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少年“嚐盡”愁滋味

bookmark

我的少年時期,是我回憶中,最不願意去面對的一段日子。每次提起這段歲月,我都有“欲說還休,欲說還休”的感慨。現在,爲了讓這本書中有個“真實”的我,我試着來回憶那個時期的我!那個時期的我,真是非常憂鬱而不快樂的。

生活是安定了,流浪的日子已成過去。(我在那棟日式小屋中,一直住到我出嫁。)但是,我的情緒,卻一日比一日灰暗,一日比一日悲哀。當我安定下來,我才真正體會出生命裡要面對的“優勝劣敗”。原來,這場“物競天擇”的“生存競爭”,是如此無情和冷酷!我的心,像是掉進一口不見底的深井,在那兒不停止的墜落。最深切的感覺,就是“害怕”和“無助”。怎麼會變成這樣子的呢?

童年的我,雖然生長在顛沛流離中,雖然見過大風大浪,受過許多苦楚,但,我仍然能在苦中作樂,仍然能給自己編織一些夢想。儘管我顯得早熟,有孤獨的傾向,我還是能在我的孤獨中去自得其樂。可是,我的少女時期,就完全不一樣了。一切是漸漸演變的。進了中學,我才發現我的功課一塌糊塗。童年那斷斷續續的教育,到了第一女中,簡直就變成了零。除了國文以外,我什麼都跟不上,最糟的是數學、理化等,每到考試,不是零分,就是二十分。一女中的課業非常嚴,考上一女中的都是好學生。(我不知怎樣會歪打正着的考了進來,對我而言,簡直是禍不是福。)人人都應付裕如,只有我一敗塗地。學校裡的考試又特別多,從小考,到週考,到月考,到期中考,到期末考……簡直是考不完的試。我知道人生像戰場,你必須通過每一種考試。而我呢?就在學校教育這一關,敗下陣來。

這時,母親已經去臺北建國中學教書。父親是大學教授,母親是中學教員,我的家庭,幾乎就是個“教育家庭”,這種家庭裡,怎麼可能出一個像我這樣不爭氣的孩子呢?父母都困惑極了,他們不相信我是愚笨的,愚笨的孩子不會寫文章投稿。(對了,我惟一的安慰,是常常塗塗抹抹,寫一些短文,寄到報社去,偶爾會登出來,我就能獲得一些菲薄的稿費。)父母歸納出一個結論:我不夠用功,不夠專心,不夠努力。

我想,父母是對的。我可以很專心的去寫一篇稿,就是無法專心的去研究X+Y是多少?我可以一口氣看完一本小說,就是無法看懂水是由什麼組成,人是什麼碳水化合物?總之,我的功課壞極了,也讓父母失望極了。

如果我家的孩子,都跟我一樣,那也就罷了。偏偏,小弟在學校中鋒芒畢露。他不用功、淘氣、愛玩……卻有本領把每科學科,都考在八十分以上。麒麟脾氣更壞了,動不動就和同學打架,但是,考起試來,總算能勉強應付。小妹進了幼稚園,像奇蹟一樣,她展現了令人難以相信的才華,認字飛快,寫字漂亮,能跳芭蕾,能彈鋼琴……在進小學以前,就被譽爲天才,進了小學一年級,她更不得了,無論什麼考試,她不考九十九分,她考一百分。

父親逐漸把他的愛,轉移到小弟身上去。母親一向強調她不偏心,總是“努力”表現她的“一視同仁”。但是,人生就那麼現實。當你有四個孩子,你絕不會去愛那個懦弱無能的,你一定會去愛那個光芒四射的!一天又一天過去,母親越來越愛小妹,父親越來越愛小弟。而且,他們也不再費力掩飾這個事實。一舉手,一投足,一個眼神,一個微笑,愛會流露在自然而然之中。我和麒麟這對雙胞胎,當初的一麟一鳳,曾“喜煞小生陳致平”的,現在,已成爲父母的包袱。

從小,我和整個家庭是密不可分的。我的感情,比任何孩子都來得強烈。我熱愛我的父母和兄弟姐妹,也渴望他們每一個都愛我。如今回憶起來,我那時對父母的“需要”,已經到達很“可憐”的地步。我功課不好,充滿了犯罪感,充滿了自卑,充滿了歉疚,也充滿了無助。我多希望父母能諒解我,給我一點安慰和支持。

初中二年級,我留級了。那年的麒麟就讀於建國中學,正是母親教的那個學校,是全省最好的男中。就像一女中是全省最好的女中一樣。但是,整個學期,麒麟和同學打架,和教官吵架,在訓導處咆哮,弄得全校師生,都到母親面前去訴苦告狀。

父母再也無法掩飾對我們兩個的失望。把我們兩個叫到面前來,他們做了一個“決定”:

“你們兩個,都已經十四歲了!十四歲夠大,可以練習獨立生活了。所以,從下學期開始,麒麟轉學到臺中一中去住校,寒暑假再回來。鳳凰呢,就轉學到彰化女中去住校!”

