就後悔了。而這絕不是出於冷酷無情。我的妻子和孩子都可以作證:我收到你的那封信(清晨收到的)時極其震驚,就像我最親近的一個人去世一樣。而到晚上給你寫信的時候,則是處於完全絕望的狀態之中。”

恩格斯接到這封信,氣就消了,心頭的疙瘩解開了,他立刻深情地寫信告訴馬克思:“你最近的這封信已經把前一封信所留下的印象消除了,而且我感到高興的是,我沒有在失去瑪麗的同時再失去自己最老和最好的朋友。”

就這樣,兩位偉大人物的一次小小隔膜,在相互開誠佈公、坦率交換意見之下清除了。

即使再好的朋友,偶爾也會“拌嘴”。爲了一點小事,或爲了某個意見分歧而爭論起來,這是常有的事,這時要注意處理的態度和方法,否則,很可能產生朋友間的隔閡甚或信任危機。

如果因爲某事和朋友吵了架,要儘快地向對方道歉,這是解決問題的最好辦法。這種情況下,不要再計較誰是誰非,因爲有些事情,誰是誰非是很難分清的。這種時候,也不要太顧全面子。如果你真心實意地道歉了,一般對方也會痛痛快快地承認自己的過錯:“不,我也不對。”

真心實意地認錯、道歉,不必再推託其詞,尋找客觀原因,作過多辯解。即使的確有非解釋不可的原因,也必須在誠懇道歉之後再解釋一下,不應該一開始就爲自己申辯。否則這種道歉不但不會彌合裂痕,反而會加深你們之間的隔閡。

誠心的道歉,還應該語氣溫和,坦誠而不謙卑,以友好的目光凝視對方,並多用“對不起”、“請多包涵”、“得罪了”、“打擾了”等禮貌用語。道歉的語言要簡潔,簡單明瞭地表明自己的態度。如果對方表示諒解時,可表示感謝,切忌囉嗦、重複。

當對方正處在氣頭上,什麼話都聽不進去時,首先要通過第三人轉達歉意。當對方“風平浪靜”時,再當面道歉。如果僵持下去,常常會兩敗俱傷。如果覺得道歉的話一時實在難以說出口,也可以用別的方式代替,如買個小禮物,附上一封簡短的道歉信託人帶過去。見面時,和對方握握手,用眼光傳達一下歉意也能收到微妙的效果。

識破對方心理,從而贏得別人的信任

有一次,卡內基在紐約書籍出版商齊·馬·格林伯格舉行的晚宴上結識了一位著名的植物學家,他以前從來沒有和植物學家交談過。後來,卡內基寫下了這次交談的經歷:“我發現此人非常有魅力。老實說,我是恭恭敬敬地坐在椅子上聽他講述印度大麻和室內園藝的事的。他還跟我講了關於那些不屑一顧的土豆的事。我自己也有一個小小的家庭苗圃——他還善意地指導我如何解決我遇到的一些問題。”

“正如我所說的,我們是在參加一個晚宴,那裡當然有幾十位客人,但是我違背了所有的客套禮俗,對其他客人好像視而不見,只是一個勁地同那位植物學家一連談了好幾個小時。午夜來臨,我同所有的客人道了晚安之後就離開了。那位植物學家轉過身去對主人說了幾句恭維我的話,說我最富於魅力,說我如此如此,這般那般。最後,他說今晚和我聊得很帶勁,度過了一個愉快的晚上。”卡內基後來回憶說:“天哪!我幾乎什麼都沒有說。”

一個在三個小時內幾乎什麼話都沒有說的人,竟然會成爲很投機的交談夥伴,實在出人意料,但事實上又在情理之中。在植物學家來看,卡內基是把他作爲意氣相投的話友;而從卡內基來看,他本人只是一名忠實的聽衆,只是不斷地鼓勵他說話。

卡內基告訴那位植物學家,他受到了極好的款待和極大的收益——事實上也是這樣,他希望從植物學家那裡獲得所需要的那些知識。傾聽對方談話,有時會很容易地得到對方信任和好感。

