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藏巧於拙、鋒芒不露不是陰險狡詐(1)

在對手未曾警覺之前悄然抵達目標

在職場上,你工作出色,業績卓著;在商場上,你生意紅火,財興人旺;在仕途上,你平步青雲,春風得意……這自然是你得天獨厚的優勢。然而,這種優勢也容易成爲衆矢之的。正如在戰場上,敵人的炮火總是先對準暴露的目標。

凡事更多地暴露自己,就會更多地經受世間的風吹雨打。相對於隱蔽處的椽子來說,“出頭的椽子先爛”,這是一句老話,這在客觀世界中是不爭的事實。

莊子說:“山上的樹木長大了,自然用來做燃料;肉桂能食,所以遭到砍伐;膠漆有益,所以受到割取;人們都知道有用的作用,而不知道無用的作用。”他還總結說,河蚌因珍珠珍貴稀少而受傷害,狐狸因皮毛珍貴而被獵取。

一個人在社會上,如果不合時宜地過分張揚、賣弄,那麼不管他多麼優秀,都難免會遭到明槍暗箭的打擊和攻訐。清末一代權臣曾國藩年輕時曾鋒芒太露,因此處處遭人忌妒,受人暗算,連咸豐皇帝也不信任他,因此招來了種種指責與非議。南宋英雄岳飛,忠心可鑑,卻慘遭殺害。細究之,岳飛面對的是一個無能的皇帝,秦檜又是個賣國宰相,人家一門心思求和自保,岳飛卻要“直搗黃龍”,如此鋒芒畢露,又怎能躲過“風波亭”之劫?

鋒芒既然使那麼多的人身敗名裂,家破人亡,那麼如何才能既保有自己的優勢,又避免成爲攻擊的目標,就需要一套特別的處世謀略。

在戰爭題材的影片中,我們看到當敵機扔下炸彈時,或者當敵人打炮時,戰士們都要迅速臥倒,如果不及時臥倒,便很容易成爲敵人射擊的目標,該匍匐時且匍匐。

有許多時候,動物是人類的老師。比如說,人類通過觀察老虎捕獵的動作,體會到進攻時要注意隱藏,或裝出病態,顯示出無能力進攻的樣子,來矇蔽對方。爾後在對方毫無警覺和防範之時,突然出擊,致敵於死地。這不止在動物界,就是在人類社會也是最厲害的一招狠棋。

美國著名的玉蜀黍大王史坦雷先生在16歲的時候,是一家五金公司的收銀員。他每天都賣力工作,希望能通過自己的辛勤勞動步步高昇。他做起事來,永遠都抱着學習的態度,處處留意,一心想把工作做得最好。他希望以此能獲得經理的信任,提升他爲推銷員,可他萬萬沒想到經理並不欣賞他,也沒滿足他的要求,而對於史坦雷來說,憑自己的現有條件,到外面去找工作也很困難。因此,他只有忍氣吞聲繼續沉默下去以期學到更多的本事,掙到幹事業的資本,希望有朝一日開創自己的事業。他這樣苦幹了兩年,終於有了信心,也覺得自己可以單獨做事了,就在這時,他被喚進經理室遭到了一頓斥責,經理說:“老實說,你這種人根本不配做生意,我這裡用不着你了。”

這番話對於史坦雷來說,無異於平地響雷,可史坦雷卻平靜地對經理說:“你說我無用,這是你的自由,但這並不減損我絲毫的能力,無法磨滅我的意志,看着吧!遲早我要開一家公司,規模比你的大10倍。”

史坦雷在挫折中匍匐前行,並藉着這一次挫折的激勵,努力上進,幾年後,果然創造了驚人的成就。

該匍匐時且匍匐,並不是無原則無骨氣,而是識時務的理智之舉。匍匐前進是一門斗爭藝術,可以在對手未曾警覺之前悄然抵達目標。

不是陰險狡詐,而是一種策略

《孫子兵法》中說:兵者,詭道也。故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近而示之遠,遠而示之近。

兩軍對壘,聰明的將領常以假象造成對方之錯覺,能而示敵以不能,使敵人鬆懈戒心,而自身卻在積極準備,伺機制敵。本來能攻則守,有戰鬥力,卻故意佯裝不能攻、不能守、沒有戰鬥力的樣子,只是爲了最後一舉成功。

