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藏巧於拙、鋒芒不露不是陰險狡詐(2)

那麼,荀攸是如何處世安身的呢?曹操有一段話很形象也很精闢地反映了荀攸的這一特別的謀略:“公達外愚內智,外怯內勇,外弱內強,不伐善,無施勞,智可及,愚不可及,雖顏子、寧武不能過也。”

建安十九年,荀攸在從徵孫權的途中善終而死。曹操知道後痛哭流涕,對他的品行推崇備至,荀攸被曹操讚譽爲謙虛的君子和完美的賢人,這都是他以智謀而明哲保身的結果。

所以,做人不必過於暴露鋒芒,要善於守拙。以守爲攻,以退爲進,同樣能夠把主動權掌握在手中,勝券在握。以愚示人,守拙處世,纔是真正的大智慧。

藏巧於拙鋒芒不露,韜光養晦

《陰符經》說:“性有巧拙,可以伏藏。”它告訴我們,善於伏藏是智者制勝的關鍵。一個不懂得伏藏的人,即使能力再強、智商再高也難以戰勝對手,甚至還會招來殺身之禍。

一個人在世上,氣焰是不能過於張揚的。三國時期的名士禰衡,年少輕狂,自詡天下名士,自以爲懷才不遇,自認爲胸懷有治國安邦之策,是經天緯地之才。但他骨子裡更多地是鄙視他人,孤高自傲。

禰衡先是大罵曹操,後又對被視爲上賓、待之大禮的黃祖出言不遜,惡語相傷。而當時羣雄逐鹿,龍爭虎鬥大浪淘沙,正值用人之際,以禰衡之才,而不被見用於曹操、劉表,反而身死名喪,這就是因爲他不懂得收斂鋒芒。做人切忌恃才狂放,恃才自傲,不知饒人。鋒芒太露容易遭人嫉恨,更容易樹敵。功高震主不知給多少人招來殺身大禍。

常言“滿瓶水不響、半瓶水響叮噹”,一個有真才實學的人絕不會自詡誇耀,一個具有才華的人,最好是能保持深藏不露的態度。

中國舊時的店鋪,在店面上是不陳列貴重貨物的,店主總是把它們收藏起來。只有遇到有錢又識貨的人,才告訴他們好東西在裡面。倘若隨便將上等商品擺放在明面上,豈有賊不惦記之理?不僅是商品,人的才能也是如此。俗話說“滿招損,謙受益”,才華出衆而又喜歡自我炫耀的人,必然會招致別人的反感,吃大虧而不自知。所以,無論纔能有多高,都要善於隱匿,即達到“似無實有”的境界。

李白有一句耐人尋味的詩,叫“大賢虎變愚不測,當年頗似尋常人”,揭示了另一種意義上的保藏用晦的處世法。這是指在一些特殊的場合,人要有猛虎伏林、蛟龍沉潭那樣的伸屈變化之胸懷,讓他人難以預測,而自己則可在此期間從容行事。生活中常見到這種深藏不露者,他們對任何事情都不會做出明確的表示,對任何人的態度都是大致相同的,這就叫做有城府。城府深的人不願意叫別人知道自己的心思,並且善於通過各種各樣的方式來保護自己,人們管這種人叫做深藏不露的人。

洪應明《菜根譚》:“藏巧於拙,用晦而明,寓清於濁,以屈爲伸,真涉世之一壺,藏身之三窟也。”

一個人要想擁有足以藏身的三窟,作爲自己處世的安全之道,第一除了要藏巧於拙鋒芒不露之外,第二還要有韜光養晦不使人知道自己才華的修養功夫。善於在心靈深處修煉之人都會嚴格要求自己提高心性,說話做事皆合乎道與義,不自誇其智,不露其才,不妄加評論他人之長短,凡事忍讓,不驕不餒,這是一種遠遠高出世人的處世境界。

