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8.第58章 恨遲也

第58章 恨遲也

來得兀然,去也突然。

僅僅是一刻鐘後,進入士家營地的天子曹叡便陰沉着臉走了出來。

且不顧現今是喬裝扮作秦朗侍從的身份,不理會是否會讓那屯田主官生疑,不等夏侯惠向秦朗聲稱此地士家沒有合適人選等言辭走個過場,便徑自步出官署,躍上戰馬往許昌宮疾馳而歸。

繼位多年且歷經過大起大落的他猶如此失態,那是因爲他大受震驚。

依着常理而言,剛秋收過後的暮秋時節很閒暇,且沒有戰事的情況之下,士家們理應優哉遊哉、倍感歲月靜好纔對。

然而,待他進入營地後,第一個感覺就是死寂。

實在太安靜了。

沒有人走動,沒有人閒談,沒有人忙碌,就連一些懵懂稚童都沒有相互追逐玩耍,整個營地就如一潭死水般波紋不驚。

也讓曹叡感受了一種抑鬱於胸的壓抑。

因爲在他走走看看的時候,那些士家表現出了一種萬事皆不關己的漠然,就連對陌生人到來而新奇打量一眼的興趣都沒有。

且曹叡很篤定,那不是淡然處之的從容,而是了無生趣的麻木!

對一切事物都失去了希望的麻木。

他們就猶如那被圈養、等着被宰殺的牛羊一般。

哦,不對。

待宰殺的牛羊偶爾還會叫喚幾聲,而那些士家麻木到連聲音不想發出來了。

但卻無聲勝有聲!

乃大音希聲!

令曹叡覺得振聾發聵。

因爲這種無聲的生無可戀,顛覆了他先前的認知,撕開了魏國國力蒸蒸日上、黎庶安居樂業的華麗外衣,讓他看到了苦難、不公、欺凌以及民不聊生!

所以,他不想再看下去了。

也極爲罕見的失態了。

策馬歸來之途他沒有與秦朗或夏侯惠攀談的興趣,歸來許昌宮後更是直接進入了氈殿,許久之後才讓侍宦出來聲稱今日頗爲睏乏,讓秦朗與夏侯惠自行歸去歇下。

對此,秦朗很是迷茫。

從依着天子的囑咐引衆人前去扶溝縣,再到目睹天子帶着滿臉陰沉而歸,他始終弄不清楚到底發生了什麼。

只是隱隱覺得有些不好的事情已然發生。

只不過,他並不糾結。

性情素來謹慎的他,在伴君這方面頗有心得,對不該知道的事情就從不過問;對已然知道的事情從不置喙。

保持緘默,便能獨善其身。

是故,在侍宦傳詔後,他只是與夏侯惠隨意客套了幾句,便自行歸營地歇下了。

無獨有偶。

夏侯惠同樣也沒有心思去揣測天子曹叡的心意。

有些事情,時間會給出答案。

他已然讓天子看到了魏國的沉痾積弊,而天子怎麼想、怎麼做,不是他能左右的,他只能靜觀其變、坐等答案。

再者,他也很睏乏啊~

一路兼程從淮南趕來,又隨着天子曹叡奔波了上百里,哪還有精力去理會這些。

萬事等翌日再說罷。

故而,他問了值守甲士,尋到夏侯和的臨時住處,隨意吃了點東西果腹與沐浴過後,便沉沉睡了過去。

天子曹叡自是無眠的。

他歸氈殿後連暮食都不用,獨自呆呆的枯坐了至半宿,沒人知道他在想些什麼。

只有當夜值守的侍宦才知道,在夜半時分,數位校事被召入了氈殿,約莫半刻鐘後便神色肅穆而出,以天子手令帶着數十甲士匆匆離開了許昌宮,消失在夜色中。

翌日,將近卯時。

沉沉睡了一夜的夏侯惠準時醒來,起身伸了個懶腰,讓各關節爆出一陣響聲,頓感渾身舒泰、精神抖擻。

待步出軍帳,卻發現夏侯和已然在外擺了個案幾,正慢理斯條的吃食着。

見他出來了,便徑直往左側一指,“六兄,那邊可洗漱。”

“好。”

待洗漱罷,夏侯惠也擠在案几前盤膝而坐,隨意執箸大口扒拉。

吃相猶如軍中鄙夫那般粗魯。

也讓夏侯和搖頭苦笑了幾聲,沒了什麼食慾,索性,放下竹箸起身去淨口了,纔過來有一句沒一句的說着。

“六兄,侍中吳季重六月時病故了,諡號被公卿定爲‘醜’。因六兄先前在朝堂上彈劾吳季重,吳溫舒便以爲其父抑鬱病故與六兄有干係,故而常有詆譭六兄之言。不過,頗有趣的是,司馬子元雖與吳溫舒相善,但卻常斥彼言行無狀,不乏維護六兄之言。”

司馬師出聲維護我?