古時有“扮豬吃虎”的計謀,以此計施於強勁的敵手,在其面前儘量把自己的鋒芒收斂,“若愚”到像豬一樣,表面上百依百順,裝出一副爲奴爲婢的卑恭,使對方不起疑心,一旦時機成熟,即一舉把對手消滅了。

能而示之以不能,是相互關聯,互爲條件的。有能示不能,不能是假,能是本質,是基礎。這樣才能在敵方麻痹時伺機攻擊,戰而勝之。運用這一大智若愚術,是建立在對戰爭全局的全面把握基礎之上的,不是消極的,而是積極主動的。在現實生活中,爲了達到“制敵而不制於敵”的目的,也常採用這種方法。

生活中的智者一般都是善於示弱者。

小陳和小張一起進了公司。小陳是農村孩子,辛辛苦苦考上了上海的大學。據說他第一次坐火車上學時,是他爸爸騎自行車把他送到車站的;小張是上海小囡,學習優秀,技能多樣,一看就是精幹的樣子。兩人進了一個部門,遇到的是同一個部門經理,待遇卻大相徑庭。

經理覺得小陳實在是不容易,所以不忍心打擊這個艱難長大的孩子,小陳效率低,因爲他不熟悉上海;小陳業績差,因爲他在上海沒有根基。而小陳謙虛、誠懇,看見部門經理立刻把她當成了大人物,態度恭敬,爲人熱情。這些都在安慰着部門經理在職場上已經滄桑的心。

小張很敬業,工作上手很快,成績斐然,可是經理覺得這是應該的,遇到小張犯了一點錯誤,經理會說:“小張,這種錯誤你也會犯?聰明面孔白長了?”小張有點嬌氣,且大二就開始在大公司實習的她見過不少大人物,一個小小的部門經理還不在她崇拜的名單上,所以遇到經理批評她時,臉色就有點難看。她的臉色難看,經理的臉色自然也好看不了。

於是經理每次派給小陳的活總比小張的簡單,因爲他能力有限。工作業績評估的時候,小張聽見的讚揚也沒有小陳多,因爲小陳的態度好,主觀能動性強。小張很有點不甘心,其實小張應該看開一點。

看過《射鵰英雄傳》的細心者都會發現,郭靖之所以成爲郭靖,並不只是因爲黃蓉,而是他的傻與弱。在他成功的道路上,有無數的善良人心甘情願地爲他當鋪路石,黃蓉只是最大的那一塊而已。

想想吧,他四肢發達,頭腦簡單,所有的聰明人都把他當成弱者,忙不迭地爲他出謀劃策,江南七怪爲他貢獻了下半輩子,全真派老道守着內功心法不肯指點梅超風,可是卻不惜千里到他身邊手把手地教他;九陰真經、降龍十八掌是人人都想要的,卻無一例外地落到他的手上。而黃蓉的資質很好,洪七公硬是沒有把降龍十八掌傳給她,到了《神鵰俠侶》的時候,還差點兒成了一個壞人,她不是比小張還冤?

人們常說:傻人有傻福。爲什麼?因爲無論是聰明人還是傻人,都喜歡關照示弱者。

看似精明的人成功起來的確會難一些,因爲你還未開口,別人已經把你當成了假想敵,和防備着你的人合作總會有點難。或者周圍的人覺得你有不錯的資質,對你的期望過高也是一種阻力,因此你讓他們失望的概率會更高。

如此看來,人還是表現弱一點好,示弱,看似愚笨,實則聰明。人立身處事,不矜功自誇,自然就會很好地保護自己。

如果對方很剛硬,你可運用柔的策略

一個人再聰明也不宜鋒芒畢露,不妨謙虛一點;即使非常清楚明白也不宜過於表現,寧可用謙虛來收斂自己,再有能力也不宜過於激進,寧可以退爲進。如果能夠做到表面笨拙內心精明,外表含糊內心清楚,遇事以退爲進,那就掌握了處事保身的法寶。