在暗中修煉自己的心理戰術

在一個羣體或團隊中,人人都希望自己首先“邁出衆人行列”,成爲脫穎而出的佼佼者。但社會競爭又暗藏着一個法則:如果一個羽翼未豐的人積貯的能量尚不夠,是萬不可輕易嶄露頭角、過早捲入殘酷的社會競爭的。在這種時候,做事不需要盡在明處用勁,需要“暗功夫”。

社會越是發展,競爭就越是激烈。而競爭一方面靠本事,一方面也靠做人的姿態;沒本事固然難以在競爭中取勝,但光有本事而沒有合適的姿態,也可能導致“出師未捷身先死”的悲劇。

不妨看看許多成功者,成功前默默奮鬥了幾十年,他們的秘訣是:在暗中修煉自己,做人不張揚。不張揚做人,往往無人打攪你,你儘可以靜心地做你想做的事。

她是從一個不被關注的職位上成長起來的,二十年前她的工作是洗廁所。有人認爲馬桶髒,馬桶中的水是不可以喝的;但她認爲馬桶不髒,只要仔細清洗,馬桶裡的水照樣可以喝,也就是說,只有馬桶中的水達到可以喝的潔淨程度,纔算是把馬桶抹洗得“光潔如新”了。

“就算一生洗廁所,也要做一名最出色的洗廁人!”

這是她的誓言,正是由於這樣的信念,她的工作質量也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高水平,當然她也多次喝過廁水。從此,她很漂亮地邁好了人生第一步;從此,她踏了成功之路,開始了不斷走向成功的人生歷程。

幾十年光陰一瞬而過,如今她已是日本一家著名商社的董事長。她的名字叫家田惠子。

在這裡,她受到了鍛鍊,也經受了考驗,正是在這個卑微的位置上,她長成了參天大樹。

在不被人關注的崗位上工作,很少與別人發生矛盾,你的秘密也不容易被人知曉,你可以節省許多寶貴的時間——用來應付不必要的煩惱的時間,來靜心地做自己的事,而不會有人來妨礙你。

有些大作家、大學者怕的就是經常有人來打擾自己,有時不得不掛上“謝絕來訪”的牌子,才能免去那些被騷擾的煩惱。

歷史上的蘇秦、張良、諸葛亮大都是在這樣的環境中修煉成曠世之才的。所以我們要幹一項事業,在實力和規模還不足以搏擊長空的時候,就不能與人家硬拼,而應該在不顯山不露水中悄然發展。

因此,無論我們是身在職場,還是商場,有時老闆和上司會將我們安排到不被人關注的地方,千萬不要認爲這是對自己的貶謫或懲罰,殊不知這恰好爲我們提供了一個打造意志、養精蓄銳的契機,誰說這不是一種福分呢?

利用沉默讓對手畏懼

大多數時候,話說得多了,人就會智窮辭窮,莫不如守住心中的想法什麼也不說更有力量,因爲沉默能讓人覺得充滿暗示。

《紅樓夢》中的女主角之一薛寶釵,她的沉默就讓她博得了賈府上上下下一致的喜愛,人多謂黛玉所不及,而且寶釵行爲豁達,隨份從時,不比黛玉孤高自許,目無下塵,故比黛玉大得下人之心。便是那些小丫頭們,亦多喜與寶釵去玩。在最後爲寶玉選妻的時候,這一點也成爲兩人分高下、論條件的一個內容。

沉默可以讓人進退自如。因爲沉默能夠全面正確地觀察和洞悉周圍的一切;能夠遠離你死我活的龍爭虎鬥;能夠不得罪任何人,不給自己樹敵;能夠修煉自己的心性,成就人生美德;能夠讓對手摸不清自己的實力;能夠在主動出擊時讓敵人措手不及……

沉默爲金。只有懂得沉默,適時地保持沉默,才能平安地在詭譎的社會中生存下去。

綜觀歷史長河,我們會發現,那厚重的史書是用鮮血寫就的。沉默的反面——多言的結果往往就是一個字“死”。通常一個人把別人說贏了,並沒有什麼巨大的意義,卻會把對方逼急了,做出暴力行爲。很多人講話滔滔不絕,好像天下公理都被他們說盡了,殊不知他們在最得意的時候往往會遭到迎頭一擊。