不想,自從我赴淮南後與他斷了書信往來,他倒還頗念相交一場的情分。

聞言,夏侯惠略微揚眉,只是輕輕“嗯”的一聲。

至於吳應的詆譭,跳樑小醜罷了,不足掛齒。

“陛下曾與大兄閒談,亦囑大兄莫要再排斥六兄,然大兄猶不釋懷,與他人言談之際,常斥六兄不肖,有辱家門。”

呃,大兄還在惦記着與我撇清關係呢~

挺好的。

“依六兄出洛陽前所請,王常侍前些時日轉贈了些許孤本抄錄於我,六兄若是遇見王常侍了,莫忘了作謝。”

在夏侯和的絮絮叨叨中,夏侯惠用完朝食,取了清水淨口後,正想着要不要前去氈殿前恭候天子曹叡的召喚,卻是不想,此時一侍宦正疾行而來。

人未至跟前,聲先至,“陛下有召,還請夏侯將軍隨我即可覆命。”

言罷,見忝爲散騎侍郎的夏侯和也整理衣冠,打算一併前去伴駕時,侍宦便又低聲了加了句,“夏侯散騎,陛下今日不署政事,有令諸近臣無需伴駕。”

呃~

好吧。

夏侯和點了點頭,目視着六兄遠去的背影,一時不知要去作什麼。

待沉吟片刻,他便大步往許昌宮內而去。

此番天子東巡,中書省與尚書檯皆有僚佐隨行,署事的地點就在安在許昌宮內。

而夏侯和要去尋的人,乃是中書侍郎王基。

爲了辯論經學。

緣由是散騎常侍王肅在撰寫經學註解時,時常改易鄭玄的學說;而作爲青州人的王基,則是鄭學的擁護者,因此在朝時經常與王肅據理而爭,不乏爭論之時。夏侯和清辯有才論,又因爲王肅長女已然與夏侯惠定親之故,便也時常尋時機與王基辯論。

不同的是,王肅與王基之爭隱隱有撕破臉皮之跡,但夏侯和與王基的辯論,則是很純粹的學術探討。

二人雖然對經義的理解不同,但卻惺惺相惜、交情頗善。

自然,這些與夏侯惠無關。

被急召去的他,趕到氈殿之際,恰逢天子曹叡正在秦朗以及虎衛的簇擁下,將去檢閱驍騎營。見他到了也不二話,徑直揮手讓他跟上。

驍騎營,前身是虎豹騎。

自從曹魏代漢後,虎豹騎便成爲了天子親軍,且分出一部分擴建成驍騎營,隸屬中(禁)軍。

可以說,當今魏國最精銳的騎兵,驍騎營乃是當仁不讓。

但天子曹叡檢閱之時,臉上卻沒有多少喜色。

待下詔饗驍騎營將士以及定下翌日便讓秦朗引兵先歸洛陽後,他纔對身側的夏侯惠感慨出了緣由,“唉,魏雖有武騎千羣,而與蜀吳者無所用也。”

原來如此。

的確,魏國幾佔盡養馬地,以騎稱雄。

但不管是伐蜀還是伐吳,受限於地形,騎兵是真難以派上用場。

而用得上的、以士家爲主體的步卒是什麼情況,他昨日已然親眼目睹了。

是故,夏侯惠聽罷,也趁機提出了自己的想法,“陛下,惠曾自作思慮,略有所得,或能令士家爲社稷死不旋踵。”

“哦?”

正打算擺駕歸去氈殿的曹叡聞言,當即揮手遣開侍從與甲士,催聲道,“稚權速言之!”

“唯。”

恭聲領命,夏侯惠壓低了聲音,“陛下,惠所思者,乃昔日戰國時期,秦人以及隸臣皆聞戰則喜也。”

秦時隸臣(奴隸)贖身之律?

曹叡當即心中瞭然。

在秦國的軍功賜爵制之下,隸臣是可以憑藉着戰功改變身份的。

如隸臣可以兩級爵位除父母一人隸臣身份,退還一級爵位可以免妻子隸臣的身份、也可以去邊關當兵五年來贖母或姊妹隸臣身份等。

果不其然,夏侯惠緊接着就說出來了,“陛下,惠竊以爲,如若廟堂頒詔改制,許士家斬首計功可贖家小爲民以及賜田畝,彼等必聞戰則喜也!”

此倒也是個良策

心道了聲,天子曹叡有些意動。

但很快便想到了其中的短處,“若依稚權所言,恐我魏國兵士日漸匱乏矣。”

“陛下,屆時可復募兵制。”

夏侯惠不假思索,繼續諫言道,“以我魏國如今的士家數量,若盡憑斬首之功贖身爲民,彼蜀吳即使不滅,亦時日無多矣!且惠竊以爲,前朝‘凡日月所照,江河所至,皆爲漢土’之底氣,乃是萬千黎庶百姓心懷封侯志、投身行伍所致也!陛下,天下終究寒門鄙夫衆,亦不乏求軍功以立門楣者,只需軍功賞罰分明,兵將必不乏也!”