從心理學角度來說,善於傾聽會使對方心情愉快,會換來對方的理解、信任和歡樂;會使對方吐露出內心的苦惱或喜悅;最重要的,它還能使說話者感覺到自身價值的存在,滿足了對方渴望被重視的自尊心理。雙方的交往也因此變得更愉快。但是,現實中許多人沒有耐心聽別人講話,因爲他們是“事業家,是大忙人”,生活節奏很快。我們不能否認,現代社會競爭激烈,一個想成功的人要做的事太多,整天往往是疲於奔波,因而時間一久,性情也變得急躁。對“傾聽”顯得膩煩,甚至別人剛一啓齒,還未等到對方把話說到正題上,就會予以否定,一口咬定沒興趣,然後以十分武斷的口氣闡述自己的觀點。

這類人往往是想通過“短、平、快”的方式。以雄辯的口才顯示自己的能力,在公開場合打下根基。但這樣做的結果,表面上看自己的目的好像達到了。事實上卻得不到別人的認同,無法建立真正的友誼,達到心靈的溝通。

認真地去傾聽對方的講話,就會使對方知道,你是把他們當作你感興趣的人來看待的,向他們傳遞了這種信息,或許就是你能賦予對方的最珍貴的禮物。當對方因爲你的傾聽而得到鼓勵時,不僅講述了他高興的事,同時也接受了你的情感。

泄露自己的秘密是贏得信任的絕佳技巧

有個人講了一件這樣的事:

“我有一次受某熟識的公司之託,代向某專家學者請求做一件工作,開始進行得非常順利,怎知不久該公司的經辦人突然來了一個令人感到莫名其妙的電話,說是某學者忽然改變了態度,拒絕繼續工作,雖然經過多方面的努力和勸說,還是無濟於事,甚至提高報酬、延長期限,亦無動於衷。

我只好親自去拜訪這位學者問個究竟,於是在某天的夜晚,我和該公司的經辦人到學者的家裡去造訪。不料這位學者所說的理由,完全出乎我的意料之外,他之所以說,恐怕自己不能履行公司方面所賦予的任務,而有不安,以及和公司的想法不能一致,其實都是由於對公司職員的說話方式有所不滿,總之,是爲了極細微的原因。

據我的判斷,想說服學者已不可能,在辭別回去的時候,我向與我同去的公司經辦人建議:究竟爲了什麼原因雖然還弄不清楚,但據我的觀察,恐怕是爲了一點細小的事故,覺得公司對他不信任。現在只有撇開工作不談,先設法向對方表示誠意和熱忱再說。”

怎料第二天早上天剛亮,這位公司的經辦人來電話告訴我說,學者已經答應繼續替公司工作了。原來自從我和他分手後,他知道學者馬上要出發去旅行,於是叫了一部計程車守候在學者的家門口,打算送學者到車站。他心想,事情能否挽回要看學者肯不肯坐他的車了,結果果然成功,學者的不信任感,因此而冰釋。”

想必很多人有類似的體驗,不是人的要求被拒絕,便是你的提議被打回票。當你不知道被拒絕和被打回票的原因時,與其像上面所舉的例子一樣,用各種方法去說服對方,不如用懷疑的態度,揣測對方心靈的深處對你一定存有不信任感,然後設法消除對你的不信任要來得有用。