明朝時,況鍾最初以小吏的低微身份追隨尚書呂震左右。況鍾雖是小吏,但頭腦精明,辦事忠誠。呂震十分欣賞他的才能,推薦他當主管,升郎中,最後出任蘇州知府。

初到蘇州,況鍾假裝對政務一竅不通,凡事問這問那。府裡的小吏們懷抱公文,個個圍着況鍾轉悠,請他批示。況鍾佯裝不知,瞻前顧後地詢問小吏,小吏說可行就批准,不行就不批准,一切聽從下屬的安排。這樣一來,許多官吏樂得手舞足蹈,各個眉開眼笑,說況鍾是個大笨蛋。過了三天,況鍾召集全府上下官員,一改往日溫柔愚笨之態,大聲責罵道:“你們這些人中,有許多奸佞之徒,某某事可行,他卻阻止我去辦;某某事不可行,他則慫恿我,以爲我是個糊塗蟲,耍弄我,實在太可惡了!”況鐘下令,將其中的幾個小吏捆綁起來一頓狠揍,鞭撻後扔到街上。

此舉使餘下的幾個下屬膽戰心驚,原來知府大人心裡明亮着呢!各個一改拖拉、懶散之風,積極地工作,從此蘇州得到大治,百姓安居樂業。

況鍾用外愚蒙蔽了對手,待到時機成熟,內智噴薄而出,好似僞裝成不會武功的叫花子,探明瞭對手的虛實後拔劍而出,一招制敵,乾淨利落。

還有這樣一段地方誌記載:古時候在我國北方邊陲,兩個部落之間發生爭戰,結果一個部落被打敗,勝利者決定殺死被打敗部落裡的十歲以上的所有男人,但有一個十四歲男孩卻倖免於難。

當一個首領將矛刺向臥伏在草叢中的這個男孩的時候,卻被另一個頭目制止住了,原因是這個大男孩看起來很愚鈍,當矛刺向他的時候,他仍然傻乎乎地看熱鬧,也不知求饒,更不知反抗和逃跑。於是,這個男孩僥倖活命,他與其他十歲以下的男童,被當做未來的奴隸留了下來。

但事實上,那個十四歲的男孩非但不傻,而且智慧超羣,他的名字叫關山,在他二十九歲的時候,他率領本族人最終殺敗了他的仇敵,報了血海深仇。當初若不是他裝出很呆滯、很柔弱的樣子,早就死於非命了。可見,在處境不利於自己生存和發展的時候,讓自己不引人注意或者不使人關注就能保全自己的有生力量,以圖東山再起,另謀大計。

我國曆史上的荀攸,出身於士族家庭,從小失去父母,是跟着祖父和叔父長大的。他外表愚鈍懦弱,內心卻機智勇敢。

十三歲時,祖父去世。過去祖父手下一個叫張權的官吏,主動找來要求爲祖父守基(孝)。荀攸對叔父說:“這個人臉上的神色反常,我猜他是做了什麼奸滑的事情!”叔父似乎明白了,就趁機盤問。果然張權是因殺了人,逃亡在外,想以守墓隱藏自身。

這件事傳了出去,大家對荀攸都另眼相看。後來荀攸在朝廷做了黃門侍郎。董卓作亂,荀攸參與了謀劃殺死董卓的事件,被關入獄。董卓被除掉後,荀攸纔出獄。

當時天下大亂,他有意尋找能夠安定天下的人主。曹操迎獻帝建都許昌後,聽說荀攸是個十分有才智的人,於是徵爲汝南太守,後又拜爲軍師。

荀攸覺得曹操是個可以與之共事的人,便甘願爲其所用。曹操得到了他,經常高興地對人誇獎荀攸說:“公達,不是一般的人!我能夠得與他議事,天下有什麼可憂慮的呢!”

這表現了曹操對他的嘉許和信任。

荀攸有着超人的智慧和謀略,不僅表現在政治鬥爭和軍事鬥爭中,也表現在安身立業、處理人際關係等方面。他在朝二十餘年,能夠從容自如地處理政治漩渦中上下左右的複雜關係,在極其殘酷的人事傾軋中,始終地位穩定,立於不敗之地。