“善!”

話落,天子曹叡拊掌而贊,喜容可掬而道,“稚權所言,真乃.”

只是他似是想起了什麼,陡然言半而止且還面色鬱郁。

讓士家可憑斬首之功贖身,難道有不妥之處?

還是難以推行?

也讓夏侯惠心生疑惑。

正想躊躇着要不要問一聲,卻聽聞天子曹叡一記長聲嘆息,喟然曰:“唉,大司馬已伐蜀,稚權今日之言,恨遲矣!”

(本章完)

第170章 失計否第170章 失計否第244章 觀滄海第158章 不自知第145章 失勢第230章 風起青萍末第170章 失計否126.第126章 挑釁第161章 分營第234章 噤聲第226章 臣惠斗膽第156章 何惑哉117.第117章 來見98.第98章 終陌路第175章 驚喜來120.第120章 不可避第183章 或有詐第41章 當黜之第141章 發狠第142章 全赴第230章 風起青萍末第13章 可恨115.第115章 私心92.第92章 偶遇第222章 就職第135章 招攬131.第131章 臨發第36章 社稷計第217章 惠求教第215章 稚權何如第220章 莫爭長短第164章 非莽夫第5章 欺以方第159章 鴻鵠志83.第83章 皆學問第234章 噤聲第224章 不公第136章 離析69.第69章 副職118.第118章 願往否113.第113章 後手第217章 惠求教56.第56章 猶可否第160章 部曲第38章 何懼之第169章 小成第152章 莫求財第35章 門戶計2第146章 示好第137章 禍伏第183章 或有詐第159章 鴻鵠志47.第47章 威逼第202章 賊兵退45.第45章 無心第24章 人事第230章 風起青萍末128.第128章 拔刃第230章 風起青萍末133.第133章 私心第8章 面君第179章 門戶仇151.第151章 易也第40章 新歲第195章 不取第43章 士家第41章 當黜之第34章 門戶計第209章 畏水如虎111.第111章 首肯第212章 隨你罷第191章 邙山宴1第196章 瞞天第8章 面君第179章 門戶仇86.第86章 難彰功89.第89章 詐關第230章 風起青萍末第208章 無心之舉111.第111章 首肯98.第98章 終陌路第220章 莫爭長短第203章 好甜第234章 噤聲第245章 他日罷第220章 莫爭長短64.第64章 後事第9章 殊榮第164章 非莽夫第23章 卿之志第229章 圖什麼啊82.第82章 士載第159章 鴻鵠志第201章 唯勇氣也第36章 社稷計106.第106章 恩出上第3章 無所事第16章 困頓第180章 放權第211章 自作死
第170章 失計否第170章 失計否第244章 觀滄海第158章 不自知第145章 失勢第230章 風起青萍末第170章 失計否126.第126章 挑釁第161章 分營第234章 噤聲第226章 臣惠斗膽第156章 何惑哉117.第117章 來見98.第98章 終陌路第175章 驚喜來120.第120章 不可避第183章 或有詐第41章 當黜之第141章 發狠第142章 全赴第230章 風起青萍末第13章 可恨115.第115章 私心92.第92章 偶遇第222章 就職第135章 招攬131.第131章 臨發第36章 社稷計第217章 惠求教第215章 稚權何如第220章 莫爭長短第164章 非莽夫第5章 欺以方第159章 鴻鵠志83.第83章 皆學問第234章 噤聲第224章 不公第136章 離析69.第69章 副職118.第118章 願往否113.第113章 後手第217章 惠求教56.第56章 猶可否第160章 部曲第38章 何懼之第169章 小成第152章 莫求財第35章 門戶計2第146章 示好第137章 禍伏第183章 或有詐第159章 鴻鵠志47.第47章 威逼第202章 賊兵退45.第45章 無心第24章 人事第230章 風起青萍末128.第128章 拔刃第230章 風起青萍末133.第133章 私心第8章 面君第179章 門戶仇151.第151章 易也第40章 新歲第195章 不取第43章 士家第41章 當黜之第34章 門戶計第209章 畏水如虎111.第111章 首肯第212章 隨你罷第191章 邙山宴1第196章 瞞天第8章 面君第179章 門戶仇86.第86章 難彰功89.第89章 詐關第230章 風起青萍末第208章 無心之舉111.第111章 首肯98.第98章 終陌路第220章 莫爭長短第203章 好甜第234章 噤聲第245章 他日罷第220章 莫爭長短64.第64章 後事第9章 殊榮第164章 非莽夫第23章 卿之志第229章 圖什麼啊82.第82章 士載第159章 鴻鵠志第201章 唯勇氣也第36章 社稷計106.第106章 恩出上第3章 無所事第16章 困頓第180章 放權第211章 自作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