第33章 透過行爲舉止(3)第32章 透過行爲舉止(2)第26章 洞悉對方深處潛藏的玄機(1)第1章 觀人於細微,察人於無形(1)第7章 “天機”由言語道出(2)第22章 藏巧於拙、鋒芒不露不是陰險狡詐(1)第3章 觀人於細微,察人於無形(3)第42章 透視職場心理操縱術(3)第5章 觀人於細微,察人於無形(5)第16章 透視舉止奧秘(2)第1章 觀人於細微,察人於無形(1)第10章 “天機”由言語道出(5)第26章 洞悉對方深處潛藏的玄機(1)第30章 洞察他人心理第4章 觀人於細微,察人於無形(4)第20章 潛移默化,莫讓心理效應破壞生活平衡(1)第13章 揭開人性內衣(3)第45章 鹿死誰手的對決(3)第30章 洞察他人心理第45章 鹿死誰手的對決(3)第44章 鹿死誰手的對決(2)第26章 洞悉對方深處潛藏的玄機(1)第38章 瓦解對方心理防線(2)第46章 綿裡藏針,柔中帶剛透(1)第7章 “天機”由言語道出(2)第43章 鹿死誰手的對決(1)第8章 “天機”由言語道出(3)第38章 瓦解對方心理防線(2)第20章 潛移默化,莫讓心理效應破壞生活平衡(1)第40章 透視職場心理操縱術(1)第23章 藏巧於拙、鋒芒不露不是陰險狡詐(2)第16章 透視舉止奧秘(2)第4章 觀人於細微,察人於無形(4)第20章 潛移默化,莫讓心理效應破壞生活平衡(1)第26章 洞悉對方深處潛藏的玄機(1)第25章 掌握爲人處世的策略,搶佔主動權(2)第12章 揭開人性內衣(2)第48章 綿裡藏針,柔中帶剛透(4)第5章 觀人於細微,察人於無形(5)第24章 掌握爲人處世的策略,搶佔主動權(1)第8章 “天機”由言語道出(3)第42章 透視職場心理操縱術(3)第6章 “天機”由言語道出(1)第48章 綿裡藏針,柔中帶剛透(4)第49章 感情背後的心理玄機(1)第9章 “天機”由言語道出(4)第9章 “天機”由言語道出(4)第2章 觀人於細微,察人於無形(2)第1章 觀人於細微,察人於無形(1)第34章 掌握辨心真招(1)第28章 讓對方放下心理包袱(1)第44章 鹿死誰手的對決(2)第37章 瓦解對方心理防線(1)第22章 藏巧於拙、鋒芒不露不是陰險狡詐(1)第30章 洞察他人心理第27章 洞悉對方深處潛藏的玄機(2)第3章 觀人於細微,察人於無形(3)第9章 “天機”由言語道出(4)第32章 透過行爲舉止(2)第49章 感情背後的心理玄機(1)第38章 瓦解對方心理防線(2)第23章 藏巧於拙、鋒芒不露不是陰險狡詐(2)第42章 透視職場心理操縱術(3)第8章 “天機”由言語道出(3)第26章 洞悉對方深處潛藏的玄機(1)第6章 “天機”由言語道出(1)第43章 鹿死誰手的對決(1)第1章 觀人於細微,察人於無形(1)第33章 透過行爲舉止(3)第24章 掌握爲人處世的策略,搶佔主動權(1)第2章 觀人於細微,察人於無形(2)第28章 讓對方放下心理包袱(1)第16章 透視舉止奧秘(2)第44章 鹿死誰手的對決(2)第5章 觀人於細微,察人於無形(5)第30章 洞察他人心理第5章 觀人於細微,察人於無形(5)第11章 揭開人性內衣(1)第1章 觀人於細微,察人於無形(1)第6章 “天機”由言語道出(1)第14章 揭開人性內衣(4)第6章 “天機”由言語道出(1)第2章 觀人於細微,察人於無形(2)第41章 透視職場心理操縱術(2)第49章 感情背後的心理玄機(1)第38章 瓦解對方心理防線(2)第28章 讓對方放下心理包袱(1)第4章 觀人於細微,察人於無形(4)第25章 掌握爲人處世的策略,搶佔主動權(2)第18章 識破謊言,讓虛僞欺詐者顯露真形(2)第20章 潛移默化,莫讓心理效應破壞生活平衡(1)第27章 洞悉對方深處潛藏的玄機(2)第11章 揭開人性內衣(1)第23章 藏巧於拙、鋒芒不露不是陰險狡詐(2)第34章 掌握辨心真招(1)第2章 觀人於細微,察人於無形(2)第1章 觀人於細微,察人於無形(1)第23章 藏巧於拙、鋒芒不露不是陰險狡詐(2)第2章 觀人於細微,察人於無形(2)