三國時期的著名才子楊修,思維敏捷,才華過人。但是有一個最大的毛病——恃才狂放,不懂得沉默是福、寡言保身的道理,最終招致殺身之禍。

在曹劉兩軍在漢水一帶對峙,曹操進退兩難的時候,適逢庖官送來雞湯。看到碗底有雞肋,曹操有感於懷,正在沉吟間,夏侯惇入帳詢問夜間號令。

曹操隨口說:“雞肋!雞肋!”

時任行軍主簿的楊修聽到口令後,就叫隨行軍士收拾行裝,準備歸程。夏侯惇大驚忙前去詢問。楊修解釋說:“雞肋者,食之無肉,棄之有味,今進不能勝,退恐人笑,在此無益,來日魏王必班師矣。”

夏侯惇很是信服,於是營中諸將紛紛打點行李。曹操知道後,勃然大怒以擾亂軍心之罪,把楊修斬了。

當然,楊修的死不僅僅是因爲這一件事,他屢次猜中曹操的心思,犯了人臣之大忌。楊修之死,給後人留下了重要的啓示。那就是越有才華就越要沉默守拙,尤其是面對領導時,就更要小心翼翼,永遠不要讓領導覺得你處處在他之上,他處處不如你。當然,還有一點啓示,即無論在什麼場合,只有你一個人看明白的事情,最好不要點破。有很多事情都是知道得越少越好。

在大智者看來,楊修其實只是小聰明。大智者雖心裡明白而不隨便表露出來,絕不是表現得比別人聰明。

自古以來,無智者無罪,很多時候,正是因爲知道得太多,又不懂得藏拙,才招致禍患的。

我們都知道沉默是金,但是很多人卻往往做不到這一點,而釀成無法彌補的錯誤。老子說“多言數窮”,一個“窮”字道出了話多之人的窘迫——話越多,就越窘迫。那又何必逼自己窘迫呢?所以大多數時候多言是不必要的,多言必多心,多言必多事,多言必多禍。

