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推進農業可持續發展的着力點
推進農業可持續發展,根本出路在於加快轉變農業發展方式,實現“三個轉變”,即由數量增長爲主轉到數量質量效益並重上來,由主要依靠物質要素投入轉到依靠技術創新和提高勞動者素質上來,由主要依靠拼資源拼消耗轉到可持續發展上來,走中國特色新型農業現代化道路。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重點做到五個“更加註重”。
第一,更加註重創新農業經營方式,加快培育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構建現代農業經營體系。近年來大量涌現的新型經營主體給傳統農業注入了生機和活力,成爲推進農業現代化的生力軍、重要載體和引領力量。“新型農業經營主體+農業社會化服務”,將是建設現代農業的理想格局。
第二,更加註重優化調整農業產業結構,促進糧經飼統籌、農牧漁結合、種養加一體、一二三產融合,構建現代農業產業體系。推進農業可持續發展,要立足各地資源稟賦,充分發揮比較優勢,因地制宜,宜糧則糧、宜經則經、宜草則草、宜牧則牧、宜漁則漁,提高農業生產與資源環境匹配度。這就需要優化調整農業產業結構,發展適應性農業,而不是對抗性農業。
第三,更加註重農產品質量安全,推進標準化綠色化生產,構建現代農業生產體系。近年來,我國農產品質量安全水平穩步提升、總體向好,但在一些地方和領域問題隱患仍較突出。爲此,要堅持“產出來”與“管出來”兩手抓、兩手硬,一方面大力推進規模化、標準化、綠色化、品牌化生產,實現生產源頭可控制,另一方面推進專項整治、社會共治,建立監管體系和可追溯體系,實現“從田頭到餐桌”全程可追溯。
第四,更加註重農業科技創新,加快培育新型職業農民,提升農業綜合生產能力。一要做大做強民族種業,扶持培育一大批育繁推一體化的種子企業;二要大力推進農業機械化,到2020年主要農作物耕種收綜合機械化水平達到68%以上;三要大力推進農業信息化,積極發展農業電商、“互聯網+”等新型業態,促進信息化與農業現代化融合發展;四要大力培育新型職業農民。
第五,更加註重統籌利用兩個市場兩種資源,既支持國內保供給、保生態,又保護國內產業發展和農民利益。我國是農產品生產大國,也是消費大國,在“以我爲主、立足國內”的前提下,適度進口一些國內緊缺、不具備比較優勢的農產品是必要的。我們不反對進口,關鍵是搞好進出口調控,兼顧農業產業發展和農民就業增收。同時,支持有比較優勢的農產品出口,鼓勵農業“走出去”,參與國際競爭與合作。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