第3章 觀人於細微,察人於無形(3)第23章 藏巧於拙、鋒芒不露不是陰險狡詐(2)第29章 讓對方放下心理包袱(2)第46章 綿裡藏針,柔中帶剛透(1)第41章 透視職場心理操縱術(2)第32章 透過行爲舉止(2)第11章 揭開人性內衣(1)第26章 洞悉對方深處潛藏的玄機(1)第44章 鹿死誰手的對決(2)第50章 感情背後的心理玄機(2)第1章 觀人於細微,察人於無形(1)第44章 鹿死誰手的對決(2)第38章 瓦解對方心理防線(2)第33章 透過行爲舉止(3)第32章 透過行爲舉止(2)第2章 觀人於細微,察人於無形(2)第24章 掌握爲人處世的策略,搶佔主動權(1)第8章 “天機”由言語道出(3)第44章 鹿死誰手的對決(2)第7章 “天機”由言語道出(2)第41章 透視職場心理操縱術(2)第21章 潛移默化,莫讓心理效應破壞生活平衡(2)第23章 藏巧於拙、鋒芒不露不是陰險狡詐(2)第29章 讓對方放下心理包袱(2)第34章 掌握辨心真招(1)第23章 藏巧於拙、鋒芒不露不是陰險狡詐(2)第34章 掌握辨心真招(1)第23章 藏巧於拙、鋒芒不露不是陰險狡詐(2)第20章 潛移默化,莫讓心理效應破壞生活平衡(1)第30章 洞察他人心理第31章 透過行爲舉止(1)第35章 掌握辨心真招(2)第35章 掌握辨心真招(2)第13章 揭開人性內衣(3)第39章 瓦解對方心理防線(3)第12章 揭開人性內衣(2)第27章 洞悉對方深處潛藏的玄機(2)第3章 觀人於細微,察人於無形(3)第15章 透視舉止奧秘(1)第47章 綿裡藏針,柔中帶剛透(3)第16章 透視舉止奧秘(2)第8章 “天機”由言語道出(3)第6章 “天機”由言語道出(1)第6章 “天機”由言語道出(1)第50章 感情背後的心理玄機(2)第47章 綿裡藏針,柔中帶剛透(3)第2章 觀人於細微,察人於無形(2)第48章 綿裡藏針,柔中帶剛透(4)第13章 揭開人性內衣(3)第6章 “天機”由言語道出(1)第50章 感情背後的心理玄機(2)第12章 揭開人性內衣(2)第8章 “天機”由言語道出(3)第1章 觀人於細微,察人於無形(1)第8章 “天機”由言語道出(3)第30章 洞察他人心理第22章 藏巧於拙、鋒芒不露不是陰險狡詐(1)第26章 洞悉對方深處潛藏的玄機(1)第9章 “天機”由言語道出(4)第21章 潛移默化,莫讓心理效應破壞生活平衡(2)第39章 瓦解對方心理防線(3)第8章 “天機”由言語道出(3)第47章 綿裡藏針,柔中帶剛透(3)第7章 “天機”由言語道出(2)第36章 掌握辨心真招(3)第12章 揭開人性內衣(2)第7章 “天機”由言語道出(2)第34章 掌握辨心真招(1)第37章 瓦解對方心理防線(1)第12章 揭開人性內衣(2)第42章 透視職場心理操縱術(3)第40章 透視職場心理操縱術(1)第8章 “天機”由言語道出(3)第19章 識破謊言,讓虛僞欺詐者顯露真形(3)第4章 觀人於細微,察人於無形(4)第42章 透視職場心理操縱術(3)第12章 揭開人性內衣(2)第42章 透視職場心理操縱術(3)第41章 透視職場心理操縱術(2)第24章 掌握爲人處世的策略,搶佔主動權(1)第29章 讓對方放下心理包袱(2)第11章 揭開人性內衣(1)第14章 揭開人性內衣(4)第15章 透視舉止奧秘(1)第35章 掌握辨心真招(2)第41章 透視職場心理操縱術(2)第45章 鹿死誰手的對決(3)第18章 識破謊言,讓虛僞欺詐者顯露真形(2)第10章 “天機”由言語道出(5)第43章 鹿死誰手的對決(1)第33章 透過行爲舉止(3)第22章 藏巧於拙、鋒芒不露不是陰險狡詐(1)第38章 瓦解對方心理防線(2)第1章 觀人於細微,察人於無形(1)第7章 “天機”由言語道出(2)第35章 掌握辨心真招(2)