第19章 識破謊言,讓虛僞欺詐者顯露真形(3)第39章 瓦解對方心理防線(3)第9章 “天機”由言語道出(4)第1章 觀人於細微,察人於無形(1)第46章 綿裡藏針,柔中帶剛透(1)第49章 感情背後的心理玄機(1)第50章 感情背後的心理玄機(2)第22章 藏巧於拙、鋒芒不露不是陰險狡詐(1)第27章 洞悉對方深處潛藏的玄機(2)第25章 掌握爲人處世的策略,搶佔主動權(2)第46章 綿裡藏針,柔中帶剛透(1)第4章 觀人於細微,察人於無形(4)第46章 綿裡藏針,柔中帶剛透(1)第17章 識破謊言,讓虛僞欺詐者顯露真形(1)第43章 鹿死誰手的對決(1)第31章 透過行爲舉止(1)第45章 鹿死誰手的對決(3)第22章 藏巧於拙、鋒芒不露不是陰險狡詐(1)第4章 觀人於細微,察人於無形(4)第5章 觀人於細微,察人於無形(5)第2章 觀人於細微,察人於無形(2)第9章 “天機”由言語道出(4)第6章 “天機”由言語道出(1)第21章 潛移默化,莫讓心理效應破壞生活平衡(2)第35章 掌握辨心真招(2)第27章 洞悉對方深處潛藏的玄機(2)第43章 鹿死誰手的對決(1)第9章 “天機”由言語道出(4)第23章 藏巧於拙、鋒芒不露不是陰險狡詐(2)第43章 鹿死誰手的對決(1)第22章 藏巧於拙、鋒芒不露不是陰險狡詐(1)第38章 瓦解對方心理防線(2)第45章 鹿死誰手的對決(3)第16章 透視舉止奧秘(2)第30章 洞察他人心理第11章 揭開人性內衣(1)第30章 洞察他人心理第2章 觀人於細微,察人於無形(2)第50章 感情背後的心理玄機(2)第39章 瓦解對方心理防線(3)第24章 掌握爲人處世的策略,搶佔主動權(1)第40章 透視職場心理操縱術(1)第5章 觀人於細微,察人於無形(5)第19章 識破謊言,讓虛僞欺詐者顯露真形(3)第3章 觀人於細微,察人於無形(3)第1章 觀人於細微,察人於無形(1)第20章 潛移默化,莫讓心理效應破壞生活平衡(1)第27章 洞悉對方深處潛藏的玄機(2)第1章 觀人於細微,察人於無形(1)第40章 透視職場心理操縱術(1)第6章 “天機”由言語道出(1)第10章 “天機”由言語道出(5)第24章 掌握爲人處世的策略,搶佔主動權(1)第4章 觀人於細微,察人於無形(4)第18章 識破謊言,讓虛僞欺詐者顯露真形(2)第24章 掌握爲人處世的策略,搶佔主動權(1)第15章 透視舉止奧秘(1)第45章 鹿死誰手的對決(3)第6章 “天機”由言語道出(1)第15章 透視舉止奧秘(1)第45章 鹿死誰手的對決(3)第41章 透視職場心理操縱術(2)第32章 透過行爲舉止(2)第28章 讓對方放下心理包袱(1)第47章 綿裡藏針,柔中帶剛透(3)第27章 洞悉對方深處潛藏的玄機(2)第17章 識破謊言,讓虛僞欺詐者顯露真形(1)第10章 “天機”由言語道出(5)第48章 綿裡藏針,柔中帶剛透(4)第11章 揭開人性內衣(1)第15章 透視舉止奧秘(1)第11章 揭開人性內衣(1)第21章 潛移默化,莫讓心理效應破壞生活平衡(2)第27章 洞悉對方深處潛藏的玄機(2)第3章 觀人於細微,察人於無形(3)第28章 讓對方放下心理包袱(1)第25章 掌握爲人處世的策略,搶佔主動權(2)第19章 識破謊言,讓虛僞欺詐者顯露真形(3)第49章 感情背後的心理玄機(1)第41章 透視職場心理操縱術(2)第34章 掌握辨心真招(1)第23章 藏巧於拙、鋒芒不露不是陰險狡詐(2)第47章 綿裡藏針,柔中帶剛透(3)第4章 觀人於細微,察人於無形(4)第18章 識破謊言,讓虛僞欺詐者顯露真形(2)第32章 透過行爲舉止(2)第31章 透過行爲舉止(1)第24章 掌握爲人處世的策略,搶佔主動權(1)第5章 觀人於細微,察人於無形(5)第30章 洞察他人心理第29章 讓對方放下心理包袱(2)第8章 “天機”由言語道出(3)第39章 瓦解對方心理防線(3)第15章 透視舉止奧秘(1)第38章 瓦解對方心理防線(2)第4章 觀人於細微,察人於無形(4)第22章 藏巧於拙、鋒芒不露不是陰險狡詐(1)