第33章 透過行爲舉止(3)第32章 透過行爲舉止(2)第26章 洞悉對方深處潛藏的玄機(1)第1章 觀人於細微,察人於無形(1)第7章 “天機”由言語道出(2)第22章 藏巧於拙、鋒芒不露不是陰險狡詐(1)第3章 觀人於細微,察人於無形(3)第42章 透視職場心理操縱術(3)第5章 觀人於細微,察人於無形(5)第16章 透視舉止奧秘(2)第1章 觀人於細微,察人於無形(1)第10章 “天機”由言語道出(5)第26章 洞悉對方深處潛藏的玄機(1)第30章 洞察他人心理第4章 觀人於細微,察人於無形(4)第20章 潛移默化,莫讓心理效應破壞生活平衡(1)第13章 揭開人性內衣(3)第45章 鹿死誰手的對決(3)第30章 洞察他人心理第45章 鹿死誰手的對決(3)第44章 鹿死誰手的對決(2)第26章 洞悉對方深處潛藏的玄機(1)第38章 瓦解對方心理防線(2)第46章 綿裡藏針,柔中帶剛透(1)第7章 “天機”由言語道出(2)第43章 鹿死誰手的對決(1)第8章 “天機”由言語道出(3)第38章 瓦解對方心理防線(2)第20章 潛移默化,莫讓心理效應破壞生活平衡(1)第40章 透視職場心理操縱術(1)第23章 藏巧於拙、鋒芒不露不是陰險狡詐(2)第16章 透視舉止奧秘(2)第4章 觀人於細微,察人於無形(4)第20章 潛移默化,莫讓心理效應破壞生活平衡(1)第26章 洞悉對方深處潛藏的玄機(1)第25章 掌握爲人處世的策略,搶佔主動權(2)第12章 揭開人性內衣(2)第48章 綿裡藏針,柔中帶剛透(4)第5章 觀人於細微,察人於無形(5)第24章 掌握爲人處世的策略,搶佔主動權(1)第8章 “天機”由言語道出(3)第42章 透視職場心理操縱術(3)第6章 “天機”由言語道出(1)第48章 綿裡藏針,柔中帶剛透(4)第49章 感情背後的心理玄機(1)第9章 “天機”由言語道出(4)第9章 “天機”由言語道出(4)第2章 觀人於細微,察人於無形(2)第1章 觀人於細微,察人於無形(1)第34章 掌握辨心真招(1)第28章 讓對方放下心理包袱(1)第44章 鹿死誰手的對決(2)第37章 瓦解對方心理防線(1)第22章 藏巧於拙、鋒芒不露不是陰險狡詐(1)第30章 洞察他人心理第27章 洞悉對方深處潛藏的玄機(2)第3章 觀人於細微,察人於無形(3)第9章 “天機”由言語道出(4)第32章 透過行爲舉止(2)第49章 感情背後的心理玄機(1)第38章 瓦解對方心理防線(2)第23章 藏巧於拙、鋒芒不露不是陰險狡詐(2)第42章 透視職場心理操縱術(3)第8章 “天機”由言語道出(3)第26章 洞悉對方深處潛藏的玄機(1)第6章 “天機”由言語道出(1)第43章 鹿死誰手的對決(1)第1章 觀人於細微,察人於無形(1)第33章 透過行爲舉止(3)第24章 掌握爲人處世的策略,搶佔主動權(1)第2章 觀人於細微,察人於無形(2)第28章 讓對方放下心理包袱(1)第16章 透視舉止奧秘(2)第44章 鹿死誰手的對決(2)第5章 觀人於細微,察人於無形(5)第30章 洞察他人心理第5章 觀人於細微,察人於無形(5)第11章 揭開人性內衣(1)第1章 觀人於細微,察人於無形(1)第6章 “天機”由言語道出(1)第14章 揭開人性內衣(4)第6章 “天機”由言語道出(1)第2章 觀人於細微,察人於無形(2)第41章 透視職場心理操縱術(2)第49章 感情背後的心理玄機(1)第38章 瓦解對方心理防線(2)第28章 讓對方放下心理包袱(1)第4章 觀人於細微,察人於無形(4)第25章 掌握爲人處世的策略,搶佔主動權(2)第18章 識破謊言,讓虛僞欺詐者顯露真形(2)第20章 潛移默化,莫讓心理效應破壞生活平衡(1)第27章 洞悉對方深處潛藏的玄機(2)第11章 揭開人性內衣(1)第23章 藏巧於拙、鋒芒不露不是陰險狡詐(2)第34章 掌握辨心真招(1)第2章 觀人於細微,察人於無形(2)第1章 觀人於細微,察人於無形(1)第23章 藏巧於拙、鋒芒不露不是陰險狡詐(2)第2章 觀人於細微,察人於無形(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