第3章 觀人於細微,察人於無形(3)第23章 藏巧於拙、鋒芒不露不是陰險狡詐(2)第29章 讓對方放下心理包袱(2)第46章 綿裡藏針,柔中帶剛透(1)第41章 透視職場心理操縱術(2)第32章 透過行爲舉止(2)第11章 揭開人性內衣(1)第26章 洞悉對方深處潛藏的玄機(1)第44章 鹿死誰手的對決(2)第50章 感情背後的心理玄機(2)第1章 觀人於細微,察人於無形(1)第44章 鹿死誰手的對決(2)第38章 瓦解對方心理防線(2)第33章 透過行爲舉止(3)第32章 透過行爲舉止(2)第2章 觀人於細微,察人於無形(2)第24章 掌握爲人處世的策略,搶佔主動權(1)第8章 “天機”由言語道出(3)第44章 鹿死誰手的對決(2)第7章 “天機”由言語道出(2)第41章 透視職場心理操縱術(2)第21章 潛移默化,莫讓心理效應破壞生活平衡(2)第23章 藏巧於拙、鋒芒不露不是陰險狡詐(2)第29章 讓對方放下心理包袱(2)第34章 掌握辨心真招(1)第23章 藏巧於拙、鋒芒不露不是陰險狡詐(2)第34章 掌握辨心真招(1)第23章 藏巧於拙、鋒芒不露不是陰險狡詐(2)第20章 潛移默化,莫讓心理效應破壞生活平衡(1)第30章 洞察他人心理第31章 透過行爲舉止(1)第35章 掌握辨心真招(2)第35章 掌握辨心真招(2)第13章 揭開人性內衣(3)第39章 瓦解對方心理防線(3)第12章 揭開人性內衣(2)第27章 洞悉對方深處潛藏的玄機(2)第3章 觀人於細微,察人於無形(3)第15章 透視舉止奧秘(1)第47章 綿裡藏針,柔中帶剛透(3)第16章 透視舉止奧秘(2)第8章 “天機”由言語道出(3)第6章 “天機”由言語道出(1)第6章 “天機”由言語道出(1)第50章 感情背後的心理玄機(2)第47章 綿裡藏針,柔中帶剛透(3)第2章 觀人於細微,察人於無形(2)第48章 綿裡藏針,柔中帶剛透(4)第13章 揭開人性內衣(3)第6章 “天機”由言語道出(1)第50章 感情背後的心理玄機(2)第12章 揭開人性內衣(2)第8章 “天機”由言語道出(3)第1章 觀人於細微,察人於無形(1)第8章 “天機”由言語道出(3)第30章 洞察他人心理第22章 藏巧於拙、鋒芒不露不是陰險狡詐(1)第26章 洞悉對方深處潛藏的玄機(1)第9章 “天機”由言語道出(4)第21章 潛移默化,莫讓心理效應破壞生活平衡(2)第39章 瓦解對方心理防線(3)第8章 “天機”由言語道出(3)第47章 綿裡藏針,柔中帶剛透(3)第7章 “天機”由言語道出(2)第36章 掌握辨心真招(3)第12章 揭開人性內衣(2)第7章 “天機”由言語道出(2)第34章 掌握辨心真招(1)第37章 瓦解對方心理防線(1)第12章 揭開人性內衣(2)第42章 透視職場心理操縱術(3)第40章 透視職場心理操縱術(1)第8章 “天機”由言語道出(3)第19章 識破謊言,讓虛僞欺詐者顯露真形(3)第4章 觀人於細微,察人於無形(4)第42章 透視職場心理操縱術(3)第12章 揭開人性內衣(2)第42章 透視職場心理操縱術(3)第41章 透視職場心理操縱術(2)第24章 掌握爲人處世的策略,搶佔主動權(1)第29章 讓對方放下心理包袱(2)第11章 揭開人性內衣(1)第14章 揭開人性內衣(4)第15章 透視舉止奧秘(1)第35章 掌握辨心真招(2)第41章 透視職場心理操縱術(2)第45章 鹿死誰手的對決(3)第18章 識破謊言,讓虛僞欺詐者顯露真形(2)第10章 “天機”由言語道出(5)第43章 鹿死誰手的對決(1)第33章 透過行爲舉止(3)第22章 藏巧於拙、鋒芒不露不是陰險狡詐(1)第38章 瓦解對方心理防線(2)第1章 觀人於細微,察人於無形(1)第7章 “天機”由言語道出(2)第35章 掌握辨心真招(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