這個“宣佈”,對十四歲的我來說,像是一個炸彈,驟然間炸燬了我依戀的那個世界。自從和父母投河不死,在桂林城內一家擁抱團圓,我就認爲我們這個“家”是牢不可分的。如今,父母居然要送走我們兩個!十四歲並不夠大,十四歲還是個孩子,卻又足夠了解“放逐”的意義。我不要走,我不想走,我也不要麒麟走。我真想對母親吶喊哀求:

“母親啊,別放棄我們!”

但是,我太“自卑”了,自卑得不敢說話。至於麒麟,他是男孩子,不像女孩這樣纖細,這樣容易受傷,他怎麼想,我不知道。(事隔多年以後,我們這對雙胞胎曾談起這次被“放逐”的感想,麒麟才告訴我說,當時他氣極了!慪極了!滿懷沮喪和不平。但是,他卻因爲這次的“放逐”,真的學會了獨立。)於是,麒麟被送到臺中去了。臺中一中收留了他,從此,他只有寒暑假才能回到臺北。那時,家裡沒有電話,麒麟不寫信,我們只有寒暑假才能見到他。我呢?我被送到彰化去了,彰化在臺灣南部,離臺北好遙遠。但是,彰化女中卻拒絕收留我,因爲初三是畢業班,他們不收轉學生。這樣,我就很意外的被打了回票。父母無奈何,只好讓我繼續留在一女中讀書。

我終於留在家裡了。但是,從此,我就失去笑容了。我變得那麼憂鬱,那麼強烈的自卑,這種心態,我想,父母到今天都不曾瞭解。麒麟走了,我更加孤獨。在學校裡的功課,仍無起色,我的生命,蒼白灰暗。這時,我寫作,我拚命寫作。少年不識愁滋味?誰說的?我的少年時期,卻只有憂鬱,我的“多愁善感”,與日俱增。寫作,成爲我惟一的發泄管道。

這樣一天天“挨”過去,我初中畢業,考進了臺北第二女中。麒麟從臺中一中畢業後,考進了省立工專。因爲工專在臺北,麒麟又住回到臺北來,但他大部分時間,都住在學校宿舍裡。小弟也念中學了,他是建中的高材生,又畫一手好畫,父母特別爲他請了師大美術系的孫多慈教授,教他畫畫。小妹成了母親最大的驕傲,她每學期拿第一名,獎狀獎盃,捧回家無數無數。父母也爲她請了老師,教她舞蹈和鋼琴。

我十六歲了。苦澀的十六歲。

那年我讀高一。課餘之暇,我就把自己埋在圖書館裡,瘋狂般的閱讀各種文學作品。我覺得,我那時對文學是一種“飢餓狀態”,我“吞嚥”中外名着。書看多了,思想也多起來,對人生的愛恨別離,感覺特別敏銳。我常常想,生命的意義到底是什麼?我在書中找生命的意義,找不到。我在教室中找生命的意義,也找不到。我在家庭中找生命的意義,更找不到了。那時,父親在師大教書之餘,又開始演講著述,生活忙得不得了。母親又教書又忙家務,深夜還要幫父親校對。他們實在太忙了,忙得沒有什麼時間來過問我的心路歷程。我覺得寂寞極了。在學校裡,我也有幾個好朋友,但她們和我比起來,卻“天真”多了。我滿心滿懷的熱情,無處發泄,滿腦子的疑問,沒有解答。然後,有一天,學校發給我一張“通知書”,要我拿回去給父母“蓋章”,通知書的內容是:我的數學考了二十分,要家長“嚴加督導”。這種通知書我是經常拿到的,本就沒有什麼稀奇。可是,那天我的情緒低落,自卑感發作得特別厲害。我覺得自己不成功,不優秀,不出色,不可愛,簡直一無是處!拿着通知書回到家裡,卻發現我那處處比人強的小妹,正坐在玄關抱頭痛哭,父母一邊一個,在想盡辦法安慰她。我不禁大驚,慌忙問妹妹發生了什麼大事,哭得這麼厲害?母親嘆口氣,用充滿憐愛與驕傲的語氣說:

“她實在太要強了,她哭,因爲考了一個九十八分,沒考到一百分!”我目瞪口呆,揣在口袋裡的通知書簡直無法拿出來。但是,老師命令,明天一定要蓋好章交回。磨磨蹭蹭,到了深夜,我終於拿了通知書去找母親,母親一看,整個臉色都陰暗了下去,她擡頭對我說:

“你要我們做父母的,拿你怎麼辦?爲什麼你一點都不像你妹妹?”我心中一陣絞痛,額上頓時冒冷汗。我衝出房間,衝到夜色深沉的街頭,伏在圍牆上,瘋狂般的掉眼淚。那一瞬間,我又想起了東安城,弟弟們丟了,父母問我要不要跟他們一起死?童年的我,不早就踏進死亡了嗎?如果那時死了,現在就不會這麼孤獨、痛苦和無助了!

當天晚上,我寫了一封長信給母親。這是我成長以來,第一次這樣坦率的向母親“告白”。如今,我已不能完全記起信中的內容,只依稀記得,有這麼一段話:

“親愛的母親,我抱歉來到了這個世界,不能帶給你驕傲,只能帶給你煩惱。但是,我卻無力改善我自己,我真不知道該怎麼辦纔好!但是,母親,我從混沌無知中來,在我未曾要求生命以前,我就這樣糊糊塗塗的存在了。今天這個“不夠好”的“我”,是由先天后天的許多因素,加上童年的點點滴滴堆積而成。我無法將這個“我”拆散,重新拼湊,變成一個完美的“我”。因而,我充滿挫敗感,充滿絕望,充滿對你的歉意。所以,母親,讓這個“不夠好”的“我”,從此消失吧!”

寫完這封信,我找到母親的一瓶安眠藥,把整瓶都吞了下去。當我醒來的時後,已經是一星期之後了,我躺在醫院裡,手腕上吊着點滴瓶。母親坐在我的牀邊,緊緊握着我的手,睜着一對紅腫的眼睛,一瞬也不瞬的盯着我。我立即明白,另一個世界還不準備收留我!張開嘴,我痛喊了一聲:

“媽媽啊!”母親頓時抱着我的頭哭了。我也哭了。我們母女緊擁着,哭成一團。母親哽咽的說:

“鳳凰,我們以前曾經一起死過又重生,現在,我們再一次,一起重生吧!”我哭着點頭,抱緊了母親。心裡瘋狂般的喊着:對不起,母親,我又把你弄哭了!以後,我一定不能讓你哭,不論再發生什麼事,我不要你哭!

再過了一個星期,我出院回家。父親買了一個古箏送給我,慶祝我的重生。我很少收到父親的禮物,覺得特別珍貴。雖然始終沒學會彈古箏,卻常常抱着那古箏,隨意的撥弄。古箏的聲音清脆,帶着顫音,嫋嫋不絕。我每次撥弄古箏時,心裡也震震顫顫、綿綿嫋嫋的浮漾着哀愁。

十六歲過去了。我苦澀的日子仍然沒有結束。

(注:走筆至此,我心中依舊酸楚。很多人看到今日的我,總覺得我是一個被命運之神特別眷顧的女人,擁有很多別人求之不得的東西。可是,誰能真正知道,我對“成長”付出的代價呢?)