第19章 識破謊言,讓虛僞欺詐者顯露真形(3)第39章 瓦解對方心理防線(3)第9章 “天機”由言語道出(4)第1章 觀人於細微,察人於無形(1)第46章 綿裡藏針,柔中帶剛透(1)第49章 感情背後的心理玄機(1)第50章 感情背後的心理玄機(2)第22章 藏巧於拙、鋒芒不露不是陰險狡詐(1)第27章 洞悉對方深處潛藏的玄機(2)第25章 掌握爲人處世的策略,搶佔主動權(2)第46章 綿裡藏針,柔中帶剛透(1)第4章 觀人於細微,察人於無形(4)第46章 綿裡藏針,柔中帶剛透(1)第17章 識破謊言,讓虛僞欺詐者顯露真形(1)第43章 鹿死誰手的對決(1)第31章 透過行爲舉止(1)第45章 鹿死誰手的對決(3)第22章 藏巧於拙、鋒芒不露不是陰險狡詐(1)第4章 觀人於細微,察人於無形(4)第5章 觀人於細微,察人於無形(5)第2章 觀人於細微,察人於無形(2)第9章 “天機”由言語道出(4)第6章 “天機”由言語道出(1)第21章 潛移默化,莫讓心理效應破壞生活平衡(2)第35章 掌握辨心真招(2)第27章 洞悉對方深處潛藏的玄機(2)第43章 鹿死誰手的對決(1)第9章 “天機”由言語道出(4)第23章 藏巧於拙、鋒芒不露不是陰險狡詐(2)第43章 鹿死誰手的對決(1)第22章 藏巧於拙、鋒芒不露不是陰險狡詐(1)第38章 瓦解對方心理防線(2)第45章 鹿死誰手的對決(3)第16章 透視舉止奧秘(2)第30章 洞察他人心理第11章 揭開人性內衣(1)第30章 洞察他人心理第2章 觀人於細微,察人於無形(2)第50章 感情背後的心理玄機(2)第39章 瓦解對方心理防線(3)第24章 掌握爲人處世的策略,搶佔主動權(1)第40章 透視職場心理操縱術(1)第5章 觀人於細微,察人於無形(5)第19章 識破謊言,讓虛僞欺詐者顯露真形(3)第3章 觀人於細微,察人於無形(3)第1章 觀人於細微,察人於無形(1)第20章 潛移默化,莫讓心理效應破壞生活平衡(1)第27章 洞悉對方深處潛藏的玄機(2)第1章 觀人於細微,察人於無形(1)第40章 透視職場心理操縱術(1)第6章 “天機”由言語道出(1)第10章 “天機”由言語道出(5)第24章 掌握爲人處世的策略,搶佔主動權(1)第4章 觀人於細微,察人於無形(4)第18章 識破謊言,讓虛僞欺詐者顯露真形(2)第24章 掌握爲人處世的策略,搶佔主動權(1)第15章 透視舉止奧秘(1)第45章 鹿死誰手的對決(3)第6章 “天機”由言語道出(1)第15章 透視舉止奧秘(1)第45章 鹿死誰手的對決(3)第41章 透視職場心理操縱術(2)第32章 透過行爲舉止(2)第28章 讓對方放下心理包袱(1)第47章 綿裡藏針,柔中帶剛透(3)第27章 洞悉對方深處潛藏的玄機(2)第17章 識破謊言,讓虛僞欺詐者顯露真形(1)第10章 “天機”由言語道出(5)第48章 綿裡藏針,柔中帶剛透(4)第11章 揭開人性內衣(1)第15章 透視舉止奧秘(1)第11章 揭開人性內衣(1)第21章 潛移默化,莫讓心理效應破壞生活平衡(2)第27章 洞悉對方深處潛藏的玄機(2)第3章 觀人於細微,察人於無形(3)第28章 讓對方放下心理包袱(1)第25章 掌握爲人處世的策略,搶佔主動權(2)第19章 識破謊言,讓虛僞欺詐者顯露真形(3)第49章 感情背後的心理玄機(1)第41章 透視職場心理操縱術(2)第34章 掌握辨心真招(1)第23章 藏巧於拙、鋒芒不露不是陰險狡詐(2)第47章 綿裡藏針,柔中帶剛透(3)第4章 觀人於細微,察人於無形(4)第18章 識破謊言,讓虛僞欺詐者顯露真形(2)第32章 透過行爲舉止(2)第31章 透過行爲舉止(1)第24章 掌握爲人處世的策略,搶佔主動權(1)第5章 觀人於細微,察人於無形(5)第30章 洞察他人心理第29章 讓對方放下心理包袱(2)第8章 “天機”由言語道出(3)第39章 瓦解對方心理防線(3)第15章 透視舉止奧秘(1)第38章 瓦解對方心理防線(2)第4章 觀人於細微,察人於無形(4)第22章 藏巧於拙、鋒芒不露不是陰險狡詐(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