第十三章 投河第二十四章 強盜與縣長第二十六章 抗戰勝利了!第二十一章 銜雲銜不住,築巢築不了第十八章 打擺子第一章 我出生第二十二章 撿柴第二十八章 在上海第二十七章 瀘南中學第八章 結婚第十二章 痛苦的婚姻第十三章 二十五歲第十四章 《窗外》出版,愁雲滿天第一章 我出生第三十章 初抵臺灣第五章 在山溝裡第十六章 弟弟找到了第二十五章 《紅薯熟了!》第一章 少年“嚐盡”愁滋味第五章 二十歲第二十二章 幸福的“聲音”第十章 騎馬第十一章 大風坳第十二章 弟弟失蹤了第七章 慶筠第五章 二十歲第十七章 別了!曾連長!第三十章 初抵臺灣第五章 在山溝裡第二十八章 在上海第二十章 餈粑與紅薯第十四章 老縣長第十七章 別了!曾連長!第十四章 《窗外》出版,愁雲滿天第一章 我出生第四章 無法“死別”,畢竟“生離”第十二章 弟弟失蹤了第十章 離別與兒子第五章 在山溝裡第十章 離別與兒子第二十九章 再度回鄉第十四章 《窗外》出版,愁雲滿天第二十章 浪漫與殘酷第二十八章 在上海第六章 在柴房中第二十章 餈粑與紅薯第二十章 餈粑與紅薯第十三章 二十五歲第十五章 難民火車第十二章 痛苦的婚姻第二十章 餈粑與紅薯第十四章 《窗外》出版,愁雲滿天第十五章 難民火車第十章 騎馬第二章 四歲以前第二十章 浪漫與殘酷第九章 曾連長第二十八章 在上海第一章 我出生第七章 “中國人”第三章 落榜第十二章 弟弟失蹤了第二十九章 再度回鄉第八章 結婚第十七章 別了!曾連長!第八章 夜半,穿越火線第十二章 痛苦的婚姻第五章 二十歲第八章 夜半,穿越火線第十章 騎馬第五章 二十歲第四章 小錦旗第二章 絕望的“初戀”第十一章 大風坳第十七章 別了!曾連長!第六章 在柴房中第十六章 弟弟找到了第二十九章 再度回鄉第三章 落榜第二十一章 銜雲銜不住,築巢築不了第一章 少年“嚐盡”愁滋味第二十三章 一個豬頭大家啃第十六章 弟弟找到了第十八章 打擺子第二十章 浪漫與殘酷第四章 小錦旗第十四章 老縣長第九章 曾連長第十章 騎馬第二章 四歲以前第五章 在山溝裡第十九章 融河二十日第十二章 痛苦的婚姻第五章 在山溝裡第二十六章 抗戰勝利了!第二十七章 瀘南中學第十七章 別了!曾連長!第十五章 難民火車
第十三章 投河第二十四章 強盜與縣長第二十六章 抗戰勝利了!第二十一章 銜雲銜不住,築巢築不了第十八章 打擺子第一章 我出生第二十二章 撿柴第二十八章 在上海第二十七章 瀘南中學第八章 結婚第十二章 痛苦的婚姻第十三章 二十五歲第十四章 《窗外》出版,愁雲滿天第一章 我出生第三十章 初抵臺灣第五章 在山溝裡第十六章 弟弟找到了第二十五章 《紅薯熟了!》第一章 少年“嚐盡”愁滋味第五章 二十歲第二十二章 幸福的“聲音”第十章 騎馬第十一章 大風坳第十二章 弟弟失蹤了第七章 慶筠第五章 二十歲第十七章 別了!曾連長!第三十章 初抵臺灣第五章 在山溝裡第二十八章 在上海第二十章 餈粑與紅薯第十四章 老縣長第十七章 別了!曾連長!第十四章 《窗外》出版,愁雲滿天第一章 我出生第四章 無法“死別”,畢竟“生離”第十二章 弟弟失蹤了第十章 離別與兒子第五章 在山溝裡第十章 離別與兒子第二十九章 再度回鄉第十四章 《窗外》出版,愁雲滿天第二十章 浪漫與殘酷第二十八章 在上海第六章 在柴房中第二十章 餈粑與紅薯第二十章 餈粑與紅薯第十三章 二十五歲第十五章 難民火車第十二章 痛苦的婚姻第二十章 餈粑與紅薯第十四章 《窗外》出版,愁雲滿天第十五章 難民火車第十章 騎馬第二章 四歲以前第二十章 浪漫與殘酷第九章 曾連長第二十八章 在上海第一章 我出生第七章 “中國人”第三章 落榜第十二章 弟弟失蹤了第二十九章 再度回鄉第八章 結婚第十七章 別了!曾連長!第八章 夜半,穿越火線第十二章 痛苦的婚姻第五章 二十歲第八章 夜半,穿越火線第十章 騎馬第五章 二十歲第四章 小錦旗第二章 絕望的“初戀”第十一章 大風坳第十七章 別了!曾連長!第六章 在柴房中第十六章 弟弟找到了第二十九章 再度回鄉第三章 落榜第二十一章 銜雲銜不住,築巢築不了第一章 少年“嚐盡”愁滋味第二十三章 一個豬頭大家啃第十六章 弟弟找到了第十八章 打擺子第二十章 浪漫與殘酷第四章 小錦旗第十四章 老縣長第九章 曾連長第十章 騎馬第二章 四歲以前第五章 在山溝裡第十九章 融河二十日第十二章 痛苦的婚姻第五章 在山溝裡第二十六章 抗戰勝利了!第二十七章 瀘南中學第十七章 別了!曾連長!第十五章 難民火車